苹果花叶.花脸都是病毒病,苹果病毒病要坚持长期多年防治.

目前我国现已鉴定明确的苹果病毒病有6种,分别为苹果锈果类病毒、苹果花叶病毒、苹果绿皱果病毒、苹果褪绿叶斑病毒、苹果茎痘病毒和苹果茎沟病毒,其中前3种属显性病毒,后3种为潜隐性病毒。另有2种可疑病毒(苹果小果病和苹果扁枝病毒)正在鉴定之中。

发生与传播

苹果褪绿叶斑病毒:病树症状多不明显,呈慢性危害,树势严重衰退。在相应指示的植物,叶片上出现褪绿性斑点或条斑。非种子传播,通过机械接种和嫁接传播。

苹果茎沟病毒:病树项端生长消弱,嫁接部位树皮下的木质部有凹沟,大部分吸收根死亡,树势严重衰退。在相应的指示植物上皮下木质部产生条沟。种子传播,无传播介体,嫁接传播;机械接种传播。

苹果茎痘病毒:病树症状多不明显,呈慢性危害。果树生长不良,严重影响产量。在相应的指示植物上,树皮内层及白色木质部产生褐色斑块。非种子、非花粉传播,无传播介体,寄主之间的相互接触不能传播,嫁接和机械接种传播。

苹果花叶病毒:分为3种不同的株系,即强花叶株系,沿脉变色系以及弱花叶株系。被害树主要在叶片上形成各种类型的鲜黄色病斑,根据病斑形状和大小分为5种类型:斑驳型、花叶型、条斑型、环斑型、镶边型。染病树一年生枝条较健株短,病树提早落叶,造成苹果严重减产,果实不耐贮藏。目前未发现传播介体,通过嫁接或自然根接传播。

斑驳型:先从小叶脉上发生病斑,形状不规则,大小不一,呈鲜黄色、边缘清晰的斑驳。有时数个病斑融合成大带状病斑。

镶边型:在叶边缘形成一条很窄的黄色镶边状黄化,病叶的其他部分正常。

环斑型:病叶上产生鲜黄色环状线纹斑、环状条纹或环斑。

花叶型:病斑不规则,有较大的深绿和浅绿相间的色变,边缘不清晰。

条斑型:病叶上产生黄色线纹斑。有时变色部分较宽,形成黄色条纹,有时主脉和小叶脉都呈现较狭窄的黄色,使整个叶片呈网纹状或仅主脉和侧脉黄化,形成带纹。

苹果锈果类病毒:症状包括锈果型、花脸型和复合型(锈果-花脸型)3种,在寄主植物细胞核中复制和累积。非种子传播,未发现传毒介体,嫁接和自然根接传播。

锈果型:发病初期在果实顶部产生淡绿色水渍状病斑,逐渐沿果实纵向扩展,形成5条木质化铁锈色条斑。条斑长短因病势轻重或品种不同而异。

花脸型:果实着色前无明显变化,着色后,果实散生许多近圆形的黄白色斑块,致使红色品种成熟后果面散生白斑或呈红、黄色相间的花脸状。病果着色部分稍凸起,病斑部分稍凹陷,病果变小,品质变劣。

复合型:即锈果-花脸的复合症状。

苹果绿皱果病毒:果面出现水渍状略凹陷的病斑,果面凹凸不平,呈畸形果,果皮木栓化,铁锈色。果实表面凹陷部位果肉维管束绿色,弯曲变形。

斑痕型:在果面发生浓绿斑痕,斑痕中间木栓化。

凹陷型:病果可生长到正常大小,但因局部发育受阴或加快,致使果面出现凹陷条沟或丘状突起,凹陷或突起部分木栓化,产生粗糙果锈。

畸形果型:病果在谢花后20天左右,果面出现水渍状略凹陷的斑块。斑块大小不等,形状不规则。随着果实的发育,逐渐变得凸凹不平,果实畸形。7月下旬以后,病部果皮呈铁锈色、木栓化,并产生裂纹。

危害特点

病毒对果树进行系统侵染,一旦感染,会使植株的各个部位都带毒,破坏树体的正常生理机能,导致树势衰弱,产量下降,品质变劣,甚至整株死亡。树体一旦感染病毒,就会终生带毒,持久受害。病毒病不同于真菌和细菌病害,目前尚难进行有效的防治,关键以预防为主。另外类病毒还具有感染的不感性,较长的潜伏性。

防治措施

根据病毒病的发病特点及传播途径,病毒病应以预防为主,利用脱毒苗木和无毒化栽培管理,提高树体抗病能力等措施进行防治。

采用无毒苗木和无毒化栽培,是目前防治苹果病毒病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增强树体抗病能力。秋施基肥,增施有机质,提高土壤肥力;合理修剪等措施增强树势,提高树体对病毒病的抵抗能力。

合理负载。根据树体树势及营养供给情况,疏花疏果,调节大小年现象,调整树体挂果量,合理负载。

合理修剪。调整树体结构,保证园内通风透光良好;不能修剪过度,也不能过旺生长。

改善土壤结构。增施有机质,培育土壤有益微生物菌群,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养根壮树。

修剪工具消毒。果园里修剪时,一定要给工具消毒处理,预防交叉感染,防治病毒传播。

药剂保护。土壤消毒或全园喷施药剂或剪锯口涂药剂预防病毒侵入危害。可使用盐酸吗啉胍、氯溴异氰尿酸、氨基寡糖素等药剂。

长期防治。苹果树病毒病的防治要坚持,多次多年防治,才会逐渐减轻病情,降低危害。

要早发现、早隔离、早治疗,综合防治。

如果转载,请注明来自果业协作网。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