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的自然地理

青海人文自然地理

一、青海的人文地理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在区占全省总面积的98%,有藏、回、土、撒拉、蒙古等5个世居少数民族。1999年218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2.76%。其中五个世居少数民族人口216.92万人。

藏族,106.4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20.87%。主要分布在玉树、果洛、海南、黄南、海北五个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西宁市的大通县和海东地区也有部分藏族居住。青海牧区的藏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和大通县的藏族从事农业或半农半牧。藏族主要居住的青海牧区是全国五大牧区之一,具有发展畜牧业的广阔前景。藏族有悠久的历史,青海藏族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由吐蕃吸收青藏高原各民族逐渐发展形成的。藏族语方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青海藏族除玉树部分人讲“康巴方言”外,均操“安多方言”,通用藏语文。藏族信奉藏传佛教。

回族,74.0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4.52%。主要聚居在化隆、门源回族自治县和民和、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及西宁市、湟中、祁连等县,其余州县也均有分布。城镇回族善营商业,精于牛羊肉、皮毛加工和饮食业,是青海商业贸易市场上最活跃的民族。居住在农村的回族主要从事农业,善于种植蔬菜瓜果等经济作物和养奶牛奶羊。 青海回族先民的活动可以追溯到唐、宋时期。元代大量回回人集体移居青海,明清时期居青海的回回人增多,经过长期同汉族等兄弟民族密切交往,逐步系统繁衍发展成今天的青海回族。 青海回族通用汉语文,在宗教生活和日常生活中仍保留一些阿拉伯语、波斯语词汇。化隆卡力岗等地回族使用藏语,或汉、藏语兼通。回族信仰伊斯兰教。

土族,19.1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3.75%。主要聚居在互助土族自治县和大通、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同仁、乐都等地也有部分土族居住。土族以农业为主,少数兼营畜牧业。土族的历史源流,目前看法不一,尚无定论。多数人采取以吐谷浑为主融合其他民族成分发展形成之说。土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分互助方言和民和方言。1979年创制了拉丁字母形式的土族文字,正在互助试行。土族信仰藏传佛教。

撒拉族,8.87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74%。主要聚居在循化撒拉族自治县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的甘都镇,少数散居于海西、西宁等地。撒拉族主要从事农业,善长于园艺经营。撒拉族先民原属中亚撒鲁尔部,元时东迁,定居循化已有700多年的历史。在长期历史发展中,与周围回、藏等民族通过婚姻关系,发展形成今天的撒拉族。撒拉族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多数人撒拉语、汉语兼通。撒拉族信仰伊斯兰教。

蒙古族,8.51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1.67%。聚居在海西蒙古藏族自治州和河南蒙古族自治县,其余分布在海海晏、刚察、祁连、门源、共和各县,少数居住在海东地区。蒙古族主要从事畜牧业,海东地区有少部分从事农业。青海境内的蒙古人,主要是明正德五年(1510年)来自东蒙古的一批人和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成吉思汗的后裔阿勒坦率部进驻青海的一批人,他们和其他各时期来青海的蒙古人发展至今所形成。蒙古族操蒙古语卫拉特言。海西和海北州的蒙古族通用蒙文,兼通藏、汉语言。由于长期与藏族密切交往,河南蒙古族自治县的蒙古人已转用藏语文。蒙古族信仰藏传佛教。

雄踞“世界屋脊”的青海省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东西长约1200公里,南北宽800公里,面积为72万平方公里。境内山脉高耸,地形多样,河流纵横,湖泊棋布。巍巍昆仑山横贯中部,唐古拉山峙立于南,祁连山矗立于北,茫茫草原起伏绵延,柴达木盆地浩瀚无限。长江、黄河之源头在青海,中国最大的内陆高原咸水湖也在青海,因此而得名“青海”。

无论是前往新疆还是西藏、敦煌还是拉萨,青海是人们去往西部旅游时的必经之地,那里大部分土地都是戈壁和雪山,不适合于人居住。但是青海的人文资源和地理资源都十分的丰富,至今仍是登山者的乐园,勇敢者的天堂。

