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蜀吴的人才资本浮雕

   [摘要]《三国演义》展示了一个“七实三虚”的艺术世界。在众多诸侯割据势力的激烈争夺中,作者以极其条理清晰的笔墨勾勒出了三足鼎立之局面。《三国演义》的人才互补意象也早已预示了三国败落的悲剧命运无法避免。   [关键词]《三国演义》 人才互补意象      《三国演义》展示了一个“七实三虚”的艺术世界。在众多诸侯割据势力的激烈争夺中,作者以极其条理清晰的笔墨勾勒出了三足鼎立之局面,曹操拥兵百万,挟天子以令诸候,占据北方九州重地;孙权凭长江天堑,地得人和,割据江东,国险而民附;起步较晚的刘蜀政权,依靠荆益险塞,号称沃野千里,天府之国的西川,西和诸戎,南抚吴越,外结孙权,内修政理,终成霸业。在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进程中,虽也频频用兵,战事不断,终无打破鼎立之态。三国之中,曹魏最强,吴蜀次之,孙刘联盟共敌曹操是三国鼎立的必要条件。随着时光的流失,三国被晋朝司马氏一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历史必然性。《三国演义》的人才互补意象也早已预示了三国败落的悲剧命运无法避免。   《三国演义》刘蜀被尊为正统,刘备为当之无愧之核心,虽有关羽、张飞、赵云号称万夫不挡之勇的骁将辅佐,征战半生,投奔十几头,仍无立锥之地,这可以从人才建构不合理中得到解释。三顾茅庐,诸葛孔明走出隆中,三分天下的战略眼光透视读者的心灵。从赤壁之战到汉中之战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刘备从毫无“基本”到全部占有巴蜀和汉中之地,加上荆州三郡,成就天下三分之事业,是刘蜀政权的鼎盛时期,刘备、卧龙的互补意象跃然纸上。刘备十几年的政治生涯锻打他一套独具的本领,就是把伦理道德和政治手段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聚揽人才,不折不挠,坚定不移地发展事业。诸葛亮同刘备有共同之处,都不拘世俗,广招博览,重视人才的作用等。然而诸葛亮以军事谋略著称,用人气度不如刘备;刘备用人长于诸葛亮,军事谋略又是其短,尤其是在战略上和外交上不达权变更显现出了弱点。《三国演义》没有按照历史的本来面目,真实地刻画刘备与孙权武力争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的斗争。 刘备从小以贩席、卖鞋为业,“喜狗马、音乐、美衣服”,“不甚乐读书”,到出兵打仗直至当了皇帝,肚里也没积赞多少学问,没有培养教育下级的必备知识。诸葛亮熟读经文,博览群书,韬略满腹,身为军师,所学知识派上了大用场,正好弥补刘备的这一缺陷;“战时重将,和时重相”。古人有这样的观点,不同形势对担负不同职责的人有不同的任务要求,这是事实,但由此引申出重一个轻一具就不对了。刘备看重武将而对文职有所轻,诸葛厚爱文职而对武将有所发贬;刘备的“心治”说到底只是一种说教和安抚的手段,搞的是“人治”。从他起兵到去世,几十年中,没有制定出一套有效的管理下属的规定条款,因此给人们的印象只是温厚长者,没有树起象曹操孙权那样发号施令之威。刘备的这个缺撼正好由诸葛亮补上了。在这方面,二人配合得很是默契。刘备在世时,诸葛亮每次调兵遣将都立下军令状,完成任务不好时,诸葛亮总是紧板面孔执行惩罚,这时刘备往往出来说情,看在主公面上,诸葛亮适当放宽一下,这不仅使刘备的“心治”办法老是有效,而且也使诸葛亮诉威望日隆。可是刘备一死,这个局面也就完了。假使有刘备的话,马谡绝当不了先锋官,即使有了马谡街亭之败,他也会引导全军从中吸取教训,不会让诸葛亮这样硬性处置。在《三国演义》的描写中,都为诸葛亮事先预测到,却没有足够的谋臣良将和兵力运用于千钧一发之机。光阴荏苒,蜀前期文臣谋士先后捐去,后更无人继承大业,朝廷之内,乐虞我诈,争功取利,姜维独树难支。作者不愿让正统的蜀汉政权就这样败亡下去,却难有人力挽狂揽。这种人才互补的悲剧化(态势)意象与刘备、诸葛亮互补的喜剧意象为作者在一定程度上奠定了三足之中弱足的悲剧化态势。   曹操统一北方,虎视江南,孙权、刘备的人才势力都无法单独和曹操相匹敌,但孙刘都已形成一个引人注目的势力,虽不能说当时已形成人才三分,但孙刘的联合,便是导致天下三分的历史转折点。孙权时期,招揽贤才,知人善任,更是空前,以至“威震江东,深得民心”。孙权选人用人的一个突出优点是大胆起用年轻人才,委以重任,放手使用,使东吴始终保持旺盛的战斗力,成为曹操、刘备不可等闲视之的实力。孙权做东吴统帅时只有十八岁,摆在他面前的棘手问题是如何处理随父亲哥哥征战的那些文官武将的关系。孙权深克自责,知错就改,敬老爱贤,尊重老臣,善纳其言,折服了满朝文武,赢得了广泛的支持和帮助。孙权这个人气量确实不小,但架子却很小摆,无论是对文臣武将,还是对老年青年,他都肝胆相照,重赏慎罚,不拘那些繁琐的礼仪小节,能够打成一片。谈话论事,坦率真诚,胸臆直抒,不象曹操、刘备那样,隐隐晦晦,说半句留半句,让下级去猜想。