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著选读思考题:

一、恩格斯如何通过对黑格尔一个命题的分析揭示黑格尔哲学的真实意义和革命性质?

试述黑格尔在对“现实性”问题的论述中是怎样以貌似保守的形式阐发了他的革命的辩证法思想。

答: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对黑格尔这个命题及其意义是这样论述的:

(1)黑格尔有一个著名的命题:“凡是现实的都是合乎理性的,凡是合乎理性的都是现实的。”

(2)在人们的日常意识中,现实和现存往往是不加区别的,黑格尔在这里正是利用人们日常意识对“现实”和“现存”这两个概念的混淆,在表面上好像是在为现存的一切辩护,为普鲁士专制制度祝福,但实际上是通过这种保守的表达形式表达了他革命的辩证法思想。因为在黑格尔看来,并非一切现存的都无条件地也是现实的,只有合乎必然性、从而合乎理性的存在才具有现实性。这意味着现实性决不是某种社会状态或政治状态在任何条件下都具有的属性。历史上一切现实的东西在其发展中都会丧失自己的必然性和合理性,成为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这时一种新的、富有生命力的现实的东西就会取代它。

(3)根据黑格尔的意见,一切事物都是过程的集合体,是依存于一定历史条件变化发展和灭亡的,世界上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东西。事物随着它的条件的改变,原来具有必然性而作为现实的东西就会丧失其存在的必然性,成为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而为具有必然性的新的东西所取代。一切现实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都注定要走向其反面,成为不合理性、不现实的东西,它们从一开始就包含着不合理、不现实的东西。因此,这个命题内在的真正含义即:凡是现存的,都一定要灭亡。这显然是革命的辩证法思想。

(4)按照这种思想,一切事物都只是暂时的,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所有的只是不断生成和灭亡的过程,且只有这种过程及其观念才具有绝对的意义。人类社会一切依次更替的历史状态都只是人类社会从低级到高级无穷发展进程中的暂时阶段,其中每一阶段相对于它发生的那个时代和条件来说都是必然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但对于从它自己内部逐渐发展起来的新的、更高的条件来说,它就会逐渐成为过时的、不具有必然性、不合乎理性而走向灭亡的东西。人的思想认识也是如此,人的认识和科学是在认识从低级阶段到高级阶段的过程中不断发展的;一切真理也只是具有相对的真理性,没有一成不变的绝对的永恒的真理。历史同认识一样,永远不会在人类的一种完美的理想状态中最终终结;完美的社会和“国家”是只有在幻想中才存在的东西。这种辩证哲学推翻了一切关于最终的绝对真理和与之相应的绝对的人类状态的观念,在它面前,不存在任何最终的、绝对的、神圣的东西,除了生成和灭亡的不断过程、无止境的上升过程,什么都不存在。只有这种无始无终发展的、革命的性质及与其相应的发展的思想才是辩证法所承认的唯一绝对的东西。

(5)然而,黑格尔这一革命的辩证法思想却是在其保守的形式和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中所表达的,这正说明黑格尔所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主张的动摇性和两面性,是由其阶级局限所决定的。恩格斯不仅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而且指出了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保守性和阶级局限性,并进一步阐述了辩证法的基本思想。他说,辩证法的基本思想有五个方面:一、从辩证法的革命性质来看,它永远结束了以为人的思想和行为的一切结果具有最终性质的看法;二、从人的认识的辩证法来看,它揭示了人类认识总是从不知到知、从浅到深、从低级到高级,通过无数相对真理的认识一步步接近绝对真理,但人类的认识和

科学的发展永远也不会穷尽真理;三、从历史发展的辩证法来看,任何一种社会制度都不是永恒不变的,历史上依次更替的各种社会制度在人类社会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既具有其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也具有其历史的暂时性,人类社会永远不会停留在某种绝对状态上;

四、从哲学自身发展的辩证法来看,辩证法不承认任何最后的绝对真理和人类绝对状态的观点,它本身不过是不断发展的客观过程在思维着的头脑中的反映;五、辩证法唯一的保守的方面即承认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的相对稳定性;但事物的稳定性是相对的,而事物的变动性或革命性是绝对的。

二、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是如何揭示和分析哲学基本问题的?

答:(1)恩格斯首先指出: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这个问题在哲学史上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在远古蒙昧时代,因为人们不知道自己身体的构造,并且受梦中景象的影响,产生了灵魂不死的观念,于是便有灵魂对于其肉身和外部世界的关系思考。其实这是关于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最早的思考。然而灵魂不死的观念对于当时的人们来说,决不是一种来源于宗教的安慰,而是一种真正的不幸,因为人死后灵魂还要为其肉体生前的行为负责,为其罪责接受惩罚,永远不得解脱。

(2)但灵魂可以脱离肉体而不死的错误观念却很容易导致人们将自己所不能驾驭的自然力人格化而形成关于神的崇拜,于是宗教便产生了。而随着人们智力发展自然发生的抽象化过程,便在人们的头脑中由互相限制的许多神的宗教崇拜逐步发展到一神教,错综复杂、相互制约的自然联系这时也被解释为有一个最高的神来主宰。欧洲中世纪的宗教神学和经院哲学就是这种认识过程发展的一个突出成果。因此,思维对存在、精神对自然界的关系问题,全部哲学的最高问题,像一切宗教一样,其根源在于蒙昧时代的愚昧无知的观念。但这个问题在中世纪以尖锐极端的神创说表现出来了。所以中世纪的欧洲哲学只不过是神学的婢女。

