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20**年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第三方评估党员干部调查问卷

2016年,是黄冈市全面深化改革聚力攻坚之年。一年来,全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改革部署,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全面深化改革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为促进黄冈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实现“十三五”良好开局提供了强劲动力支撑,“五位一体”产业扶贫机制创新、精准扶贫异地搬迁、大别山金融工程、质检服务流程再造、校车改革、改革容错容缺机制等一批改革创新走在全国、全省前列;黄冈改革工作经验先后获人民日报等中央新闻媒体和省委《政策》推介。

一是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结合黄冈实际,围绕“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在全省率先出台黄冈市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五大任务“1+7”实施方案,提前完成省定去钢铁产能任务;出台化解市区房地产库存10条举措,市区商品房去化周期降到14个月,处于合理区间;出台9个方面55条降低企业成本具体措施,为企业直接减负3亿元。加快投融资体制改革。打造大别山金融工程“升级版”,全市金融银行机构发展到31家,金融与泛金融机构达145家,全市上市上柜挂牌企业达291家,在新三板中形成全国首个地市级板块,新三板、四板挂牌数量居省内市州第二位(仅次于武汉);贷款增速连续31个月居全省市州第一。按现代企业制度要求,组建市城投集团公司、市交投公司和黄冈广电传媒有限公司,优化白潭湖、高新区投资有限公司等市级投融资平台。大力推进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首个投资30亿元的PPP项目城市地下管廊建设项目正式启动。创新区域合作开发机制。推进跨江合作,小池省级全面深化改革示范区建设全面推进,浠水经济开发区入选长江经济带国家级转型升级示范开发区。推进与武汉合作,中国光谷.黄冈产业园挂牌运行,武汉经开区黄冈产业园被国家工信部确定为全省第一家承接全国产业转移示范园区。深化流通体制改革。与阿里巴巴集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市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达6个,在全省领先。

二是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全面清理行政审批事项。适时调整《黄冈市级行政审批事项目录》,在市(州)级行政审批通用目录基础上精简40项。组建湖北小池滨江新区行政审批局,承接县级行政审批事项152项。武穴田镇成立全省第一家乡镇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推进清单化、标准化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编制,市直48家单位和5个垂管单位3513项权责事项全部对外公示。继续开展“红顶中介”专项整治,清理中介机构240家、中介服务事项35项。建立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保留44个部门218项随机抽查事项。建立完善投资项目联合审批平台,发改、规划、环保等17个部门实现网上并联审批。深化商事登记改革。“五证合一、一照一码”全面推进,截至10月底,全市新增市场主体7.08万户、注册资本624亿元,居全省第3位,市场主体总量居全省第2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和行政机关公车制度改革全面启动,不动产登记制度改革全面实施。

三是农业农村改革成效明显。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全市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基本完成,已组建市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监督管理委员会,全面启动农村产权交易市场体系建设,全市共流转土地307万亩。推进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全市建成村镇银行9家、金融服务网格工作站1943个、村级金融联系网点8282个,村组覆盖率97%。创新开发“助农贷”“助保贷”“农机贷”“以茶相贷”等业务,全省第一家金融精准扶贫工作站在团风县挂牌。武穴市作为全国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成功发放首笔贷款150万元。创新精准扶贫机制。进一步完善“1+5+N”精准扶贫政策支撑体系,全国“万企帮万村”精准扶贫行动现场会在罗田县召开,全市参与产业扶贫市场主体4392个,对接贫困人口363867人。蕲春县易地扶贫搬迁“356”模式获国家发改委和省委、省政府推广,红安县率先在全省推进医疗救助“4321”模式。全面启动国有林场改革、供销社综合改革,红安县作为省、市试点率先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任务,英山县、浠水县作为全省供销社综合改革试点先行先试。罗田县作为全省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试点顺利通过省验收。麻城市率先启动行政村区划调整改革试点,723个行政村(社区)合并为452个村(社区)。

四是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速推进。首部地方性法规《黄冈市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条例》已获省人大常委会批准。全面启动黄冈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雷霆行动”,清理整治突出环境问题366个,占全部任务93.4%。全面开展全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审计工作,编制完成《创建省级生态市规划》,出台《黄冈市环境保护职责规定》《黄冈市环境保护“一票否决”实施办法》《黄冈市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三年行动方案》。罗田县率先通过省级生态县验收,加快启动白莲河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

五是社会领域改革扎实开展。推进地方立法,制定《黄冈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立法条例》,制定“十三五”时期地方立法规划,率先完成首部地方立法任务;建立开门立法工作机制。推进司法体制改革。全面完成以司法责任制为核心的四项改革试点。户籍制度改革、警务运行机制、信访改革、社会治理网格化管理等取得新成效。推进文化体制改革。制定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实施标准和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清单,已建成或开工建设5个县市文化中心,建成乡镇综合文化站78个、行政村广播电视村村响工程3149个。深化市广电台管理运营体制改革,完成博物馆理事会试点改革。保利剧院托管黄梅戏剧院运营良好,市体育中心由华体集团托管运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市校合作,与全国57所高校院所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吸引5万多名大学生实习实训和1万多名大学生创业就业,聘用科技副总100名。推进教育综合改革。统筹推进国家教育信息化试点等14项改革,全面推进校车公司化运营改革,成立校车公司31家,拥有国标校车645台;市区义务教育招生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全面深化职教改革,出台《关于支持黄冈职院改革发展的意见》,黄冈职教园五校整合运行顺利全面启动。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启动市级互联网医院和互联网药店改革试点。

六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全面加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党风廉政建设往基层延伸、向纵深推进。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全面加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履职尽责管理,确立“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政绩考评体系。启动基层党建创新试点,建立市县乡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率先制定村(社区)主职全职化管理办法,落实基本保障。率先制定《关于建立党员干部容错免责机制的实施办法》,鼓励和支持党员干部改革创新、干事创业。推进纪检监察体制改革。先后出台《关于加强市纪委派驻机构建设的意见》《关于市纪委向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的实施方案》及《市纪委派驻机构日常联系和管理暂行办法》等系列制度。市纪委向88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的22家纪检机构已正式挂牌运作。构建“1+1+4”巡察工作体系,市委巡察组已进驻首批4个巡察单位。黄州区被列为全省创新基层纪检工作试点单位。

七是改革工作机制创新不断强化。弘扬“工匠”精神,运用改革创新思维,不断创新工作机制,推动改革精准落地。市委中心组围绕《经济新常态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等专题开展多次改革专题学习。市委全面启动“2022”重点改革项目计划,市、县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全员领衔重大改革42项。在全省率先推行改革项目化管理办法,引入工程项目管理理念与方法,从项目立项、方案制定、组织实施、督察考评到结项验收,构建全面、立体的改革工作机制体系。全市128家市直单位共立项实施164个改革项目,除因客观原因按规定终止和暂缓验收的3个外,其余项目全面完成结项验收。市委先后召开4次市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3次改革专题会议和1次改革工作现场会,专题研究部署改革。实行“全域督察”,共开展全面督察4次、专项督察4次,印发督察通报4期、督察整改建议书28份。共编印黄冈《改革信息》38期、《改革动态》24期,集中推介宣传一批黄冈典型改革典型,省《改革简报》刊发黄冈改革信息采用18期。

(请在您认为对的方框内打√或填写关键词)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