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提德国古典哲学的人性理论

作者:高清海

学术月刊 2002年12期

  顾名思义,“古典哲学”这个称呼本身似乎就表明:这种哲学已经终结了,它已经完 成它的历史使命,它的功绩业已记录在哲学史上,在人们关注的当代哲学问题中它已经 不再起作用;如果说今天的人们有时还会想到它们、谈起它们,那也只是出于对历史渊 源的追溯,比如德国古典哲学曾经是马克思哲学的主要理论来源,要理解马克思哲学就 不能不去了解这种哲学,如此等等。我们通常都是这样来理解、这样来认识的。

  这样的理解和认识不能说没有道理,但这只是一方面道理,这里还有另一方面的道理 。这另一方面的道理就是:应该说,那些真正具有创造性思维的哲学是不会死亡的,这 些理论会终结(会被“打倒”、会被“取代”),但它们蕴含的意义和价值却不会随这些 理论的终结而终结。这里所说的意义和价值不仅是指由于它们的启发和它们所奠定的基 础而蕴含在后来哲学体系中的那种意义和价值,而且是指,当我们面对我们的现实所遇 到某些新问题而需要理解时,常常还会从以往的哲学中获得启示,从中发现我们过去没 有注意、没有理解或者忽略了的意义。这也就是说,真正的哲学,它们的意义并不仅仅 限于历史,而是对后来的发展也始终保持一定的意义,这使我们在认识现实问题时还需 要经常重温哲学史;尤其是“古典哲学”更有着不可否认的现实价值,这样的哲学随着 历史的进展会不断展示某种新的意义,这种意义或许哲学家本人在当初也未必完全意识 到。

  为什么是这样?在我看来,这与哲学这种理论的特殊性质有关。

  表面看来,哲学的研究对象不定,理论体系不断更替,哲学主题经常转换,在哲学中 似乎没有什么一定之规,那些先前的哲学早已被后来者彻底否定,否定者最后也还要被 否定。这是哲学发展的历史事实,但这不过是表面的现象。我们深入去思考和观察就会 发现,不论哲学理论怎样变化,它们在深层都有一个共同指向的“隐性主题”,这就是 人、人的生存、人的本性、人的世界、人的命运、人的价值。这个隐含的主题有时并不 以直接的形式出现,但它作为哲学的根基却是永恒的,不同的哲学体系以及哲学体系的 历史演变所表现的,不过是从不同侧面对这同一主题的探索、挖掘和展开而已。

  “人是哲学的奥秘”;“哲学是人的自我意识理论”。这是我的基本看法。人作为宇 宙精华的结晶,可以说是一个“缩微的大全”,怎样去理解人、把握人的本性,因此便 成为一切难题中的最大难题。人从自然而来,在经历了一切之后才形成为人。人所走过 的道路,哲学作为人的自觉意识也不能不以理论的形式去经历,这就是哲学在历史发展 中曾经什么都是过(“知识总汇”、“神学的侍女”、“科学之科学”)的原因。只有在 经历过这一切之后,哲学才能逐渐明确理解人的方法、把握人之本性、回到哲学自身。 从这一意义说,人的主题是永恒的,关于人的那些哲学理论,只要是真有所见特别是方 法上的真知灼见,它就永远不会失去意义,即使对人的理解在不断深入,也仍然会有它 的价值。

  在这方面,我觉得德国古典哲学是最具典型性的。下面作为例证,我想就一个侧面, 即关于人的本性的理解方法问题,谈谈它的现实意义。

  哲学的历史发展表明,理解人的难点主要不在于把人认识(规定)为什么,而在于怎样 去认识(规定)人。对人的理解中,方法论问题之所以特别重要,这与人的特异本性有关 。

  人性不同于物性,它既包含着物性,又超越于物性,所以才是人性。这也就是通常所 说的,人有肉体又有灵魂,人是由肉体和灵魂两个方面结合而成的整体。对人的这种特 异性质,人们从直观和体验就能了解,这在远古时代的神话中已有所表露。肉体属于物 质本性,它连通着自然世界;灵魂属于精神本性,它连通着超自然世界。这两种完全相 反的本性怎么能够结为一体,人怎么可能同时来自两个世界?当着人们进入文明时代、 运用理性去思考时,人的本性问题反而成了困惑人们的最大难题。自哲学产生以后,关 于人、人的本性有过不下百种以上的不同说法,然而归结起来,仍然不过是这两种性质 :或者把人“物化”,归结为物质本性,如“人是‘机器’”的观点;或者把人“神化 ”,归结为精神本质,如“人是‘纯粹理性’”的观点。两种观点相互对立,总难达到 统一。这两种观点虽然对立,思维方式却是一个,即都从“世界的绝对统一”这一观点 出发,追求世界与人的单一的、前定的、不变的本性。按照传统的思维方式,关于本性 的规定就应如此,也只能如此。所以在两千余年的发展中,人性观念被人为地分裂开了 ,哲学也始终处于或者“唯物”或者“唯心”两军对垒的鏖战之中而无法自拔。

