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中国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研究

[内容摘要]本文联系实际阐明我国今后应积极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复合型战略模式的观点,并阐述了在选择和实施经济展战略模式时应考虑的问题。

[关键词]经济发展战略,进口替代,出口导向,研究

一个国家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可概括为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两种基本模式我国人口众多,市场容量大,其发展空间广阔,但也同时存在着生产力不发达、人均自然资源有限且开发利用不够、经济效益低、资金积累有限等制约因素。这种情况决定了我国不能实施单一的进口替代战略,也不能实施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而应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复合型战略,才能充分利用和开发国内、国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才能更好地实现战略平衡和我国经济发展目标。

一、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模式符合中国情

上世纪中叶,受我国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制约和国内外政治经济环境的影响,我国的对外经济发展战略经历了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相联系的封闭型经济发展战略模式即单一的进口替代战略模式。在这一经济战略思想的指导下,从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经过2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我国初步的实现了工业化,创建了较为完整的适合我国国情的工业体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实施单一的进口替代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成功。当时我国是经济落后的农业大国,建设资金不足,工业技术低,国民人均收入低,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都很低下,这种情况决定了当时我国国内市场空间有限。因此,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过程中困难和阻力重重。同时,我国的这种工业体系是在国家高度保护下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企业主要依靠增加生产要素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实现经济增长,其经济基础、技术力量相当薄弱、工业装备陈旧,企业缺乏市场观念、缺乏市场意识,消耗高、企业成本高居而经济质量和经济效益则较低,国际市场竞争能力和出口创汇能力低下,这种情况既严重影响了替代层次的提高,又制约了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先是出口创汇能力不足,而出口创汇能力不足又影响了进口,直接制约了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其最终的结果是我国在国际贸易中的比重的从1953年的1.5%下降到了1977年的 o.6%。而在同期, 日本等东亚新兴经济国家却借助和紧紧抓住这一时期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国际贸易发展带来的重大机遇,实施出口导向战略,充分利用国际市场及其资源,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发展本国经济,极大的提升了本国经济实力。遗憾的是,我国错失了这一发展外向型经济的良机。

1979年我国开始逐步实施对外开放、对内改革的方针。开始从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转变为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经济体制,再发展到1992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伴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而得到创新,在实施进口替代战略的同时,引入了出口导向战略,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并取得长足的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发展进程正处在中期阶段,根据国际上工业化国家发展的一般规律,这一时期我国应实施济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并举发展的战略,这实际上就是“复合型”工业化发展战略。根据国际分工理论,应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领域内如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对外引进资金、

技术、项目、人才等一系列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有效的提高我国工业化水平、提高我国产品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措施和制定积极鼓励出口的外贸政策,鼓励和努力扩大产品出口。但是,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发达国家处于操纵和控制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出口初级产品进口制成品的交换价格对出口初级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不利。因此,我国应在产品、价格、成本等不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本密集产业和技术密集产业领域,继续实行进口替代战略,以建立、巩固、发展国内工业基础,完善我国工业发展体系。

对于我国来说,实行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相结合的战略更是必要的。我国国内市场发展空间广阔,尽管经济总量不大,只约占日本的25%,美国的12%。但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增长率每年达到7%-9%以上,远远高于发达国家的3%至4%。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决定了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使得居民个人收入大幅提高,从而提高了居民的购买能力和消费水平,这就扩大了社会总需求。这时,如果实施单一的出口导向战略,主要依靠从国外进口商品来满足国内市场消费市场的需要,显然是行不通的,也是无法实现的。可以预测,在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面前,未来我国社会购买力和社会总需求仍将继续提高,新的消费市场将不断的形成与出现。国内市场这种规模的扩大和市场总量的增长,不仅仅是市场“量”的简单扩张,而且市场的“质”’不断得到提升。从这一点来说,我国国内市场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其发展空间是相当广阔的,这对于企业来说,必将是巨大的市场机会,这就为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开拓了广阔的前景和空间。因此,我国工业化的发展方向,其总体目标应当是面对国内市场,其产品的市场目标也应该是国内市场的消费者群。即通过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由国内市场来推动经济的发展。因此,不可能把我国的整个经济与所有工业领域都纳入出口导向的轨道。

