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崖洞游记

黄崖洞游记

又是一个黄金周。金风送爽,硕果垂枝。在十月的仲秋时节,我们酝酿了一个外出旅游观光计划。我们还没有自成一团到外地旅游过,总是不齐,或者只是在当地作短途的郊游。在选择目的地上,我们产生了分歧。首先是时间问题,不能太远了,到时不会按时回来,第二是景点的特点,我们两人的意见都不能统一,她想去名胜的地方,而我则更想去一些人少而凝聚着历史文化遗迹的地方。我们争论的结果,还是我的去“山西太行山黄崖洞”旅游方案取胜。

黄崖洞风景区 位于黎城县北面45公里处的东崖底镇上赤峪村西, 面积50余平方公 里,海拔1600多米,奇峰突兀,怪石嶙峋,因陡壁上有一个高25米、宽20米、深40米的 天然山洞,名曰“黄崖洞”,此洞附近一带山地便因之得名为“黄崖洞”,包括翁圪廊、 黑虎口、水窑山、桃花寨等地。抗日战争时期,这里曾是华北敌后最大的兵工基地;朱 德、彭德怀、刘伯承、邓小平、左权等长期在这里战斗生活;震惊中外的黄崖洞保卫战, 以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作战史上前所未有之“纪录”,1985年对景区 进行大规模修整,在翁圪廊口建起一座由邓小平题词的“黄崖洞”牌楼。1992年由山西 电视台录制的反映黄崖洞保卫战的四集电视连续剧《虎踞黄崖》,在中央及省市电视台 播放。1995年开展的“请您来黄崖洞当一天八路军”专项旅游在国内反响极大。现为国 家森林公园、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集自然风光与革命传统于一体的风景名胜。

我们第二天早上从太原乘汽车去山西的黎城。我们坐上车后直达黎城县城。这是一个晋东南的小县城,还分为南北两个部分。车站在南边,我们先到了东涯底,然后又打听黄涯洞,租了一辆车去了黄涯洞。

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沿着景区修建的石板路轻松前行,一路上都是秋天的景色。田野里秋收的农民路两边到处挂着的红红的柿子、酸枣,仿佛让我们又回到了家乡一样的熟悉,不觉间增添了无比亲切之感。毕竟是秋收的季节,到处都是成熟的果实,也到处显露出枯黄的颜色。从山谷里流出来的冷风,提醒我们天气已经到了下午,要考虑景点有多远,晚上能不能回来。在这样陌生的大山里,晚上没有灯光又不熟悉道路,那后果确实很可怕。我们加快了行进的速度。山路越来越弯曲,当转过一道弯的时候,被眼前巨大的石壁挡住了,这石壁直插云天,齐整得像人工凿出来一般,我们不约而同的想到了一个词――“铜墙铁壁”。那不就是一道天然的铜墙铁壁吗?因为这里曾经是战场,可以想象当年八路军一定依托了这道铜墙铁壁对敌人进行了迎头痛击,那一幕幕景象就映在了这铜墙铁壁里,每天都在向后人们述说着当年的英雄事迹。

经过了从天而下飞天瀑布,登上了通向山顶的天梯,一阵猛爬上得崖顶来,心情也豁然开朗了。还有多远?应该向哪里去?看到前边似乎没有了路,我们沿着前边唯一的路一路前行,到了一个石门,石门上写“天上人间”。穿过石门别有洞天,就像进入了一个天然的村落,里边住了一户人家,进入柴门,才看到这里竟然是一座庙宇,他们是山下的人,住在这里看护着小庙,也顺便种着这里的一大片土地。这里真是天上人间,四周都是高山,唯一通向外界的山谷有一座石门,里边有一眼活水泉,都是用石头砌起来的,看来已经很古老了。不知这里住了多少代人,代代都是通过那个石门出得大山来,都是沿着那条弯弯小道去泉里挑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整天与这庙宇为伴。这就是生活。

早上醒来,站在阳台上看风景,真是太美了!眼前是大山,到处是白色的石壁,被东方刚刚升起的红日照射,映出万道霞光。我们先坐景区的小火车进山,这里刚刚修建了石牌坊,增加了反映当年抗战的巨型雕塑,前几天刚刚在这里举行了心连心演出,当年在这里住过的老将军们的子女们好多都来参加了,看到这里的场景就会想象到那时人山人海的热闹喜庆景象。我们从一个巨大的山缝隙里进入山里,这是一条河道,流淌着

从大山深处浸出的清澈的泉水,也正是这山泉的日夜冲刷,才有了我们进山的道路,水滴石穿,水流山开。崖壁上到处能够看到从石壁的缝隙里浸出的细细的水流,冲刷出道道沟痕。没有棱角的无形状水流,会切开棱角分明坚实无比的山崖,这不就是柔能克刚的最好的例证吗?

