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标准格式

课程小论文(设计)格式样板

一、使用“一、”“(一)”“1.”“(1)”标题层次序号的论文(设计)样板(文科类论文一般使用此方式)

论文(设计)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行)

——副标题(小三号楷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

专业名称(全称) 姓名(四号宋体,居中)

(空一行)

[摘 要]“摘要”两字加方括号来标识,放在摘要段的最前面, “摘要”两字用黑体字,之间空1格;摘要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加方括号来标识,用五号黑体字;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首行缩进2格。一般3到5个。 (空一行)

引言(或前言)(“引言”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缩进2格,段后0.5行)

一、第一层标题(用四号黑体,段前1行,段后0.5行,缩进2格) ××××××××××××××××××××××××××××××××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首行缩进2格。下同)

(一)第二层标题用(小四号黑体,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 (正文)

1. 第三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加粗,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正文)

(1)第四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缩进2格,段前0行,段后0行) 结束语(“结束语”用四号黑体,缩进2格,单独成行,段前1行,段后0.5行)

×××××××××××××××××××××××××××××××××××××××××××××××××××××××××××××××××××××××××××××××××××(正文)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1]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左顶格,序号与文献内容之间空一格,行间距为固定值

20磅。

(十二)参考文献

1.“参考文献”的排版要求:

(1) “参考文献”四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5行,段后0行。参考文献的内容用五号宋体,左顶格,序号与文献内容之间空1格,行间距固定值20磅。

(2)参考文献按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次序列于文后,以“参考文献:”(左顶格)作为标志;用英文写作的论文后的参考文献以

“References:”(左顶格)作为标志。参考文献的序号左顶格,并用数字加方括号表示,如[1]、[2]……每条文献只与文中一个序号相对应,每一参考文献条目的末尾均以“.”结束。

2. “参考文献”的使用规则:

(1)引用正式出版的文献资料必须标注参考文献。

(2)文后参考文献表统一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引文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序。文中标注的参考文献序号必须与文后参考文献列表序号一一对应。

(3)参考文献序号在正文中以上标的形式出现,如“劳动创造了人[2]”。

(4)文献页码的标记

凡引用文献,必须标明引用内容在文献中的页码。页码的标注有两种情况:

①在文中只引用1次的参考文献,应当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标明页码,在文中不标页码。

②同一处引用多篇文献时,只须将各篇文献的序号在方括号内全部列出,各序号间用“,”隔开,如“裴伟[570,83]提出......”。如遇连续页号,可标注起讫页号。如:莫拉德对称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

[255-257]。

③同一文献在正文中被多次引用时,应在正文中不同地方标注该引文首次被引用时编排的文献序号,并在序号的角标外著录引文页码,文后参考文献表只出现一次该文献题名,在参考文献表中不标页码。

示例:

主编靠编辑思想指挥全局已是编辑界的共识[1],然而对编辑思想至今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故不妨提出一个构架„„

由于“思想”的内涵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2]1194,所以“编辑思想”的内涵就是编辑实践反映在编辑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中国青年》杂志创办人追求的高格调——理性的成熟与热点的凝聚[3],表明其读者群的文化的品位的高层次„„ “方针”指“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2]354 „„

参考文献:

[1] 张忠智.科技书刊的总编(主编)的角色要求[C]//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建会十

周年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北京: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学术委员会,1997:33-34.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K].修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3] 刘彻东.中国的青年刊物:个性特色为本[J].中国出版,1998(5):38-39.

在上例中,参考文献第[2]条在文中被2次引用,那么在文中只标注该文献第一次被引用时在参考文献表中的序号,同时标明所引用的内容在该文献中的页码。在文后参考文献列表中则不列出页码(这样做是为了使参考文献列表更加简明,否则,如果同一文献被引用50次,就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50次列出相同的文献)。在文中

只引用1次的文献,则要在文后参考文献表中标明页码,在文中不标明页码,如[1]、[3]两条(这样做是为了正文更加简洁,方便阅读)。

3.各类参考文献条目的编排格式及示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7714-2005 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整理)

⑴普通图书(包括教材等)、会议论文集、资料汇编、学位论文、报告(包括科研报告、技术报告、调查报告、考察报告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其他题名信息(任选) [文献类型标志]. 其他责任者(任选).版本项(任选).出版地:出版者(有编号的知名系列报告可不注出版地和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当整体引用时不注).

[1] 刘国钧,陈绍业,王凤翥.图书馆目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2] 昂温 G,昂温 P S.外国出版史[M].陈生铮,译.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1988.

[3] 辛希孟.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国际研讨会论文集:A集[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

版社,1994.

[4] 张筑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数学研究所,1983.