(3)资产阶级文艺复兴时期,资产阶级适应其反对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需要,在斗争中公开向教会提出了“世界是神创造的呢,还是从来就有的”这样的问题,才使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次被十分清楚地提了出来,并获得了它的完全的意义。

(4)哲学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第一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对自然界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的问题。哲学家们依照他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而分成了两大阵营。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始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用语就只是在这种意义上来使用的。除此之外没有别的意思,如果给它们加上别的意义,就会造成极大的混乱。如施达克和教士们把贪图享受、追求肉欲和贪婪的人说成唯物主义者,把追求进步和有理想的人说成唯心主义者,就偏离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这一客观标准。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所包含的第二方面的内容是我们关于我们周围世界的思想对这个世界本身的关系是怎样的?我们的思想能不能认识世界?我们能不能在我们关于现实世界的表象和概念中正确地反映现实世界?这样的问题也就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对此世界上绝大多数哲学家都作了肯定的回答。无论是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都承认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都是可知论者。一切唯物主义者都坚持反映论的认识论,承认世界是可知的,至少是那些可感知、可经验的客观现象是可知的。黑格尔对这个问题的肯定回答也是不言而喻的。因为黑格尔认为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所认识的,正是这个世界的思想内容,

也就是那种使世界成为绝对观念的逐步实现的东西。而这个绝对观念则是从来就有的,是不依赖于世界并且先于世界而存在的;思维之所以能够认识世界,是因为它从一开始就已经是思想内容的内容,是这个现实世界在我们的认识中被重新逐步地复归于绝对的观念和精神的过程。这里我们要认识的东西(现实世界)已经默默地被包含在它存在的前提——即绝对观念之中了。其实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是经过从认识到实践和从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而实现的,是经过实践和认识的多次反复和不断发展来实现的。不过黑格尔同几乎所有的哲学家一样,他们都因此把理论简单地等同于实践、简单地等同于现实了。

(5)此外还有一部分哲学家否认人认识世界、或者至少否认人彻底认识世界的可能性,如近代哲学家休谟和康德。休谟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的感觉,而感觉则因人而异,因此人无从知道感觉之外的世界究竟存在不存在,就是对于感觉也是需要怀疑的。康德则认为人只能认识自己所感觉到的东西,但认识所依赖的感觉和经验的东西毕竟不是那个外在于我们的客观事物,更不是这些事物的本质,客观事物仍然是作为我们认识之外的“自在之物”而存在的。所以他们都因此而走向了不可知论。恩格斯说,对唯心主义和不可知论等哲学怪论最有力的驳斥是实践,即试验和工业。既然我们能够自己制造出某一自然过程,按照它的条件把它生产出来,并使它为我们的目的服务,这本身就证明了我们对这一过程的理解是正确的,康德的“自在之物”也是不存在的。并且,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不在我们经验的感性的现象之外,它们就在我们感性可感知的现象和大量偶然性的总和之中,是在现象和所有偶然性的总和中表现和实现的,也是我们借助抽象思维、科学分析及逻辑的论证能够把握和理解的。

三、什么是唯物主义?什么是唯心主义?它们是根据什么问题来划分的?对“唯物主义”、“唯心主义”这两个术语存在着哪些误解?

答:(1)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恩格斯说,凡是断定精神对自然界说来是本原的,从而归根到底承认某种创世说的人,组成唯心主义阵营。凡是认为自然界是本原的,则属于唯物主义的各种学派。

(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第一方面内容是思维和存在、精神对自然界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依据和客观标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只是根据它们对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何者为派生的问题的回答不同而划分的,正是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对物质和精神特定关系理解的不同,决定着这两个基本的哲学派别根本对立的基本的哲学思想和哲学发展方向。唯物主义认为精神只是人的意识或精神,它根源于人们的物质生活基础和现实物质存在,自然界对于精神具有本原性和根本的决定作用,意识只是人脑对于其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必须有现实的物质基础和客观对象。所以一切唯物主义者在认识事物和客观世界时强调尊重事实和规律。唯心主义则认为现实世界是为某种精神所规定和制约的,精神对于自然界具有本原性和决定性。所以一切唯心主义者在认识和说明事物与世界时,总是从头脑的想象和已有的观念出发,总是从抽象思维到抽象思维,观念地来说明和解释世界。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也都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形态,它们对于这个关系问题的回答会有不同的历史特点。而不管怎样,我们都只能依据上述标准来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而不能依据其他的标准来说明什么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3)有的人在这个标准之外来讲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比如有的以旧唯物主义的感性直观性、机械性、非历史性和庸俗片面性缺陷为据,把唯物主义歪曲为物欲主义、利己主义或实用主义,把唯心主义说成是理想主义、意志主义或个人英雄主义;有的以脱离实

践的实体主义抽象的物质观来界定与说明物质与精神的关系,实际上把唯物主义混同于观念决定精神的同义反复,最终导致了唯心主义;还有的否认这个标准和划分依据,抹杀物质和精神、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的区分与对立,以所谓抽象人本主义的人的立场和抽象的实践的立场来抹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宣扬其既不唯物、也不唯心的折衷主义立场等等,所有这些,都是没有很好地理解恩格斯这里讲的从物质和精神特定关系意义上来回答它们关系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之真正含义。而这些误解必然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许多混乱。

