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者:沈斌

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3年第01期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自主创新,就不可能落实科学发展观,也不可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创新教育是我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和灵魂。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以便提高自身的指导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那么如何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首先,教师必须要树立自己的创新意识,提高自己的指导能力。这样才能为学生创设宽松、民主、富有创新精神的创造氛围,激发探究兴趣,培养学生集中的注意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培养学生高效、持久的记忆力;允许学生“出格”、突破常规,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让学生有挫折体验,培养学生顽强毅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般来说,数学学习成绩好,就容易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反过来,对数学一旦产生了兴趣,它就会成为一种强大的动力,使得学生努力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在实际生活中,如果学生有一点点的进步,教师加以鼓励,这样就会使得学生感到高兴,慢慢的就对这门课产生了兴趣,然后我们就会看到学生一点一点的进步。我也在平时鼓励学生,并且对我们所谓的“差生”也使用同样的方法,欣喜的是过一段时间他们真的有了进步。 对中学生来说,没有观察就没有学习。而且人的观察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可以在学习中得到发展的,如果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就能使它得到更好的发展和提高。每个学生都有自己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方向,所以得到的结论也不一样。因而教师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对学生来说,记忆力是决定成绩好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心理因素,而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培养记忆力。数学这门学科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时应该把知识具体化、形象化,从而加强学生的记忆力。

在我们生活中,一般具有创造能力的人思维方式大相径庭,我们称之为“怪胎”。这种思维方式不依常规,具有新颖性、独特性,而且具有实用性。在课堂上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教师不要批评学生,应该鼓励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这样的学生有发挥的空间,慢慢的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才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知道,任何一个创新过程都要动手、动脑。所以应该让学生多参加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