[5] 冯西桥.核反应堆压力管道与压力容器的LBB分析[R].北京: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

计研究院,1997.

[6] 吕启祥,林东海.红楼梦研究稀见资料汇编[G].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1.

[7] 朱一玄.聊斋志异资料汇编[G].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177-178.

[8] 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G].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9] 张永录.唐代长安词典[K].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0.

[10] 张加铨,关景时,程鹏.常用药物手册[K].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337. ⑵期刊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11] 何龄修.读顾城《南明史》[J].中国史研究,1998,(3):167-173.

[12] 金显贺,王昌长,王忠东,等.一种用于在线检测局部放电的数字滤波技术[J].清

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33(4):62-67.

[13] 闵周植.‘东方美学的前景’笔谈:全球化时代东方美学的角色[J].文史

哲,2001,(1):16-18.

⑶报纸文章

[序号] 主要责任者. 文献题名 [N]. 报纸名,出版日期 (版次).

[14] 谢希德.创造学习的新思路[N].人民日报,1998-12-25(10).

⑷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规范、法规等)

[序号] 主要责任者(任选).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 出版地(任选):出版者(任选),出版年(任选).

[15] 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S].

[16] JT/T 623-2005,集装箱吊具[S].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出版,2005.

⑸专利

[序号] 专利申请者或所有者. 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编号

[P].公告日期或公布日期.

[17]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案:中国,88105607.3[P].1989-07-26. ⑹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志]//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18] 钟文发.非线性规划在可燃毒物配置中的应用[C]//赵玮.运筹学的理论与应用—中国运

筹学会第五届大会论文集.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1996:468-471.

[19] 王家益.1995年湖南省交通肇事逃逸案件[G]//公安部交管局.49~99五十年交

通事故统计资料汇编.北京:群众出版社,2000.

⑺电子文献

对于载体为“DK”“MT”和“CD”等的电子文献,只须将对应的印刷版中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其余项的格式相同。但对于载体为“OL”(即联机网络)的文献,除了将对应的印刷版中的[文献类型标志]换成 [文献类型标志/载体类型标志]以外,尚须在对应的印刷版著录项目后加上发表或更新日期(加

圆括号)、引用日期(加方括号)和电子文献的网址。建议在网址和相应的文献间建立起超链接,以方便查阅。

[20] 方舟子.学术评价有新招[N/OL].中国青年报,2006-01-11.(2006-01-11)

[2006-03-02]. http://scitech.people.com.cn/GB/1057/4017988.html.

[21] 萧钰.出版业信息化迈入快车道[EB/OL].(2001-12-19)[2002-04-15].

http://www.booktide.com/news/20011219/[1**********]9.html.

[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光折变效应应用中的预置光栅方法:中国, 1580873[P/OL].

(2005-02-16)[2006-04-28].http://develop.lib.tsinghua.edu.cn/infoweb/entryview.jsp?rid=20337.

[23] 江向东.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处理与图书管理系统解决方案[J/OL].情报学报, 1999,

18(2):4.[2005-01-18]. http://218.17.222.243/was40/detail?record=216&channelid=51954.

对网上文献的引用,在网上可以省略作者和题名等信息,但印刷在纸张载体上应作完整著录。

4.参考文献与注释的区别和关系

参考文献是作者撰写论著时将所引用的已公开发表的文献书目,集中列表于文后;注释主要包括释义性注释和引文注释,一般排印在该页地脚或集中列于文末参考文献表之前。释义性注释是对论著正文中某一特定内容的进一步解释或补充说明;引文注释包括各种不宜列入文后参考文献的引文和个别文后参考文献的节略形式,如:

⑴未公开发表的私人通信

①E-mail from Eugene Garfield,2005-11-30.

⑵档案资料

②叶委员剑英关于安平事件调查结果的声明:1946-09-09,中央档案馆。

⑶内部资料

③南京市教育局中教处内部资料《目标教学基础》有关章节。

⑷书稿

④参考陶云关于物质理论书稿。

⑸古籍(1911年以前出版、无现代版本的各种版本)

⑤[宋]沈括:《梦溪笔谈》,[元]大德九年茶陵刊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⑥《纪文达公遗集》:卷十六,[清]纪昀撰,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有现代版本的古代著作应按普通图书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⑹仅有中介文献信息的“转引自”类文献

⑦转引自杨兴培:《危险犯质疑》,载《中国法学》2000年第3期。

如“转引自”类文献中有原文献,应将其原文献列入文后参考文献。

⑺待发表文献

⑧李小珍、刘映红、周利飞等。玉米鼠耳病消长规律及玉米受害损失测定。应用生态学报(待

发表)。

⑨ Egghe L, Rousseau R, Rousseau S. 2006. TOP-curves (Submitted to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⑻未公开发表的会议发言