四、恩格斯认为,“上一世纪”即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有哪些主要缺陷? 答: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18世纪的法国唯物主义是唯物主义肤浅的、庸俗化了的形式之一,它具有的缺陷主要有:

(1)机械性。它把一切运动都简单地归结为机械运动,企图用机械力学的原理来解释世界的一切现象。如拉美特里模仿笛卡尔动物是机器的观点把人也说成是机器。这主要是由于当时自然科学中只有力学而且是固体力学达到某种较完善的程度,化学、生物学和动植物学都还只处于刚刚起步非常幼稚的阶段。所以那时的自然哲学只是用观念的、幻想的联系代替尚未知道的现实的联系,用想象和纯粹的臆想来填充人们所不了解的现实的空白。

(2)形而上学的非历史性。它不能把世界理解为一个过程,一个处于不断发展的历史过程,认为物质运动只是简单地循环和重复,只会围绕一个圆圈旋转而始终不会前进。这也是同当时自然科学的状况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反辩证法的思维方法相适应的。当时康德的星云学说还只是刚刚提出,而没有为人们所接受,地球发展史还不为人所知,生物进化论还未被科学地提出。因此,产生对自然界的非历史的观点是难免的。在这里甚至连辩证法大师黑格尔也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自然界在时间上不能发展,只能在空间上扩展自己的多样性,认为自然界是把自己所包含的一切发展阶段的多样性同时地、并列地一下子展示出来,并且注定永远都是重复这同一个过程。黑格尔是在地质学、胚胎学、植物和动物生理学以及有机化学都已经建立起来,歌德和拉马克等人都已经对后来的生物进化论进行天才预想的时候,将这种谬论强加于自然界,他是为了迎合其追求的绝对真理体系的需要而走向形而上学的非历史性看问题,因而他之前的法国唯物主义者显然也就很难避免这一错误。恩格斯还指出当时反对中世纪残余势力的斗争也限制了人们的视野,人们把漫长的中世纪历史看作千年普遍野蛮状态造成的历史中断,而对中世纪所取得的技术、文化和民族方面的巨大历史进步都没有看到。这样,人们也就看不到其中伟大的历史联系了。

(3)唯物主义的不彻底性。由于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在反对中世纪封建专制和宗教神学的斗争中对中世纪历史作了全盘否定,关于历史发展有其内在联系和客观规律的辩证法思想就不可能产生,在这种情况下,决定着它在社会历史领域必然要从形而上学出发,最后走向历史唯心主义,使它只看到人的动机和精神层面的实用主义的东西,而看不到现实历史事变中的内在联系。19世纪50年代,德国的毕希纳•福格特和荷兰的摩莱肖特,不仅没有超出18世纪唯物主义的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唯心主义历史观,而且还把唯物主义庸俗化,所以恩格斯说“费尔巴哈拒绝为这种唯物主义负责是完全对的。”但是,费尔巴哈也没有克服18世纪唯物主义的缺陷,仍然是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并且他错误地把18世纪唯物主义这种特殊的形式同一般唯物主义世界观混为一谈,连承认自己是个唯物主义者都没有勇气。

五、费尔巴哈的唯心主义观点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由于费尔巴哈把唯物主义的一般世界观混同于它所表现的各种特殊形式,划不清唯物主义基本原则同庸俗唯物主义的原则界限,所以他因不同意18、19世纪庸俗唯物主义的一些观点,就否定一

般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甚至拒绝唯物主义这个称号,这表明他不懂得唯物主义必然随着自然科学和历史的发展而不断改变自己的形态或形式,他不是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他只是脱离人的社会实践尤其是人的生产抽象地谈论人的感性和感性的自然界,并把它们作为自己的理论出发点,这实际上是把人和人的感性及自然界,把人们感知的物质世界抽象化地理解了,是从这种抽象的物质出发来谈论人的思维和意识的基础,是一种隐性的唯心主义,所以他再前进一步,而且一进入社会历史领域,就立刻表现出其明显的唯心主义。比如我们一接触到费尔巴哈的宗教哲学和伦理学,他的真正的唯心主义就显露出来了。

