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农村工作会议讲话

刘森 同 志

在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会议上的

讲 话

(2010年 月 日)

同志们:

这次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以来的农业农村工作,研究分析当前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动员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努力开创我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刚才,几位同志作了很好的发言,表彰了新农村建设、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工作在农村一线的广大干部职工、全体党支部书记致以亲切问候和衷心感谢!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准确把握形势,进一步增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去年以来,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加深,国际国内农产品市场波动加剧,农民转移就业压力加大,极端天气多发频发等诸多严峻挑战,全市上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

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统城乡、调结构、活机制、重民生、强基础”的工作方针,突出“联片创建、联手共建”两个重点,大力实施“农村小康十大工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进程,保持了全市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新农村建设取得扎实成效。2009年全市实现农业总产值36.9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同比分别增长2.7%和8.1%。一是农业产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粮食单产、总产均创历史新高,荣获“全国小麦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称号。以蔬菜、林果、畜牧为主导的农业产业优势进一步凸显,南辛“乐义”蔬菜、董庄朝阳牧业、时庄牛蒡、书院大蒜等一批农产品基地初具规模,蔬菜种植面积达16.5万亩,食用菌栽培面积35万平方米;完成造林2.3万亩,新建农田林网2.7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28%;规模化、标准化畜禽饲养量达75%,连续两年荣获“全国生猪调出大县”称号。农业龙头企业发展迅速,全市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到59家,其中省级重点龙头企业1家,济宁市级重点龙头企业27家,其中今年新发展4家。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新增40家。二是农村社区化建设加快推进。编制了城乡一体化、市域村镇体系、农村住房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农村土地挂钩臵换规划和6个乡镇小城镇控规,实行了指挥部领导体制,下设5个工作组,实行了实行集中办公、示范攻坚。2009年15个新型农村社区和农村住房建设示范点全部开工建

设,完成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8个社区服务中心通过济宁市指挥部验收,可争取上级规划、社区补助等资金共计360万元。农村危房改造和安居工程顺利实施,2.5万平方米经济适用房廉租房正加紧建设。三是农业项目建设和农产品标准化生产顺利实施。测土配方施肥、优质粮食基地等项目进展顺利,世行三期项目通过验收,通过竞标争取到投资6600多万元的省高标准农田示范项目。投资1630万元解决28个村安全饮水问题。投资1440多万元完成9座小水库除险加固。投资866万元补贴大型农机具985台套。投资770万元完成长江防护林二期工程1万亩。组建完善了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加大了农产品质量检测和农产品标准体系认证工作力度。注册农产品商标50个,认定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21处,认证无公害农产品64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5个,带动农户43万人次。四是城乡公共事业一体化发展步伐加快。财政支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年财政投入支农资金1.7亿元,落实惠农“四项补贴”7041万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书本费、杂费,农村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注重加强农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农村医疗救助体系建设,新改建规范化卫生室62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00元,参合率达到98.87%。农村“五保”集中供养实现全覆盖,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由900元提高到1060元。新增“一池三改”户3066个,新增生态家园村16个。投入1000多万元一次性建成农家书屋308个。新修农村公路55公里,完成孔村泗河

大桥、杨辛庄公铁立交桥改造。五是基层党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增强。通过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大力实施“三级联创”、“城乡联建创五好”、“百个部门包百村”、“一村一名大学生”等工程,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扎实开展包村工作,一年来,共协调各类包村资金1300万元,争取实施各类项目70个,新建改建村级办公场所72处。继续保持了“全省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市”荣誉称号。

今年是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一年,是国民经济从超常规保增长到调结构促增长的关键一年,是巩固发展当前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关键一年,准确把握形势对于做好明年农业和农村工作至关重要。

分析今年的形势,国家、省支持“三农”的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充分体现了中央关于加强“三农”工作的一贯要求,指明了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好形势的根本方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是新世纪连续第七个“一号文件”,要求“今年的农业和农村工作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改善农村民生作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重要内容,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大任务,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推进城镇化作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

按照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毫不松懈地抓好农业农村工作”。在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上,省委副书记刘伟要求把发展现代农业作为首要任务,在提高农业素质、效益和竞争力上下功夫;把改善民生作为农村发展的根本目的,进一步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把扩大内需作为关键举措,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把深化改革作为活力之源,进一步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根本要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中央和省关于加强农业农村工作的一系列会议精神和政策信号既为我们做好今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又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做好农业农村工作,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信心和决心。

