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计算公式整理

一、 钢筋单位理论质量:0.00617d 2(d 不换算成m ,计算结果单位是kg )

二、 钢板质量:7.85*V 单位是t

三、 弯钩长度:90°=3.5d;135°=11.9d;180°=6.25d

四、 箍筋:

1、2肢箍长度=周长-8*保护层+8d+11.9d*2 2、拉筋长度=截面宽度-2*保护层+2d+11.9d*2

(d 为箍筋直径,03G101减保护层,新版图集11G101不减保护层)

当d=6时,计算d 取6.5 ,11.9d*2换为(75+1.9d)*2

五、 柱:l=基础插筋+中间层+顶层

1、基础插筋=基础高-基础保护层+弯折长度

弯折长度:①图纸中构件详图标注

②(基础高-基础保护层)长度所在范围与(0.5lae ,0.6lae ,0.7lae ,0.8lae 比较)分析

2、中间层=柱基上表面至顶层梁下表面

3、顶层

1)外侧纵筋

①顶层为现浇砼板,砼强度等级≧C20,板厚≧80mm ,全部外侧纵筋锚入梁内

1.5lae

②除情况①外,外侧纵筋总根数的65%锚入梁内1.5lae ,其余外侧纵筋长度同内测纵筋

2)内侧纵筋

①当梁高-柱保护层≧lae ,选择直锚,l=梁高-柱保护层

②当梁高-柱保护层﹤lae ,选择弯锚,l=梁高-柱保护层+15d

4、箍筋根数计算

1)基础:至少两根,间距≦500

2)刚性地面:上下各500距离为加密区

3)柱根部加密区:1/3Hn Hn:基础上表面至一层梁下表面

4)柱与梁连接加密区:max=(柱长边尺寸,1/6Hn,500) Hn:本层楼板上表面至本层梁下表面

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1 (加密区分段计算) 非加密区根数=(柱总长-加密区总长度)/非加密区间距(向上取整)-1 总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基础箍筋根数

六、框架梁

1、上(下)部贯通筋 长度=通跨净跨长+左右端支座锚固值 2、端支座负筋

1)第一排=Ln/3+端支座锚固 2)第二排=Ln/4+端支座锚固 (Ln 为单跨梁净跨长)

3、中间支座负筋

1) 第一排=Ln/3*2+支座宽 2)第二排=Ln/4*2+支座宽 (Ln为相邻梁跨最大值) 支座锚固:①支座宽-柱保护层≥Lae ,直锚=max(lae,0.5hc+5d) hc为柱宽 ②支座宽﹤Lae ,弯锚=柱宽-保护层+15d

4、架立筋=单梁净跨长-1/3左支座Ln-1/3右支座Ln+2*0.15

5、构造腰筋=单梁净跨长+15d*2

6、抗扭钢筋=单梁净跨长+lae*2

7、拉筋:每两根侧面纵筋设置一道拉筋,当梁宽≦350时,去直径6钢筋,当梁宽>350时,取直径8钢筋,拉筋间距为梁中非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根数=((单梁净跨长-0.05*2)/非加密箍筋间距2倍+1)*排数

8、吊筋=次梁宽+0.05*2+((主梁高-2保护层)/sin45°或sin60°)*2+20d*2

1)主梁高≧800时,取60° 2)主梁高﹤800时,取45°

有吊筋时有附加箍筋,但有附加箍筋时未必有吊筋

8、箍筋根数

1)抗震等级为一级,箍筋加密区=max(2hb ,500)

2)抗震等级为二至四级,箍筋加密区=max(1.5hb,500) 其中hb 为梁高 单跨加密区根数=(加密区长度-0.05)/加密区间距+1

单跨非加密区根数=(单梁净跨长-左加密区-右加密区)/非加密区间距-1 总根数=加密区根数+非加密区根数+附加箍筋(没有则不加)

七、非框架梁

与框架梁不同之处:

1、普通梁箍筋设置时不再区分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问题;

2、 下部纵筋锚入支座只需12d ;

3、 上部纵筋锚入支座,不再考虑0.5Hc +5d 的判断值。 4、支座负筋长度取1/5Ln(框架梁为1/3或1/4Ln)

八、屋面框架梁 与框架梁不同之处:上部通长筋及支座负筋甚至柱外侧纵筋的内侧后弯折至梁底截断,即长度为:柱宽-保护层

+梁高-保护层,不再考虑直锚或弯锚

九、剪力墙

1、墙端为暗柱时

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长-2保护层+2*15d

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 外侧钢筋长度=墙长-2保护层+2*0.8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长-2保护层+2*15d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2、墙端为端柱时

A 、外侧钢筋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2保护层

内侧钢筋=墙净长+2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B 、外侧钢筋不连续通过,外侧钢筋长度=墙长-2保护层+2*0.8Lae 内侧钢筋长度=墙净长+2锚固长度(弯锚、直锚)