青海是新疆与西藏的融合,有“世界屋檐”的美称。青海东部素有“天河锁钥”、“海藏咽喉”、“金城屏障”、“西域之冲”和“玉塞咽喉”等称谓,可见地理位置之重要。

青海省一大半的工业产值和人口居住在首府西宁,西宁成为青海省的地理中心。青海的地形大势是盆地、高山和河谷相间分布的高原。它是“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一部分,称为青南高原。

1、长江源

长江全长6380公里,是世界第二大河,它的源头就是位于青海省南部唐古拉山脉主峰格拉丹东大冰峰。

1979年发现长江的正源是沱沱河。长江源头的景观十分壮丽,雪山冰峰,无垠的草地,蓝天白云倒映在河水中,构成了令人心旷神怡的美景。

从青藏公路入藏,会经过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长江源”碑刻。该石碑离开公路有一公里左右的路程,车开过去相当方便。石碑附近还有一座大桥,因为它是长江从上游算起的第一座桥,因而被称为“长江第一桥”。

2、黄河源

黄河源位于青海的腹地。在腹地上有昆仑山,颜喀拉山,布尔汉布山;山下有盆地,大片沼泽,是高山雪水形成的花海子,称为星宿海。但它还不是河源。后再经深入的查勘,又发现了三源:一是扎曲,二是约古宗列渠,三是卡日曲。扎曲一年之中大部分时间干涸,而卡日曲最长,流域面积也最大,在旱季也不干涸,是黄河的正源。

3、青海湖

位于青藏高原上,距西宁150公里,面积4500平方公里,海拔3200米,湖水冰冷且盐份很高。青海湖蒙语叫“库诺尔”,藏语叫“错温布”,也就是“青色的湖”的意思。在青海高原东北部,日月山,大通山和起伏连绵的青海南山环抱着一个高原湖泊——青海湖。

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4400多平方公里,海拔3260多米比古城西宁还高出1000多米,这里气候凉爽。即使在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温度一般都在15℃左右,是理想的避暑胜地。青海湖蒙语叫“库库诺尔”,意思是“青蓝色的海”,是青藏高原不断隆起后,幸存下来的。

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东北部,全省均属高原范围之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全省平均海拔3000多米,最高点昆仑山的布喀达板峰为6860米,最低点在民和下川口村,海拔为1650米。青南高原超过4000米,面积占全省的一半以上,河湟谷地海拔较低,多在2000米左右。在总面积中,平地占30.1%,丘陵占18.7%,山地占51.2%,海拔高度在3000米以下的面积占26.3%,3000米—5000米的面积占67%,5000米以上占5%,水域面积占1.7%。海拔5000米以上的山脉和谷地大都终年积雪,广布冰川。山脉之间,镶嵌着高原、盆地和谷地。西部极为高峻,自西向东倾斜降低,东西向和南北向的两组山系构成了青海地貌的骨架。其地形可分为祁连山地、柴达木盆地和青南高原三个自然区域。

全省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有以下特点:(1)太阳辐射强、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在2500小时以上,是中国日照时数多、总辐射量大的省份。(2)平均气温低,境内年平均气温在零下5.7℃~8.5℃之间,全省各地最热月份平均气温在5.3℃~20℃之间;最冷月份平均气温在零下17℃~5℃之间。(3)降水量少,地域差异大。境内绝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400毫米以下。(4)雨热同期,青海属季风气候区,大部分地区5月中旬以后进入雨季,至9月中旬前后雨季结束,这期间正是月平均气温≥5℃的持续时期。(5)气象灾害多,危害较大。主要气象灾害有干旱、冰雹、霜冻、雪灾和大风。

全省风能资源丰富,年平均风速总的地域分布趋势是西北部大,东南部小,即柴达木盆地中、西部,青南高原西部及祁连山地中、西段年平均风速均在4米/秒以上。其中:茫崖达5.1米/秒,是全省年平均风速最大的地方。青南高原东南部的河谷地带及东部河湟谷地,年平均风速大多在2米/秒以下。青南高原中、西部,柴达木盆地以及青海湖周围和海南台地南部地区,全年风能可用时间在5000小时以上。其中察尔汗风能可用时间达6131小时,是全省风能可用时间最多的地区。