⑩蔡仁厚1998年上旬在济南参加“第五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时的发言。

5.文献类型和电子文献载体标志代码

⑴ 文献类型和标志代码

⑵ 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6.更详尽的参考文献著录方法参见附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文后参考文献的著录规则》。

二、使用“1”“1.1”“1.1.1”“1.1.1.1”标题层次序号的论文(设计)样板(理、工科类论文一般使用此方式)

论文(设计)题目(三号黑体,居中,段前1行,段后0行)

——副标题(小三号楷体,用破折号领起,比主标题低2格)

专业名称(全称) 姓名(四号宋体,居中)

(空一行)

[摘 要]“摘要”两字加方括号来标识,放在摘要段的最前面, “摘要”两字用黑体字,之间空1格;摘要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关键词]“关键词”三字加方括号来标识,用五号黑体字;关键词的内容用五号楷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每个关键词之间用“;”分隔;首行缩进2格。

(空一行)

引言(或前言)(“引言”二字用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后0.5行)

1 第一层标题(四号黑体,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5行,数字序号与标题间空1格)

×××××××××××××××××××××××××××××××× (正文用小四号宋体,行间距为固定值25磅,首行缩进2格。下同)

1.1 第二层标题(小四号黑体,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数字序号与标题间空1格)

××××××××××××××××××××××××××××××××××××××××××××××××××××××××××××××××××××××××××××××××××× (正文)

1.1.1 第三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加粗,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数字序号与标题间空1格)

×××××××××××××××××××××××××××××××××××××××××××××××××××××××××××××××××××××××××××××××××××(正文)

1.1.1.1 第四层标题(小四号仿宋体,左顶格、段前0行,段后0行,数字序号与标题间空1格)

结束语(“结束语”用四号黑体,左顶格,单独成行、段前1行,段后0.5行)

×××××××××××××××××××××××××××××××××××××××××××××××××××××××××××××××××××××××××××××××××××(正文)

参考文献:(四号黑体,单独成行,左顶格,段前1行,段后0行。)

[1] 参考文献内容:五号宋体,左顶格,序号与文献内容之间空一格,行间距为固定值20磅。

参考论文

师院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培养的分析研究

05地理科学 学号略 樊兰远

[摘 要]通过对师院地理专业学生和所实习学校的问卷调查,发现地理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上存在一些问题。为此寻求提高我院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有效途径,以适应新时代地理人才需求和新课改挑战的需要。

[关键词]地理专业;问卷调查;教学能力;问题;培养分析

前 言

于2003年师院地理科学专业被荣评为自治区级精品专业,之后陆续被认定为广西高效优质专业、教育部的特色专业建设点。2005年起师院对地理科学专业扩大招生数量,地理科学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上存在薄弱环节。面临新课改的挑战,教学改革制度改进,地理科学专业学生面临严峻考验,当前地理科学

专业存在的问题日益显露,特做以下研究。

1 地理教学能力概述

1.1 教学能力与教学技能的关系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用与教学有关的专业知识和教学理论,促进

学生学习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教学技能是可描述、可观察、可培训的具体教

学行为,而教学能力是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进一步

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条件[1]。知识和技能的不断积累可形成更高的能力。教师

学习的目的是通过不断的学习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而教学能力的提高则需要不

断修炼自己的教学技能。

1.2 地理教学能力的发展

以往地理教学能力中主要强调教师依据地理学科特点和学生应达到的知识

和技能目标来处理教材,强制将“嚼烂”的知识“喂”给学生,以致学生被动的

接受一些学生认为乏味的地理知识和技能训练,缺乏学习地理兴趣和缺少真实地

理世界的体验[2]。而现代的地理教学能力则要求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联系地

理与生活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内容,有意识、有目的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及充分

发挥学生内在潜力,培养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以及探究地理问题,让学生成为

课堂教学的主体。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素质教育的实

施向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现有知识水平未能满足于“给学生一

碗水,教师得有一桶水”的“一桶水”,取而代之的是源源不断的“活水”,所以

地理教学能力要不断的进行训练、提高、革新。

1.3 现代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

现代地理教师教学能力的内涵为: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灵活运用教育学

和心理学理论于地理教学实践的能力、分析和组织地理教材的能力、优选和

运用地理教学方法的能力、设计和调控地理教学过程的能力、运用地图进行

教学的能力、速绘、设计和运用地理略图、板画及各种常见地理图表的能力、

选择、运用和制作地理直观教具的能力、指导学生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

进行地理教学研究的能力。 [3]

