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感染与细菌感染的区别

在我国,特别是给儿童滥用抗菌素现象非常严重。据有关报道,我国是消耗抗菌素的大国。约占世界消耗量的一半。相当于发达国家使用抗菌素量的十几倍。太吓人了。

存一些知识点,留着熟悉:

1、发烧分为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如果是病毒感染那么就要用抗病毒的药,细菌感染就要用抗生素。而病毒性感染现在没有特殊的药品,一般靠自身的抵抗力

2、对于细菌,人类已经找到了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抗生素。最典型的是早期的青霉素。现在叫阿莫西林。细菌存在有益人体的,也存在有害的,所以不能一概否定。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尽量减少使用抗生素,防止杀死对人体有意的,也是怕有害的产生抗体。 尤其对于肠道,要维持细菌群体的平衡。

3、因为病毒小,是寄存在细胞中,所以很难被杀死,现代人类还没有很好的治疗病毒的方法

4、白细胞计数,一般由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

5、细菌:中毒征重,热退后精神依然不好;病毒:中毒征轻,热退后精神如常。

6、细菌:多为驰张热型(体温忽上忽下);病毒:多为稽留热型(体温居高不下)。

7、扁桃体上有脓点------细菌;扁桃体上有疱疹、滤泡------病毒。

8、扁桃体充血,表面不平、乌暗-------细菌;扁桃体充血,表面光滑、色鲜-----病毒。

9、有卡他症状(留清涕)-----病毒;有脓涕、脓性分泌物-----细菌。

10、病毒感染常伴皮疹。

11小年龄组(婴幼儿)------细菌多;大年龄组------病毒多。

12、上感>3--5天,多合并细菌感染。

13、清涕、稀薄痰----多见病毒感染,但也有人认为其中少数为杆菌感染。

11、咳嗽痰多----多为细菌;咳嗽痰少-----多为病毒。

12、祖国医学认为:清痰(涕)为寒,黄(脓)痰(涕)为热,现代医学从另一侧面认为:前者为病毒感染,但也有例外,小部为杆菌,后者为细菌感染。

13、血象:病毒感染初期:WBC(白细胞)可轻度升高,但N(中性粒细胞)多不高。细菌:一般二者均高,但有三种情况:

A、WBC升高,N不高;

B、WBC正常/稍低,N升高-----多为阴性菌;

C、WBC升高,N升高-----多为阳性菌。

血象分类比总数更有意义。

14、发热伴寒战-----可能系细菌感染。

15、发热伴手足凉------可能是阴性菌感染(革兰氏染色阴性菌败血症,要警惕shock)

加注:1、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具有明显的群体发病的特点,短期内有多数人发病,或一家人中有数人发病;而细菌性呼吸道感染则以散发性多见,患者身旁少有或没有同时发病的病人。

2、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一般喷嚏、流涕等卡他症状比咽部症状明显;而细菌性上呼吸道感染则扁桃体或咽部红肿及疼痛比较明显。若伴有腹泻或眼结膜充血,则倾向是病毒感染。

3、单纯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多无脓性分泌物,细菌性感染脓痰是重要证据。

4、病毒性感染起病急骤,全身中毒症状可轻可重;细菌感染,起病可急可缓,全身中毒症状相对较重。如果开始发热不高,2-3天后,病情继而加重,多为细菌性感染。

5、白细胞计数,一般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偏低或正常,早期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可稍高。而细菌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见高。

6、对有发热症状的上呼吸道感染者,可给予退热药物如阿司匹林或安乃近泰诺林等治疗。病毒性感染热

势低,一般不超过38.5℃,故能取得暂时而明显的退热效果,全身症状亦有所改善;但细菌性感染者热势高,多高于38.5℃,服用同样剂量的退热药,退热效果较差,全身症状亦无明显改善。

7、病毒性感染伴随发热时多精神状态还不错,而细菌性感染伴随高热者往往精神状态不佳,嗜睡,疲倦。

8、病毒性感染咽部充血多成鲜红色,明显;细菌性感染则多为暗红色。

9、在治疗上,病毒性感染服用一些清热解毒类中成药往往效果不错,而细菌性感染者常需配合应用对症抗生素,才可有效控制病情!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