(2)费尔巴哈虽然无情地批判过宗教尤其是基督教,但他决不主张废除宗教,而是希望完善宗教,并认为哲学应当融化在宗教中。他的宗教观有两个基本观点:第一,他认为宗教是一种人与人之间的同情、友谊、性爱等感情关系,而且认为这种关系是人生来就有的存在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感情关系,宗教就是人与人之间感情的、心灵的关系,心灵是宗教的本质。过去人们在旧宗教中是在虚幻的神那里寻找自己的真理,而现在在新宗教中是直接地在我和你之间的爱中寻找自己的真理,性爱即使不是新宗教借以实现的最高形式,也是最高形式之一。第二,他认为宗教的变迁决定人类社会历史的变迁,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从这两个基本观点出发,费尔巴哈把宗教分成两种,一种是旧的、有神的、有上帝的宗教,他认为这是虚幻的、应该加以废除的宗教;另一种是新的、无神的、无上帝的“爱的宗教”,他认为这是合理的、应该加以提倡的宗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宗教观是完全错误的。首先,他把宗教和人的感情混为一谈,实际上这两者并不是一回事。人的感情关系尤其是两性之间的感情关系是自从有人类以来就有的与人类共存亡的永恒的关系,而宗教只是在私有制和阶级出现以后才产生并发展起来的。人类任何时候都非常注重相互间的感情和欲望的实现,最近800年来,性爱几乎成了一切诗歌的主题,但现存的宗教却一直提倡禁欲主义,这同人的感情是相悖的。法国大革命雅各宾专政时期在一个月之内封闭了全国的教堂和修道院,几乎摧毁一切教会势力,但当时没有人想到要用费尔巴哈的新宗教去代替旧宗教。由此可见宗教不是永恒的,也不是人们之间的感情关系。现存的宗教只限于使国家对性爱的管理即婚姻立法神圣化,但这些宗教也许明天就会完全消失。费尔巴哈感情宗教观的唯心主义实质在于他不是从人们的社会经济基础来理解人们的感情,而是主观地把它抬到宗教地位,似乎只有当人们的感情关系是一种同情、友谊、相互爱慕的关系时,人类才组成社会。其实人类之所以组成社会,并不是由于人们之间的同情、友谊、相互爱慕的性爱,而是人们要进行生产。费尔巴哈在这里还玩弄了唯心主义所惯用的一个语源学上的把戏,就是借口“宗教”一词的原意是“联系”,于是把两人之间的任何联系都说成宗教。其次,费尔巴哈关于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决定力量的观点也是完全错误的。历史恰恰表明不是宗教的变迁决定社会历史的变迁,而是社会的发展决定宗教的变迁,宗教的变迁是由一定社会经济条件和历史条件决定的。历史上伟大转折点有宗教变迁相伴随的只限于世界三大宗教,即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一些原始自发产生的部落宗教和民族宗教只在狭小的范围内存在,而且它们也已随着这些部落和民族的衰落而衰落和消失了,根本谈不上什么变迁。另一方面,在以阶级对立和阶级统治为基础的社会里,人们之间的关系表现为剥削与被剥削、压迫与被压迫、统治与被统治的关系,阶级斗争的状况十分明朗,费尔巴哈这时还把人们之间的感情关系抬高到宗教地位,把人类社会发展史说成是宗教变迁史,在客观上就起了掩盖和抹杀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的十分反动的作用。

(3)费尔巴哈唯心主义的道德观是以抽象的人为出发点的。费尔巴哈虽然看到人不是纯自然物,“人是人、文化、历史的产物”,而且他认为神只是人按照自己的形象虚幻地臆造

出来的,主张应从人和人的关系出发来探讨道德的基本原则,但他的上述正确观点是“根本不结果实的”,他所讲的人仍然是属于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阶级的纯抽象的人。在人与人的关系上,费尔巴哈有两个公式:即“人对人是狼”和“人对人是上帝”。前者是不道德、不足取的;后者才是合乎道德并应在社会生活中占优势的。

首先,这里费尔巴哈把人与人复杂的经济、政治、思想和道德等多方面的关系仅仅归结为善的或恶的宗教感情关系和道德关系,把善与恶绝对对立起来,只看到善的、爱的关系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连想也没想到恶在历史上的作用,而且脱离具体的社会政治经济等历史条件来谈论人和人的作用,甚至在道德观上连男女的差别也看不到了,在这一点上他与黑格尔相比是极其肤浅的。黑格尔看到了恶是历史发展的动力的表现形式:一方面,每一种新的进步都表现为对某一神圣事物的亵渎和叛逆,另一方面,自从阶级对立产生以来,正是人的恶劣的情欲、贪欲和权势欲成了历史发展的杠杆。关于这一点,费尔巴哈根本没有看到。

其次,费尔巴哈基于上述的认识,认为人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而就有的欲望,因而它应成为一切道德的基础。但考虑到追求幸福欲望的行为后果有自然的和社会的双重限制,比如醉酒导致头疼,放荡产生疾病,不尊重他人追求幸福的欲望会遭到他们反抗。所以,人就必须“对己以合理的自我节制,对人以爱(永远是爱!)”。而这也就是费尔巴哈所提倡的道德的基本准则。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不过是贫瘠而空洞的说教。其一,这个准则对于穷人来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任何人追求幸福的欲望得到满足,就需要与外部世界来往,需要解决基本的生活需求,但这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消费品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要。所以,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广大劳动人民受尽剥削和压迫,他们根本谈不上有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费尔巴哈的这个准则对于饥寒交迫的人们来说等于一句空话。其二,这个准则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按照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资本主义的证券交易所就成了最高的道德殿堂。某资本家带着追求幸福的欲望到证券交易所进行投机活动,按照人人追求幸福的平等权利进行交易,如果获胜,就执行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如果他输了,就证明他没有正确估计到自己行为活动的后果,离开了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是不道德的。在证券交易所,每一个人都靠别人来满足自己追求幸福的欲望,只要执行费尔巴哈的道德准则,人人都可能获胜成为富翁,而且充满了“对人以爱”的原则。但这里事实上富翁们的“道德”赚钱是建立在对大多数穷人的欺诈和剥夺而使他们遭受“不道德”的损失基础上的。可见不管费尔巴哈的主观愿望如何,他的道德准则是完全符合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弱肉强食原则的。其三,这个准则是宣扬超阶级的爱。费尔巴哈企图从抽象的人出发用超阶级的爱来调和阶级矛盾、抹杀阶级斗争,因而客观上起着非常反动的作用。这样一来,费尔巴哈哲学中最后一点革命性也没有了。最后,恩格斯指出费尔巴哈的道德观实质上是一种超历史的道德观,因而它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任何民族都是不适用的。一切道德原则都是具体的、历史的,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的,在阶级社会是有阶级性的,每一个阶级甚至每一个行业都有自己的道德;在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阶级社会,超阶级的人类之爱是不存在的。费尔巴哈要以超阶级的爱作为自己全部道德的基础是十分荒谬的。

