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

教育心理学考试大纲(适用于高校教师资格申请者)

第一章 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人类心理现象 心理学: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一、个体心理系统

个体心理:指个人具有的或在个人身上发生的心理现象。

四个方面: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

1.

a)

2.观世界的事物及关系。

a)

b)

c)

3.心理状态:指心理活动在一段时间表现出的相对稳定而持续的状态,其持续的时间是几小时、几天或几个星期。

4. 质和性格。

a) b)

c)

d) ,使一个人的心理活动与其他人的心理活动彼此区别开来。

二、个体心理与行为—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三、个体意识与无意识—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1.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2.无意识:指人们在正常情况下察觉不到,也不能自觉调节和控制的心理现象。人在梦境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人清醒的时候,也有无意识的心理现象。无意识也是人的心理活动,并对人的行为具有一定得作用。

3.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四、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

第二节 心理学的过去和现在

一、心理学产生的哲学背景

①唯理论:代表人物法国哲学家笛卡尔;②经验论:代表人物17世纪英国哲学家洛克。

二、西方心理学的理论主张

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①构造主义:奠基人冯特,著名代表人物铁欣纳,他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激情三种元素,构造主义强调内省的方法。②机能主义:创始人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主张意识的作用就是使机体适应环境;③行为主义: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后期主要代表人物斯金纳;④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考夫卡和苛勒;⑤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强调心理学应该研究无意识现象。

三、心理学的主要发展趋势

①认知心理学:1967年,美国心理学家奈赛尔发表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标志着认知心理学的正式诞生。②人本主义心理学:代表人物是马斯洛和罗杰斯,认为心理学研究的首要任务在于了解人,揭示热性的本质,必须从人的存在出发,以人为本,用整体分析法对人做出完备的描述。

第二章 教育心理学与高等教育心理学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概述

一、教育与心理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教育心理学:①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②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③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三、我国教育心理学的发展

1.。

2.新中国成立50

第二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学科定位

1.规律的科学。

2.①是学校教育心理学的分支学科(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学校教育心理学,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②是反映高等专业教育特色的教育心理学;③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④为实现高校的三大社会职能(教学、科研、直接服务社会)和应用适应高等教育特点的教学方法提供心理学依据。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

1.高等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①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②大学生学习心理研究;③教学心理研究;④德育心理研究;⑤教学设计与教学评估。

2.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科学学问题是对高等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的一些基本看法。

三、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简答)P18

①有助于提高师资水平;②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③有助于进行教育教学改革。

第三节 高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①客观性原则②发展性原则③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④教育性原则。

二、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具体方法:①观察法;②实验法;③调查法;④个案法(是对单个被试进行深入而详尽的观察与研究,以便发现影响某种行为和心理现象的原因的研究方法)。

第三章 高等教育心理学与高等学校教师

第一节 教师的社会角色

一、角色及教师角色

1.公民;④学生灵魂的塑造者;⑤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二、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

1.型、仁慈专断型、放任自流型和民主型。民族型的领导方式是最理想的。);②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③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2. “罗森塔尔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是指:师生间因相互的喜欢厌恶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现象。);④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的是“言教”,然而经常起作用的是“身教”。2.身教重于言教。3.“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特征——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是以全部行为和整个个性来影响学生的。)。

三、教师职业角色的形成

1.教师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①角色认知阶段;②角色认同阶段;③角色信念阶段。

2.教师角色形成的主要条件:①正确认识教师职业;②树立学习榜样;③积极参与教育实践。

第二节 教师的能力素质

一、 教学效能感

1.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来源于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2.--效能预期)两个方面。

3.

4.教学效能感对教师行为的影响:①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努力程度;②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经验总结和进一步的学习;③影响教师在工作中的情绪。(简答)P29

5.高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判断)

二、教学反思

1.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2.

3.

4.

