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贬损鲁迅的杂文

  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撤出某个人的作品,本来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唯独撤出鲁迅的文章,总是引起争议。   然而,争议中《如何看待鲁迅撤出教材》一文(2013年10月18日《杂文报》,以下简称“看待”),却很不寻常。它只用了极少的文字,谈《风筝》“撤出”,却用大量的篇幅,对鲁迅表示了不屑,进行了贬损。   “看待”一文,开宗明义曰:“在中小学开学之际,鲁迅作品退出语文教材,又被提炼成新闻。”新闻就是新闻,何来“提炼”二字?而新闻越是“提炼”,离真实就越远。“这一次,是鲁迅那篇叫《风筝》的文章在人教版语文新教材中被更换了。如同以往的鲁迅大撤退一样。”鲁迅有的文章,虽然从教材中被“撤出”,但绝对称不上“大撤退”。“大撤退”之说,实在“过誉”了。这“新闻”,不知“看待”一文的作者,是怎么“提炼”成的?   “看待”一文接着写道:“中小学语文教材照例遭遇一番‘炮轰’”。事实是:有争议,有不同意见,但却难以谈得上“炮轰”。可见,“看待”一文,对不同意见者的愤怒溢于言表。而且“看待”一文进而写道:“鲁迅的文坛巨匠形象再次被细化描摩,作品价值也再次得到有力推送,特别是通过强化他的批评精神,来对教材里入选那些风花雪月与歌功颂德的文章,进行一番羞辱。”你看,又是什么“细化描摩”,又是“有力推送”,又是“一番羞辱”,阴阳怪气,欲说还休。   “看待”中写道:“将鲁迅定格为文坛‘老大’的形象,我觉得这样的思维定势很不好。”这就奇了怪了。鲁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大”的形象,“这样的思维定势”,怎么“不好”了?你认为“不好”,那么,请你给他定定位。而且,定为“老几”才是“文化思维定势”之“好”?“看待”又接着写道:“都没有抛开一个基本前提,那就是鲁迅依然坐稳了文坛‘老大’的位置。”试问:你认为谁该坐在文坛老大的位置上?   “看待”中写道:“一看到鲁迅退出语言教材,那些专家学者立刻跳起来,恨不得搬出一套‘鲁迅论’从鲁迅出生到逝世,从鲁迅作品的文本到价值,从鲁迅人生的每一次政治选择,来挑出可以标注伟大的文化元素,来证明鲁迅是不可以抛弃的人。”首先,我尚未读到上述这样的文章。其次,就是写了这样的文章,有什么错?你可以批评其论点,但不该这么无端指责。而且,更无人“跳起来”。“看待”一文的作者,连同对不赞同撤出鲁迅文章的人,也予以讽刺挖苦。   “看待”中写道:“鲁迅不应该被文学界抛弃,能代表鲁迅不可被教材抛弃吗?”而且说,“这样的逻辑思维太可怕了。”首先,语文教材虽然撤除了《风筝》,但鲁迅的文章,依然是语文教材中最多的,谈何“抛弃”鲁迅?其次,除“看待”的作者之外,又有谁说鲁迅“被教材抛弃”?第三,即使说“抛弃”罢,语文教材撤出鲁迅的作品,不过是编教材的人“抛弃”,而并非教育界乃至国人“抛弃”。这至少可用鲁迅的巨大影响、著作的畅销和他的文字被广为引用等等作为证明。如果说“可怕”,“抛弃鲁迅”的“思维”,才是“最可怕”的。韩国人曾对访韩的一个中国代表团深以为憾地说,“我们没有鲁迅”!   更“可笑”的是,“看待”竟拿王立军与鲁迅作比说事:“一个拥有重权的警察王立军,成为各大高校的教授,成为拥有上百项专利的发明家,最后成为一种笑话。”我真佩服“看待”的作者,如此的联想和奇特的想象。   至于“看待”接着说的:“现在,我们是不是也要让鲁迅成为一个拥有文化霸权的作家,让他在任何文化体系格局中,都得占山为王,一路绿灯,通行无阻呢?”这就更是不着调了。试问:“现在”有谁“要让鲁迅成为一个拥有文化霸权的作家”了?又有谁“让他在任何文化体系格局中,都得占山为王,一路绿灯,通行无阻了”?这是无中生有,乃至欲加之“罪”。   “看待”中写道:“鲁迅文章千好万好,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就是不能在所有中小学生面前,具有绝对的普适性。”此话岂非白说,且不论“所有中小学生”,就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也是有差距的,何来“绝对的普适性”?这不叫辩论,这叫“抬杠”!   “看待”中写道:“如果按照那种批评逻辑,对这样的调换上纲上线(谁‘上纲上线’了?),结果肯定是让鲁迅和史铁生(指用史铁生的作品《秋天的怀念》,换掉鲁迅的《风筝》——作者注)进行交战,来比比谁在文学领地站的位置更高。”这段话诘屈聱牙,晦涩难懂,让人费解。人们争议的是鲁迅作品的撤出,“看待”的作者却将概念偷换为鲁迅与“顶替者”史铁生的高下之争,岂非“极其可笑的文化笑话”吗?是否还多了一点“别有用心”?   “看待”中写道:“这种总在忽视文化特定受众的批评,根本就没能真正站在公共立场来进行表达,更多还是一种文化狭隘,一种文化偏激。”这种文字,读起来真吃力!先扣帽子再打人,你倒是讲讲道理呀。扣帽子,而非以理服人,是那个逝去年代的事了。   “看待”中写道:“文化争议偏离相应的受众,这种争议也就成了空谈。这也就是为什么这些年太多鲁迅退出教材的争议,总是让语文老师不以为然,让学生没有任何共鸣感的原因。”这段话,义有两歧,不合逻辑。有争议,表明观点不同,乃至对立。让“老师不以为然”,“学生没有任何共鸣感”的是哪种观点?况且,这话,你说大了。请问:你这种结论,从何而来?何以“偏离”了“受众”?是你搞了民意测验,还是老师学生选举你“代表”“受众”下这样的结论?   收笔之时,读到了《人民日报》“文艺评论”版刊发的郭国昌先生写的长篇论文《鲁迅的当下意义》(2013年10月22日)。文中写道:“从民族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看,鲁迅显然是一个绕不开的存在,他的文化追求及文化实践能够为当下的文化建设提供难以替代的精神资源。”“因此,在当代文化发展进程中,我们尤须善待像鲁迅这样的民族文化杰出代表人物,他们为中华民族文化发展创造了宝贵财富。如同郁达夫纪念鲁迅逝世一周年时所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之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拜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国昌先生高论,我完全赞同。且不知从语文教材中撤出鲁迅作品者与贬损鲁迅的人,有何话可说呢?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