(4)费尔巴哈从唯物主义自然观走向唯心主义历史观,有主客观两方面原因。在主观上主要是因为:一、他把抽象的人作为自己哲学的出发点和基础,并因此把自己的哲学叫做人本主义哲学,他不了解人的社会本质和社会关系,找不到从理性王国通向现实世界的道路;

二、他不了解社会实践的意义,脱离社会实践和社会关系来研究人,实际上脱离了现实的人和人的现实的本质,必然陷入唯心史观。在客观上,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同当时的德国社会状况分不开,费尔巴哈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长期过着隐居生活,脱离火热的政治斗争,不

了解1848年资产阶级革命,使自己的世界观没有得到根本的改造。

六、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是什么关系?

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着重通过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同黑格尔学派的关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和德国古典哲学既有联系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2)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里唯一一个从黑格尔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的哲学派别。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注定了它的解体,黑格尔学派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不用说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就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也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哲学而走上彻底的唯物主义道路,他们在哲学的“立足地”或出发点上都没有离开旧哲学,都是从抽象的观念或者理性出发的,而且都是唯心史观,所以他们“都是黑格尔哲学的支脉”。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人并没有突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唯有费尔巴哈通过对神学的批判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走向了唯物主义,他写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宗教的本质》这两部著作,终于认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在先、“逻辑先行”,不外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绝对观念”是上帝的化身;我们所感知的物质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地超感觉,它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但他的唯物主义也只是仅此而已。费尔巴哈哲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他和以往的哲学家一样,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具体科学的“科学的科学”;二、他的唯物主义不彻底,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的;

三、他对黑格尔哲学采取简单否定、全盘抛弃的态度;四、他的哲学内容极其贫乏,除了他爱的宗教和抽象的道德外,再也拿不出积极的东西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相抗衡。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唯一科学的哲学派别,这就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既不像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人那样停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基地上绕圈子,也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时连同他的辩证法也一起抛掉了;而是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扬弃,批判它的唯心主义方法和体系,吸收它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将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创立了立足于人类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3)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扬弃以黑格尔哲学为代表德国古典哲学的过程里具备了自己的理论特质,与德国古典哲学有着本质的区别,它有三个要点:

首先,它既同一切唯心主义哲学根本对立,也同旧唯物主义根本不同。它坚决主张按照现实世界的本来面目去了解和解释世界,反对唯心主义哲学家根据主观想象去了解和解释世界;它坚决主张从事物本身的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反对从幻想的联系去说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除此之外,唯物主义根本没有更多的意义”。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主义又不同于一切旧唯物主义,它第一次对唯物主义世界观采取了真正严肃的态度,并把这个世界观彻底运用到所研究的一切领域,尤其是运用到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唯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使之成为彻底的、完备的唯物主义。

其次,它批判地克服了黑格尔辩证法的唯心主义性质,创造了科学的唯物辩证法。黑格尔的辩证法是头足倒置的、颠倒概念和现实关系的辩证法,在他那里,绝对观念才是全部现存世界的活的灵魂,现实世界只不过是绝对观念的产物。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要改造黑格尔的辩证法,关键是要理顺概念和现实的关系,把人们头脑中的概念看作现实世界的反映,“这样,辩证法就归结为关于外部世界和人类思维的运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外部世界的运动

和人类思维的运动是两个不同的系列,有不同的规律。外部世界的规律是不自觉的,以必然性的形式通过无穷的表面的偶然性表现出来;人类思维的规律是人的头脑可以有目的地、自觉地应用的。但这两个系列的规律在本质上又是同一的,因为人类思维的规律是外部世界的规律的反映。

再次,它精辟地论述了唯物辩证法的伟大基本思想,即认为世界不是一成不变的事物的集合体,而是过程的集合体。任何事物都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作为具体事物的过程都是有限的,但一个过程的结束就是另一过程的开始,整个世界包含着相互联系的无限的过程,其中各个似乎稳定的事物以及它们在我们头脑中的思想映象即概念,都处在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断变化中。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可以概括为如下四点:一、客观世界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二、人的思想是客观世界在人的头脑中的反映,它也是不断运动、变化发展的;

三、客观世界和人类思想的前进、发展有其内在的必然性,不以任何表面的偶然性为转移;

四、尽管会出现暂时的倒退和曲折,但历史的发展终究会为自己开辟前进的道路。这个伟大的基本思想,人们在口头上都承认它,但未必都能把它具体运用到每一研究领域。它要求我们始终都必须认识到人类认识由于受到所处环境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而永远都不能穷尽真理,也不能像形而上学那样把真理和谬误、善和恶、同一和差别、必然和偶然等绝对地对立起来,而必须把它们辩证地、历史地统一结合起来看问题,具体地、历史地分析认识它们的辩证关系。

七、什么是恩格斯所说的“意识形态”?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看,国家、道德、法、宗教等的现实基础或现实根源是什么?