5.(多选)

三、教学监控能力

1.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地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2.⑤对学生进步的敏感性;⑥对教学效果的反省性;⑦职业发展性。

3.(多选)

4.(判)

5.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及趋势:①从他控到自控;②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③敏感性逐渐增强;④迁移性逐渐提高(迁移性的增强是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真正提高的一个重要标志)。(简答)P37

6.教师教学监控能力的提高及技术:①角色改变技术②教学反馈技术③现场指导技术。

四、教育机智

1.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教育机智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是教师优良心理品质和高超教育技能的概括,也是教师迅速地了解学生和机敏地影响学生的教育艺术。

2.①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②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③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3.是教育艺术的高度表现,也是教育机智的重要特征。);③善于对症下药;④善于掌握教育时机和分寸。

第三节 教师威信与师爱

一、教师威信

1.

产生的一种崇高的影响力,是师生间的一种积极肯定的人际关系的表现。

2.②和学生保持长期而密切的交往;③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④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⑤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二、师爱

1.感。师爱不同于母爱和友爱,它比母爱更伟大而无私,比友爱更纯洁、公正和高尚。

2.a.教师职业活动的对象要求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否则这种教育就无法进行和维持。b.师爱是教师职业活动的要求,更是责任感和事业心的表现。);②原则性(a.师爱是一种高尚而神圣的情感,它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需要。b.师爱不仅是关心、爱护,而且有严格要求,必须按照培养目标去严格要求每个学生。C.这是师爱与母爱原则性的区别。);③广博性(师爱是博大无私的,它表现为对学生一视同仁、公正不偏。)。

3.

4.

第四章 学习心理概述

第一节 学习的实质、类型和特点

一、学习的实质与特征

1.(a.学习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间的中间变量b.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时相对持久的c.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广义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②次广义的学习:指人类的学习。③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超前性&被动性),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

2.

3.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成为学习。(判断)

4.(a.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b.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c.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学习是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言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判断)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1.把学习分成八类:①信号学习②刺激-反应学习③连锁学习④言语连接学习⑤辨别学习⑥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作出反应。)⑦规则学习(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之间的关系,规则学习就是形成多个概念的连锁。)⑧解决问题学习。

2.①智慧技能②认知策略③言语信息④动作技能⑤态度.

3.

三、大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

1.强的动手能力;③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简答)P50

2.①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②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③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简答)P50

第二节 高等教育的联结学习论基础

1.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和反应R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在S-R

联结之中,个体学到的是反复练习与强化的习惯。习惯一旦形成,只要原来的或类似的刺激情景出现,习得的习惯性反应就会自动出现。

一、 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论

1.:

a)指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作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

b):指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作出不同反应的一种条件作用过程。

c)化能使我们的学习从一种情景迁移到另一个情境,而分化则能使我们对不同的情境做出不同的恰当反应,从而避免盲目行动。

2.经典条件作用能有效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作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

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论(行为主义心理学家):操作性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 ①应答行为(引发反应)和操作行为(自发反应)②正强化③逃避条件作用与回避条件作用④消退⑤惩罚。

第三节 高等教育的认知学习论基础

一、 布鲁纳(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认知-结构学习论

1.学习的实质:

2.学习的过程:三个几乎同时发生的过程①新知识的获得;②知识的转化;③评价。

3.掌握学科基本结构的教学原则:①动机原则;②结构原则;③程序原则;④强化原则。

二、奥苏伯尔(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的有意义接受学习论

1.构的关系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和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a)就是将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适当观念建立起非人为的和实质性的联系。

b):形式。接受学习是学习者掌握人类文化遗产及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的主要途径。

三、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论

1.息加工模式: ①信息流②控制结构。

2.学习阶段及教学设计: ①动机阶段②领会阶段③习得阶段④保持阶段⑤回忆阶段⑥概括阶段⑦作业阶段⑧反馈阶段。

四、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1. a)题的最终答案。

b)不是被动的信息吸收者,而是信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

c)

第五章 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第一节 学习动机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学习动机的涵义

1.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2.(即动机会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行为将指向某一目标);③强化功能(即在活动产生后,动机可以维持和调整活动)。