  “或这,或那;或是,或否”,追求单一、前定、不变本性的这种思维(不论“唯物” 或“唯心”),其实质就是“物种规定”的原则。这样的原则用来说明物的本性可以, 用到人的身上就不灵了。人是“超物之物,超生命之生命”,人的本性恰好属于“是这 ,也是那;又是,又否”,而且永在不断变异之中的本性,所以要真正理解人的这种特 异本性,就必须改变传统习惯的物种思维方式,寻求新的思维方式。这一点,人们在哲 学的发展中渐渐地感觉到了。近代以来的哲学发展,从这一意义上可以认为就是一部力 求挣脱传统物种观点、为理解人的本性寻求新的思维出路的演变历史。在这一过程中, 德国古典哲学应该说是一个重大转折,对此做出了最为重要的贡献。

  德国古典哲学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通常我们着眼于“哲学理论”自身,很少从深 层的“隐性主题”出发,所以看重的主要是它在认识论和辩证法等纯粹理论方面的意义 。其实在我看来,它在转变关于人、人的本性看法方面的意义是更具有根本性的,包括 它的那些认识论、辩证法理论,就其实质而言也都是建基于此。我们过去之所以不大谈 论德国古典哲学在人性理论方面的贡献,应该说也是有原因的,这或许同下面这一情况 有关:即德国哲学家非但并未完全摆脱抽象人性论的局限,而且他们还是与法国哲学家 的观点针锋相对、将人的本性脱离开物质基础而归结为“纯粹理性本质”的典型代表。 从这个方面去看,他们的观点是很片面的,确实很难谈论他们的贡献。

  但是如前所说,对人性的理解,把人性的本质看成什么、规定为什么,同如何去看待 人性本质的规定以及对规定方式的理解,这是两个相关然而并不相同的问题,前者属于 具体观点问题,后者属于理解方式问题。在对人性的理解中,应该说后者是更加重要的 问题,而德国古典哲学家的贡献恰恰主要体现在这个方面。我认为,正是从他们开始, 才真正突破传统物种观点的人性规定方式,不再把人性看作前定的、不变的、外在规定 (给与)的,而是试图从人自身的活动中去理解人性的来源、本质和特性,这样,它就为 从理性把握人的特异本性开辟了一种崭新的理解途径。

  德国古典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就是把论证人的“自由”、“能 动”的本性提到了哲学第一天职的位置,整个德国古典哲学可以说都是围绕这一中心目 标展开的。依据当时的理论发展状况,要为肉体—灵魂、物质性—精神性、物性—理性 找到统一的现实根据和基础是不大可能的,当时面临的任务首先是必须突破“自然必然 性”的一统天下,把人从一切存在物中提升出来,赋予人以完全不同于他物的本性,根 本改变关于本性的传统物种观念。依据当时哲学的公认原则,这样做还不能完全破坏“ 世界的统一性”原理,这样就决定了德国古典哲学理论的基本逻辑走向。

  康德哲学作为德国古典哲学奠基性的理论,不得不把本体和现象“二元化”,因为只 有这样,才能为人性的自由腾出活动地盘,为人性的解放提供一种理论基础。正是在康 德奠定的基础上,费希特才有可能赋予人性以真正的自由、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本性,然 而这样一来,人也就被完全主观化,成为封闭于自我世界的孤独存在。进一步,要使人 在不失能动、自由本性的前提下与客观存在相协调,那就必然会走上谢林的“绝对—普 遍理性”的哲学道路,而这一步,实质上也就是要根本颠倒唯物论的世界观,赋予一切 存在即整个世界以人性化的理性本质。要做到这点,就只有引进并贯彻“发展”的观念 ,赋予理性自身“自我发展”的本性才有可能,而这依靠“发展”逻辑构造出的绝对理 念世界,就是黑格尔哲学。在我看来,费尔巴哈哲学也是沿着同一逻辑“发展”出来的 ,也应该看作属于这种哲学、是这种哲学的最后终结。费尔巴哈清醒地意识到,黑格尔 哲学不过是一种“理性化的神学理论”;而他要使哲学回到现实的世界,也就是使虚幻 的“理性人”回到“感性的人”。费尔巴哈的哲学做到了这点。人确实回到了感性世界 ,这是费尔巴哈的贡献,然而在他那里,人的自由性、能动性却没有着落了。