当然,我们也不能因此而否定出口导向,如果没有出口导向,不扩大出口,进口替代工业也就不可能取得成功。在发展进口替代经济的同时,应因时、因势在部分地区、部分产业领域、部分企业实行出口导向战略,建立出口导向的经济。以充分利用国际经济条件,通过发展出口取得外汇,进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生产替代进口产品供应国内市场,当今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如果我们过于强调国内市场而忽视庞大的国际市场是不合时宜的;同样,如果过于强调国际市场而忽视国内市场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也是片面的。我们应充分利用国内外两个大市场为经济持续增长提供动力,这就是实施符合我国国情的经济发展战略,即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并举发展的战略,实质是一种“复合型”工业化发展战略。

二、经济发展战略模式的选择和确定还应考虑以下几点

第一、应综合考虑国内、国际经济政治环境的影响和作用

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选择经济发展战略,建立经济发展模式时,应考虑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国内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内经济发展基础与发展目标的影响和制约作用。一个国家一定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发展模式应适应和服从这一时期的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国内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发展目标要求,并随着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国内社会经济制度和国内经济发展的基础与发展目标的变化而不断调整,避免由由于上述影响和制约因素的发展变化而造成经济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包含了这一时期国际政治环境与变化、国

际安全环境与变化、国际经济关系及其发展趋势、国际市场动态与变化趋势、国际经济关系理论和学说的产生、发展、创新及其作用与影响等。国际经济政治环境是制定出口导向模式时不得不首先考虑的问题,当然国际经济政治环境对进口替代产业同样是有重大影响的。对于国内社会经济制度,主要是要重点关注这一时期国家经济体制的现状和未来变化趋势与可能的目标以及相关的措施、政策和法规等。国内经济发展基础或指国情,包括这一国家的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与水平、国内市场产品供求关系与变化、经济结构和产业技术的现状与升级趋向、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和定位等。

综合我国国情、我国的经济体制、国际环境以及经济战略的内在因素考虑,我国实施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相结合的经济发展战略将是科学的长期的选择,并在实施过程不断的根据信息反馈,及时对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应的经济模式进行适当调整、创新,以应变新的形势发和要求。

第二、应综合考虑战略模式的适用条件有步骤、分层次地实施复合型战略 对于这个问题,应综合考虑进口替代型和出口导向型战略的优势和适用环境与条件以及两种战略的相互促进作用。一般来说,应在不具比较优势的资本技术密集产业,继续分层次地实行进口替代的战略。由于我国工业基础仍然比较薄弱,并且经济发展、产业发展不平衡,在基础较差的产业领域中生产非耐用替代消费品产品是必要的,应继续在非耐用消费品的工业领域中实施进口替代,在达到了一定的工业规模和工业层次后,其进口替代的领域即拓展到耐用消费品工业和基础工业,并且发展到出口导向产业。而在产业发展较快,技术水平较高,甚至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工业领域应实行耐用消费品替代,并向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同时,在我国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内,则继续通过引进外资等一系列增强竞争力的措施,采取鼓励出口的政策,实施出口导向型战略。

实施复合型战略模式,政府应采取必要的复合型保护政策和鼓励政策。如对进口替代产业的培育与保护并提升其工业层次、对出口导向产业的支持与鼓励并促进原有进口替代产业的升级并转变为出口导向产业。实践证明,进口替代与出口导向模式的实施是否顺利和成功,都需要具备与其相符合的条件,需要相应的政策手段与工具,并形成相应的机制和发挥作用。同时,复合型战略模式的选择和实施,还应考虑充分调动各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协调社会各经济主体、各经济部门和各地区的平衡发展,不断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使开发、创新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使社会不同的经济主体从各方位、各层次发挥出其内在的动力和活力,形成复合型经济模式效应。