3.: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它与学习活动可以互相激发、相互加强。

二、学习动机的基本结构

1.: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学习愿望或学习意向。它包括学习的兴趣、爱好和学习的信念等。从需要的作用上来看,学习需要可称为学习驱力。

2.: 述并解决问题的需要。它以求知作为目标,从知识的获得上得到满足。);②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由自己的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它可以使学生把学习行为指向在当前学校学习中可能取得的成就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自己的行为指向未来学术和职业方面的成就和地位。它是一种间接的学习需要,属于外部动机。);③交往内驱力(附属的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3.:期待是学习目标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

4.为,即趋向或接近某一目标的刺激物成为积极诱因。

5.学习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它将静态的期待转化成为目标。学习期待就其作用来说就是学习诱因。

6.本动力。学习需要在学习动机结构中占主导地位。学习需要是产生学习期待的前提之一。

三、学习动机的种类:①高尚的、正确的动机与低级的、错误的动机;②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的间接性动机;③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

四、大学生学习动机的特点:①学习动机的多元性(大学生学习动机主要有四大类:a.报答性和附属性学习动机;b.自我实现和自我提高的学习动机;c.谋求职业和保证生活的学习动机;d.事业成就的学习动机。);②学习动机的间接性;③学习动机的社会性;④学习动机的职业化。

五、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1.

2.学习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

果的一个

重要因素,但却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第二节 学习动机的理论观点

一、强化动机理论:联结主义的强化动机理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外部强化),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自我强化),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成就动机理论个体的成就动机可以分成两类:①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②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

三、成败归因理论:行为结果的归因:三个维度(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六个因素(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好坏、身心状态、外界环境等。)

四、自我实现理论(马斯洛) 1.人的五种基本需要:(由低到高)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

属和爱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 ①完整而丰满的人性的实现;②个人潜能或特性的实现。)的需要。

2.(判断)

五、自我效能感理论

1.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2.)自己能否实施某种成就行为的能力的判断,即人对自己行为能力的推测。)

3.a)(判断)

b)归因方式也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第三节 学习需要的形成和培养

第四节 学习动机的激发

1.学习动机的激发:指在一定教学情境下,利用一定得诱因,使已形成的学习需要由潜在状态变为活动状态,形成学习的积极性。

2. (论述——在教学活动中如何激发学习动机?)①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要实施启发式教学,关键在于创设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指具有一定难度,需要学生努力克服,而又是力所能及的学习情境。);②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判断-中等程度的动机激起水平最有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水平越低。这便是有名的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简称倒U曲线)。);③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④利用争强好胜心理,妥善组织学习竞赛。⑤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判断-无论对优生还是差生,归因于主观努力的方面均是有利的。)。

第六章 学习迁移及其促进

第一节 学习迁移的实质及其作用

一、学习迁移及其分类

1指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对其他学习的影响。学习的迁移现象广泛存在,不仅存在与知识、技能的学习中,而且存在于态度与品德的学习中。

2.。③顺向迁移与逆向迁移(按照迁移的先后);④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按照迁移的内容)。

a)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促进作用。

负迁移(消极迁移):指一种经验的获得对另一种学习起干扰或阻碍作用。

b)主要是指处于不同抽象概括层次的各种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横向迁移(水平迁移):指处于同一抽象概括层次的学习间的相互影响。

C):指先前学习中所获得的经验对后继学习的影响。

逆向迁移:指后继的学习对先前学习发生的影响。

d):指学习迁移发生时,学习者原有经验的组成要素及其结构没有变化,只是将一种学习中习得的经验要素重新组合并移用到另一种学习之中。

e):指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即将原理、原则和态度具体化,运用到具体的事例中去。

二、学习迁移的作用

1.学习的迁移贯穿于整个教学系统。(判断)

2.学习的迁移使习得的经验得以概括化、系统化,形成一种稳定的整合的心理结构,从而更好地调节人的行为,并能动地作用于客观世界。

3.

