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之启示

论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之启示

摘要:马太效应在社会生活、经济领域、科学研究中普遍存在,常常左右着事情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马太效应的介绍,列举了其对科学研究的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在进行辩证法分析之后,提出了通过建立健全相关的科学管理制度、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督制度、完善科学研究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完善相应的学术惩戒机制、提倡科学道德和弘扬科学精神等措施来扬长避短,使科学研究积极发展。

关键词:马太效应;科学研究;辩证分析

"马太效应"一词是由科学社会学奠基人,美国科学家罗伯特·莫顿提出的.而"马太效应"这一名称来自圣经《新约全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罗伯特·莫顿归纳“马太效应”为:任何个体、群体或地区,在某一个方面(如金钱、名誉、地位等)获得成功和进步,就会产生一种积累优势,就会有更多的机会取得更大的成功和进步。为了更深刻的认识科学界“马太效应”,我们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对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的存在与影响做了进一步的分析。最后对科学界“马太效应”,我们提出通过建立和完善相关的科学管理制度、倡导科学道德以及弘扬科学精神等多方面的科学社会管理活动,可以扬长避短,发挥其正面效应,减少其负面影响,使科学事业健康向前发展。

1圣经的寓言

《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从前,一个国王要出门远行,临行前,交给3个仆人每人一锭银子,吩咐道:“你们去做生意,等我回来时,再来见我。”国王回来时,第一个仆人说:“主人,你交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10锭。”于是,国王奖励他10座城邑。第二个仆人报告:“主人,你给我的一锭银子,我已赚了5锭。”于是,国王奖励他5座城邑。第三仆人报告说:“主人,你给我的1锭银子,我一直包在手帕里,怕丢失,一直没有拿出来。于是,国王命令将第三个仆人的1锭银子赏给第一个仆人,说:“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这就是“马太效应”

[3] ,反应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即赢家通吃。

2科研中的马太效应

当然科学研究领域同样存在马太效应 1968年,科学会学家默顿(Robert K.Merton)在国际著名期刊《科学》(Science)上发表了有关科学中的马太效应的论文。他对科学界马太效应的研究表明:对已有名望的科学家来说,不管其是在合作研究中还是在独立研究中,和他人相比,都会获得不成比例(更多)的承认,更容易发表文章、得到奖励,甚至严重影响到科学研究资源在科学家中的分配。马太效应应使得有名望的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更加彰显,而无名望的科学家的工作却无人关注,即使两者所做的工作完全相同,也会最终导致他们在科学界的地位和获得的社会承认迥异[1]。时隔20年,1988年,默顿又在科学史期刊ISIS上发文,将科学中的马太效应归结为智力成果的积累优势及智力成果的象征主义。正如一位诺贝尔奖得主所说的那样:“资历较浅的人有时会被忽视,如果他继续努力的话,这只是暂时的。在许多情况下,一旦有了这种联想,实际上他的工作就会得到认可,而且会得到普遍

[2]认可。

2.1积极影响

朱克曼在研究美国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成功经验时发现,在科学研究领域,当某些科学家

一再获得各种科学机会、奖励和资源时,会积累起一种优势,这种优势会加速他们的成长。默顿在对这种现象作了深入而全面的研究后,于1977年在《科学社会学散忆》一书中正式提出了积累优势理论。该理论认为,对年轻科学家而言,早期科学资源的获得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一个科学家越早获得资源,他就越早占有先机,越有可能一步领先,步步领先,从而会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更重要的是,这些资源是会“增值"的,因为科学家所获得资源往往会加速他们的成长,由此会因为取得优异的表现和杰出的成就而获得各种各样的奖励和承认,而这些奖励和承认又成为获得进一步资源的条件,如此良性循环下去就会形成一个“条件——成就——奖励"互动的“加强效应”与“螺旋式上升”。 [3]