2 对地理教学能力调查分析

2.1 问卷调查结果统计

本次调查对03级到05级师院地理专业学生以及所实习的学校发放问卷一

共130 份 ,其中学生问卷为100份(03级20份、04级30份和05级50份),

实习学校问卷为30份。总共收回调查问卷97份,回收率 74. 6% ,其中有效答

卷 92份 ,有效率 70. 7 % ,基本能够满足调查分析的要求。稍显不足的是03

级地理专业学生及其实习学校的回收率偏低,只有 37.5% ,有效率仅为 33.3 %。

2.2 问卷调查结果分析

表 1 学生对地理教育专业的态度 单位:人

总计 百分率

否 28 34.8%

你对所学专业的态度 喜欢 66 71.7%

不喜欢 6 6.5%

无所谓 20 21.8%

你对中小学地理教师职业持何态度 非常喜欢 8 8.7%

喜欢 59 64.1%

不太喜欢 7 7.7%

不太确定 18 19.5%

表 1数据显示 , 34.8%的地理专业学生不愿进入地理专业学习,65.2%喜

欢或者比较喜欢地理专业,6.5%明确不喜欢,21.8%表示无所谓,说明大部分学

生能明确选择专业动态,坚定未来岗位逐步定位。72.8 %的学生都喜欢中小学地

理教师职业,19.5%的学生不太确定自己是否喜欢这种职业,而表示不太喜欢的

也只有7人,占调查者总数的7.7%。也就是说 ,大多数同学都能够积极、 主

动地从事地理专业的学习。但调查结果也表明 ,在针对地理师范生教学能力上,

师院地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技能训练、教育实习工作等仍然存在

不少的问题。

3 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专业知识掌握广度及深度不够

一个合格的地理教师,必须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专业课程,并以此为起点,

熟练掌握中学地理各科的全部教材,这样才能居高临下,运用自如。精通地理专

业知识才能提高地理教学能力。但是实习学校反馈的信息中表明,师院地理专业

学生教学能力中最应改善的一项是专业知识的掌握广度和深度。师院地理专业学

生的专业知识掌握广度及深度之所以不够,是因为:一,课程设置不合理,表现

为:专业课比例过高且有重复的现象,比如大学地理专业课程中设置环境方面的

课程就有环境学概论、环境生态学、环境教育学一共三门;必修课和选修课明显

不协调,理论性课程比重高,不必要的选修课太多,重要的自然地理课程少且课

时(地质地貌学、植物土壤学等)不多;开设与中学地理教材相关的课程很少,

而调查反馈表明,90.2%的人认为有必要开设这些课程。表2中也表明,认为地

理专业课程设置合理的仅为13.1%,地理专业使用的课程对学生影响很大的仅为

8.7%。

总计 百分率地理专业课程设置是否合理 合理 12 13.1%

不合理 62 67.3%

说不清 18 19.6%

对专业课程感兴趣的原因 教师教学好 17 18.5%

个人感兴趣 63 68.5%

教材好 1 1.1%

其他 11 12.9%

地理专业使用的课程 很大 8 8.7%

对你的影响怎样 较大 60 65.2%

不大 23 25.0%

说不清 1 1.1%

师院有必要开设与 十分有必要 83 90.2% 高中地理选修课有关的课程吗 不太必要 6 6.5%

没必要 3 3.2%

专业课课堂教学方式属于 填鸭式 18 19.6%

半启发式 40 43.4%

启发式 8 8.7%

二,课程排序乱,课程之间衔接不够,表现为:把偏难的课程(地球概论、

气象气候学)放在大一学期,这两门课程与中学教学联系较大,课程难度大且较

早开设会使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同时表3-1表明《心理学》、《教育学》与《地

理新课程教学论》等专业技能课程对学生的实习或将来工作帮助较大,占了

64.1%,但他们之间缺乏衔接,只是各自完成教学任务。

三,地理专业所选用的教材不够优秀,缺乏启发式教学法。表现为:内容老

化、数据陈旧,彩印教材少,经常出现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提醒学生某个数据近期

已变更,让学生把它们纠正;令地理专业学生反感的是师院给地理专业学生购买

的教材与专业课教师所用的教材不一致。表2中表明仅有1.1%的人认为他们对

专业课程感兴趣的原因是由于教材好,只有8.7%的人认为专业课教学方式是启

发式,这一切都会影响学生专业知识的扎实程度和广度。

表3-1 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态度 单位:人

总计 百分率师院地理教育专业有必要 有必要 85 91.2% 开设地理教师技能课程吗 没必要 4 4.4%

不知道 4 4.4%

《教育学》、《心理学》、 有 59 64.1%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的知识 没有 14 15.3%