第三节 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

1.学习迁移的影响条件有:①学习对象的共同因素;②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高,迁移的可能性就越大,效果也就越好。);③认知技能与策略;④定势的作用(定势也叫心向,指先于一定活动而指向这种活动的心理准备状态,它对于学习迁移既有可能产生积极影响,也可能产生阻碍作用。)。

第四节 学习迁移的有效促进

1.(论述&简答——老师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学习迁移?):①合理确立教学目标(a.确立系统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是促进学习迁移的重要前提。b. 某一单元或某一堂课的教学目标的确立必须从所要构建的心理结构的整体出发来考虑。);②科学精选教学材料(根据学习迁移规律的要求,应把各门学科中具有广泛迁移价值的科学成果作为教材的主要内容。所谓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就是学科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法则、基本方法、基本态度等。);③合理编排教学内容;④有效设计教学程序;⑤教授学生学会学习。

第七章 认知发展与知识的领会

第一节 认知及大学生认知的发展

一、 感知及大学生的观察

1.

a)感觉反映事物的个别属性域特征。(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等形式。)

b)知觉反映事物的整体及其联系与关系,它是人脑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c)观察是一种受思维影响的、有意识的、主动的和系统的知觉过程,也叫“思维的知觉”。它包含有理解、思考的成分,是有意知觉的高级形式。

2.大学生观察发展的特点:①一般知觉能力达到成熟水平,知觉的理解性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②观察具有明确的目的性;③观察具有敏感性和系统性;④观察具有相对深刻性和稳定性。

二、思维及大学生的思维

1.从而产出思想产品的能力。它集中反映着大脑的聪慧程度,是智力的核心因素。

2.:性、批判性等方面。

a.:指能够适应紧急的情况,迅速而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指思维活动的灵活程度,表现为思路广阔、能随机应变;

c.:指思维的深度,表现为善于思考问题,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预测失误的发展趋势; d.指思维的新颖、独特而有价值的特征,表现为善于独立思考和发现问题,能从旧事物中找出新异点,并进行新颖而独特的组合分析,较少受环境的影响;

e.:指严格地估计思维材料、精细地检查思维过程、正确地判断思维结果的能力,显示出自我意识在思维过程中的定向、调节和监控作用。

3.人类个体思维的发展历程:思维阶段(形式逻辑思维亦称经验型抽象逻辑思维。);⑤辩证逻辑思维阶段(辩证逻辑思维是大学生典型

思维,亦称伦理性的抽象逻辑思维。)。

4.性认识的基础上对事物本质联系进行的抽象概括的反映。);②在常规思维继续发展的同时,创造思维也在显著发展;③在思维能力高度发展的同时,形成了对思维的元认知。

第二节 教材直观与知识的感知

一、 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的类型与特点

1.教材直观:指主体通过对直接感知到的信息(直观材料)的表层意义、表面特征进行加工,形成对有关事物具体的、特殊的、感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2.

3.

4.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像直观。)、言语直观。

a.实物直观: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科学知识的积极性。

b.模像直观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扩大直观的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首先,它可以人为地排除一些无关因素,突出本质要素。其次,它可以根据观察需要,通过大小变化、动静结合、虚实互换、色彩对比等方式扩大直观范围。模像直观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重要手段,是现代化教育技术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c.言语直观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言语直观不受时间、地点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使用。言语直观的效果主要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质量。言语直观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事例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但不如前两者鲜明、完整、稳定。

二、提高教材直观与知识感知效果的条件(论述) ①灵活运用各种直观形式:I、实物直观和模像直观的选用;II、词(言语直观)与形象(实物和模像直观)的配合。 ②运用感知规律,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运用强度律、差异律、活动律、组合律等感知规律,可以突出直观对象的特点,实现有效的观察。③培养学生观察能力;④让学生充分参与直观过程。

第三节 教材概括与知识的理解

一、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涵义与类型

1.:指主体通过对感性材料的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深度加工改造,从而获得对一类事物的本质特征与内在联系的抽象的、一般的、理性的认识的认知活动。

a)

2.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类型—①感性概括;②理性概括。

a):即直觉概括,是在直观的基础上自发进行的一种低级的概括形式。

b):在前人认识的指导下,通过对感性知识经验进行自觉的加工改造,来揭示事物的一般的、本质的特征与联系的过程。

二、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的过程

1.

