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骞的教案

篇一:第12课《张骞通西域》教案_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重庆第三十中学 涂菁

【课标要求】

讲述张骞通西域等史实。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识记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西汉设立西域都护的时间。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培养学生通过史料想象历史情境的能力,通过对张骞的评价培养学生评价历史人物(尤其是在某一方面有特殊贡献的任务)的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通过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培养其合作意识与探究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hi,boys and girls.my name is tujing.nice to meet you. 同学们好,我是来自重庆三十中的历史老师,我姓涂,大家可以叫我涂老师。今天,非常高兴能和同学们一起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初次见面,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礼物,这是?

第 1 页 (共10 页)

(逐一展示黄瓜、胡萝卜、石榴)

生:黄瓜、胡萝卜、石榴。

师:这些东西你们都吃过吗?

生:吃过。

师:那么,你们知道这些东西的原产地是哪里吗?

生:(略)

讲授新课:

师:这些都是古时从一个叫西域的地方传过来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西域,开启一段神秘的西域之旅。请同学们翻开课本67页第十二课《张骞通西域》。本课共分为三个板块,“通”往何处——走进神秘西域, “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通”向未来——“凿空”西域影响,我们将其概括为“三通”。

(过渡)师:首先,让我们一起走进神秘的西域。

一、“通”往何处——走进神秘的西域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67页—68页第一子目的内容,思考两个问题。一:西域的地理范围?同学们可以结合地图册第23页的地图进行分析。二:西域人民的生活情况?请同学们在看书的时候将关键词或者是关键句勾画下来。

(引导学生归纳教材)

(播放轻音乐kiss the rain)

师:时间到。请同学们回答第一个问题:西域的地理范围?

生: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

师:请同学们将书上和地图上的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理名称勾画出来。 这三个地点所围成的中心区域就是今天人们普遍认为的的西域,也就是狭义上的西域。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

生:新疆。

师:对,就是今天的新疆天山南北地区。那么说的更广一些,西域还包括了? 生:葱岭以西更为广阔的地区。

第 2 页 (共10 页)

师:这就是是广义上的西域。请同学们观察地图,思考狭义上的西域和广义上的西域,他们的分界点在哪里?

生:葱岭。

师:以葱岭为界,葱岭以东、玉门关、阳关以西是狭义上的西域。而广义上的西域还包含了葱岭以西更为广阔的区域。因此,无论是广义上的西域还是狭义上的西域,我们都用“两关一岭”来界定它的范围。提到玉门关和阳关,我们能想到哪些古诗词呢?

生:“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从诗句中,我们能得到哪些与自然环境有关的信息呢?

生:漫漫黄沙,一片荒凉。

师:你是如何得知的呢?

生:春风不度玉门关。

师:为什么春风吹不过玉门关呢?

生:(略)

师:玉门关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加上高山阻挡,使得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无法到达,因此,玉门关及以西地区,也就是西域常年干旱少雨,荒漠和戈壁随处可见。既然自然环境如此恶劣,那么西域人民又是怎样生活的呢?请同学们回答第二个问题。

生:西域地区分布着许多少数民族。西汉时,各族人民在大大小小的绿洲上进行农业生产。

师:什么是绿洲?

生:(略)

师:绿洲就是沙漠中具有水草的绿地。古时的西域人民正是依靠这一片片绿洲才得以在茫茫荒漠中繁衍生息,薪火相传。西域人民在绿洲上种植?

生:粮食、桑麻、瓜果蔬菜、苜蓿。

师:除了这些物质生活外,他们还创造了怎样的精神生活呢?

生:他们能歌善舞,有许多独特的乐器。

第 3 页 (共10 页)

师:很好,上课前我们所听到的那首具歌曲,就是一首极具民族特色的新疆民歌。其实,很早的时候,西域和内地就有了联系,但是?

生:由于西域与西汉中心区域相距遥远,内地对西域缺乏了解。

(过渡)师:从刚才的学习中,我们看到了一幅西域人民幸福生活的美丽画卷。随着北方匈奴民族的崛起,开始对西域各族人民进行残酷压迫,从而打破了 西域人民宁静而幸福的生活。

二、“通”之过程——张骞出使西域

师:其中有个强大的民族叫做大月氏,在与匈奴的交战中,大月氏王被杀害,匈奴人还将大月氏王的头盖骨作为酒器,对此,大月氏人十分愤怒。他们发誓要?

