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十三钗]

《金陵十三钗》

紧掐疼痛穴位的震撼电影

这是一部显然不适合“贺岁档”这三个本该容纳欢快、愉悦甚至胡闹等情绪字眼的影片,电影界又一次把国族最悲情的那段历史摆了出来,而且由国师张艺谋亲自操刀,让中国观众直面那些在74年前声嘶力竭的严冬地狱痛苦死去的同胞。和所有关于这场民族伤疤的影视作品一样,观众在极度压抑的悲愤中渡过2个半小时后,最该做的应是冲出影院买水狂饮,压抑沉痛给感官造成的最直接效果就是干渴。

张艺谋的这部《金陵十三钗》显然是紧掐疼痛穴位的电影。对国人来说,记忆切肤,无需多花笔墨累述历史背景,为灾难的最终抵达埋任何伏笔;对洋人来说,这场战争的青红皂白确凿无比,直入枪林弹雨和街巷屠戮也应不会带来任何理解问题。它携带着外族入侵的大矛盾和两伙儿女性意识冲突的小矛盾而直入叙事高潮,并不动声色地巧妙完成主次矛盾的彻底颠倒,堪称剧作方面的亮点。而与以往南京大屠杀题材作品不同,也让《金陵十三钗》有着深远寓意的,是从严歌苓小说拔高来的主角设置,克里斯蒂安·贝尔饰演的美国人约翰不再具有本来的神父身份,而成为一名可以维护死者最后尊严的殡葬师。他的妙手能让逝者回归青春,以至于让大屠杀灾难的受害者,都显得从未死去。矛盾和角色的巧妙安置,也让这部从一开始就高度紧张的电影,还能一步步的让观众更加揪心,作为地点背景的神圣教堂,以及那似乎通往天国的炫目马赛克天窗,让纾解的时刻往往也成为最为催泪的瞬间。2个半小时不知不觉就过去了。

眼泪,不应该被廉价地激发

多年以来,一度有两个尴尬存在于探讨屠杀的文艺作品前。其一,当代众多对大屠杀进行探讨的文学和思想辩论,往往冷漠地导向人类学行为和民族气质等难以触摸的高度,而忽视了屠杀中最大的不幸者——个体本身,从这个层面说,它们不过是对那些冰冷的量化数字进行一场定性分析。其二,电影导演悲愤地回眸本民族的悲情史,往往会被质疑是否被愤怒冲昏头脑,而对影片随后的推广带来影响,这或许也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诸如《屠城血证》、《清凉寺的钟声》 等出色作品影响甚微的原因之一,当然更大的限制来自那个尚无商业片意识年代的特殊背景。

2007年,南京大屠杀70周年祭时,品质卓越的美国纪录片《南京》

得以进入国内影院,将悲痛的承受者还原给那存世不多的一个个破碎之人,让我们在感受痛苦之余,能欣慰有这么一种第三方的“中立讲述”。由外国人以第三方立场来记忆屠杀,或许是条不错的出路,从《南京》到《张纯如》再到《约翰·贝拉》,我们可喜地看到这过去一轮的“第三方记忆”将镜头拉回到受难者、目击者甚至被恐怖历史传染的探寻者——譬如作家张纯如。的确,比冰冷的死亡数字更重要的,是那些也曾鲜活过的生命个体。

《金陵十三钗》中的殡葬师约翰即便是小说虚构,也与那些已被我们记住的“洋人救世主”(沃特林、约翰·拉贝)一道,从那条超越人类理解极限的历史血河游了过来。相比约翰,金陵神学院院长、美国人沃特林女士是不幸的,回国后对残酷画面久久无法忘却,选择自杀;并无屠杀见证经历的作家张纯如也是不幸的,在创作过程中不能自拔,也最终自杀。

电影,究竟该如何记忆南京,以及那些受害者?人们不愿再看到那些可怜的南京老太太一遍遍对着不同导演重剥自己的伤口,纪录片已然出色完成了使命,也是时候让剧情片跟上了,譬如源自真实人物的约翰·贝拉,以及虚构的约翰。庆幸的是,《金陵十三钗》已经和陆川(微博)的《南京!南京!》

时隔3年之久,我们并未见到业界对这类题材的一窝蜂涌上,毕竟,相比民族灾难,眼泪不应该是廉价品,也不该随时去催发的。

主角行为为何升华?

美国著名电影刊物《好莱坞报道者》(Hollywood reporter)是目前少有的对《金陵十三钗》有那么点批评立场的媒体,它所批评的缺乏必要剧情铺垫,我认为也值得商榷。

至少,关于行为逻辑变化的剧情交代,在带着风尘骚劲扭捏而来的那十四位秦淮女子身上是做足了的。她们是教堂这个神圣之地的不速之客,是肮脏的亵神妓女,是势必影响孩子的坏榜样;在她们的反面,是十三位清纯质朴的教会女生,维护道德原则的天使。贞节的学生和不要脸的婊子,成为电影中一对绝佳的喻体,加诸于人们对女性灵魂和身体的双重美好想象上,而让这种美好想象摔个粉碎的屠杀随之到来,也就从最经典戏剧的方法上成就了伟大的“悲剧”,如鲁迅所定义的——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故事有着一大一小两层戏剧冲突。大的那边,是稀落守军在一座教堂与日本侵略者步步惊心的对抗,以街头巷战的大景别和快速剪辑的屋顶伏击开始;小的那边,是教堂内女生与妓女一场带着先入为主的意识关乎道德的冲突,激烈之处都爆发于压抑的小景别。女生与妓女小冲突,在上厕所问题引来的争吵处达到最顶峰,并在一颗致命子弹引来的日军侵入大冲突后,旋即开始得到解决。学生为保护地窖中的妓女,而放弃躲藏机会;妓女深情地抚养起受伤的小兵并引来学生的另眼相看。在极度恐惧的生存环境下,这不过几天的相濡以沫,竟激起最慷慨和最无私的视死如归。

至于主角约翰的人格升华,确实可以被评论诟病。一个贪婪的酒鬼、一个轻浮的色鬼、一个玩世不恭的无神论者,怎么能突然变成保护小鸟的老鹰?是被酒精刺激起的无知无畏?还是美国人天生的个人英雄主义细胞?无论是什么成因,这次突如其来的见义勇为,让他显现出某种救世的上帝般能力(虽然学生得救更得益于最后一名守军的壮烈牺牲),也不得不面对随后更大的责任。不过,影片巧妙动用了出色的剪辑节奏和时刻提着悲情的配乐,对角色性格立体化过程中的不足进行了恰当弥补,准确的压抑和殉道氛围,暂且让剧情逻辑靠边稍歇。

这个毛病,或许从剧作对主角身份进行大胆改变时就浮现了出来。原作的神父天然具有救世的宗教职责,而换成一个有钱就挣的普通人,如何将其英雄面拉出去是难题。幸好,约翰得到一个殡葬师的独特身份,以及一双能使逝者容貌永驻少年的妙手。这双妙手,曾让意外故去的女儿停驻童年,也让英勇死去的小兵依然少年,最终还让沧桑秦淮女子重回学生梦。

在他的手里,她们,从没死去。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