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主要是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来剖析说明哲学、宗教、道德、国家、政治和法律等诸种意识形态的现实基础和性质,并通过这些分析说明来阐述历史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及各种唯心史观的根本区别。

(2)恩格斯以旧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为例,说明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本来关系颠倒的反映构成了唯心史观的认识论根源。哲学、宗教、道德、国家、政治和法律等,它们作为意识形态已经不再属于一般的意识形式,而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在本质上它们从属于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经济利益需要。但在表面上,这些意识形态却表现为对于任何人都具有决定作用的精神因素,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被理解为体现公众利益、影响制约每个人一切行动的根本的精神动因,这就导致旧唯物主义以人们的动机来解释说明历史的发展动力。各种历史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虽然认为历史人物的动机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而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它也不是在历史本身中来寻找这种动力,而是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所以,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被统治阶级思想家神圣化而隐藏着它的真实关系和历史本身内在联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们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关系,恰恰是事实和历史本来的现实关系一种颠倒的关系。其实,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往往是不自觉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并且决定这种不自觉的意识或动机的最终的原因不是个别人物(包括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而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各种历史因素,按照这种思路来探索历史变迁的原因,才是我们探索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历史规律的唯一正确途径。虽然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头脑,但这些影响人们行动的动机在人们

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生产方式的状况所决定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现代历史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表现为政治斗争,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这表明国家及其政治制度只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和经济关系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传统的观念却把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决定因素。诚然,在形式上,单个人的行动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或他的意志的动机来进行,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也一定要通过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形式才具有普遍的效力,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追究其内容为什么人们所期望和要求的正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呢?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国家和国家的法律,无论是公法还是私法,民法还是刑法,都只不过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在确认其经济关系在一定情况下的合理、合法性和正常性,同时赋予这些貌似公正的国家意志和法律形式以具体的阶级内容。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说教,都不能抹杀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像法兰西民法典这样典型的、法律的资产阶级性质。

(4)国家是作为第一个支配人的意识形态力量呈现出来的。社会创立一个机关来保护自己的共同利益,免遭内部和外部的侵犯。这种机关就是国家政权。它一产生,对社会来说就是独立的,而且它越是成为某个阶级的机关直接地实现这一阶级的统治和意志,它就越被说成是独立于经济基础、独立于社会和各个阶级之外的纯社会管理机关。被压迫阶级反对统治阶级的斗争,必然要变成首先是反对这一阶级统治的政治斗争,这样,这种政治斗争同它的经济基础的联系也就日益模糊起来,并且会完全消失。于是国家成了对社会来说是独立的力量,成了在政治家和法学家那里与经济事实完全没有联系的意识形态。所以,现在法律形式就是一切,而经济内容什么也不是。

(5)更高的即远离物质经济基础的意识形态,则采取了哲学和宗教的形式。这里,尤其是在宗教这里,观念同自己的物质存在条件的联系则更远、更复杂,因而也越来越被一些中间环节弄模糊了,好像它们同人们的物质生活最不相干。但宗教是在最原始的时代从人们关于他们本身和周围的外部自然界的错误的、最原始的观念中产生的意识形态。它一经产生,就同现有的观念材料相结合而发展起来,并对这些材料作进一步的加工,而被当作仅仅服从自身规律、独立存在和发展的思想来对待了。实际上,人们头脑中发生的这一思想过程,归根到底仍然是由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只不过把这仅看作思想过程的人们没有意识到这一事实罢了。比较神话学已证实了民族神伴随着民族的存在而存在,伴随着民族的灭亡而灭亡。新的世界宗教,如基督教这种已经普遍化了的东方神学,在同庸俗化了的希腊哲学,特别是斯多亚派哲学的混合中产生,并同当时的社会生活与社会制度的发展演变相适应。它演变发展到中世纪与封建等级制度相适应的宗教,就把其他一切意识形式——哲学、政治、法学等,都合并到神学中,使得当时任何社会运动和政治运动都不得不采取神学的形式,让群众的切身利益都披上宗教的外衣。市民阶级(即资产阶级)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一开始就给自己制造了一个由城市平民、短工和各种仆役组成的、不属于封建社会任何等级的无产阶级的前身——平民革命派,自己则作为宗教异端的市民温和派。而新教异端的不可根绝正是同正在兴起的市民阶级的不可战胜相适应的;当这个市民阶级已经充分强大的时候,他们从前同封建贵族进行的主要是地方性的斗争便开始采取全国性的规模了。正是

异教徒的宗教革命(德国路德和法国加尔文的宗教改革)的逐步发展与接连失败逐渐揭示出它资产阶级利益的真正的宗教外衣,使宗教演变为资产阶级的国教,并最终迫使资产阶级撕去宗教的外衣,由宗教革命演变为纯粹资产阶级政治形式的革命,使基督教越来越成为统治阶级专有的统治下层阶级的统治手段。容克地主以天主教的耶稣会派或新教的正统派自居,自由的和激进的资产阶级则利用理性主义。由以可见,宗教的产生与原始时代人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分不开,后来宗教的发展和变革也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阶级斗争的需要而引起的。15世纪中叶欧洲的文艺复兴,名义上是“复兴古典文化”,实际上是从古希腊罗马文化中寻找反对封建的思想武器。文艺复兴时期的政治、文艺思想本质上只是新兴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6)上述历史事实说明,意识形态是包含某些传统的思想材料并作为人们一种习惯势力被模式化而支配人们头脑的一种巨大的保守力量。它的相对独立性使其在发挥作用的形式上表现为一种纯思想对于人们行动的支配过程,而实际上这种形式掩盖着它的产生基础和历史根源,也掩盖着它的阶级性和历史性内容,是一种本来的历史内在的联系颠倒的反映。而实际上构成意识形态的那些思想材料及其变化的根本原因,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阶级关系即经济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主张从事实和历史本身的联系来说明事物和世界历史的本质,而不是从头脑中想象出联系,并从已有的观念和所谓抽象的理性出发来说明事实和世界。它的诞生,宣告了一切传统的思辨哲学的终结,而开辟了实证科学的哲学崭新的发展道路。这样,非实证的哲学就只在纯粹思想的领域保留一块自己的领地,它即“关于思维过程本身规律的学说,即逻辑学和辩证法”。