一) 气候独特

冬寒夏凉春秋相连日温差大

气候特征:青海省的气候以高寒干旱为总特征,是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

1.冬寒夏凉,春秋相连

全省年平均气温在-4℃~8℃之间,比同纬度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低8℃~12℃,1月份平均气温为一8℃~一18℃,冬季虽然不太寒冷,但与同纬度东部平原相比,仍比较寒冷(华北平原1月平均气温高于一8℃),而且持续时间长,青海省日平均气温≤0℃的日数在海拔2000~4000米的地区为4-6个月,4000米以上的地区则要超过6个月。7月份平均气温为6℃~20℃,显得比较温凉,是个良好的避暑胜地。

2.日温差大而年温差小

青海省地面植被稀少,岩石裸露,增温散热都快,因此青海省成为全国日气温变化最大的地区之一。全年气温日较差为12℃~16℃,比东部沿海平原地区高出一倍以上。年气温日较差1月份为14℃~22℃,7月份为10℃~16℃,冬季大于夏季。最大日较差可达25℃~34℃,海晏县三角城在1955年3月16日这一天,气温日较差竟达36.6℃,实为罕见。青海省不少地方一日之内,要经历“早春、午夏、晚秋、夜冬”四个季节。

青海省气温的年较差为20℃~30℃,大致与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相近,比同纬度的平原地区小4℃~6℃,其原因是夏季地面温度低,冬季又较少受冬季寒潮的侵袭。

3.干旱少雨

青海省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又受地形影响,大部分地区属非季风区,降水量较同纬度的东部地区稀少,年降水量在50毫米一450毫米,冷湖镇仅为15毫米。全省降水量最多的是久治县,多年平均降水量为774毫米,1981年曾达到1030.8毫米。年降水量集中于5~9月份,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且降水多夜雨。夏季多雷暴和冰雹。地势起伏大、降水较多的祁连山东段和玉树州南部,雷暴和冰雹日数最多,分别达到60天和80天(囊谦)、15天和25天(清水河地方)以上。全省每年有几万公顷的农田受冰雹灾害减产或绝收。冬季青南地区常发生雪灾。

4.大风和沙暴

青海省除西宁及其以东的湟水谷地盛行偏东风外,其余大部分地区盛行高原偏西风。年平均风速西北大于东南,最大风速出现在柴达木盆地西北角的茫崖镇和阿拉尔地区。

青海省是全国大风(指8级以上的风)较多的地区之一。年平均大风日数以青南高原西部为最多,达100天以上,柴达木和东部河湟谷地最少,25天左右。每年冬春季节,风多势强,开春以后,高原气温回升,但空气湿度低,降水少,地表干燥,加之境内及邻省植被稀少,多荒漠,每当出现大风天气,瞬间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群众称为“黄风”。青海省常受大风沙暴侵袭,给农牧业生产造成一定危害。

二) 影响青海省气候的主要因素:影响青海省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太阳辐射、地理位置和地形。

1.太阳辐射

太阳辐射是造成气候差异最基本的因素。

青海省虽地处中纬度,但地势高,空气稀薄,干燥少云,太阳辐射被大气层反射和吸收的较少,因此日射强烈,阳光灿烂,日照充足。

青海省年太阳辐射量高达5.88X10 ~7.56X10千焦/㎡,比同纬度的东部季风区高出1/3左右,仅低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全年日照时数长决定了太阳总辐射量高。平均每天日照时数为6小时~ 10小时,夏季长于冬季,西北多于东南。冷湖镇全年日照时数3553.9小时,比有名的“日光城”拉萨还要高,居全国各城镇之首。

2.地理位置

青海省全境位于中纬度,如不考虑其他因素的影响,应属于温带气候,因此太阳辐射量较高,在地势相对低洼的地方,热量条件较好。但由于深居内陆,受海洋影响微弱,降水少,晴日多,蒸发强,大气中水分稀少,决定了气候具有干旱的特性。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印度洋,其次是太平洋,因而出现降水东南多、西北少的特点。