生:寻找机会报仇雪恨。

师:同时,匈奴还挥兵南下,威胁西汉的安全。此时,如果你是汉武帝,你会怎么做? 生:联合大月氏,共击匈奴。

师:但是,西域如此遥远,怎样才能与他们取得联系呢?

生;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

师:此时,便有一个名叫张骞的人勇敢的站了出来。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无法现场表演《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历史剧。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历史剧台词朗诵来再现当时的历史情境,老师想请几位同学分别扮演汉武帝,张骞,大月氏王,还有旁白,哪些同学愿意为大家朗读?

师:这位同学扮演汉武帝,这位同学扮演张骞,这位同学扮演大月氏王,这位同学是旁白,请融入角色,带着感情进行朗读。其余同学请认真聆听他们的对白,思考四个问题:1、张骞出使西域的背景及任务;2、时间;3、过程;4、结果,请同学们将对白中与问题有关的关键词记到学习资料上。

历史剧《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

人物:汉武帝,张骞,大月氏王

地点:教室

旁白:奉天承运,皇帝诏曰:今匈奴南下侵扰,夺我城池,掠我粮草。为保境安民,彻底根除匈奴之患,朕欲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现招募使者一名,出使西

第 4 页 (共10 页)

域。如有勇者,速来报名,钦此!

汉武帝:“来者何人?”

张骞:“启禀陛下,微臣张骞,现在长安任职一个小官。”

汉武帝:“你已经当官了,生活富足,西域如此荒凉,你为什么还想去呢?” 张骞:“皇上,俗话说‘好男儿志在四方’,我虽是一介小官,过着舒适的生活,但是,堂堂七尺男儿,怎能安于富足呢?今匈奴不断南下侵扰,臣请愿出使西域,以保我大汉昌盛。”

汉武帝:“好,张骞,朕赐你随从百名,良马百匹,愿你马到成功,早日凯旋。” 张骞:“臣一定不辱使命。”

旁白:于是,公元前138年,张骞便带上一百多人,离开长安,踏上那未知的西域旅途,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刚到河西走廊,张骞就被匈奴人俘虏。但是张骞始终记得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十一年后,张骞终于找到机会,率领部下逃离了匈奴。他们向西急行几十天,越过葱岭,经过大宛,最后,终于找到了大月氏。 张骞:“大王,臣乃大汉使臣,我大汉皇帝想与你一起夹击匈奴。”

大月氏王:“我们在此已生活多年,百姓安居乐业,不愿再打仗了,但我们很想与大汉往来,请带我向大汉皇帝表达敬意。”

汉武帝:“爱卿,这么多年,我以为你不会回来了。”

张骞:“陛下,大丈夫言出必行,我怎会忘记对您的承诺呢?大月氏已不愿再和匈奴交战,但是,微臣此次出使,了解了西域各国的情况,西域各国也非常想和我大汉交往。” 汉武帝:“好,好,张骞,你真不愧为我大汉子民!”

旁白:就这样,张骞13年的西域之行终于划上了句号。

第 5 页 (共10 页)

篇二:张骞通西域教学设计

张骞通西域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二、能力和方法

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提高其比较分析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张骞不畏艰难两次出使西域的了解,培养学生坚韧不拔、勇于开拓、忠于祖国的精神;通过对设置西域都护的历史作用的理解,使学生认识到新疆地区早在西汉的时候就已经成为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

一、重点: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出使西域。

二、难点:对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比较、对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作用的分析理解。

【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方法】 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请同学们看看屏幕。(逐一展示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图片)这是些都是什么???这些东西你吃过吗?

生:??

师: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是秦始皇,他有没有吃过这些东西呢? 生:??

师:秦始皇可没有这个口福,这些东西,他都没吃过!为什么呢?因为在他那个时候,我们中原地区还没有这些蔬菜瓜果。那么,它们是什么时候在内地出现的呢?它们是从什么地方传到内地来的呢?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就知道答案了。

(展示课题:第12课 张骞通西域)

【新课学习】:

师:我们先来听一首歌曲。在听的同时,请你想一想,这首歌曲带有哪个地区、哪个民族的特色?(播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

生:新疆!维吾尔族!