对你的工作有较大的帮助吗 不知道 19 20.6%

3.2 地理教学设计能力

3.2.1 多媒体教学能力还远远不够

多媒体教学技能是指为优化教学,在信息技术环境下能运用现代教育理论和

信息技术,对教与学过程及相关资源进行设计、 整合、 开发和评价的技术和能

力[4]。表3-2表明,很熟练并且经常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同学只占12.0%,地理专

业学生的多媒体教学存在这样的问题:只顾讲解课件忽视与学生的互动;多媒体

的操作不熟练;幻灯片字体字号不当,字体颜色与背景色区分度低,图像模糊;

有些幻灯片容量不当,出现过挤或过疏现象,动画放映过快,学生精神极度绷紧

地接受讲课内容,教学质量显著下降。

表3-2 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态度 单位:人

总计 百分率

的程度和上课使用的机会 熟练,但不常用 34 37.0% 一般,有时用 42 45.6%

不熟练,几乎不用 5 5.4%

这是因为:一,《计算机基础》教给学生纯粹计算机的理论和基本操作,《地

理课件制作》教会学生使用两三种课件制作软件,未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利用信

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有效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二,师院微格训练的设施

设备不完善,2008年之前微格教室未真正投入到教学使用,这使得学生在微格训练中只能以传统的教学方式训练,缺乏进行多媒体教学的训练,三,缺乏多媒体教学培训的规范。

3.2.2 缺乏“备”学生,缺乏把教育学、心理学带入地理教学中

地理专业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注意对知识点的讲述,而忽视了师生的互

动,对学生的引导不到位,课堂气氛不活跃,不合理运用教育学、心理学结合地理教学。原因:一,师院并未能适时安排学生进入中学见习,导致缺乏对中学教学理念认知及中学制度改革了解,而在教育实习时才有机会与中学生真正的接触,首先是观念琉璃厂转变周期长,实习生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对中学生知识功底、需求和接受能力、地理兴趣程度等无法充分了解,未能正确引导中学生参与地理课堂活动。二,教育学、心理学与地理教学课程衔接不妥当,导致地理专业学生缺乏对这些知识的综合运用,限制其教学能力的提高。

3.3 地理课堂教学存在主要问题

3.3.1 “三板”技能不扎实

表3-3 学生对教师教学技能的认识和态度 单位:人

总计 百分率 满意 24 26.1% 你满意你的板书、板图、板画吗 不满意 46 50.0% 说不清 22 23.9%

实习学校的反馈信息中,强调地理专业学生要加强“三板”技能训练,表

3-3也表明,地理专业学生对自己的板书、板图、板画满意的只占总调查者26.1%。“三板”技能的不扎实表现在:书写不规范,布局不合理,内容不简练;板图与语言结合不好,所画的地图比例不协调甚至出现科学性错误,画图而不用图等现象。这是因为:师院地理专业开设技能课程课时太少,同时缺乏在这方面的严格考核;所开设的《新编地图学》、《地理摄影与素描》则是“名存实亡”,过多的理论使学生没学到实际的知识,除了中国地图、世界地理的轮廓外,锋面图、三圈环流图等重要内容没有渗入到课堂中。

3.3.2 地理教学语言缺乏艺术性

语言的艺术性能产生超过知识教学本身的效果,甚至决定学生对本学科的兴

趣和态度。而师院地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存在这方面的缺陷:教学语言缺乏丰富幽默;语言过于术语化而缺乏通俗易懂;语速掌握不够,语调尚达不到抑扬顿挫,吸引学生的效果还不够好。地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之所以缺乏艺术性是因为:一,师院对学生的语言训练仅限于对普通话水平测试进行严格考核外不重视学生教学语言艺术性等的培养,而且教学语言不是在教育实习前的两三个月可以形成,学生在两三个月的时间内把地理专业知识准确地表述并且形成吸引中学生的艺术性语言是不切实际的,无法“一步登天”。二,地理专业实行的大班教学,严重限制专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导致

总计 百分率 你对教育实习课程安排 满意 23 25.0% 和实习组织的满意程度 不满意 41 44.6% 说不清 28 30.4%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强调的是 以教师教授为中心 1 1.1% 课程就是教材 3 3.3%

教师角色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合作者,是课程开发的研究者 82 89.1%

学生评价就是对学生学业成绩好坏的判断 6 6.5 %

有些同学两个学期内甚至大学四年都不会碰到教师提问的机会,这使得锻炼学生对地理专业知识的表述能力缺乏广泛平台。三,学生在教育实习前没有机会进入中学见习,与中学教师、学生没有沟通,实习生如何施展中学地理教学语言,如何吸取优秀教师风趣幽默的教学语言。表3-4中也表明学生对教育实习课程安排和实习组织的满意的仅占25.0%,不满意度达44.6%。