2.2消极影响

“马太效应”最突出的缺陷是,它会在一定程度上压制后起之秀,从而阻碍科技发展。由于“马太效应”是一种“损不足,补有余”机制,它的运行最后一定会导致科研资源在少数高资历者身上集中,并形成一定程度的垄断。这就会使青年研究者因得不到研究资源而无法施展才能,因得不到社会承认而挫伤积极性。另外,极少数由“马太效应”造就的权威“盛名之下,其实难副”,为了维护自己的地位,也会利用手中的权力和资源(如职称项目评审

[4]等)打击异己,压制那些有才能的年轻人,从而阻碍年轻人才脱颖而出。对于这一现象,

王雪源认为,利用马太效应,强者愈强,而弱者要想用较小的投入进入强者之林,关键的是一个好的战略策划,思路决定出路,只要走对路,再加上坚持不懈的努力,照样可以后来者

[5]居上。

3辩证法分析

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曾经说过: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马太效应”之所以能够在科学活动各个方面普遍而长期存在,决非偶然,而是有其存在的根据和深刻原因的。 科学界“马太效应”之所以能够在科学活动各个方面普遍而长期存在,决非偶然,而是有其存在的根据和深刻原因的。首先,科学奖励、科学资源的稀缺性以及科学家个人研究能力的差异性是“马太效应"存在的先决条件;其次,“马太效应”在科学奖励、科学成果交流、科学资源分配、科学人才的成长等重要方面的积极的社会作用是其长期存在的社会原因;其三,“马太效应”对科学家个人的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激励作用是其存在的动力源泉:最后,科学家的需求、对科学权威的崇拜以及科学权威的积极影响是其存在的心理原因。通过上面对科学界“马太效应’’ 的分析我们发现,科学界“马太效应"有其存在的根据和合理性,它在科学研究活动的很多方面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但从辩证法的角度看,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集合体,有利必有弊的。因此,科学界“马太效应”对科学发展的负面效应也总是伴随着它的积极作用。比如,在科研奖励中,“马太效应”在激励一些科学家进步的同时也可能会挫伤另一些科学家的积极性;在资源分配中,“马太效应”在优化配置科学资源的同时也可能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在进行科学资源优势积累时也伴随着劣势积累;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马太效应"在促使早慧者早日成才的,塑造科学权威时也可能会导致对更多人才的压制。

从某种意义上看,如何对待科学界“马太效应”的问题其实就是一个如何对待“效率与公平”之间关系的问题。一方面,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尽可能多地为人类增长知识,由此必然会把效率摆在首位,也就是科学奖励和科学资源会尽可能地集中分配给那些最有能力的、最有可能做出最大贡献的科学家,由此而尽可能多的增长知识。另一方面,从公平的角度讲,科学应当为每个科学家提供同等的机会和条件去施展他们的才能和实现他们的价值,但这又是不可能的,因为科学机会和科学资源都是非常有限的。特别是当前,在我国科学发展过程中,科学奖励、优势积累、科学权威等科学社会学方面“马太效应”的负面作用越来越突出,

不公正现象日益明显,科学界对公平的要求和实际上的不公平现象的存在的矛盾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马太效应”的负面作用已经成为矛盾的主要方面,“马太效应”激励的过分滥用,甚至引起了大量的科学界的腐败行为,学术造假行为,如果不采取系统的应对之策,势必最终毁坏科学事业本身。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提出应该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通过制定和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去适度地限制“马太效应"的负面作用,实现分配公正,保证科学健康发展。

4.1建立健全相关的科学管理制度

要积极探索科学研究领域的资源利益分配制度,在科学资源和利益分配中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努力协调好科学技术共同体中资源利益分配的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比如在保证资源得到比较有效利用的同时,在政策上可以适当地向一些年轻科学家或处于边远地区的机构倾斜,而不是都要追求最优的配置和最大的产出。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年轻科学家创造一个比较适宜的成长环境和条件,减少不平等的发生,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止科学资源和利益过分集中到少数知名科学家和著名机构手中而可能造成资源的浪费的作用。