a)分析与综合是同一思维过程的两个方面、互相联系、互相制约。

三、提高教材概括与知识理解成效的条件

①配合运用正例和反例;②提供丰富多彩的变式;③科学地进行比较;④启发学生进行自觉概括。 a)一般而言,概念或规则的正例传递了有利概括的信息,反例则传递了有利于辨别的信息。

b)变式就是用不同形式的直观材料或事例说明事物的本质属性,即变换同类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以便突出

本质特征,就是概念或规则的肯定例证在无关特征方面的变化。

第八章 记忆发展与知识的巩固

第一节 记忆及大学生记忆的发展

一、记忆的实质

1.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记忆就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记忆的三个环节,其中①②占主导地位。识记和保持是再认或回忆的前提,再认或回忆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

2.就不复存在。而记忆总是指向过去,是在感知发生后出现的,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二、记忆的类型: ①形象记忆、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运动记忆;②瞬时记忆(0.25-2秒)、短时记忆(1分钟内)、长时记忆(1分钟以上、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度)。

a.嗅觉和味觉记忆;多数人以视觉和听觉记忆为主,形象记忆与人的形象思维密切联系,并随着形象思维的发展而发展。)。

b.扰,记忆不够稳定也不够确定。

c.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如字词、符号、概念、公式、规则、思想观点等;具有较高的概括性、理解性、逻辑性和抽象性,只受一般规则、知识、概念和词的制约,比较稳定,容易提取。(人类特有)

d.

e.能的形成和发展都要靠动作记忆。

f. 7±2

三、大学生记忆发展的特点(简答)

①逻辑记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②各种记忆品质得到全面发展(a.敏捷性、持久性、精确性、准备性。b. 大学期间是人生记忆力达到成熟和最旺盛的时期。);③掌握各种有效的记忆方法(纲要法、解意法、序列法、联想法、谐音法、编组法等)。

第二节 知识的识记与信息编码

一、知识的识记与编码的实质

1.识记是人们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信息进行编码的过程。

二、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方式

①视觉编码;②语音听觉编码;③语义编码;④语言中介编码。

1.250秒,遗忘开始了)。

2.。

3.

4.息进行编码,使之成为可以贮存的东西。

三、影响知识识记与编码的主要因素(论述)

①材料的数量与性质(反比—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识记的效果随所识记材料数量的增加而降低。);②识记的目的性与主动性(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③对材料意义的理解度;④组块化编码(a.组块是一种信息的组织与再编码,是人利用贮存在长时记忆系统中的知识经验对进入到短时记忆系统中的

信息加以组织,使之成为人所熟悉的有意义的较大单位的过程。b. 一般认为,不同组块所含信息量是不等的,组块的方式主要依赖于人过去的知识经验。);⑤尽可能使多种分析器协同活动;⑥觉醒状态;⑦识记的信心。

第三节 知识的保持与信息存贮

一、知识保持与存贮的涵义与方式

1.保持是识记过的经验在人们头脑中的巩固过程,也就是信息的存储过程。

2.

3.知识保持是一个动态过程,存储信息在内容和数量上都会发生变化。

4.知识保持与存贮的组织形式:①空间组织;②系列组织;③联想组织;④网络组织;⑤更替组织。

二、知识遗忘的过程与特点

1.

2.遗忘的发展是不均衡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呈负加速型。

三、记忆遗忘的理论解释

1.

2.前摄抑制指前面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面学习材料的干扰;倒摄抑制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前面学习材料的干扰。

3.

四、合理复习、防止遗忘(论述):①复习时机要得当,做到及时复习、间隔复习、循环复习;②复习的方法要合理,一般分散复习要优于集中复习、将阅读与背诵交替进行、应综合使用整体复习与部分复习;③复习次数要适宜。学习的熟练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超过150%时,效果并不递增,很可能引起厌倦、疲劳等而成为无效劳动。(过的学习指在学习达到刚好成诵以后的附加学习。)复习次数并非总是越多越好。

促进保持和防止遗忘,必须注意从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过程等方面来综合考虑。

第九章 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形成

第一节 知识、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

一、 知识、认知策略与心智技能的关系

1.

