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会计做假账问题的研究

针对会计做假账问题的研究

一、引言

近年来,财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现象已经逐渐渗透到我国的经济、文化、教育、政府管理等各个领域中,这一现象还有继续蔓延的趋势。会计舞弊、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出现,一方面对我国的国民经济发展和正常运转带来了影响,另一方面也使得企业的形象和政府的公信力不断降低。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丑闻的不断曝光,使很多人对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经营状况产生了怀疑,同时也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客观性、独立性、诚信原则产生了怀疑。近年来,由于金融危机的不断发生,财务舞弊也受到了冲击,出现了人为操纵的社会供需信息,这些信息不仅误导了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更使企业陷入困境从而拖垮了金融企业。做“假账”不仅会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产生误导从而造成决策性失误,使国家资产被转移造成固有资产的严重流失,还会使社会风气逐渐被恶化从而妨碍我国诚信的建设。

二、会计做“假账”的主要原因分析

向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的会计信息是会计的重要任务之一,然而会计造假使得会计信息的质量甚至真实度都不复存在。针对会计信息造假现象,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 要想识别财务舞弊行为就必须先了解其发生的动因,只有看到事物的本质才能根据各种迹象寻根溯源,并对其进行防范。结合我国现代企业会计“做假账”现象的发生,经过分析后发现造成现代企业会计“做假账”行为的动机主要有下面几方面:

(一)缺乏完善的企业会计监督机制

对于现代企业的会计监督机制可以分为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但是,由于一些企业的领导者缺乏对相关法规的了解,将企业发展的目光集中在追求企业经济

利益最大化上,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利用手中的权利指示会计人员做假账、弄虚作假,而会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只能听从领导的安排,这种企业内部监督形同虚设、名存实亡。要想真正保证会计信息质量,必须充分发挥企业外部的财政、税收、银行、工商、审计等相关部门的监督力量。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还无法真正做到共享的程度,而企业由于不同的目的向不同的部门提供不同的报表、会计信息。例如:上交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不同的会计信息、报表,而由于外部审计力度的限制,不可能逐个去检查企业的这种行为。现代企业的典型特点就是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从而导致委托代理关系的产生。掌握企业内部信息的经营者作为代理人,可以直接操纵企业会计信息的生成和报表编制,虚假夸张的数据的确能让人误以为公司经营的当,收益稳健,所以常常通过这种暗箱操作来达到他们自身的目的,这种结果只会导致混淆公司企业投资人的判断力,使得投资人自身利益受损。

(二)会计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完备

我国目前还处在经济改革攻坚时期,会计法律法规及一些准则和政策还存在许多与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地方。当会计规章制度没有得到很好的规范和严格的审查,必然会导致会计工作中漏洞的出现。现如今,有不少企业内在的管理本身就不规范,既没有严格的把关会计岗位的审查工作,也没有结合企业内部实际产生的相关因素进行核算,对会计计算没有进行有效的操控,那么必然出现会计工作的不准确性。目前,我国的跨级法规、宏观的法制基础、相关政策等还尚不完善、不健全、不配套,对于相关的会计法规的宣传还缺乏深度,使得在执行相关会计法规时明显的力不从心,同时对于相关的会计法律法规的执行又缺乏严格性、科学性。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一些企业利用国家法律法规的空子,

加之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给那些别有用心的贪污舞弊分子提供了机会。另外,由于我国宏观调控侦测尚不健全、不完善,在审计监督、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的经济管理部门中的监督工作还存在着不一致、不协调、不统一的状态,导致这些外部监督机构的工作人员出现有法不依、违法不究、有法难依、执法不严、知法犯法等问题的出现。

(三)会计职业道德滑坡

会计造假现象的大面积发生折射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的严重滑坡,这主要表现在进行会计职业活动时,会计人员违反其职业道德规范。其实,出现会计造假现象并不是单方面的。一方面,从会计从业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素养来讲,不是是很健全,对国家法律法规也并没有明确的认识。另一方面,作为公司的普通职员,很有可能受到上级领导的强烈指示其造假,部分会计人员往往很为难,为了不丢掉工作则听取了领导的指示,进行了造假。 造成现代企业会计人员“做假账”的主要原因有:第一:迫于单位领导的压力被动的做假账。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企业各项规章制度得到了不断地完善,但是,企业的会计人员与单位领导者见的上下级从属关系使得会计人员在单位上级领导的指示、胁迫、威胁、利诱等情况下被动“做假账”,这种现象屡见不鲜。会计人员出于对自身工作岗位的考虑只能屈从与单位领导的授意。第二:个别企业的会计人员缺乏会计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缺乏自律意识,为了一己私利不惜铤而走险“做假账”。第三:目前,我国企业现行会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存在缺陷。例如: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的会计工作人员和财务主管都是有单位的领导选任的。企业的领导对会计人员不仅拥有聘任权,还拥有辞退权、调动权。在这种落后的管理体制下,企业领导的话就是圣旨,即使不正确也要听,稍有异议就会被