第三、应综合评价出口导向和进口替代战略模式

对于进口替代和出口导向战略模式的评价,应结合两种战略模式的实质内容、结构以及发展条件和环境进行分析才能得出科学的结论。同一国家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实施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时在资源配置的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战略强调开拓和利用国内市场资源,出口导向战略强调比较优势,强调参加国际分工、开拓和利用国际市场资源。这两种思路分别阐述了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思想的内涵,但没有把进口替代战略或出口导向战略综合起来加以认识、阐述、评价和运用,没有综合分析两者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和后果,因显得而不太全面。只有把进口替代战略和出口导向战略发展战略综合起来全面分析,通过比较才能明确各自的优势、适用条件及其选择劣势和负面作用,才能做

到在实施过程扬其长、避其短,实现两种战略模式的互补和替代,做到既充分开发国内市场,又开拓国际市场;既充分利用国内资源,又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即充分开发和利用“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并充分发挥其优势。

我国会发生经济危机吗?

关于经济危机,马克思说它的原因是生产的社会性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性之间的矛盾。从制度上讲,我国已经实行了私有制,因此,我国已经有经济危机存在的基础。从我国的经济实践来看。1978年的改革开放到现在已经26年了,这26年已经为我国出现经济危机准备了充分的条件。

人的经济循环运动可以分解为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可以复合为经济循环运动。人类的产品循环运动,不管存在还是不存在所有制,它都一定存在的,因为人要生存,就必须有维持生存的产品,产品又是产品循环运动的动力,这个动力一方面让环境要素不断转换为产品,另一方面,使产品不断退化为环境要素(具体的理论在我的现实经济学里,下同)。与产品的循环运动不同,货币的循环运动是以所有制为基础的,没有所有制,就没有货币,更不会有货币的循环运动。

货币的循环运动一方面使影子货币不断转换为货币,另一方面,货币不断转换为影子货币。货币的职能有两个,一个是货币的基础职能,货币的基础职能是:货币是财富分配的工具。货币的另一个职能是衍生职能。

根据这些理论来分析我国现在的经济实践,其结论是:我国在5年内将发生经济危机,这次危机的破坏力,将超过文化大革命,这次经济危机发生后,人们会对我国78年以来的改革、开放进行一次反思。那么为什么我国在5年内会发生经济危机呢?

一、我国经济危机出现的基础:市场经济。

必须指出的是,市场经济就是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是水火不相容的。我国实行的市场经济不仅破坏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更为糟糕的是,破坏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市场经济使人没有了道德,也没有了诚信。人是靠道德和诚信粘合成社会的,一个社会,如果没有了道德和诚信,这个社会将会出现生存灾难。有人说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我不知道这些人所说的法制经济是什么法制经济。

市场经济的基础是私有制,没有私有制,就没有市场经济。私有制的存在,为私有财产的存在提供了制度基础,这个基础是人积累财富的根据。想想看,没有私有制,我们怎么能够“积累财富”?人们通过什么来积累财富?是劳动吗?当然不是,如果是劳动积累财富,那些辛辛苦苦的工人、农民,他们为什么不会成富豪呢?是通过创造财富吗?当然不是,不然,那些创造财富的人为什么成不了富豪呢?

人们是靠市场来积累财富的,人们靠市场积累财富可以和创造财富无关,因为人们通过市场,可以合法地参加财富的分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参加财富分

配的人,完全可以不参加财富的创造或只参加少量的财富创造。比如,苹果生产商一年生产苹果10吨,当进行第一次分配时,生产商分得苹果10吨,工人分得货币3万元。工人用自己分配的货币对苹果进行第二次分配,如果苹果2元一斤,3万元可以分得苹果7.5吨。由于我们实行的是市场经济,某投机商通过各种手段从金融机构借得4万元,将10吨苹果全部买下,这时,市场的需求是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投机需求,一部分是工人的实际需求。由于投机商的介入,工人无法从生产商那里分配苹果,他们只能到投机商这里来分配苹果,如果投机商每斤苹果卖3元,工人3万元就只能在投机商这里分到5吨苹果。这个例子是不是告诉我们:创造财富的人不拥有财富,而不创造财富的人拥有财富?

