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课题开题报告

江津区洞塘小学校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

开题报告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也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觉得越来越不会教了,这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在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改善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学得少、速度慢、效果差、费时多)的这一现象已刻不容缓了。可以说,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

1

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以上问题,为了努力提高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轻负高效”阅读,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价值

理论价值:有望进一步清楚小学阅读教学概念和内涵,有助于丰富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学习行为转变理论,为生本课堂构建的理论研究提供丰富的样本,做出一些贡献。

实践价值:有助于扭转学生“被学习”的现状,形成高效学习;

有助于促进教师教学行为的改变,实现高效课堂。

二、课题的界定

核心概念的界定:

阅读:阅读是从写的或印的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心理过程,在语文教学中,则特指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外读物。“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叶圣陶)

阅读教学:就是以语文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语文课本为凭据,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语文学习实践活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正确的阅读行为,帮助学生建立起阅读策略;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比教会学生了解一篇文章的内容更重要。学生习得了阅读的策略和技巧,对巩固他们的阅读习惯进而发展成一生的阅读兴趣是有关键性的影响的。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小学生的阅读行为自然也符合阅读教学的要求,但有其独特的特点:儿童要在阅读中学习书面语言系统(学习积累字词),从字词、语句到语段、篇章,培养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学会从文字资料中汲取意义和获得乐趣,在阅读过程中学会阅读,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高效的教学,结果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

2

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优化教学过程,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效率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综上所述,本课题是研究语文学科阅读教学有效性并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具有明显优化特征的行为方式与行动途径。也就是为了达成教与学的目的,完成教与学的任务,而在对教与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与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执行过程。具体来说是通过“有效使用教材策略”、“有效备课策略”、“有效上课策略”、“有效评价策略”等行为方式实现有效阅读教学。

三、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

低段:

⒈阅读兴趣的培养;

⒉预习习惯的培养;

⒊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

⒋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

中段:

⒈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

⒉概括能力的培养;

⒊质疑能力的培养;

⒋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

高段:

⒈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的培养;

⒉深入理解重点句段,领悟文章思想感情;

3

⒊读写结合能力的培养;

⒋搜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

以上内容,由各位实验教师结合个人及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性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预期目标

通过对教师的阅读教学行为分析,对实验班学生的学习效率跟踪调查,对典型语文课堂阅读教学的实例分析来研究教学的有效性,从而更理性地研究提高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阅读教学的实际效果的具体策略,让教师在课堂教得轻松、自信,让学生在课堂更加会学、善学、乐学,学得深入、有效。

⒈探索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的途径与方法。

⒉在所在学校形成阅读教学高效性研究的氛围,带动学校青年教师形成一支较强的语文教师队伍,提升所在学校的语文教育教学质量。

⒊通过研究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⒋努力建立一套有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的管理、指导和服务机制。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以问卷调查法、因素分析法、经验总结法、文献研究法等为辅。

1. 因素分析法。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在低、中、高年级各选部分班级,在语文学科进行实验。

2. 行动研究法

行动研究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把教育教学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研究,尤其注重实践者也要成为研究者,研究的结果要及时运用于教育教学实践的研究方法。在这里,课题组充分调动小学语文教师的积极性,让他们成为本课题组研究的实践者,同时也成为本课题研究的研究者。在实践研究中,不断反思和总结,把研究的结果及时运用于实践。

3. 问卷调查法

4

问卷调查法主要是通过调查,深入课堂弄清当前课堂教学现状,从中发现问题。为解决问题,为探索和改进当前课堂教学现状提供相关依据,以便有针对性地研究。以期达到最佳研究实效。

4. 经验总结法

经验总结法主要是通过对本课题研究过程中较有成效的研究工作进行及时的总结提炼,形成成果在全校推广应用,促进本课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研究。

5. 文献研究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是搜集利用国内外有关资料,作为课题研究的理论指导实施材料。不断完善本课题的研究。

(二)创新之处

本课题通过阅读教学的研究进一步打造高效课堂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七、课题研究的过程

根据本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本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交叉滚动前进。

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

1.2014年9月,教研中心组成立,小组成员就本校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交流,梳理全校小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共通性问题,思考课题研究的方向。

2.2014年10、11月,召开本校小语教研中心组第二次会议,确立研究课题,布置研究工作,明确分工,下达研究计划。谈话调查相关教师,初步拟定研究方案。

3.2014年12月,讨论和修改课题方案,明确各阶段研究工作重心。

第二阶段:课题实施阶段(2015年1月至2015年7月)

1.2015年1月,研究制定课题实施指南,召开课题中心组工作会,研讨课题的内涵、特点和研究措施。

2.2015年6月,召开开题会正式实施研究,各年级根据课题中心组的研究方案分年段进行研究。

5

6

7

岔小学主持工作时因教育科研成效显著区教委将两岔小学评为江津区课程改革先进学校。彭勇、甘业金、刘思勇、周印参与洞塘小学《养成教育》课题研究并结题,他们都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责任心强。

3.进行过专门的信息技术培训,培训的预期结果是全体教师都能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能够发挥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作用。

4.进行专门的理论或实践操作培训,培训的预期结果是全体教师都能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优质教学的理论修养和实践操作能力。(1)聘请教区教科所教育专家作关于课程改革、有效教学等系列学术报告。(2)开展系列读书活动,进行理论储备。(3)派出部分骨干教师到教学改革的先进或兄弟学校观摩学习。

5.请江津区教科所、教育管理中心和校级领导积极持久地深入课堂,了解情况,发现问题,总结经验,引导教学改革健康发展。

6.加强学科组内和学科组之间的切磋交流,共同探讨,共同提高。

7. 财力与硬件保障。学校确保该课题的研究经费每学年不低于1万元。保证开题论证、过程研究、结题鉴定的各项费用及时到位;保障外聘专家、购置书刊、资料采集、会议研讨、论文结集等各项经费的如期支付。学校现有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为课题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2015年4月1日 重庆市江津区洞塘小学校

8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