师:对!今天的新疆在汉代属于西域地区的一部分。在两千多年前的汉代,由于内地和西域之间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对它都缺乏了解,因此,这就使得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一、神秘的西域

师:那么,汉代的西域地区究竟指的是哪些方呢?

1西域的地理范围

下面,我们一起来朗读一下课本67页的第一自然段。(朗读完毕后展示汉代西域地区地图)

师:请大家看屏幕上的汉代西域图。汉朝时,狭义上的西域地区指的是玉门关、阳关以西,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同时点击突出玉门关、阳关、葱岭三个地点。)你们以前听说过玉门关和阳关吗?(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古人有诗云 “春风不度玉门关”、 “西出

阳关无故人”。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荒凉。这也是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的原因之一。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草地、雪山、绿洲、沙漠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不同,生活的方式就不同,在草质肥美的草地,那里人们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通过放牧?哪里的草茂盛,就搬到哪里去,这样的移动式的民族就是游牧民族。也有选择在绿洲上过定居生活,进行农业生产。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有的放牛、放马??。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展示新疆舞蹈图片。)他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西汉前期,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地区一共分布着3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被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所控制,这个民族是——

生:匈奴。

师:对!匈奴贵族控制并奴役、压迫着西域人民,这引起了西域人民强烈的愤慨! 师:不仅如此,匈奴骑兵还不断骚扰着西汉北部边疆,严重威胁着西汉北部边境

的安全,因此,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人才出使西域。这时,我们的主角张骞就登场了,张骞勇敢报名,奉命出使西域。那么,在西域那么多个国家,为什么西汉不联络大宛、大夏,而是联络大月氏呢?同学们看书68页的中间的小字,告诉我原因。(补充说明)

下面我就详细看看张骞去西域都经历了些什么事,他最后达到了他的目的了吗?

二、张骞出使西域

师: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首先来看第一次,同学们阅读69页第一段大字以及中间的小字,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的、出发时间、主要经历、返回时间以及结果(学生回答,并进行点评) (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同学们,如果当时是你,你被匈奴困了10多年,还成立了家室,你逃脱后打算怎么做?你是打算就在匈奴定居了,还是赶紧回到中原。(学生回答)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同学们认为张骞出使西域成功了麽?我们又能从他身上看到什么呢?

如果说按照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来说,他是失败了,他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对不对?他没有联络到大月氏,这说明他的目的是没有达到的。但是,就出使西域而言,他又是成功的,虽然没有联合到大月氏,但是张骞也可以说得上是不辱使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作为“凿空”或者“凿通”,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比喻张骞此行打开了东西方相互了望的通道。

在公元前119年,张骞带领三百多人,以及大量钱币、丝绸等等又开始了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西汉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为了匈奴

更沉重的打击,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同学们看书69也最后一段,同样找出张骞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学生回答)

张骞这一次出使,同样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由于客观原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都没有完成,虽然没有成功和西域的两国联合,但是,张骞却打开了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大

阳关无故人”。两关都是黄沙漫漫,一片荒凉。这也是西域和内地之间少有联系的原因之一。 西汉初年,西域地区生活着很多少数民族,当时,他们面临的是怎样的自然环境呢?他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呢?

2、西域的自然环境与人民的日常生活

(展示草地、雪山、绿洲、沙漠图片)

师:这样的自然环境对西域人民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影响。自然环境的不同,生活的方式就不同,在草质肥美的草地,那里人们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是不是通过放牧?哪里的草茂盛,就搬到哪里去,这样的移动式的民族就是游牧民族。也有选择在绿洲上过定居生活,进行农业生产。下面,我想请大家根据课本第67-68页的小字想象一下,绿洲上的西域人民每天的生活会是什么样的呢?

生:他们白天劳动,有的种植粮食、桑麻,有的种植葡萄、核桃、胡萝卜,有的放牛、放马??。晚上,他们会唱歌、跳舞??