八、如何正确理解“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答:(1)德国古典哲学,自康德哲学、费希特哲学至黑格尔哲学,发展到它的最高阶段。黑格尔哲学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而在黑格尔哲学之后,由于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和它历史的、阶级的局限性,它就面临着分崩离析的解体过程了。黑格尔哲学首先分裂为以兴里克斯、格布勒为首的、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和以鲍威尔、施特劳斯、施蒂纳、卢格等人为代表的青年黑格尔派,亦称激进的左翼黑格尔派。老年黑格尔派重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客观的绝对精神,抹杀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因素,在宗教和政治领域都是相当保守的。青年黑格尔派大多强调黑格尔的个人自我意识和辩证法,力图从黑格尔哲学中作出无神论和革命的结论,在政治上维护资产阶级激进派的利益,反对专制制度和现存国家。其次,就是在青年黑格尔派内部,也存在着在宗教等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和争论。争论的一方以施特劳斯为代表,另一方以鲍威尔为代表。争论从《福音》发生说开始,扩展到关于世界历史发展中的决定力量是“实体”还是“自我意识”的哲学问题。施特劳斯认为耶稣的神话和传说是很多人集体无意识创造的结果,认为世界的决定力量是一种精神“实体”。鲍威尔认为耶稣的神话和传说是《福音》作者的虚构,认为世界历史的决定力量是“自我意识”,具有批判思维能力的杰出人物才是世界历史的决定因素。在黑格尔哲学解体的过程里,最有意义的是青年黑格尔派中有一大批人在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专制的斗争中而走向了唯物主义的道路,费尔巴哈就是其中的代表。马克思和恩格斯也是从青年黑格尔派走向了费尔巴哈哲学,最后他们又从费尔巴哈哲学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并创立了科学共产主义的学说,从而宣告了德国古典哲学的最终终结,同时也宣告了整个传统哲学的终结。

(2)黑格尔哲学所包含的深刻的内在矛盾是它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和其辩证法之间的矛盾。按照黑格尔的辩证法,世界上没有什么绝对神圣的一成不变的东西,一切都在发展运

动的过程之中,但由于他从“绝对观念”出发,只承认“绝对观念”的发展,而且认为“绝对观念”是最高的绝对理性,这就导致他否认现实事物的实际发展,并把自己的哲学视为绝对真理的体系。辩证法认为矛盾是发展的源泉和基础,但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矛盾却被他最终调和了。他不仅认为“绝对观念”有一个顶点,人类社会历史也有一个顶点,这就是普鲁士王国。这实际上是把辩证法的革命的思想完全窒息在其保守的唯心主义哲学体系之中了,是与人们的现实生活和历史的真实面目完全不符的。不过黑格尔的辩证法已经不自觉地给哲学的发展指出了一条走出“迷宫”的发展道路,它实际上通过自身的矛盾并提示着这种矛盾的解决必然要使哲学转向现实,转向根据现有条件和认识可能而达到对事实和历史内在联系的相对真理的认识,并通过相对真理而达及绝对真理这样一条正确的哲学发展道路。

(3)恩格斯指出,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在批判黑格尔哲学的过程里唯一一个从黑格尔哲学中分离出来的科学的哲学派别。黑格尔哲学的内在矛盾注定了它的解体,黑格尔学派分裂为老年黑格尔派和青年黑格尔派。不用说保守的老年黑格尔派,就是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激进的青年黑格尔派,也没有批判地克服黑格尔哲学而走上彻底的唯物主义道路,他们在哲学的“立足地”或出发点上都没有离开旧哲学,都是从抽象的观念或者理性出发的,而且都是唯心史观,所以他们“都是黑格尔哲学的支脉”。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人并没有突破黑格尔的唯心主义体系,唯有费尔巴哈通过对神学的批判从一个黑格尔主义者走向了唯物主义,他写了《黑格尔哲学批判》和《宗教的本质》这两部著作,终于认识到黑格尔的“绝对观念”在先、“逻辑先行”,不外是对世界之外的造物主的信仰的虚幻残余,“绝对观念”只是上帝的化身;我们所感知的物质的世界是唯一现实的,而我们的意识无论它看起来多么地超感觉,它总是物质的、肉体的器官即人脑的产物;物质不是精神的产物,而精神本身只是物质的最高产物。但他的唯物主义也只是仅此而已。费尔巴哈哲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一、他和以往的哲学家一样,把自己的哲学说成是凌驾于一切具体科学之上并包括一切具体科学的“科学的科学”;二、他的唯物主义不彻底,下半截是唯物主义,上半截是唯心主义的;

三、他对黑格尔哲学采取简单否定、全盘抛弃的态度;四、他的哲学内容极其贫乏,除了他爱的宗教和抽象的道德外,再也拿不出积极的东西与黑格尔哲学体系相抗衡。在黑格尔学派解体过程中,产生了一个唯一科学的哲学派别,这就是以马克思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和恩格斯既不像施特劳斯、鲍威尔、施蒂纳等人那样停留在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基地上绕圈子,也不像费尔巴哈那样在批判黑格尔唯心主义时连同他的辩证法也一起抛掉了;而是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扬弃,批判它的唯心主义方法和体系,吸收它的辩证法合理内核,将辩证法与唯物论结合起来,创立了立足于人类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九、恩格斯如何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