扣工资、扣奖金,严重的危及到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饭碗问题,于是造成了很多会计人员“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的状态。第四: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自身素质缺乏。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很多会计人员由于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能跟不上时代发展的步伐,自身素质问题造成了很多会计人员唯领导之命是从,为了保留自己的岗位不惜造假。

三、防止企业会计做假账的有效措施

1.依法做账防患于未然

要求企业的会计人员必须树立强烈的守法观念,不能唯领导之命是从。另外,对于国家新颁布的各项法律法规必须及时进行学习,领悟其中的精神,认真执行。对于一旦出现会计工作违法的行为,必须追究相关会计工作人员、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健全的法治、执法力度的加大、依法办理会计业务、依法做账是杜绝“做假账”的基本前提。

2.加强对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与培训

由于目前我国企业的财务人员在个人思想道德、职业规范、理论知识等方面存在着瑕疵与不足,因此,必须加强对现代企业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培训。朱镕基总理曾为上海国家会计学院提出校训“不做假账”,这充分反应出一个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与规范,这其中所体现出的诚信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准则,是有效“治假”的基本道德底线。法律和道德,是防范与治理会计造假的两个必不可少的手段,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我们不仅要加强法制建设,更要依靠道德力量。在企业中要强化会计从业人员提高自身修养和素质。会计从业人员要遵守会计岗位的一系列的相关规定,从自我约束开始做起,诚信为本,不弄虚作假,实事求是;在公司利益上做到不违法,不犯法,不损人,不

害己;时刻提醒和引导自己,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观念,秉承正确的会计职业道德,遵守国家法律法规,认清自我岗位的职业和范围,做一个高修养高素质的会计从业人员。加强会计人员的自我学习观念,经常自觉接受培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符合岗位要求。

3.加强监督体系的建立与完善

首先必须加强对企业内部的监督与管理,在企业内部设立专门的监察部门,并使其与企业的财务部门、行政部门等相关部门进行密切的合作,定期进行自查、互查,发现虚假会计信息问题必须及时予以纠正,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杜绝“做假账”现象的发生。另外,还必须加强企业外部监督管理的力度。要求财政、税务、银行、工商、审计等相关监督部门的参与,建立并逐渐完善会计信息共享平台。建立对会计信息失真的法律认定标准,对一些模糊的概念性问题从法律上进行规范,防止有人利用法律空白从事违法活动;加强《会计法》、《刑法》、《证券法》等法律之间的匹配性,使得现存的法律法规对财务的相关规定能够起到相互匹配和相互配合的效果。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业中的财务相关负责人要配合时代经济发展的现状,及时的制定出符合当下的财务的规章制度,时代在变化,制度也在变化,为了更好的完善财务制度,负责人要根据企业内部实际产生的问题不断的更新检查和修正,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预防财务中漏洞的出现。另一方面,结合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交易,及时制定相关的会计制度与准则加以规范。

4.改善外部环境,完善单位治理结构

我国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企业负责人授意、指使会计人员造假,而根源又在于企业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冲突,以及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代理

人行为进行控制。在公司内部成立会计相关的审计工作组是有必要的。有了这样的专门对财务进行管理和监督的团队,为企业内部财务安全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系统,完善内部控制环境和会计系统,形成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使各级部门人员权责利相统一,互相牵制、互相监督。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会计造假问题对于社会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它不仅损害了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损害行业信誉和从业人员的形象,更严重危及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治理会计造假对解决当前经济领域中造假猖狐、秩序混乱问题十分重要,从个人到企业,再到社会都应予以高度重视,严加防范。诚信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基石,不做假账是每一名会计人员的基本道德规范,是衡量会计人员的重要标准,更是每一名会计人员对社会的责任与承诺。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