这样,他手下的谋士、军官也就乐意与他讲真心话,上下之间有一种肝胆相照,同舟共济的气氛。周瑜把鲁肃推荐给孙权时,孙权快人快语,求才若渴,鲁肃献计献策,一针见血,二人一拍即合。“合榻共饮”,情同故交一般。孙权对待人才,特别是那些战功卓著的将官,不仅从肺腑里爱惜,而且十分注重在物质上给予奖励。与曹操、刘备等人相比,他是把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结合得最好的。功臣在世,孙权爱才重将,功臣死后,对家属体贴备至,这些举措激励了一批又一批文臣武将为他拼命卖命。赤壁之战前夕,孙权那不甘屈辱的内心深处正渴望着抗战志士的声音。他的犹豫不是因抗不抗战,而是思虑如何抗呀,他没有这方面的全面把握,鲁肃、周瑜审时度势及时弥补了此中的缺撼,使孙权决然独断。赤壁之战为三国鼎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鲁肃的卓识远见,弘毅宽厚,忍辱负重;周瑜的运筹帷幄,雄才大略,心胸狭小;黄盖的赤诚,阚泽的善辩,吕蒙、陆逊的智勇弥补了孙权的不足。这种人才互补是合理的,孙权离世之后,孙亮继位,孙亮虽聪明,但年龄尚小,谋臣良将开始腐化变质,虽也不乏忠臣保驾,但人才的互补趋势已发生重大变化,难逃灭亡这命运。《三国演义》这种人才互补意象体现了作者的态度和对人才互补的独特认识,提供了一条挖掘作者及其时代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信息。同进也预示了魏蜀吴一统的历史命运。   自董卓之乱,曹操陈留起兵,在十几年里,他的政治、军事集团愈发展愈强大。曹操的典型性格是由高能核心人才素质与封建政治家的权谋品质对应给成的性格结构。雄中有奸,奸中有雄,曹操胸怀全局,目光远大,善于决策,具有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和先弱后强,各个击破的战略行动,曹操广揽天下人才,扩大政治势力。在他与袁绍起兵对话中,就表现出了其用人气度。曹操作为统帅,文武兼备,手下任用的,要么是谋臣荀或、郭嘉、贾诩、程昱等一帮封建知识分子;要么就是武将夏候�、张辽、徐晃、张�等,很少有文武兼备之才。这当然是封建统治家的统治权术,却也无不流露出人才互补的意象。曹操善于挖掘人才只能说他是为了自己的统治对自己统治集团互补人才欠缺的补充。   曹操起兵进,只有本家族的几个兄弟侄子作骨干,七拼八凑,不足四千兵马,兵寡将微,他招降纳叛网罗众多人才。在他有了显赫地位之后,便凭借手中的权力,公开树起一面不拘微贱,不看身世,只在有才便吸收录用的旗帜,建安十五年,曹操便旗帜鲜明地提出了“唯才是举的用人原则,公布了意义深远的《求贤令》,令中说:“自古受命及中兴之君,曷尝不得贤人君子与之共治天下者乎?……今天下未定,此特求贤之急时也……”“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到公元二一四年,二一七年,曹操已是六十高龄的人了,深感周围人才互补不济,事业有后继之忧,又两次下达求贤令,进一步阐发“才”的含义,分析“才”与“行”的辩证关系,意在更多更快地博揽有这样或那样缺点,但有真才实学的人。曹操建构的人才互补意象形成了他高超的驭人之术“因人制宜,量才任使,做到仁者用其仁,智者用其智,武将任其勇,文职尽其能,既善用人才,又善用人言,择人任势,最大限度的用人之所长,。”曹操潜意识中难容文武兼备之才,从封建统治利益考虑不难理解。《三国演义》的人才互补意象暴露了其弱点,一旦高能人才失去就会因无核心而分崩离析。在曹操人才互补观念中决是以曹氏统治为核心的,他的高能人才素质无法预料后代的软弱无能,更难想象曹魏会被老谋深算的司马氏后晋所灭。罗贯中又一次建构了人才互补意象,流露骨出了会和互补的缺撼。这毕竟是历史的必然,作者只能为历史感叹,却不能篡改历史以博读者希望圆满的心灵之憾。   魏蜀吴三国在集割据势力高超智谋和强大武力的压制下形成鼎立之态,天时、地利、人和无疑是人驾驭的结果。《三国演义》的人才互补意象,突出了英雄的功绩。可惜,历史不只是英雄的历史,英雄人物只能在沧海横流中抽刀断水,击波斩浪,却不能改变大江东去的流向。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封建的生产也有两个对抗因素,人们称为封建主义好的方面和坏的方面。可是,却没有想到结果总是坏的方面压倒好的方面。正是坏的方面引起斗争,产生形成历史的运动。”小说家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理解这个历史逻辑,无论他怎样爱惜刘蜀政权,崇爱刘备、诸葛亮都不能平衡历史的悲剧掀起的冷峻激情,在悲愤中喷发出的情绪弥漫在人们心头,飘向久远。《三国演义》的人才互补意象完成了罗贯中天命论的激情和对历史的悲叹与无奈。悠悠岁月,人来人往,苍凉悲壮之感荡漾于作者与读者之间,是对历史的感叹,也是对人生的呐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