分析今年的形势,做好农业农村工作的有利条件进一步增多。全球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正在减弱,国际国内大环境趋于向好,省内经济出现了回缓上升的良好势头;国家将继续实施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农业发展的基础和环境都将得到进一步改善;中央、省坚持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统筹城乡发展中强农惠农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我市市委、市政府将统筹城乡发展和保障改善民生作为今年几项重点工作之一,力求在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这些都为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分析今年的形势,我们面临的困难和不利因素仍然不少。全球金融危机的阴影尚未完全消退,经济发展中短期问题和长期问

题相互交织,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二元结构”等影响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我市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农业的技术、信息、流通等服务体系建设滞后,服务能力不强,农业产业化水平还不高低,农业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较弱,农业的市场风险难以避免;受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仍在上涨、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有限、农民外出务工渠道较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农民增收的难度依然较大。

当前,我市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发展阶段和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统筹城乡发展、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提出的“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紧紧抓住中央和省出台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一系列政策措施的重要机遇,牢牢把握推动城乡统筹、深化农村改革、强化农业基础、促进农民增收和改善农村民生等着力重点,以更加积极作为的姿态抓好今年农村改革发展各项工作,全力保持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势头,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二、突出工作重点,努力实现全市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突破 2010年是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攻坚冲刺年”,做好今年的新农村建设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总体

部署,今年全市新农村建设的总体思路是: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国家、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把扩大农村需求作为拉动内需的关键举措,坚持“提质调结构、增收惠民生、改革活机制、攻坚促社区、强基增后劲”的基本思路,认真落实“发展现代农业、建设新型社区、扩大农村内需、改善社会民生”四大工作任务,不断强化“服务体系、机制创新、项目带动”三大保障措施,大力实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十大工程”,促进全市新农村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基础。

(一)坚持抓亮点,在发展现代农业上实现新突破。要以市场为导向,以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为支撑,以农产品深加工企业为龙头,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着力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一是坚持科学布局。按照“山区林果平原菜、城郊花卉苗木带”的思路,立足于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着力培植“四大主导产业、七大特色产品和四大产业带”。突出抓好以南辛为主的大棚有机蔬菜、以书院为主的大蒜,以防山为主的万亩大枣、樱桃,以董庄为主的奶牛饲养、草莓,以九仙山为主的优质林果,以时庄为主的牛蒡和山药等一批优质高效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拉长产业化链条。二是突出“联片创建”。依托城郊优势和现有基础,坚持产业集约、项目集聚、

资金集中的原则,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抓片区、抓样板村,力求培植1-2个在省、济宁市拿得出、叫得响的典型群。三是深化产业化经营。积极引导支持有实力、有品牌的龙头企业快速扩张,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经济组织+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形式,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完善农业产业化利益联接机制。加强对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的指导服务和监督管理,集中打造一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培育一批产业关联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出口规模大的龙头企业。四是推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按照覆盖全程、综合配套、便捷高效的要求,加快构建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自办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发展农业农村各种社会化服务组织,为农民提供便捷高效、质优价廉的各种专业服务。实施“农超对接”工程,支持各类特色基地与专业市场、连锁超市建立紧密营销关系,鼓励农产品创品牌、进超市。年内蔬菜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发展规模养殖场40个,新发展济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4家、农业合作社40家。新增农业科技示范基地10个、“三品认证”农产品10个。

(二)坚持抓辐射,在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按照省市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工作的安排部署,坚持积极稳妥、先易后难、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和扶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一是坚持科学运筹。进一

步充实完善新型农村社区指挥部,发挥好规划指导、土地协调、资金统筹等五个工作小组的作用,实行一周一调度,一月一通报,年度开展点评观摩制度。按照“集约集聚、延伸辐射”的原则,整合部门资源,将工作精力和有限财力逐步向社区倾斜,统筹安排“水电路气医”等基础设施,力争20个新型农村社区和9个社区服务中心纳入济宁市示范攻坚名单,完成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二是坚持重点突破。结合农村和城市开发建设的实际,在村居上选择一些经济条件较好、建房积极性较高、村级班子较强的村居;在区域上注重城郊村及开发区、塌陷地、库区、景区、重点项目周边村,干道沿线村和乡镇驻地村,加快实施一批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三是坚持科学建设。要按规划建设,严格按市域村镇体系规划建设67个大社区,严格执行政策,坚持抓社区不动摇,坚持规划的刚性不动摇。要加强对农村社区建设的监管,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纳入对乡镇、部门的督察考核体系,并实行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制,对工作落实不利的实行“一票否决”。要编制农村社区建设详细规划,严格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和工程监理制,注重强化资金管理,确保农村社区建设规范有序进行。要进一步深入理解吃透上级相关政策,激活农村社区建设市场,采取商业运作、连片开发的,可实行招标、拍卖、挂牌方式供应,其住宅按商品住房管理。积极争取利用好国家“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相挂钩”的政策,逐步扩大挂钩范围和规模,最大限度地加快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要学习借鉴外地