  这就是马克思哲学得以产生的直接理论基础。马克思提出的“实践”理论既充分肯定 了人的能动、自由本性,又把它置为感性物质活动的基础,从来分裂的人性在马克思哲 学中首次找到了得以统一的现实根据。这样,马克思就不仅解决、回答了困惑德国古典 哲学家的难题,而且由此使整个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我们可以说,没有德国古典 哲学作为理论先导,很难想像会产生出马克思哲学,也很难想像会有哲学理论的根本性 变革。但从另一方面说,马克思哲学的产生,也并不意味着德国古典哲学从此便失去它 在人的理论方面的独立价值和意义。马克思终结了旧哲学(包括德国古典哲学),但并没 有终结人的哲学理论;正相反,马克思的实践理论为关于人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更加广阔 的空间。在我们更加深入研究人、人性的问题时,德国古典哲学仍然是我们应该利用的 宝贵思想资源。

  我们来看德国古典哲学家的下述论断:

  康德:“人之为物,其存在本身就是目的”;“世界上只有一类的存在者,其因果作 用是目的论的,……这类的存在者就是人”(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 书馆1964年出版,“关于目的论的一般解说”一节。)。“人乃是惟一的自然物,其特 别的客观性质可以是这样的,就是叫我们在他里面认识到一种超感性的能力(即自由)” (注:康德:《判断力批判》下卷,商务印书馆1964年出版,“关于目的论的一般解说 ”一节。)。

  费希特:“我完全是我自己的创造物”(注:费希特:《人的使命》,《费希特著作选 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不是自然使人成为他所成为 的人,而是人本身把他自己造成他将成为的人”(注:费希特:《人的使命》,《费希 特著作选集》第3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我是“我自己变为我 的一切存在和现象的惟一源泉”(注:费希特:《人的使命》,《费希特著作选集》第3 卷,商务印书馆1997年出版,“信仰”一章。)。

  黑格尔:“个体是自在的又是自为的:他是自为的,这也就是说,他是一个自由的行 动”(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962年出版,“自我意识”一章 。);“有什么样的行为就有什么样的个人”(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 印书馆1962年出版,“自我意识”一章。);“劳动陶冶事物,……在陶冶事物的劳动 中则自为存在成为他自己固有的了”(注: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上卷,商务印书馆1 962年出版,“自我意识”一章。)。对此,马克思曾指出:“他(指黑格尔——引者注) 抓住了劳动的本质,把对象性的人、现实的因而是真正的人理解为他自己的劳动的结果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第163页。)

  费尔巴哈:“人是从哪里来的呢?先问问人是什么吧!你若弄清楚它的本质,那么他的 起源你也明白了。”(注: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三联书店1959 年出版,第247、247页。)“直接从自然界产生的人,只是纯粹自然的本质,而不是人 。人是人的作品,是文化、历史的产物。”(注: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 》上卷,三联书店1959年出版,第247、247页。)

  这里显然无法引用他们的完整思想,但仅从这些片段就足以看出,德国哲学家完全改 变了看人的传统观念,他们已明确而且自觉地把人、人的本性归结为是一种“自身根源 ”、“自为本性”、“自由的存在”。这是关于人性规定进而也是关于本性规定的一种 全新理解方式。关于本性,从来的哲学都是按照“物种”的规定去理解,把本性看作决 定存在、先于存在的一种既定的不变本质(即通常所说的“本质先于存在”的“本质主 义”)。按照那时的观念,人们很难想像世上还会存在一种以自身为根源、自己造就自 己、自我生成、永在重构知身、不断变异的本性(或许只有“上帝”才能够如此)。突破 了根深蒂固的传统本性观,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思维开拓出一个新的理解时空,许多问题 包括人以及与人有关的所有问题的看法都将发生根本变化。这种变化,有的我们今天已 经意识到了,有的还属于“空场”,需要进一步去开掘。