4.2 要建立严格规范的监督制度

我们往往注意到,在科学研究中,特别是在科学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上,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就会容易导致优势的过度积累而出现资源的浪费和不平等的发生。为此,一方面,要加强对科学资源和经费使用的监督检查,提高其透明度。另一方面,要打破“荣誉终身”制,加强对获奖机构和个人的后续跟踪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其最新的发展状态,为后续支持提供依据。

4.3要完善科学研究的评审制度和评价体系

对科学项目的评审是资源分配的一个重要前提,而对科学成果的评价是荣誉分配的一个重要依据。因此,一方面,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积极探索科学合理的同行专家评审机制,特别是要加大对评审过程的监督力度,适度控制科学权威在评审过程的权力和影响力,避免出现科学权威“一锤定音”的情况。另一方面,要坚持任人唯才的原则和专业标准对科学技术共同体中的每一个成员进行评价,这样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对积累优势和积累劣势进行控制。

4.4要健全相应的学术惩戒机制

在科学界,总有那么一部分数人利用自身已所取得的声望,在课题申报、成果评审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弄虚作假,歪曲事实,甚至不择手段。近些年来,这种学术不端和腐败行为大有加剧的趋势,原因之一就是缺乏学术不端行为的惩罚机制。因此,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的法制建设,加大惩治学术不端行为的力度,以法律形式约束“马太效应"可能引起的消极影响。除了法律手段之外,另一方面,还要完善科学行政管理方面的惩戒手段。当然,这里要指出的是,惩戒不是目的,而是一种手段,关键是要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第五、要改革科学奖励的制度。科学的创新和发展的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发挥科学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科学奖励制度是否合理至关重要。一方面,要破除科学研究中的论资排辈和急功近利等不合理的现象,改革奖励的排名政策。另一方面,在评奖过程中要尽量减少科学权威的“名效应”和科技行政领导的“官本位”的负面影响,以达到科学奖励的初衷和应有激励效果。

4.5提倡科学道德和弘扬科学精神

科学道德首先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其具体内容是有科学研究活动的本质决定的。科学研究与其他人类活动不同的地方在于它是一种创新的活动,其目标在于寻求真理。科学活动的求真、创新的本质决定了科学道德的实质内容应该是尊重事实、尊重他人的创造性劳动成果,不得歪曲事实,弄虚作假,不得以这样那样的手段窃取他人创造性劳动成果。事实上,科学道德对科学技术共同体内的成员有很强的自我调节作用。如果成员出现了违反道德标准的行为,往往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主动予以纠正,同时他也会用同样的道德标准去要求和评价共同体内的其他成员。

5结语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中的“马太效应"是一把双刃剑,只是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往往夸大了它的反功能,似乎只要一提到“马太效应’’就指的是一种不公平现象。事实上,“马太效应”并不是洪水猛兽,而是只有当它变为权威幻象时,才会违背了科学制度所 包含的普遍主义规范。而且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包含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不可能消除其消极的一面而完美的存在。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公正地看待“马太效应”,既不是对这一现象的消极影响一味地横加指责,也不是一味地强调其积极作用,而是通过制定和采取一些合理的措施去适度地限制“马太效应’’,尽可能降低“马太效应"的消极作用,发挥其鼓励先进,鞭策落后的积极作用,使其沿着人类需要的轨迹运行。一种社会现象的存在及其对社会的作用往往是很复杂的,对此,必须要采取辩证分析的方法,而不能采取简单化的态度。最重要的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予以分析并采取具体的恰当的方式予以对待,使之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发展和起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立新.梁立明.刘则渊.CHEN Lixin.LIANG Liming.LIU Zeyuan 国际力学科学合作中是否存 在马太效应[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8):12

[2]罗伯特默顿.科学社会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612

[3]罗伯特·默顿著.鲁旭东译.科学社会学散忆[M].商务印书馆,2004

[4]楼慧心.马太效应与大科技研究[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7):69

[5]王雪源.科学界马太效应的批判[会议论文] 2010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