先进地区对原有住房进行评估及专门的拆迁队拆迁,物料顶拆迁费用的做法,采取低价成本购买、实行建设保证金、市乡村资金补贴等多种形式,确保群众少花钱、村庄迁得动、楼房建得起、农民上得去、旧房拆得了。四是坚持规范管理。按照统筹发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主体、单位帮扶、社会捐助为辅,以市场化运作为补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实现“有钱办事”。加强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闲臵的村级办公服务场所,搞好改建扩建。科学规划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大厅、治安警务、慈善超市等服务场所和阅览室、运动场等文体活动场所,努力改善社区服务条件,实现“有地方办事”。加强社区队伍建设,发挥“特聘组织员”、“一村一名大学生”等资源优势,根据实际需求选配社区工作人员,做到因事设岗、以岗定人,一人多岗、一岗多责,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注重发动群众参与社区建设,吸引老干部、老教师和青年党团员等加入社区志愿者队伍,实现“有人办事”。

(三)坚持抓改革,在推进农村体制机制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改革创新是农村发展的根本动力。要更加注重城乡联动、更加注重统筹兼顾,以改革创新精神,积极主动稳妥地推进农村各项改革不断向纵深开展。一是健全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完善农村土地承包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快制定具体办法,确保农村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继续做好土地承包管理工作,全面落实承包地块、面积、合同、证书“四到户”,扩大农村土

地承包经营权登记试点范围,保障必要的工作经费。深化以明晰产权、承包到户为重点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配套改革。规范集体林权流转,支持发展林农专业合作社。深化集体林采伐管理改革,建立森林采伐管理新机制和森林可持续经营新体系。完善林权抵押贷款办法,建立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制度和评估师制度。扶持林业产业发展,促进林农增收致富。二是积极推进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搞好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采煤塌陷地治理,大力推进空心村整治、旧村改造、合村并点和压煤村搬迁,开发利用好土地后备资源。用好城市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规范管理和服务,市级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各乡镇(街道)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要进一步加快建设步伐,力年底前全部建设完毕。要发挥中心在提供土地流转信息、规范土地流转程序、约束土地流转用途、规避土地流转风险、提供土地流转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引导耕地向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集中,为土地资源的优化配臵,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规模化发展创造条件。三是推进农村金融制度改革创新。加强与金融机构联合与合作,积极推动金融服务下乡。推动开展扩大有效抵押物试点,努力增加县域和“三农”贷款。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贷组织,鼓励支持发展镇村银行、农村资金互助合作组织等微型金融组织。加快农村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建设,扩大农村有

效担保物范围。加快发展政策性农业保险,增强农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四)坚持抓项目,在农业基础设施和装备能力建设上实现新突破。抓住国家加强城乡统筹、加大农业农村投入的机遇,科学规划实施一批基础性、公益性农业重大建设项目。管好用好项目资金,推进总投资6600万元的省高标准农田示范工程建设,年内改造中低产田1.8万亩;实施现代农业示范工程项目,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万亩,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粮食安全。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年内完成13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修复一批水毁工程;治理内涝面积1.83万亩;治理九龙山、九仙山等4个小流域。更新装备技术,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继续推进农作物秸秆还田和综合利用,抓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开发。年内新增“一池三改”户3000个、沼气服务网点13个。落实农机具购臵补贴,加快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建立严格规范的直补渠道,确保各类农业补贴资金直接发放到农民手中。

(五)坚持抓保障,在发展农村社会事业上实现新突破。要坚持以人为本,改善保障民生,让更多发展成果惠及农民群众。在农村教育事业发展方面,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实施农村学校校舍安全工程、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实现城乡教师补贴按统一标准发放。在农村医疗卫生和社会保障体系方面,建立健全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完善一体化卫生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新农合机构的服务功能。

完善新农合运行机制,今年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20元。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和市乡“五保”统筹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建立土地补偿拨付与农民养老金缴纳相衔接的机制办法。建立救助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农村低保标准每人每年提高到1200元。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建立市内重大工程和产业项目吸纳农村劳动力的供求互动机制,促使更多农民就地转移。在农村商贸物流方面,大力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支持商贸、邮政等企业向农村延伸服务,建设日用消费品、农产品、生产资料等经营网点,继续支持供销合作社新农村现代流通网络工程建设,提升“万村千乡”超市和农家店服务功能质量。鼓励农村金融机构对农民建房、购买汽车和家电等提供消费信贷,加大对兴办农家店的信贷投放。在农村基础设施和文化建设方面,推进农村安全饮水工程,解决2万人安全饮水问题。新建乡村道路41.7公里,重点修复农村危桥。制定农村公路养护办法,建立长效管护机制。继续推进农村“三清、四改、五化”工程和“一池三改”生态家园工程建设,深入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家书屋等文化惠民工程,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六)坚持抓实效,在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战斗堡垒。一要切实履行乡镇党委书记抓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职责。