2.:

a)

b)的知识。

陈述性知识(狭义的知识)

3. 智慧技能(狭义程序性知识)

程序性知识

图示—知识的心理分类系统(现代认知心理学,知识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a)加涅认为,程序性知识本质上是由概念和规则构成的。

b)梅耶认为,策略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一种并列关系,而不是一种包含关系。

4.

二、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与学习策略

1.部世界的能力,体现着个体自我控制与调节的能力。

2.它包括两个基本成分:元认知知识(存储在长时记忆中)

和元认知控制(存储在工作记忆中)。

3.的。

4.

三、心智技能的实质与特点

1.心智技能,也叫智力技能,是一种调节和控制心智活动的经验,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心智活动方式。

a)区别于程序性知识,心智技能师一种动作经验。心智技能是一种活动方式,属于动作经验,不同于认知经验的知识。

b)区别于操作技能,心智技能具有观念性、内潜性和简缩性。即对象具有概念性、执行具有内潜性、结构具有简缩性。

c)区别于习惯行为,心智技能是合法则得活动方式。

第二节 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1.注意策略的一种重要方法是在阅读材料中附加一些问题,通过这些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注意策略,并观察其对学习的影响。

2.编码和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3.精细加工是指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活动,即通过对要学习的新材料增加相关的信息来达到对新材料的理解和记忆(做笔记是复杂知识精细加工的例子。)。

4.对于复杂知识的学习,复述策略包括边看书边讲述材料,在阅读时对材料的重点、难点和要点用划线、圈点、加注符号等方式将其突现出来。

5.略教学;③在积极主动的基础上进行认知策略教学;④在具体的学科内容中教授认知策略;⑤按程序性知识的学习规律教授认知策略。

第三节 心智技能及其培养

1.心智技能的分阶段形成:①原型定向;②原型操作;③原型内化。

心智技能是借助于内部言语而实现的。

2.心智技能的培养要求:①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②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③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论述)

第十章 问题解决和创造性的培养

第一节 问题解决及其早期模型

一、问题和问题解决

1.问题,就是疑难或称“难题”,是个人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因而感到疑难的情境。

2.根据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理解,问题就是在给定的信息和目标状态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加以克服的情境。包含三个基本成分:①给定;②目标;③障碍。

3.a)

b)

4.问题解决的实质与特点:问题解决是由一定情境引起的,需运用一系列的认知操作来解决某种疑难的过程,其基本特点是:①问题情境性②目的指向性③操作序列性④认知操作性。

二、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型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模型: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盲目的、渐进的,是在没有推理和判断的情况下进行的。但尝试错误也是有规律的,有效果律、练习律和准备律。

第二节 问题解决的认知过程与条件

一、 问题解决的信息加工观点

信息加工观点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搜索问题空间,寻找一条从起始状态通向目标状态的通路,或应用算子使起始状态逐步过渡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过程可分为问题表征、选择操作、实施操作和评价当前状态四个阶段。

1.问题表征将任务范围或作业领域转化为问题空间,实现对问题的表征和理解。

a):初始状态、中间状态和目标状态。

b)

2.

a):手段—目的的分析策略和目标递归策略)。

b)算法策略指解题的一套规则,它精确地指明解题的步骤。

c)启发式策略指凭借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采取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问题解决的一般认知过程:①发现问题;②明确问题;③提出假设;④检验假设

a)

b)提出假设是具有创造性的阶段,也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步骤。提出假设的数量和质量取决于两个条件:思维的灵活性&个体已有的知识经验。

c)检验假设的方法有两种:&。

三、问题解决的主要影响因素:①有关的知识经验;②定势与功能固着;③问题情境;④酝酿效应;⑤原型启发;⑥情绪和动机状态。

1.势能使人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地解决问题;在问题情境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定势会妨碍人采用新的解决方法。

2.就很难看出该物体的其他功能。

3.