那么,为什么市场经济是我国即将来临的经济危机的基础呢?在前面我提到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在没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经济活动可以只有产品的循环运动,在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人的经济活动必然可以分解为产品的循环运动和货币的循环运动。产品的循环运动由企业来完成,货币的循环运动由金融机构来完成。企业可以根据产品的循环运动构成产业链,产业链可以构成产业网,产业网和金融体系构成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金融机构可以根据货币的循环运动连成金融链,金融链可以连成金融网,金融网就是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是什么将生产要素粘合在一起的呢?是货币。没有货币,企业马上就会瓦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货币,一方面它可以是企业生产要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是企业生产要素的分解剂。这一点,我们只要看看现在在香港和国内两个市场拼命发股票的某家公司未来的命运就可以知道了。

二、我国经济危机出现的条件:两极分化。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货币一方面是生产要素的黏合剂,另一方面又是生产要素的分解剂。那么,在什么条件下,货币会成为生产要素(企业)的分解剂呢?这个条件就是社会贫富的两极分化。由于富人不创造相应的财富,所以,贫富两极分化的过程,一方面是产品市场极度繁荣的过程,另一方面是企业不断破产、不断产生的过程。

1、市场的极度繁荣。

我们现在的市场是极度的繁荣,什么都有卖。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和我国的贫富两极分化是联系在一起的。我上面说过,货币是一种分配的手段,在一个没有投机经济的社会(见我写的《投机经济》),分配只有两次,一次是产品的生产,另一次是产品的分配。在一个投机经济的社会,分配有可能是10次,甚至20次。由于投机分子通过投机控制了货币,同时把产品的价格抬高(见前面的例子),真正有需要的人,就没有钱来买市场上的产品(马克思说的生产的相对过剩),这时,一方面有需要的人买不起产品,另一方面产品卖不出去,产品卖不出去不就被一天天地摆在市场上,你说市场能不极度繁荣吗?

富豪是怎么变富的呢?他们是通过投机变富的。富豪投机的领域很多,在产品市场,他们倒卖产品,在资本市场,他们资本运作,在不动产市场,他们哄抬价格。通过这些投机活动,他们控制了货币,使有真正需要的广大人民买不起产品,正是广大的人民买不起产品,才使产品市场极度繁荣。

2、企业不断破产、不断产生。

由于富豪控制了货币,一方面消费者买不起产品,另一方面企业卖不出产品。企业卖不出产品,企业不就要破产吗?可是,我们的企业有很多是国有企业,如果让国有企业破产,一方面,企业的管理人员要失去工作,另一方面企业的主管

部门没有面子。当然,他们会说不让国有企业破产是为了工人的饭碗,其实,这是借口。值得一提的是:国有企业的破产,不是因为国有企业有问题,而是国有企业存在的环境市场经济有问题。要让国有企业不破产,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向银行借,另一个是向股票市场发股票。向银行借的结果是借出一大堆不良资产,另外,我国货币的供应和GDP 比为2:1,而美国、英国、日本等国家的比率为1:1,很有意思。向股民发行的结果是:一方面产生了一批资本运作的高手(严格地讲他们是搞关系的高手),另一方面产生一大批套牢的股民。

我国本来应该出现一大批破产的企业,可实际破产的数量没有那么多,这些企业,随着金融体系的变化和股票市场的变化,它们中的大多数,还是要在将来破产的,它们的破产为我国5年内的经济危机准备着条件。

投机份子有了货币以后,他们会有做“一番事业”的冲动,这时,新的企业会不断产生。投机分子做企业可不是传统意义的企业,他们会继续他们的资本运作把戏,直到我国大规模的经济危机的那一天。

三、我国经济危机出现的征兆:我们的社会已经犯病

我们的社会已经犯病。那么我们的社会有那些病征呢?我们社会的病征是粘合社会的最基础的东西,如道德、诚信等已经被破坏。为了货币,人们可以做任何事情。社会犯病,是未来我国经济危机破坏力极强的根本原因。

四、我国经济危机的引子。

我国的经济危机会从货币的循环运动开始,由于货币的集中,一方面,企业没有足够的货币,它们要维持生产,只能通过融资,融资一方面产生不良资产,另一方面,使生产相对过剩。另一方面,消费者没有足够的货币,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当不良资产使金融机构破产时,金融链会断裂,金融链的断裂会导致金融网的破裂,金融网的破裂,将会使货币的循环运动发生障碍,进而影响产品的循环运动。