师:很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西域人民的歌舞。(展示新疆舞蹈图片。)他们擅长歌舞,前面我们听过的那首很优美的歌曲就是一首新疆民歌风格的歌曲。 西汉前期,在西域这片神秘的地区一共分布着30多个少数民族政权,他们都被北方一个强大的游牧民族所控制,这个民族是——

生:匈奴。

师:对!匈奴贵族控制并奴役、压迫着西域人民,这引起了西域人民强烈的愤慨! 师:不仅如此,匈奴骑兵还不断骚扰着西汉北部边疆,严重威胁着西汉北部边境

的安全,因此,汉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为了联合西域的大月氏夹击匈奴,汉武帝招募人才出使西域。这时,我们的主角张骞就登场了,张骞勇敢报名,奉命出使西域。那么,在西域那么多个国家,为什么西汉不联络大宛、大夏,而是联络大月氏呢?同学们看书68页的中间的小字,告诉我原因。(补充说明)

下面我就详细看看张骞去西域都经历了些什么事,他最后达到了他的目的了吗?

二、张骞出使西域

师:张骞曾经两次出使西域。首先来看第一次,同学们阅读69页第一段大字以及中间的小字,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

目的、出发时间、主要经历、返回时间以及结果(学生回答,并进行点评) (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示意图》)

同学们,如果当时是你,你被匈奴困了10多年,还成立了家室,你逃脱后打算怎么做?你是打算就在匈奴定居了,还是赶紧回到中原。(学生回答)

那么,面对这样一个结果,同学们认为张骞出使西域成功了麽?我们又能从他身上看到什么呢?

如果说按照张骞出使西域的目的来说,他是失败了,他的目的是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对不对?他没有联络到大月氏,这说明他的目的是没有达到的。但是,就出使西域而言,他又是成功的,虽然没有联合到大月氏,但是张骞也可以说得上是不辱使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把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称作为“凿空”或者“凿通”,这是形象化的说法,比喻张骞此行打开了东西方相互了望的通道。

在公元前119年,张骞带领三百多人,以及大量钱币、丝绸等等又开始了第二次出使西域,这一次,西汉在与匈奴的战争中,取得了重大的胜利,为了匈奴

更沉重的打击,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西域。这一次的目的又是什么?同学们看书69也最后一段,同样找出张骞出使的目的是什么,结果又如何?(学生回答)

张骞这一次出使,同样没有达到他的目的。由于客观原因,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具体任务都没有完成,虽然没有成功和西域的两国联合,但是,张骞却打开了西域与内地联系的大

门,使得西域各国与汉朝有了越来越多的往来。

师:从这两次出使西域来看,张骞表现出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英雄气概。在书上,有那句话说明张骞能够完成这两次出使西域?(学生回答)

那么,通过这两次出使,我们能从他的身上可以学习到哪些精神呢? (展示问题:张骞的哪些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生:(略)

师:很好!他的坚韧、忠诚、勇敢,都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好品质。 学习了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我想请大家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思考)

师:这个问题一定很难吧?我可以给大家一些提示:主要的相同点可以从出使目的和作用两方面思考;主要的不同点可以从出使时匈奴的力量、想要联合的力量、到达地区的范围等方面思考。相邻的同学可以根据老师的提示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

师:哪些同学来展示一下你们集体智慧的结晶?

生:(略)

师:很好!

(课件展示相同点和不同点的具体内容)

主要的相同点

1、目的:为了联合西域少数民族攻打匈奴。

2、作用:促进了西汉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

主要的不同点:

1、出使时匈奴的力量:第一次出使时,匈奴十分强大;第二次出使时,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获得了重大胜利。

2、想要联合的力量:第一次想联合大月氏;第二次想联合乌孙。

3、到达地区的范围:第二次到达过西域各国,远比第一次广泛。

三、西域都护的设置

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给我国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同学们阅读70也二三两段,讨论分析出给我过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

(在学生讨论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

师:老师给你们整理归纳出三个影响,首先在汉代以前,内地与西域之间的往来非常少,可在张骞出使西域后呢?

①、直接影响:打破东西隔绝的状态,促进经济、文化的交流以及民族的融合。表现在a、人员往来增加;b、西传物品与技术;东传特产与艺术

在彼此的交流过程中,西域的葡萄、核桃、胡萝卜、石榴等物品传入了内地,而内地精美的丝绸、铁器也传到了西域。如果以后有人再问你秦始皇是否吃过这些东西,我想你应该不会答错了吧!