4.别的事,几小时、几天或几周之后,他可能会突然想到解决的办法,这就是酝酿效应。

5.

6.a)在一定限度内,情绪和动机强度与问题解决的效率成正比,但动机太强或太弱,情绪过于高昂或过于低沉,都会降低问题解决的效率。中等强度的动机和相对平和的心境,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b)个体的智力水平、性格特征、认知风格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不仅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动力,也制约着问题解决的方向和效果。

四、解决问题能力的训练

1.分析问题的方法;④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⑤评价每个假设的优缺点;⑥考虑影响解决问题的因素;⑦提供问题解决的机会并给予反馈。

2.问题解决能力的提高直接依赖于问题解决策略的训练。

第三节 创造性及其培养

一、创造性的实质:创造性指个体产生独特性成品的能力或特性。

二、创造性与智力和人格

1.

可能高;④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分条件,但可以说是高创造性的必要条件。

2.指能从多种设想出发,不按常规地寻求变异,使信息朝着各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多方面寻求答案,从而引出更多的信息。a.他有三种基本特性:流畅性、灵活性(变通性)、独特性。b.发散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个体创造性的水平可以从这三个方面进行评估。C.发散思维不是一种独立的能力,创造性所需要的不仅是发散思维,而且要有与它相反的聚合思维。

3.创造性与人格 4.创造性的测量

三、大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1.创造性思维的构成:①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相结合;②辐合思维与发散思维相结合;③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④再造想象基础上的创造想象(a.创造想象比再造想象具有更多的创造成分,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最主动、积极的因素。b.通过创造想象,可以弥补事实链条上的不足和尚未发现的环节,甚至可以概括世界的一切。C.创造想象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成分。)。(简答)

2.创造性思维的培养:①创设有利于创造性发挥的环境。教师应当遵守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五条原则:尊重与众不同的疑问、尊重与众不同的观念、向学生证明他们的观念是有价值的、给以不计其数的学习机会、使评价与前因后果联系起来。②创造性思维训练的头脑风暴法。“头脑风暴法”的基本原则是,在集体解决问题的课堂上,暂缓作出评价,以便于学生踊跃发言,从而引出多种多样的解决方案。教学活动要遵守以下原则:禁止提出批评性意见(暂缓评价);鼓励提出各种改进意见或补充意见;鼓励各种想法,多多益善;追求与众不同的、关系不密切的,甚至离题的想法。③创造性思维训练的戈登技术。(论述) 第十一章 自我意识的发展与自我教育

第一节 自我意识的涵义与结构

一、自我意识的涵义

1.自我意识是一个人对自己的意识。“我”可以分解为主体我和客体我。自我意识就是主体我对客体我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个体对自身的意识和对自身与周围世界关系的意识两个方面。

2.意识是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借助于语言对客观世界的高级反映形式,是心理发展的高级阶段,具有自觉性和能动性两个特点。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1.自我意识的结构形式上讲分为: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调控。

2.自我意识的结构内容上讲分为: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心理自我。

3.自我意识的结构观念上讲分为:现实自我、投射自我、理想自我。

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

1.个体自我意识的发生于发展:①自我中心期;②客观化时期;③主观化时期。

2.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①自我认识更具有主动性和自觉性;②自我评价能力在增强,但仍有片面性(判断—大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随着年级的上升而提高。);③自我概念的变化。

第三节 大学生的自我教育

自我教育是主体自我按照社会要求对客体自我自觉实施的教育。它是自我意识的最高级表现,是青年大学生完善自己个性、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1.大学生如何进行自我教育:①全面认识自我。通过对他人的认识来认识自我、通过分析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来认识自我、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比较来认识自我、通过自己的活动表现和成果来认识自我、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批评来认识自我。②积极悦纳自我。③努力完善自我。确立正确理想自我、努力提高现实自我。(论述)

第十二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及其培养

第一节 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①态度是一种“内部状态”,是一种行为的倾向性或反应准备状态,不是实际反应本身。态度作为一种内部状态,可直接影响某