我国经济危机的引子还可能来自于我国的体制。有的政府部门,出于发展经济的需要,根据错误的西方经济学理论,扩大投资。投资的扩大,一方面会增加产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会增加影子货币转换为货币的速度和规模,当政府投资的项目不能回收货币时,这些投资首先会影响货币的循环运动,接着就是产品的循环运动。

我们已经处在经济危机的火山口上,那么,我们的经济危机可不可以避免呢?如果我们要避免经济危机,我们首先要放弃的就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积极的一面,它可以利用人对物质利益的追求来发展经济,但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它不仅破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还破坏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我们现在要做的是要减少经济活动中的投机活动,投机活动能够控制住,贫富差距自然可以缩小,那种试图通过增加就业来缩小贫富差距的想法是错误的,两极分化的根源一是私有制,二是投机活动。

建立正确的经济学体系可以帮助我们认识人的经济活动。经济学的任务是协调人与人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我们要管理人的经济活动。管理人的经济活动的基础是描述人的经济活动。只有正确地描述人的经济活动才能管理人的经济活动,西方经济学是错误的,它的错误不仅在于它的逻辑起点,也在于它的逻辑体系。如果我们还迷信西方经济学那些东西,它带给我们的只能是灾难,因为我们即将到来的经济危机就是市场经济实践的结果。

谈谈对加快转变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性和途径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未来经济发展目标,关键要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报告明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节能环保水平、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和国际竞争力。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这是在探索和把握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要方针,也是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怎样理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也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呢。

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济发展方针,是指由政党和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指导经济工作的指导原则和基本要求。它是经济路线的贯彻落实,是制定经济政策的依据。经济发展战略,是指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长期性、关键性的指导策略、指导原则和指导方针. 有时战略和方针也可以连在一起使用,称其为战略方针。方针与路线、政策相联结,战略和策略相对应。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经历了恢复性发展、创业性发展、模仿性发展、曲折性发展、快速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这样一个长期、艰难和顺序的发展过程。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过程充分体现着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的重要作用,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指导、调整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方针和战略正确,经济就顺利、健康发展,方针和战略错误,经济发展就遭受损失、停滞或走弯路。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必须符合基本国情,必须顺应民意,必须与时俱进。同时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还必须具有时代性、发展性、可操作性和简洁性。

二、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重大战略的理解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经济发展规律的科学反映,是对我国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历史必然性的深刻把握。

就世界历史来说,在各国的工业化进程中,发展初期技术水平低,主要依靠资源投入来提高产量。当工业化进入一定阶段、经济总量达到一定规模、明显受到资源供给约束时,就必然要求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是一种客观规律。所以,在传统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本质上蕴涵了人与自然对立的理念。近代欧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工业革命的推进、货币向资本的转化,追求经济增长的观念日益凸显。这一时期,西方学术界和公众认同的一个基本观点是,社会发展离不开人对自然的统治和奴役。有工业主义精神之父之称的圣西门曾明确指出,工业革命的本质在于“把人力作用于物”。由此,在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判断社会的进步主要依据经济指标的量度,它意味着向自然界索取的多少,机器转动次数的多少,烟囱冒烟有多长,产品的利润有多高。这种单一的、片面的增长方式,直接导致了大规模投资、大规模生产和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大规模开采和利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贫富悬殊、社会不稳定、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等严重后果开始逐渐显现。而平民教育、社会福利、医疗保健、环境改善、社会公平等进步因素,则被当作经济增长的代价而牺牲掉了。显然,这种经济增长方式,长远看来不利于人类自身文明的进步和生存条件的改善,需要引起检讨和反思。