牢固树立“抓好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不称职、党建出了问题是渎职”的理念,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严格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督导检查,严格选配党务干部,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抓好党建工作。二是大力加强村党支部书记和农村基层领导班子建设。健全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机制,按照“定权责立规范,工作有合理待遇、干好有发展前途、退岗有一定保障”的“一定三有”要求,落实好村党支部书记的补贴待遇,落实好村党支部书记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好村党支部书记管理监督制度。继续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进一步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鼓励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优秀年轻干部到村帮助工作,鼓励村党组织书记跨村任职,鼓励引导市直部门、乡镇机关退休党员干部回村担任党支部书记。三是扎实开展“城乡联建创五好”活动。按照济宁市委组织部要求,坚持“组织共建、活动共融、资源共享、因地制宜、以城促乡、双向受益”原则,选择55个市级部门、单位机关党组织与55个村党组织建立联合党支部。充分发挥部门、单位机关党组织的职能优势,帮助所联合村围绕新农村建设,创建“五个好”党组织。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市70%以上的联建村和联建市直机关部门、单位党组织达到“五个好”目标,打造一批有较大影响力的基层党建工作示范点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居。四是认真落实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按照“市建中心、乡建站、村村都有服务点”的要求,抓好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建设。各乡镇(街道)党员服务站要在今年

年底前全部建成。村级党员服务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建设。要抓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契机,搞好新型农村社区党员服务点的建设。党员服务中心(站点)可以新建、改建,也可以整合乡镇(街道)一站式服务中心、为民服务大厅、村民(居民)事务代理中心等方面服务群众的社会资源,综合利用,避免重复建设。五是深化“特聘组织员”制度,探索大村联小村、强村联弱村、村企村居联建党组织等形式,实现党建工作全方位、无缝隙、全覆盖,做到党建工作与经济共赢双促。六是深化“十百千”工程,大力推进包村帮扶工作。抓住中央启动新一轮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的良好机遇,继续加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建设,全面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

三、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开创农村和谐稳定发展新局面

当前,“三农”工作面对的形势复杂,面临的任务艰巨,必须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创新方法,搞好配合,不断提高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水平。

一要创新“三农”工作领导机制。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把“三农”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臵,在领导分工、机构设臵、干部配备上真正体现重中之重的要求,在谋划思路、制定规划、工作摆布上切实贯彻城乡统筹的理念。各乡镇、街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第一责任人,必须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上,用心研究,用心谋划,用心推动。分管负责同志要集中精力,全力以赴,扑下身子,抓

好落实。市直农口部门和涉农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强化为基层和农民服务意识,实行工作重心下移,明确工作任务,每年都要办成几件促进新农村建设、惠及农民群众的实事好事。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要实行联席会议、目标考核、定期点评等制度,及时研究解决新农村建设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发挥好组织指导和综合协调作用。要健全完善农村工作激励考核机制,加强定期调度、督导和考核,严格兑现奖惩。

二要创新支农资金投入机制。要根据中央和省支农投入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要求,不断增加“三农”投入。确保财政支出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继续向重大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倾斜。耕地占用税税率提高后,新增收入全部用于农业。要健全完善市乡财政对农业投入的预决算制度,确保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健全完善农业产业化等专项扶持资金政策,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建立农业项目资金联席会议制度,切实提高专项资金使用效益。充分发挥政府资金的引导作用,采取贷款贴息担保、投资参股、税收优惠、民办公助、以奖代补等政策措施,拓宽农业投入渠道,吸引城市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参与农业开发和新农村建设。 三要创新维护社会稳定工作机制。农村稳定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要落实好“四民主、两公开”制度,完善村务公开内容,

实现村民自治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积极推进农村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乡村社会综合治理机制。要落实“平安曲阜”建设各项措施,突出抓好区域大联防、一村一警、电子视频监控三级网络、基层平安创建“四大工程”建设,抓好重点部位、治安落后地区的专项整治,严厉打击各种破坏经济建设的违法行为。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机制,重视解决突出信访问题,积极防范、妥善处臵各种突发事件、群体性事件。落实最严格的安全生产监管制度,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切实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同志们,做好今年的农业农村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我们要以党的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中央、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奋发进取,努力实现全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跨越!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