其次是政治方面,

②、政治影响:间接促成了西汉政府在西域委任官员管理西域(西域都护的设置) 看到70也最后一段,在公元前60年,距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半个多世纪后(50多年后),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西域都护,来管理西域的军事、政治等等,将军事排在第一位,这反映了西域都护职责的重心所在。同时,标志着(添加)西域正式归属中央管辖。这里老师要特别提醒大家。这句话的核心内容是以确凿的史实证据说明天山南北地区(今天的新疆)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所以,在今天的闹得沸沸扬扬的“疆独”都是站不住脚的,我们的国家,从西汉起就开始有效的管理这个地区了。

③、精神影响:激励人们到西域建功立业,东汉时期的班超就是受到张骞精神的影响和

激励,投笔从戎奔赴西域的。班超的故事,大家看课后的史海拾贝,了解一下东汉的班超又在西域进行了哪些活动。

④、促成了丝绸之路的形成。这是我们下节课的内容,这里就不仔细研究了。

【课堂小结】:

张骞出使西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壮举,他历经艰难险阻,以坚韧不拔的精神,打通了西域要道,他身上那种忠于祖国、百折不挠的优良品德,的确值得我们好好学习。也正是在他出使西域以后,汉朝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大为加强,这对于西域地区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当然是十分有利的。尤其是在西域都护设置以后,西汉中央政府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来开发西域地区,这更是大大促进了其迅速发展。目前,我们国家为了加快发展西部地区,也制定了特别的发展战略,你们听说过吗?

生:西部大开发!

师:对!关于西部大开发的知识以后我们还要进行深入学习的

【板书设计】

篇三:张骞出

使西域教学过程设计 文档

篇四:张骞通西域教案

张骞通西域

一、 神秘的西域:

师:我是来自高龙中学的张老师,同学们对我的学校也许有点陌

生,对我本人也不熟悉,但下面播放的这首歌曲一定耳熟能详。(播

放歌曲《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片段)

师:这首歌是我国哪个地区的民歌?

生:新疆

师:(板书)西域,顾名思义就是西部地域。当今的新疆,就是汉

朝疆域的一部分。那么汉朝的西域又是指的哪些地方呢?请一位同学

朗读课文67页第一自然段。

读后展示(西域的地理范围:狭义西域:玉门关、阳关以西,葱

岭以东的广大地区(今新疆天山南北地区)。广义西域:葱岭以西更

广阔的地区。)

生齐读展示。(板书:玉门关、阳关以西 葱岭以东)

师指出:今天我们所讲的西域是指狭义的范围。

师:展示汉朝西域地图。看大屏幕。指地图点击突出“两关一岭”,

强调指出,这“两关一岭”是西域重要分界地点,同学们必须牢记。

(展示玉门关、阳关遗址图:从图中看出,这两关都是黄沙漫

漫,一片荒凉。唐诗中有描写这两关的诗句。谁还记得。。。。。。)

展示诗句:“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

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自由朗读诗句,体会诗中含义。生动的诗句

告诉人们,出了两关,便是一片荒漠的世界啦。

师:西域与内地相距遥远,上自皇帝,下至百姓,都知之甚少,

这就给遥远的西域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故称为神秘的西域。(板

书:神秘)

展示西域沙漠、雪山、绿洲、草地图,你看到了什么?根据你所

看到的自然环境联想西域人民的生活。

生:沙漠、雪山是西域自然环境恶劣的写照;草地,给西域铺上

了绿色的地毯,是放歌牧羊的好地方;绿洲,风景秀丽,是西域人民

的安居之地。

师:但好景不长,绿洲上西域人民安居乐业的生活被北方的一个

少数民族破坏了。这个少数民族是。。。。。。(匈奴)。北方生活着的匈

奴控制着西域,残酷地压迫和掠夺西域。不仅如此,他们的骑兵还经

常南下,威胁着汉代都城长安的安全。“内外联合,一致抗匈”是汉

武帝所思的良策。于是历史便写下了下一幕。(板书:出使西域)

二、 张骞出使西域;

师:(投影张骞),张骞,陕西城固人,出使西域前在都城长安任

职做官。是中国古代杰出的外交家、探险家。你瞧他:右手持了一个

物件,它叫“节”,古代使者持“节”以表信用,张骞出使西域持“节”,

以表对国家的忠诚。他为汉代成就了一番大事业——两次出使西域。

师:(展示张骞出使西域壁画):这是张骞出使西域与汉武帝的告别场

面。画面右侧骑在马上的是汉武帝,左侧跪在马前的是张骞。下面是

本人张编剧就这个场景写的一段台词。足足过了一把编剧瘾,同学们

也来过把演员瘾吧,同桌之间试着一人扮演汉武帝,一人扮演张骞。

张:小臣张骞叩见陛下。

帝:平身!