些行为的出现,但态度与行为并不是一一对应的。②态度与能力不同,能力决定人们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态度则决定人们的行为选择,即决定人们愿不愿意完成某些任务。③态度是通过经验组织或学习而形成的。态度不是天生的,是个体通过与其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也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改变的。

2.

a)(积极&消极)

b)c)成分指行为的准备或行动的预备倾向。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1.倾向。

2.(道德观念) a) b) 道德行为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三、态度与品德的相互关系 态度和品德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也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态度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他们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两者的区别:①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第二节 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主要理论

一、 道德发展阶段论 皮亚杰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了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

三、强化与社会理论

1.强化可以分为正强化和负强化。负强化不同于惩罚。

2.儿童可以通过观察成人榜样的行为而习得新行为。

3.榜样行为的示范方式主要有五种:①行为示范;②言语示范;③象征性示范;④抽象示范;⑤参与性示范。

4.强化包括:外部强化、替代强化、自我强化。(观察学习的主要影响因素—强化。)

第三节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与条件

一、态度与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与条件:①遵从;②认同;③内化。

二、态度与品德改变的一般过程与条件:①醒悟阶段;②转变阶段;③巩固与稳定阶段。

第十三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第一节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1.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

2.提高。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3.时偏少的现象。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中广泛存在,其原因是,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

4.:服从主要是指对命令、群体规范或者是权威意志的服从。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也可能是被迫的。从众是对社会舆论、群体的气氛压力的随从,即“随大流”。服众在大多数时候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5.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

行为。感染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

第二节 大学班集体心理

1.班集体的类型:①简单聚合型;②一般型;③成熟型。

2.

3.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

4.5.

6.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①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②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③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1.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2.:①交往愿望的迫切性;②交往内容的丰富性;③交往系统的开放性;④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3.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

4.①交互性原则;②社会交换原则;③自我价值保护原则;④情境控制原则。(简答)

5.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学会批评。(论述)

6.

第十四章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节 心理健康与心理卫生

1.

2.发展和完善个人生活。“无心理疾病”是心理健康的基本条件。心理疾病包括各种心理及行为异常情形,但正常与异常并无明显的界限,只是在量方面的差别。“积极发展的心理状态”则是从积极的、预防的角度,消除一切不良的心理倾向。在适应的同时,努力改进环境,不断完善自我,以促进心理健康,使心理处于一种最佳状态。(判断)

3.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①能够从心理上正确认识自己、接纳自己;②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③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④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⑤合理的行为;⑥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简答)

4.心理卫生包括两个方面:①预防和治疗心理疾病;②促进和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

5.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卫生教育实质上是一个概念。

第二节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对策

在校大学生中出现心理障碍倾向者的比例约有30%—40%左右。而其中存在较严重心理障碍的大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左右。大学生中主要存在的心理障碍为神经症性的情绪障碍、人际关系敏感和强迫倾向等问题。

第三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1.:①自豪和自卑的内心冲突;②渴望交往和自我封闭的矛盾;③独立和依赖的矛盾;④理想和现实的矛盾;⑤富于思考与认识偏激的矛盾。(简答)

2.①提高生活自理能力;②学会以平等的态度对待自己和他人;③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④端正专业思想,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简答)

3.:①培养大学生的交往意识和技能;②克服交往中的认知障碍;③寻求一些具体法方法来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简答)

4.①帮助学生了解自我(自我了解是职业自我概念形成的基础、也是职业选择的重要依据。);②帮助学生了解职业世界;③帮助学生发展健全的职业自我概念;④求职技巧指导。 第十五章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及其系统观

1.

2.①制定教学计划;②制定各门课程的教学大纲;③编选教材;④制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办法。

3.确定教学成效考核的内容及方式;⑥对教学成效做出确切的评价。

4.

第二节 教学目标与教学任务的设计

1.

2.

3.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一个确定并填补教学空间的过程。

4.、学生中心(松散型)、师生互动(温和型)三种典型方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