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第四章,是通过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黑格尔的历史哲学,对人的活动的目的性作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解的。他说,旧唯物主义的历史观本质上是实用主义的,它按照行动的动机来判断一切,它把历史的动力归结于少数历史人物的动机,并把历史人物分为受骗的君子和得胜的小人,他们的行动取决于他们是趋于义还是趋于利的精神动机。各种历史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历史哲学虽然认为历史人物的动机决不是历史事变的最终原因,而认为这些动机后面还有应当加以探究的别的动力,但它也不是在历史本身中来寻找这种动力,而是从哲学的意识形态把这种动力输入历史。

(2)恩格斯指出了意识形态对社会历史本来关系颠倒的反映形式构成了唯心史观的认

识论根源。哲学、宗教、道德、国家、政治和法律等,它们作为意识形态已经不再属于一般的意识形式,而是属于占统治地位的统治阶级的自觉的社会意识形式,在本质上它们从属于历史上一定的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在这种关系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经济利益需要。但在表面上,这些意识形态却表现为对于任何人都具有决定作用的精神因素,甚至以被神圣化的形式、被理解为体现公众利益、影响制约每个人一切行动的根本的精神动因,这就导致旧唯物主义和历史哲学以人们的动机来解释说明历史的发展动力。所以,作为意识形态的社会意识形式,是被统治阶级思想家神圣化而隐藏着它的真实关系和历史本身内在联系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们所直接表现出来的关系,恰恰是事实和历史本来的现实关系一种颠倒的关系。其实,构成历史的真正的最后的动力的动力,往往是不自觉的广大人民群众的行动,并且决定这种不自觉的意识或动机的最终的原因不是个别人物(包括非常杰出的人物)的动机,而是使广大群众、使整个整个的民族和整个阶级行动起来、引起重大历史变迁的各种历史因素,是广大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社会实践的合力。按照这种思路来探索历史变迁的原因,才是我们探索历史中起支配作用的历史规律的唯一正确途径。恩格斯说,虽然使人们行动起来的一切都必须经过他们的头脑,但这些影响人们行动的动机在人们的头脑中采取什么形式,是由社会的经济状况、阶级状况,归根到底是由人们的生产方式的状况所决定并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

(3)现代历史已经证明,一切政治斗争都是阶级斗争,而一切争取解放的阶级斗争,尽管必然地具有政治的形式,表现为政治斗争,但归根到底都是围绕着经济解放进行的。这表明国家及其政治制度只是从属的东西,而市民社会和经济关系才是决定性的因素。但传统的观念却把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作为解释历史现象的决定因素。诚然,在形式上,单个人的行动一定要通过他的头脑或他的意志的动机来进行,市民社会的一切要求也一定要通过国家的意志和法律的形式才具有普遍的效力,但如果我们进一步追究其内容为什么人们所期望和要求的正是这个而不是别的呢?这时我们就会发现,国家的意志总的说来是由市民社会的不断变化的需要,是由某个阶级的优势地位,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决定的。国家不是一个独立发展的独立领域,它的存在和发展归根到底都应该从社会的经济生活条件中得到解释。国家总的说来还只是以集中的形式反映了支配着生产的阶级的经济需要,国家和国家的法律,无论是公法还是私法,民法还是刑法,都只不过是由其经济基础所决定,并在确认其经济关系在一定情况下的合理、合法性和正常性,同时赋予这些貌似公正的国家意志和法律形式以具体的阶级内容。在资产阶级大革命之后,无论什么样的道德说教,都不能抹杀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制定的像法兰西民法典这样典型的、法律的资产阶级性质。国家、政治、哲学、宗教和艺术等思想意识形态也是如此,它们最终都是根源于一定的生产方式,一定的阶级利益关系和经济关系而产生和发展演变的。

(4)总之,恩格斯通过动机和人的行动的相互关系、动机与构成动机原因的分析,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式相互关系的分析,深刻揭示了唯物史观一系列基本的思想和理论。

十、怎样理解“德国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

答:(1)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的结束语中,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不仅使哲学的性质和研究对象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科学,而且分析了1848年革命后德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理论的不同态度,论述了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恩格斯说,自1848年革命后,随着资产阶级革

命的逐渐完成,德国资产阶级逐步丧失了理论的兴趣,由追求真理转向谋取私利。资产阶级官方的思想代表都变成了折衷主义的玄想家和幻得幻失、怀着卑劣的心态向上爬的投机家,而且与工人阶级公开为敌。“德国人的理论兴趣,现在只是在工人阶级中还没有衰退,继续存在着”。这是因为工人阶级没有对地位、利益的任何顾忌,没有乞求上司庇护的念头。而工人阶级所需要的正是科学的真理和全人类的解放,所以“科学愈是毫无顾忌和大公无私,它就愈加符合于工人阶级的利益和愿望。”

(2)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全部社会史的锁钥的新学派”,就是充分体现了工人阶级利益和愿望的哲学,它一开始就是面向工人阶级的,并且得到了工人阶级的同情和拥护。马克思说:“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地,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5页)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恩格斯说“德国的工人运动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继承者”。作为工人运动指导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在批判地继承德国古典哲学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全新的工人阶级自己的哲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