我国经济发展也如世界工业化国家一样,经历了一个对经济发展规律从自然遵循到自觉遵循的长期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思想、路线、国策、方针指导下,蕴藏在人民群众和产业结构中的巨大生产力得到极大的解放,在百废待兴,几乎走上崩溃边缘,与发达国家差距巨大的基础上,刚刚复苏的中国经济,必然强调快发展大发展,必然强调国民生产总值。正是由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转变,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伴行,我国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社会发展状况也有了很大改观,贫困人口大幅度减少,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得到有效改善,社会公平得到有效保障和体现。这是我们引以为豪的。但是,与此同时,还存在着问题的另一方面,我国的自然条件和地理特点具有明显的先天脆弱性;人口数量压力巨大,活动频繁,规模庞大;资源和生存空间相对紧张;人均淡水、耕地、森林、草地资源和重要的矿产资源不到世界平均的一半。此外,废水、废气、固体废物等主要工业污染物的排放量继续增加,以城市为中心的环境污染仍在继续,并逐渐向农村蔓延。尤其是在过去的几十年间,一些企业或单位片面追求GDP 数量的增长,只注重经济效益,极力推行掠夺性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经济社会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从总体上看,以往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依靠增加物质资本和劳动投入,约占国内生产总值的70%,加之我国生产技术与管理水平、产业结构层次都比较低,经济体制不合理,导致地区间低水平重复建设等原因,造成经济增长投入大、消耗高、效益差,对环境污染加剧。据统计,我国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3、8倍,美国的4.3倍,日本的11.3倍,工业劳动生产率只有美国的5%.因此,这样的快速增长持续的时间越长,对资源环境的压力越大,我们必须转变发展方式。

这些情况表明,传统的以消耗能源和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不能再仅仅靠GDP 数量的增长,而应当纳入到社会这一大系统中去统筹兼顾,要有更为全面、更为辩证的要求,要更深刻、更自觉地把握经济发展规律,下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提出,反映了党中央对这一问题的高度重视,标志着我们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规律性认识进一步走向深化、理智和清醒。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对经济发展指导原则的新发展新跨越。

我们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时期已经认识到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作用,特别是强调了从粗放式经济向集约式经济的转变,为此,提出了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要求。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对新的世纪经济运行特点的认识的深化,十七大提出经济发展方式的理念。这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现代发展经济学的观点认为,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经济增长指的是GDP 或人均GDP 的增加,强调的是更多的产出,是量的增加。经济发展不仅仅包括更多的产出和量的增加,更注重质的提高,是质和量的统一,包括经济增长、结构改善、人民群众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的改善等等。经济发展方式是指经济发展的方法、路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粗放式经济增长转变为集约式经济增长;把盲目地单纯追求GDP 量的扩张转变到更加注重优化经济结构、提高经济效益和经济增长质量上来;把见物不见人的陈旧理念转变到以人为本,更加注重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让广大人民群众分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切实维护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新的发展理念上来。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是辨证的联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经济增长就谈不上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是经济增长的目标,经济增长并不必然带来经济发展。对我国来说,一方面,作为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要积极地扩大经济总量,保持国民经济快速增长。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经济发展中的问题如就业问题、贫困问题、城乡以及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等等都难以解决;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会落空;没有一定的增长速度,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就难以充分体现。但同时,另一方面,我们所要实现的增长速度是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讲求效益前提下的增长速度,是扎实的没有水分的速度,是有过硬的发展后劲的速度。就是说,我们要实现的是速度和效益的统一,我们要走的是一条既有较高发展速度又有较好效益的国民经济发展路子。 从转变发展方式这个意义上来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基本精神总体是一致的,都要求从粗放型经济发展向集约型经济发展转化。但是,具体来说二者还是有递进性、发展性的区别的。首先,经济发展方式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但不是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增长概念。发展是积极的推动,更强调经济发展对社会的正向作用和影响,而经济增长方式更多地强调数字的量度,它对社会既可以产生正向作用又可以产生负向作用。所以,经济发展方式的表述较之经济增长方式的表述,正向作用更清晰更准确。其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较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角度更高、范围更广,更注重经济质量意识,更注重经济发展的安全度与和谐度。最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注重经济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内涵,更全面更直接地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体现了发展的偶合性、关联性、价值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此,我们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要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加快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积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合理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促进经济的发展。是保持合理适度的人口增长;维护社会秩序,为人民提供安全、公平的社会环境和良好的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努力提升人民群众的身体和文化素质;逐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让经济发展的成果更多地体现在改善民生上,这样的发展实际上就是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内容。这样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新发展,新跨越。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要求是对新时期经济发展的全景式覆盖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方针和战略也有很多,比如,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方针性指导作用的主要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扩大内需、环境保护、耕地保护、引进来走出去等等,在这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之所以成为我国经济经济发展的重要方针和战略。是因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相对经济全局而言的,是关乎整体经济发展大局的,对各项具体工作方针起指导作用的总方针,所以是重要方针。是影响经济发展方向的,关乎我国经济大局长远和未来走向的,对各项经济方针政策起统领作用的总战略,所以称为重要战略。同时,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又体现在各项具体经济发展任务之中。