张:谢陛下。臣应征出使西域,特向陛下辞行。

帝:张骞啊!你忠诚大汉国,勇于冒险,我们大汉国有你这样的

勇士我高兴啊!哈、哈、哈。。。。。。

张:陛下,您过奖了。这是每一个大汉子民应尽的责任。

帝: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是这次西征之宗旨,担子不轻啊!

你要尽显才华,出色完成任务,我定有重赏。

张:臣铭记陛下圣旨,保证完成任务。

帝:出使西域,路途遥远,环境恶劣,还要路经敌国匈奴,生死

未卜啊!西迁的大月氏,还不知在何处呢!千难万险,你怕吗?

张:不怕,为了大汉国,臣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

帝:好、好、好!拿御酒来,为壮士辞行!

师:就这样,张骞踏上了西去的漫漫征程。

投影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出发地、目的、经过、完成情况

(生答时间、出发地、目的,师板书)

展示张骞出使西域动画示意图。边展示边启发学生叙述:为了

( ),( )年,张骞率领()人,从( )出发,出使西

域。过了玉门关和阳关就进入了西域了哈,刚进入西域,就被()

他艰难地越过了( ),找到了( ),会见了( ),但大

月氏生活安定,不愿和西汉联合起来夹击匈奴,他只得回国。途中又

此时只剩下( )人了。

师:由此看来,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任务有没有完成?

生:没有。

师:如果说第一次出使西域显得那么的悲壮,那么第二次出使西

域就顺利得多。

展示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出发地、目的、完成情况

(生答时间、出发地、目的,师板书)

师:这次的任务完成了吗?

生:也没有。

师:虽然两次出使西域张骞都没能完成汉武帝交给他的任务,但

他的历史功绩是不可磨灭的。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呢?讨

论。参考p70第而自然段,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考虑。

展示张骞出使西域的历史意义有哪些呢?

师引导生讨论回答后展示答案:沟通了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促进

了内地和西域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开辟丝绸之路的条件。。。。。。。。

师:丝绸之路我们下节课会学习到。

展示翦伯赞对张骞的评价:“他是一个冒险家,又是一个天才的外

交家,同时又是一员战将,真可谓中国历史上出类拔萃的人物也。—

——翦伯赞”这是著名的历史学家翦伯赞先生对张骞的高度评价。无

疑,张骞的品格是高尚的,他有哪些高尚品格?

展示张骞的高尚品格(温馨提示:从张骞勇敢报名应征、战胜征

途困难、历史短剧为思考线索)

生讨论后回答。(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

展示答案:忠诚国家勇于冒险不畏艰险 百折不挠

三、 西域都护的设置

展示西域、秦疆域图;观察这两副图,你发现了什么?

生:疆域扩大了。

师:张骞出使西域以后,西域的几十个小国纷纷依附了汉朝,汉

朝的疆域扩大了。扩大的部分实际上就是今天的新疆地区。为了加强

管理,汉朝在西域设置了一个权力机构----西域都护。(板书:西域都

护)

展示西域都护时间 职能意义

(学生边答边板书:前60年 西域归属中央政权管辖)历史证明

新疆早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是我国神圣不可侵犯的一部分了。

四、 据板书小结。

五、 知识反馈。

1、2009年7月5日新疆发生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是以热比娅为

首的民族分裂分子煽动的,分裂国家的行径不得人心。下列史实中能充分

说明新疆地区是我国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是

( )

a、张骞公元前138年出使西域b、昭君出塞

c、西汉政府设置西域都护d、张骞公元前119年出使西域

篇五:张骞通西域教案

第12课 张骞通西域教学设计

易门县龙泉中学 朱素玲

一、教学目标:

1、识记和理解 记住西域的地理范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的设置的时间,了解西域的自然环境、西域人民的日常生活以及张骞两次出使西域的经过,理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和西域都护设置的历史作用。

2、能力和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地图上指出西域的地理范围提高其识图能力,通过让学生设想张骞出使西域途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锻炼其想象能力,通过让学生比较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