3.3.3 处理教材缺乏灵活性

表4 实习学校对师院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反馈 单位:人

总计 百分率您认为师院地理专业实习生的技能综合水平怎样 很高 0 0% 较高 9 50.0% 一般 9 50.0% 很低 0 0% 您认为实习生对高中地理课本的熟悉程度怎样 很好 0 0%

较好 9 50.0% 一般 7 38.9% 不好 2 11.1% 您认为实习生运用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怎样 很好 0 0% 较好 9 50.0% 一般 9 50.0% 不好 0 0%

您认为实习生的课后辅导怎样 很到位且能很好的解答学生的问题 2 11.1% 较好并且认真的解答学生的问题 4 22.2% 对学生的地理问题一般都能解答,但偏难的就不怎么会 12 66.7% 对学生的问题大部分不能解决,都是需要求助 0 0%

您认为实习生的教学效果怎样 学生能很好掌握知识而且对地理更感兴趣 4 22.2% 较好的让学生掌握知识 2 11.1% 一般,基本完成教学任务 12 66.7% 不好,学生掌握不了知识而且对地理有些反感 0 0% 表4表明实习生对高中地理课本的熟悉程度很好的几乎没有,较好的也仅是

50.0%,而不好则为11.2%;实习生处理教材能力很好的也几乎是零,课后辅导

能很好的解决学生问题的仅占11.1%,一般问题能解决但偏难则不会的就占了

66.7%。对教材的处理缺乏性,在于地理专业学生对高中地理教材了解程度不够,地理课堂中知识点衔接不是很好,缺乏补充与生活密切、新颖有趣、比较先进的

地理知识,对高中地理习题的解答能力不够高,不能较好的培养中学生的综合分

析和运用能力。这是由于:前面提到的课程设置中缺乏与中学地理相关的课程、大班教学、师院安排学生进入中学见习的时间太晚太短、缺乏邀请中学教师给师

范生进行课堂教学指导、缺乏与实习基地交流并掌握其所使用的教学资料和教学

进度等。

3.3.4 地理教学过程各环节主要问题

由于地理专业的大班教学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很少,理论倾向大且启发式教

学程度不高,提问似乎与很多同学无关,加上与中学课堂联系太少,地理专业学

生把大学的提问方式带入教育实习,造成课堂上提出的问题范围太大或不考虑学

生的知识基础,也不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和引导学生分析回答问题。而且在授课过

程中经常出现结论由教师自己总结得出,并没有让学生相对独立地“发现”规律,师生协作得出结论,最后导致理论与实际脱轨。有些同学在讲述酸雨时,把重点

放在酸雨形成的方程式上而忽视了酸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还有我们是应该是把

学习目标定在掌握两种锋面形状的不同上,还是定在掌握锋面这种天气系统表现

出来天气状况的不同上。这是由于地理专业学生曾是高中理科生而使其教学能力

出现偏向,师院地理专业在培养上没有注重引导学生这方面的转化。

3.3.5 对地理课堂管理与调控能力较弱

同样是由于师院并未尽早安排学生进入中学等原因,师范生对中学教学的管

理的经验较少,导致地理专业学生对地理课堂的掌控能力较弱,表现为:课堂时间分配不合理,为了完成任务没有时间顾及学生的问题及接受程度,难以应付课堂上的突发事件,比如当多媒体出现问题转用传统教学时,整个教学思路很乱,效果不好,这也是由于缺乏对地理专业学生应变能力的训练。

4 提高师院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几点思考

4.1 灵活设置课程,加强课程之间的衔接,选用优秀教材

师院地理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再沿袭过去多年不变的形式,要务实专业课程,强化专业实践课程,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在选修课中,要整合相近课程,使选修课程小型化、微型化、专题化,并强化教育实践课程[5],调查中发现,地理专业的学生往往对海洋地理、 土地管理、天文学等课程也比较感兴趣 ,完全可以根据大多数同学的意向开设有关选修课程,以扩大学生的地理知识面,形成多元化构思。开设中学课程研究与班主任工作研究等课程,使学生在校期间就非常熟悉与了解中小学校的教学,为培养其地理教学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

心理学、 教育学、 地理教学法应考虑进行统一目标管理,连同微格教学技能训练、 教育见习、 教育实习综合为理论实践教学联合体。改变各学科 “自我完善” 、 脱离教学实际的被动状况,实行学科间的交流交叉、 相互渗透制约,形成有机联系的整体教学结构,这利于潜意识地培养学生把教育学、心理学带到课堂中[6]。