其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工业化和信息化并举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能充分发挥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和利用的道路。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机制实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的道路。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要更为注重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来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

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其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城乡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改革开放以来,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无论是东部地区、中部地区还是西部地区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发展相对滞后;与东部地区相比,中西部地区发展相对滞后。城乡之间和区域之间发展差距仍然较大。因此,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就需要坚持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的战略,坚持不懈地实施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的方针和政策,在继续推进城市化的过程中,扎扎实实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在鼓励东部地区率先现代化的同时,促进中部崛起、西部开发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

其三,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进一步扩大内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以及水、电、气等公共设施的投入。从提高居民的收入,完善社会保障,加快城市化步伐,调整产业结构等方面着手提高消费率,扩大消费需求。要努力调整投资消费关系,把增加居民消费特别是农民消费作为扩大消费需求的重点,不断拓宽消费领域和改善消费环境。 其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结构调整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在向工业化中后期转型的阶段,科学发展需要各部门、各个产业的协调发展,产生整体效益。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需要调整增长要素的投入比例,降低一般的资金、资源、人力的投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的因素实现增长。而经济发展从整体上不仅需要调整要素投入比例,还需要农业、工业与第三产业之间协调发展;工业内部的冶金、石化、机械、电子等行业的协调发展;制造业中传统加工业与精细加工、高新技术产业的协调发展,以便推动产业结构的高级化。

其五,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通过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科学发展需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和加强生态建设。要从一次性和单一性利用资源转向循环利用和综合利用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增长转向以环境优化增长和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均资源明显不足。人均耕地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警戒线。人均水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人均矿产资源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石油进口依赖程度已经超过40%。而在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与此同时,我国在减少污染物排放方面任务十分艰巨,因污染物高排放引起的重大环境事件,危及了人民群众的生活。所以,节能减排不仅是节省资源和保护环境的问题,更关系到可持续发展和以人为本等科学发展的全局。

三、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路径的理解

在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只是一个提法变化的问题,而是历史发展中的必然性问题,是破解世界性难题问题。根据我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实际情况,在推进经济发展时,我们强调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在推进经济发展的长期过程里,在经历了快速增长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后,历史性的必然要求推进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从这个意义上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这一战略的提出,为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和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方法论指导,使我们党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更加完备,意义更为重大和深远。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一个比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过程更丰富更艰难的系统工程,需要采取综合措施,有计划的快速推进。

首先,要更新发展理念,这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必要前提,有什么样的发

展理念,就有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和经济增长方式,要摈弃片面追求GDP 产出而不计资源环境成本投入、只重视物质财富积累而忽视人的全面发展、只考虑当代人不顾及后代人的发展理念,坚持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之路,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协调、投资消费出口相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真正做到又好又快发展。

其次,要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以新的涵义。从新世纪新阶段开始,发展将是一个“四位一体”的现代发展体系:一是经济发展,包括经济增长、经济结构、资源配置、技术创新等;二是社会发展,包括社会事业的发展(如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研等),以及社会组织和和谐社会的建设;三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发展,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等;四是人自身的全面发展,包括人自身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自身素质以及对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参与等。我们应把握发展的崭新内涵,突破传统的狭隘的发展思维,把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放在“四位一体”的新发展模式中去把握,赋予经济发展以新的涵义。

最后,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变成全党全社会的自觉行动,使其融汇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各个方面,贯穿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和过程。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