3.地势较高

青藏高原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青海省大部分地区海拔4000米左右,高峻的地势极大地改变了受地理位置所制约的气候特性,在温带干旱气候的背景上,又重重地抹上了一层鲜明的高原气候色彩。例如全省年平均气温比黄土高原

和华北平原低8℃~12℃,同内蒙古及东北三省差不多,气温在水平分布上向北推移了10个纬度,这正是高原地势影响的结果。

从青海省气温分布图上,我们可以清楚看出气温随高度递减的趋势,无论1月还是7月,青海省最低气温均出现在青南高原和祁连山区等地势较高的地区,最高气温则出现在地势较低的柴达木盆地和河湟谷地。等温线总体呈封闭环状结构,大致与等高线相一致;气温的垂直变化明显。

青海省幅员辽阔,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地势高低悬殊,因此形成了“八方各异气,千里殊风雨”的地方气候和小气候。

气温的垂直变化十分明显,它对人们日常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每当百花吐艳、风和日丽的春夏季节,人们踏青郊游观赏高原风光,觅寻胜地美景时,放眼远望:低处炊烟缕缕,麦苗儿青菜花儿黄,山坡芳草如茵,牛奔羊咩;山顶却是白雪皑皑,冰峰峻峭。这种郊游常使人心旷神怡,留连忘返。在辽阔的牧区,则形成了“马放滩,羊放湾,牦牛上高山”的适应当地气候的放牧习惯。

三) 气候与农牧业:

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最密切,农业生产在较大程度上受到气候条件的制约,因此,在进行农业生产时,要因地制宜地充分利用光、热和水分等气候资源。

①充足的太阳辐射和较长的日照,是青海省农牧业生产的一个重要有利条件。充足的太阳辐射和较长的日照,有利于农作物和牧草的光合作用及有机物的积累,因而青海省种植的春小麦普遍颗粒饱满,产量高,洋芋茎块肥大,牧草长得虽低,但富含营养。

②低温是限制青海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一个不利条件。青海省农作物生长期普遍较短,河湟谷地和柴达木盆地最长也只有5-7个月。除河湟谷地少数川水低地能栽种玉米、西红柿、辣椒等喜温作物和蔬菜外,其他大部分农业区只能种植耐低温、生长期较短的春小麦、青稞,洋芋、蚕豆、油菜等对热量条件要求较低的作物,全省大多是:一年一熟。由于低温,造成了全省可耕地面积小,仅占全省总面积的1%。低温造成了青海省可利用草场面积减少,可利用的有效草场不到全省总草场面积的一半。

但是,气温低,日较差大却为农牧业生产提供了一个有利条件。气温的日较差大,有利于作物有机物的积累,相对地提高了温度的有效性。因此,青海省农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和光能利用率反比东部平原地区高,种植作物的海拔高度也较高。

③干旱少雨是影响青海省农牧业生产发展的另一个不利条件。全省范围内的水热组合矛盾表现得异常突出。降水较多的祁连山地区和青南高原的东南部,热量严重不足,生长期很短,而热量充足的柴达木盆地,水分条件却十分缺乏,年降水量一般不足农业需水量的1/5。春旱使农作物不能适时播种,幼苗发育不良,牧草推迟返青,牛羊膘情下降;而夏旱造成农作物减产。

④大风沙暴对农牧业生产发展也是一个不利条件。大风使土壤、植物的蒸发和蒸腾增强,造成农作物和牧草因失水而干枯。沙暴会刮走土壤的表土和籽种,造成流沙移动,埋没禾苗,折断植物,影响牲畜正常进食。

寒潮、冰雹、雪灾等对农牧业生产也很不利。因此,要避害趋利,积极地发展青海省的农牧业生产。

四) 矿产资源:

源矿产现已发现各类矿产123种,探明储量的有97种。在全国的总储量中,有51种的储量居前10位,11种居首位。已经国家审定上储量表的矿产有70多余种,保有储量的潜在价值达81200亿元。其中,具突出优势的有:

盐湖资源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共有33个盐湖,经济价值最大的是全国独一无二的锂矿区--东台吉乃尔湖和全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区--察尔汗盐湖。已初步探明氯化纳储量3263亿吨,氯化钾4.4吨,镁盐48.2亿吨,氯化锂1392亿吨,锶矿1592万吨,芒硝68.6亿吨,上述储量均居全国第1位。其中,镁、钾、锂盐储量均占全国已探明储量的90%以上。而且,盐湖资源品位高,类型全,分布集中,组合好,开采条件优越。

石油天然气资源目前共发现16个油田、6个气田。石油资源达12亿多吨,已探明2.08亿吨;天然气资源2937亿立方米,已探明663.29亿立方米。

金属和黄金资源矿种多,品位高,产地遍布全省各地。有色金属矿产有:铜(储量180万吨)、铅(110万吨)、锌(153万吨)、镍、钴、锡、钼、锑、汞等。黑色金属矿产有:铁、锰、铬、钛、钒等。另有贵重金属矿产金、银、铂;稀有稀土金属和稀散元素矿产锗、镓、锢、镉、锶、铍等,保有储量占全国的63%。

非金属矿产资源共发现矿产36种,有5种列全国第一。主要有石棉、石墨、石膏、溶剂石英石、石灰岩、白云岩、耐火石英岩、硅石、耐火粘土等。开发利用前景十分广阔。

五) 河流湖泊

青海河流湖泊众多:占全国湖泊总面积15.8%

河流:青海省外流区与内流区大致以祖尔肯乌拉山、可可西里山、布尔汗布达山、布青山、鄂拉山、日月山、大通山为界,西北部为内流区,东南部为外流区。全省流域面积在5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71条,干支流总长度27690千米。青海省河流年径流总量631.4亿立方米,占我国年径流总量的2.34%。

1.高原河流特征

外流区面积较小,但径流丰富。外流区面积约35万平方千米,占全省总面积的48.2%,年径流总量509.9亿立方米,占全省年径流总量的80.8%,是内流区年径流总量的四倍。

水系分布受地形影响显著。外流河干支流的流向不仅与山脉走向一致,而且与地势的倾斜方向一致,多从西北流向东南,水系多成树枝状或羽毛状。内流河受盆地地形影响,以局部湖泊低洼地为中心,构成向心辐合状水系。

河流的补给形式多样。青海省河流的补给有雨水、地下水和高山冰雪融水等。外流河的补给以雨水为主,冰雪融水为辅;内流河多数是冰雪融水和地下水的综合补给,少数为雨水补给。

外流河水能资源丰富,含沙量由源头向下逐渐增大,内流河径流量虽少,但意义十分重大。外流河流经我国地势的第一级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区,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源头多草原、草甸、湖泊、沼泽,地势起伏相对较小,河流含沙量较小。河流向下,地势相对高差越大,水流侵蚀能力加强,加之流经区域植被稀少,河流含沙量逐渐增加,唐乃亥至循化这一区间,是全省地表侵蚀最严重的地区。内流河径流量虽少,但它们为“聚宝盆”——柴达木盆地的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必需条件,青海湖水系对于保持青海湖的生态具有重要作用。

2.外流水系

外流水系由黄河水系、长江水系和澜沧江水系组成

黄河水系:黄河是祖国的第二条长河,是青海省最长的河流,发源于巴颜喀拉山北麓各姿各雅山。正源卡日曲,它与约古宗列曲汇合称为玛曲,玛曲东流入扎陵湖和鄂陵湖,之后顺山脉地势向东南流去,在青海省及毗邻的川、甘两省,形成一个著名的“S”形河曲,为“黄河九曲第一曲”。黄河从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附近出境。黄河在青海省境内的主要支流是湟水。黄河在青海省干流长约1693千米,年径流总量171.6亿立方米,流域面积约12.1万平方千米。