水平钢筋根数=层高/间距+1

(暗梁、连梁墙身水平筋照设) 注意:如果剪力墙存在多排垂直筋和水平钢筋时,其中间水平钢筋在拐角处的锚固措施同该墙的内侧水平筋的锚固构造。

端拄突出墙

3、竖向钢筋=基础插筋+中间层+顶层锚固

1)基础插筋计算方法同柱

2)中间层=墙基上表面至墙顶层板下表面

3)顶层:锚入板内长度为lae

4)墙身竖向钢筋根数=墙净长/间距+1(墙身竖向钢筋从暗柱、端柱边50mm 开始布置)

4、拉筋根数=(剪力墙面积-洞口面积-柱面积-梁面积)/(拉筋水平间距*竖直间距)

十、板

1、底筋(B )长度=通跨净跨长+左右伸进长度+6.25d(180°弯钩)

伸进长度:①圈梁及梁=max(1/2支座宽,5d)

②砌体墙=max(120,板厚)

根数=(另一方向净跨长-0.05*2)/钢筋间距(向上取整)+1

X 、Y 方向计算方法相同

2、面筋(T )长度=通跨净跨长+2lae 根数同底筋

3、端支座负筋长度=6.25d+lae+伸入板内净尺寸+(板厚-保护层)或(板厚-2保护层) 4、中间支座负筋长度=伸入左右板内净尺寸+2*(板厚-保护层)

5、支座负筋根数=(板净跨长(不扣除柱角)-2*0.05)/负筋间距(向上取整)+1

6、分布筋长度=轴线(净跨长)-两端负筋标注长度*2+2*0.15

根数=(所在支座负筋长度-0.05)/间距(向上取整)+1

7、温度筋长度同分布筋

根数=(轴线(净跨长)-左右支座负筋标注尺寸)/温度筋间距(向上取整)-1

8、放射筋

一般布置在屋面板挑出的四个角处,呈放射状布置,常设置在挑檐板转角、外墙阳角、大跨度板的角部,这类地方容易产生应力集中,造成砼开裂,具体配筋等级和长度图纸应有标注

十一、基础

(一) 筏型基础

1、 平板钢筋的端部构造

1) 无外伸

2) 有外伸端部构造

(二) 独立基础

1、 同向采用一种钢筋,以X 方向为例

L=Lx-2保

根数=[Ly-min(75,1/2*s)*2]/+1 (S 为钢筋间距)

2、 短向采用两种钢筋,例钢筋标注为B :Xø12@200

Yø16@100/ø14@200

X 方向计算方法不变,Y 方向计算长度不变,根数计算为:

① 直径16根数=Ly/间距+1 (居中布置)

② 直径14根数={[(Lx-Ly )/2-min(75,1/2*s)]/间距}*2 (布置在两侧)

3、 对称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前提:底板长度≧2500,且构造说明有

此要求)

① 最外层钢筋不缩减,L=底板边长-2保

② 除外侧纵筋外缩减,L=底板边长-保护层-0.1*底板边长

4、 非对称底板配筋筋长度减短10%构造(前提:底板长度≧2500,且构造说

明有此要求)

① 柱中心线到底板边缘距离小于1250不缩减

② 柱中心线到底板边缘距离大于1250隔一根缩减一根

③ 对称边正常(可能出现一边对称一边不对称情况,或两边均不对称)

5、 双柱独立基础(可能存在顶部钢筋)若有计算方法如下:

① 基础长边钢筋在柱宽范围内的L=两柱内侧距离+2*lae

根数=柱宽/间距

② 基础长边钢筋在柱宽范围外的L=两柱中心线距离+2*lae

根数=标注根数-柱宽范围内根数

③ 基础短边钢筋L=Ly-2*ex+(200-400)*2 (ex 为柱外边缘到基础外边缘距离)

根数=两柱外侧距离/间距+1

④ 、基础梁上下部钢筋L=基础梁长-2*保护层+12d*2

(三) 条形基础

1、 基础梁端部无外伸

2、 基础梁端部有外伸

3、 条形基础底板转角无延伸 如图所示

4、 条形基础底板转角有延伸 如图所示

5、 条形基础底板十字交叉 如图所示

6、 条形基础底板丁字交接 如图所示

7、 条形基础底板端部加强处理 如图所示

8、 条形基础底板配筋长度减短10%构造(前提:条形基础底板长≧2500,且

图纸有说明)

① 进入底板交接区的受力筋不缩减

② 无交接底部时端部第一根钢筋不缩减

③ 错位缩减L=条形基础宽-保护层-0.1*底板宽

9、 双梁(或双墙)条形基础,若有计算如下

① 分布筋分布在两梁(或墙)内侧

② 受力筋L=两条梁内侧宽度+2*lae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