  翻开现代的哲学著作,人们关于人的说法就与以前的传统理解方式完全不同了。如今 流行的看法是:人是未确定的动物,人就是超越自身;“人是什么”的问题是根据人实 质上之所是来提出和解答的;人就是自由,人不外是由自己造成的东西,首先是人存在 、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人在本质上是不确定的,人的生活并不遵循一种 被事先确定的过程,自然只完成了人的一半,另一半留给自己去完成;人是一个能向世 界无限开放的可能性;人就是生成,人永远没有定型;人根本没有本性,人被宣称为应 当是不断探究他自身的存在物;如此等等。这样的看法,不论你承认不承认,明显都与 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有关。

  关于人的本性,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认为已经了解得很透彻。正如海德格尔所说,人属 于那种“能是”的可能性,这方面的认识是永远不会有尽头的,留给我们的活动空间还 非常之大。

  随着人的本性观点的改变、人性观念的变革,同人、人性相关联的那些领域中,需要 我们去重新理解的问题就更广泛了,例如,“社会”的本性;“历史”的发展规律;“ 哲学”本性和哲学演变的本质;对“文化”、“文明”的理解和认识,以及对“真理” 、“正义”、“价值”、“善恶”种种问题的看法等等。千百年来这些问题都是依照物 种规定的人性观念去认识的,人们耗费了大量精力去追求它们的不变本性、永恒规律、 先验模式,如果不使它们也同样经受德国古典哲学的“洗礼”,我们对它们的认识就不 可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人性观念,达到真正的理解。传统、习惯是一种惰性力量,多年 养成的追求绝对本性的思维习性不是说变就变得过来的。

  这里,我们可以拿“哲学”的观念作为例证。关于“哲学”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学问 ,即如何理解“哲学”的本性问题,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到今天我们还在不断 地争论,总要为它寻找一种标准的模式。我觉得这个事实本身就很能说明问题。过去的 观念是:“我发现了哲学真理,我的哲学是‘真正的哲学’,其他的理论都算不上‘哲 学’”,这是以往哲学家们对自己的“哲学”、也是对“哲学”的基本信念和态度。他 们采取这样的看法和态度是可以理解的,因为那时关于本性的传统观念就是如此,即只 能承认哲学有一种固定的本性,不可能承认哲学会有不断变异的本性。在哲学经历了形 态的无数次转变、人性观念已经发生重大变化的今天,如果还要为哲学寻求一种标准模 式(不变本性),承认这种形态是哲学、不承认那种形态是哲学;认为哲学应当这种样子 、不应当那种样子,这就不好理解了,这只能说明我们有关本性的观念还没有跳出传统 模式。“哲学是什么?”这并没有先验的规定,我们认真观察哲学发展的历史,从哲学 自身的演变过程就会明白这一点。在那里能清楚地看到,哲学理论只是人、人的生存状 态、人的理想追求历史性发展与变革的一种理论表征。人变了,哲学理论就要随之改变 理论形态;人性具有多维特质,哲学就会形成不同的理论倾向。如果我们了解了人的自 我构成、不断变异、多维的本性特质,那就必然会得出结论:哲学永在重构自身、不断 寻求新的可能,它正是作为“人的自我意识理论”而对人性的一种本能表达。人性没有 固定的模式,哲学也就不可能有固定的模式。在这一意义上,黑格尔说的“哲学也就是 哲学史”这句话,确是很有道理的。

  在过去,对待与人相关的问题,追究它的人性根据是一个很重要的方法。若干时期以 来,在发现以往的人性理论都属“抽象人性论”之后,我们便抛弃了这种分析方法。应 该说,那时这样做是对的,不过如果我们估计到人性理论也在变化这种情况,那么,我 们应当抛弃的就只是抽象人性论的根据,而不应该是人性的根据。人性分析在人文学科 不仅必要,而且是带有根本性意义的,失去了人性分析,对于与人相关的那些问题来说 ,也就是失去了它自己的真实“根基”。我们曾经抛弃对哲学史的人性分析,把哲学发 展史归结为一部“阶级斗争史”,在发现这种看法不符合哲学本性之后,又换成了“认 识发展史”、“思想演变史”,换来换去,其结果只是使哲学愈来愈变成哲学词句,哲 学愈来愈不像哲学,哲学史愈来愈不像哲学史。这个经验和教训值得吸取。我们不要忌 讳人性分析,关键问题是必须改变人性的观点和理解方式。在我看来,这里就体现了德 国古典哲学的现实意义。

作者介绍:高清海,吉林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