地理专业教材的选用不应该由学校或每个课任教师自己确定,而应当在广泛征求师生意见、认真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由学院和课任教师共同确定。教材的更新速度受周期限制,可将教师自己的相关科研成果,教师从中外文书本、 杂志和网络上获取的反映国内外地理科学研究的最新动态、 最新发展方向、 最新研究成果等融入到课堂教学当中。这样,既可以弥补教材更新慢的缺陷,又可以拓展同学们的视野,极大地调动学生对地理专业学习的兴趣,增大学生专业知识掌握的广度和深度。

4.2 增加师资力量,小班教学,改善微格训练的设备设施

招生数额扩大,硬件设施有所改善。增加师资力量,进行小班教学,这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及技能训练都非常有益。小班教学有助于教师与学生能更好的进行交流与互动,开展各种活动,利于教师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性的进行指导转化;也利于学生从中得到锻炼,比如就教师的问题慢慢地形成的应变能力、创新能力;在有限资源上列举科研项目,探索科研项目最新成效,结合现处环境特点、常规地理等创造自己的论点,建立个人初步探索科研计划并有效实施。旨在培养地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及表达能力,发挥个人探索科研潜力。

改善微格训练的设备设施,将现代技术引入训练中,配备专兼结合的教学设备满足师范生在微格教室进行多次训练需要,试讲的师范生通过观看录像自我评估,检查试讲过程是否达标,分析原因何在,由全班同学(“小班教学”)及指导教师评审,讨论试讲过程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微格教学教学培训不应等到教育实习前才匆忙安排,而且从入学起就应配合地理教学与训练进行精心周密的安排,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普遍应用微格教学设施。

4.3 强化地理教学语言训练策略

4.3.1 地理教学语言训练持续化

地理教学语言的既具有一般语言的特点,同时具有教学情境和地理学科双重属性。也可以说地理语言需具这样的特点:准确、精炼、通俗、有趣,同时还需要结合中学教学现状发挥出地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这使得中学生有兴趣地对原来不清楚、不熟悉的地理失误有较为完整、清晰的印象。现状要求地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语言达到标准水平,进行持续化标准化的训练,师院应适时训练学生的地理教学语言及肢体语言,始于大一且贯穿于整个大学教育。一系列教学活动一旦被自然地消化吸收,在教学过程中的充实感和达成目标的成就感,就会令学生更有信心向新课题进军。经常有意识地、持续性地进行类似的实践,就能自我提高,改进教学方法,取得巨大的成果。

4.3.2 在专业课中加强教学语言训练

地理教学语言能力的提高还可通过在专业课中进行训练,专业教师引导学

生归纳地理专业知识并在课堂上以个人风格表述;统一科研项目进行探究讨论,各成员个人表演的简单集合。相互之间会有所激励,有所启发,从而使知识和技术得到提高,概述总结并表述;创设模拟课堂环境,演练课堂授课程序,比如学生上讲台讲述家乡的自然资源、地貌风情或结合地理知识与未来人类生活面临问题等等,通过有目的性的专业课堂训练,对培养学生地理教学语言打下厚实的基础。

4.3.3 校外中学名师进课堂,提高语言能力

师院邀请校外名师进校对学生进行专门指导,有利于学生解中学地理教学语言,领悟熟练教师、专家型教师语言技巧和语言艺术,吸取地理语言实践知识,参考他人经验创建自己语言技巧,有助提高学生的地理语言能力。采取“拜师”方式来培养地理专业学生,身入课堂,通过模仿,能使自己适应环境,产生一种满意感。模仿达到内在的更深层次。学生能够认识到被模仿的那种行为的意义和价值,产生一种喜爱的情绪体验。对于行为表率的模仿、既有有意识的,也有无意识或下意识的。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传、帮、带”的做法,有效地改变地理教学语言中的理论与实际的分离。

4.3.4 设计系列地理教学语言实训模块

为了强化地理教学语言训练,设计了地理教学语言的实训模块:首先,从大一开始,测试学生的普通话标准程度、语速语调、口语表达能力,然后根据存在问题安排培训;大二时,专业课堂中加强教学语言训练,训练教学语言的“刻意雕琢”[7],实现从不重视教学语言技巧到重视教学语言技巧的转变;大三第一个学期,请中学名师进课堂指导,提高教学语言能力,大一大二阶段安排学生进入中学见习,更真实贴切地了解中学的地理教学语言,训练了教学语言的“回归自然”,实现从刻意完成设计意图到淡化技巧、雕琢痕迹的转变。通过这样的训练后,地理教学语言的艺术性自然而然的形成,在课堂教学中左右逢源。

4.4 强化地理教学技能训练

4.4.1 多媒体、“三板”技能训练序列化

多媒体技能训练:首先大一阶段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建立在地理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掌握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方法,包括会使用幻灯、投影、视频展台等设备;其次,大二大三阶段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自学能力、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交流、处理与应用地理教学信息的能力,以及培养学生运用有关信息技术工具和资源营造有利于中学生学习和和发展的环境;最后,结合中学教育技术能力,培养学生运用地理教学语言、多媒体技术进行多媒体课堂教学设计。