这里是进山的唯一通道,宽不到十米,笔直的两岸崖壁在很高的头顶上洒下一线亮光,从那道缝隙看到一线蓝天。这里一人当关万夫莫开,当年一个八路军小战士就是在这里用一筐手榴弹消灭了几百个进山扫荡的日本鬼子,最后壮烈牺牲了。上边有他的塑像和事迹介绍。

上得这层山来,上修建的一个山顶公园,依山而建,风格独特。这里人忽然多了起来,一阵上山后,坐下来稍稍休息一下,欣赏一下这里的美丽景色,品尝一下山里的风味小吃,舒心极了。

在上山的路上,我们看到一个个身穿灰布八路军军装的女兵,零零散散在游客群里穿行,好像回到了当年的抗战时期。仔细瞧才知道是这里景点的导游,带着各地的旅行团,使他们身临其境,更加深刻地感受当时的环境和心情。

在一片片小树林里,随便用石头支起锅灶,便是一个农家小吃摊,做的农家吃,炒的是老南瓜菜,下面条。用山上拾来的柴烧火做饭,炊烟袅袅,饭香扑鼻。上山累了渴了饿了便坐下来休息,顺便喝点啤酒、饮料,吃碗面条,品尝一下最原始的山中午餐,别有一番风味。

依山面上,迎面看到一座高高耸立的烈士纪念碑,再往上是一个纪念馆,里边陈列着当年在这里制造的枪炮。无法想象在当时那个条件下,在这穷山沟里会造出那么先进的枪炮武器,一切制作工艺都是那么原始,好多都是手工操作的,原材料也非常短缺,在现在看来很容易的事情,那时可能就是天大的难题。八路军硬是克服了种种困难,在那样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制造了大量武器,武装了千千万万的抗日英雄。

越往里走,战场的气氛越浓,到处都是武器的雕塑,可能到了当时的兵工厂了吧。当我们看到那个洞的时候,才知道这是一个在百丈绝壁上的一个巨大山洞,没有梯子根本无法进去。据导游讲,当年在洞下正好长了一棵椿树,人们可以从树上爬进去,现在则在洞下修建了旋梯可以上下。在洞口有一个钢丝遛索,直通对面的山上。那是当年运送武器和弹药的通道,不用人力搬运,很是科学。其实这个山洞是用来盛放武器关成品的,比如造子弹用的炸药等。也正因为这个山洞在直立的绝壁上,可以很好地防止日本的飞机轰炸,至于造好的武器根本不在这里存放,随时就被部队运走了,造多少运多少,因为当时武器对于八路军是多么的缺少,还会让它躺在武器库里睡大觉吗?

在这个山洞对面的绝壁下边,有一间石头垒就的小屋,大概有六平米大小,那是当年左权将军的结婚洞房。左权将军和22岁年轻的夫人就是在这个深山石屋里完成了他们人生最壮丽的时光,从1939年4月结婚到1942年5月牺牲,左权将军把他最美好的壮丽青春刻在了这太行绝壁上,把短暂的家庭留在了这绝壁下的小石屋里。为了纪念他,他的女儿左太北经常来这里缅怀父亲。在小石屋不远处,有一个凉粉摊,每年将军们的后代来这里时,都要在这个凉粉摊前吃凉粉,后来就把这里命名为“将军凉粉摊”。我们也在这里吃了凉粉,老板娘还给我们唱了山歌。

真正的兵工厂是在山下的“水窑”,是一个几户人家的小村子,现在也就是几十间房子,里边的塑像逼真地还原了当年兵工厂紧张繁荣的景象。现在看来充其量就是个小手工作坊,条件十分简陋。现在兵工厂的外边架着一部风力发电机,每天发电提供这里展览用的电能,这是一个风口。

回到山门处已经是下午2点多,我们租车到了公路边上,正好有黎城开往太原的过路车,进入市区才感觉回到家里真好,哪里都没有自己的家里好,休息一下,整理一下拍的照片,回忆一下两天来的一切经历,这也是旅游的收获吧。

正是:抗日山中秋几度、黄崖洞里我今来、漫天烽火成陈迹、一路白杨哨卡排。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