湟水是黄河上游一条重要的支流,它发源于海晏县的包葱图山,流经海晏、湟源、湟中、西宁、平安、互助、乐都、民和等县市,在甘肃省河口镇的达川汇入黄河。干流长374千米,流域面积16100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约26.1亿立方米。湟水虽小,但落差大,水流湍急,所经地区是全省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的地区,意义十分重大。近些年来,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湟水已不能满足需求,加之河流的污染,供需矛盾日益严峻,因此青海省引大(大通河)济湟(湟水)工程迫在眉睫。

大通河是湟水最大的支流,它发源于祁连山支脉木里山,流经门源、甘肃连城等地,在民和县享堂汇入湟水。全长500千米,流域面积12936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23.1亿立方米。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

长江水系: 长江是世界第三长河,祖国的第一大河,长江在青海省干流总长1206千米,流域面积14.2万平方千米,年径流总量129.6亿立方米。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峰各拉丹冬(海拔6621米)西南侧的姜根迪如冰川,源头地区由沱沱河、朵尔曲、布曲、当曲和楚玛尔河汇合而成,沱沱河为长江的正源,以下称为通天河。通天河向东南流至玉树县巴塘河附近的直门达,此以下称金沙江,继续向东南流,入川藏境界。

澜沧江水系:澜沧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在青海省内称扎曲,发源于唐古拉山北侧加里苟孔桑公玛峰(海拔5500米)东南坡,向南流经西藏、云南等省区,流出国境称为湄公河。

3.内流水系

内流水系由柴达木水系、青海湖水系、茶卡、沙珠玉水系、哈拉湖水系、祁连山水系和可可西里水系组成。

柴达木水系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该水系由格尔木河、柴达木河、香日德河、巴音河等40余条河流组成。

格尔木河发源于昆仑山支脉阿克坦齐钦山(海拔5500米),它由奈曲郭勒河、修沟郭勒河汇合而成,向北流经柴达木盆地南部的绿洲、沙漠和盐滩,最后注入达布逊湖,全长270千米左右。格尔木河对格尔木市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生活用水,以及对盆地绿洲农业用水都有重要意义。

青海湖水系 位于青海省东北部。该水系由布哈河、倒淌河、黑马河等19条河流组成。

布哈河发源于祁连山支脉果林那穆吉木全山,上游阳康曲,天峻县阳康以下称为布哈河,全长约300千米。布哈河是注入青海湖最大的河流,它对于保持青海湖的水位,提供湟鱼产卵场所意义重大。

茶卡、沙珠玉水系在青海湖水系以南、青海南山是两水系的分水岭。该水系由19条河流组成。

哈拉湖水系以哈拉湖为中心,由16条河流组成。

祁连山水系位于祁连山地,由黑河、疏勒河、党河等16条河流的上源组成。各河均流入甘肃省河西走廊。

可可西里水系位于青海省西南部地高天寒的可可西里山,由为数众多而各自独立的河湖(河流有50条)水系组成。

六) 冰 川:

青海省是我国冰川分布的主要省区之一。全省冰川面积约5225.38平方千米,占全国冰川面积的9.2%,冰川总储水量3705.92亿立方米,占全国的的12.5%。

青海省的冰川属于大陆冰川,具有降水少、气温低、雪线高、消融弱的特点。冰川主要分布在祁连山、昆仑山、唐古拉山等高山的上部。冰川是青海省巨大的天然“固体水库”。长江、黄河就发源于青海省冰川融水地区,冰川融水为绿洲农业、工业和城市用水提供了水源。

青海省冰川的分布:

祁连山冰川。共有冰川3306条,面积2062.7平方千米,冰川主要集中在冷龙岭、走廊南山、疏勒南山、大雪山和土耳根大坂山。

昆仑山冰川。西端公格尔山和慕士塔格山,有冰川30多条,面积596.4平方千米。和田以南玉龙喀什河上游,仅甜水海到克里雅山口一段,冰川面积超过3000平方千米,是我国几个大冰川之一。

唐古拉山冰川。主峰各拉丹冬峰附近有冰川40余条,面积600多平方千米,长江源头的姜根迪如冰川,长12.5千米,是唐古拉山最大的冰川。

七) 湖 泊:

青海省是多湖泊的省份之一,共有湖泊439个,面积13385.7平方千米,为全省总面积的1.85%,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8%;仅次于西藏自治区,居全国第二位。

内流区湖泊面积大,外流区湖泊面积小。内流区共有湖泊212个,面积10908.7平方千米,外流区有湖泊227个,面积2463平方千米。

按矿化度将青海省湖泊分为淡水湖、咸水湖和盐湖三类。淡水湖泊数量大,面积小,而咸水湖和盐湖数量较少,面积大。全省共有淡水湖286个,面积3454.9平方千米,有咸水湖和盐湖153个,面积9930.8平方千米。

高原湖泊千姿百态,各具特色。归纳起来具有:湖泊多为构造湖;湖面海拔高、水温低;湖水清澈,湖面洁净;湖水的化学性质各异;水量蒸发多,汇入少;营养贫乏,生物种类少,产量低等重要特征。

1.淡水湖。主要分布在青南高原的外流区及柴达木盆地东北部。有扎陵湖、鄂陵湖、可鲁克湖等286个湖泊。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青海省也是黄海上游地区面积最大的两个淡水湖,鄂陵湖居东,扎陵湖居西,相距约30千米,大小相差不多,犹如镶嵌在黄河上游银链上的两颗明珠。两湖湖面海拔4000米以上。湖中鱼类单纯,鄂陵湖中有一面积约l~2平方千米的鸟岛,每年有20多种候鸟来此繁衍生息。

2.咸水湖。主要分布在可可西里山地区、柴达木盆地和青海湖盆地。有青海湖、可可西里湖等。

青海湖湖形呈椭圆形,东西稍长,周长300多千米,面积4583平方千米,湖面海拔3195米,平均水深18米,最大水深33米,湖水总量742亿立方米,矿化度15.5克/升。是我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湖中生物种类单纯,生产裸鲤(俗称湟鱼),湟鱼味美肉香,鲜嫩可口,享誉省内外。湖中有驰名中外的鸟岛,以及海西山、海心山、沙岛、弧插山(三块石)等五个岛屿,近年来由于气候干燥,蒸发强烈,径流减少,导致水位下降,湖面缩小,原来的鸟岛已变成半岛。每年

春夏季节有11种10万余只候鸟到鸟岛生育繁衍。鸟岛是我国八个鸟类保护区之一。

3.盐湖。主要分布在柴达木盆地。著名的盐湖有察尔汗盐湖、茶卡盐湖、柯柯盐湖等。盆地盐湖面积占全国盐湖面积的近90%。

察尔汗盐湖位于柴达木盆地的南部,由9个表面有盐水的盐湖和2个干盐湖组成。湖面平均海拔2678.5米,东西长118千米,南北宽20—40千米,总面积约5856平方千米,是我国最大的,也是世界上罕见的内陆盐湖。察尔汗盐湖氯化物储量达600亿吨,除氯化钠外,还有氯化钾和氯化镁。其中钾盐储量为1.5亿吨,仅次于死海,居世界第二位,是我国目前生产钾肥的主要原料供应地。

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结晶盐湖,这里是一个美妙无穷的世界。那平似水面、但坚如磐石的陆地湖面,奇特无比的盐层溶洞,珍奇的盐湖蘑菇,美丽的盐晶花等,堪称天下奇观。

察尔汗盐湖是名副其实盐的世界,这里铁路路基用盐筑,公路用盐铺,房子用盐盖,吃盐就地取,真是“挥盐如土”。青藏铁路、青藏公路经察尔汗盐湖,火车、汽车就飞驰在用盐筑成的路基和用盐铺成的公路上,人们称这一段为“万丈盐桥”。青藏公路这一段长32千米,是我国最长的盐基公路。

茶卡盐湖(茶卡盐池)位于柴达木盆地东部,东西长15千米,南北宽9千米,面积约100平方千米。食盐储量2.6亿吨,因其质洁味美,畅销省内外。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