“三板”技能训练:首先,在大一阶段,训练学生简洁、大方的粉笔字,以及培养学生设计地理板书的意识;其次,在大二阶段,对学生的地理板图板画进行训练,要求学生具有识图辨图的能力以及对图像进行正确的描述,并且进行严格审核;最后,训练学生就高中地理教材结合中学生的视觉、认知程度进行一节课板书的设计,交出设计方案。

4.4.2 将教学技能结果与教师证书制挂钩[8]

高师毕业生是否具备教师的资格,不仅要看他是否具有厚实的学科功底,还要看其是否具有因材施教的能力和技巧,是否具有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正确的教育态度,以及为人师表的人文素养。教师证书制就是实施这种能力、观念和态度教育的保证,因此,强化教师证书制是大势所趋。如果通过严格考核后才向地理师范生颁发《教师职业技能合格证》,即将地理师范生的教学技能训练情况与教师证书制直接挂钩,对于激励他们练就过硬的基本功,提高他们专业化水平甚为有益。

4.5 延长教育实习时间

地理教学能力的培养需要在中学这个真实的环境中进行实际训练,如果这个真实环境是短暂即逝的,则无法达到对地理教学能力的很好培养。所以合理分配实习时间,确保教育实习不少于12周,而不是在短短6周实习时间里搞“大跃进”。教育实习可包括以下内容:(1)模拟实习──主要采用微格教学的方法,利用声像技术对教学的基本技能、 技巧、 方法进行选择性模拟、演练、讲评和

分析,进而进行反思和改进,发展师范生的教学专业技能和能力;(2)教育见习──采用分散与集中相结合的方式 ,到多所中小学去充当在职教师的助手,实地接触和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实际。一般应从大学一年级开始,贯穿二、三年级(每学期 2 周);(3)教育实习──以全面接触和了解中小学实际,突出教师教育专业的应用性和实践性[9]。教育实习一般安排在第四学年,时间应在 12 周以上,也可考虑安排一年的实习时间。

4.6 建立稳固的实习基地,与实习基地建立协作学校

稳固的实习基地与我院地理专业有很大的互惠性。加强与教育实习基地的联系与沟通,使中小学与我院地理专业共同参与到教育实习之中 ,使我院地理专业与中小学在教育实习参与中优势互补。建立联谊学校、手拉手学校,大学积极提供专家资源和信息资源,帮助中小学开展教师培训、开展校本教研等活动,帮助中小学培养名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学校教育质量。这是地理专业的教育实习基地得以不断巩固、长期保存的必要条件,也是把实习学校由过去作为被动的实习场所转变为主动和积极的参与者的必由之路[5]。而正因如此,实习学校更致力一起培养地理专业实习生,欢迎实习生更早进入中学见习,寻找到提高地理专业学生教学能力的“实验室”,即实现双方共赢的发展平台。 结束语

通过这些分析和研究,师院地理专业在培养学生教学能力上所存在的问题,为了使地理专业学生的教学能力不断提高,提出了不少的对策,认为加强技能的培训必不可少,只有通过严格并且不间断地训练和操作才能真正掌握,训练要做到目标明确、指导具体、 反馈明晰, 不可放任自流。同时大学生也应该具备自学能力,这样才方便发展各方面的创新人才。总之,相信师院地理专业会越来越有特色,越来越受社会的青睐。

参考文献

[1] 新教师课堂教学技能训练[OL] .(2007-11-17)[2009-4-25]. http://blog.stnn.cc/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See.aspx?cBlogLog=1002008189

[2] 衣玉滨. 改革传统教学,用新课程理念引导现代地理课堂教学

[OL] .(2008-7-14)[2009-4-25]http://portal.sdteacher.gov.cn/Course/dili/Homework/105469.aspx

[3] 袁孝亭. 地理教师的十大教学能力及其要求[OL].(2008-4-12)[2009-4-25]

http://www.jledu.com.cn/jyjxyj/view_content.asp?id=9&seq=8&c_seq=90

[4] 肖芳,汤新鸿. 高校师范生多媒体教学技能的培养目标分析[J] . 乌鲁木齐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 (15).

[5] 郭民.教育实习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J] .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 (1).

[6] 吴丽君.微格教学:提高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J]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5,

(5) :79-80.

[7] 袁孝亭.地理课程与教学论[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8] 李吉敏,赵慧莲.谈高师生的教师职业技能训练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教育与学业,2007, (21) :70-71.

[9] 吴丽君. 师范院校教育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7,(6).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