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保卫战

莫斯科战役是苏联历史学家给予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争中长达600公里地区进行的重要战略性战事的名称,战役从1941年10月一直持续到1942年1月,起因是阿道夫·希特勒认为苏联的首都及最大城市莫斯科是轴心国入侵苏联的最重要的战略性目标及政治目标。

德国的战略性进攻代号为台风行动,它包括了两个钳形攻势:一个由德国第3及第4装甲集团攻击在莫斯科北面的加里宁方面军,最终切断莫斯科-列宁格勒的铁路线;另一个由德国第2装甲军团攻击在莫斯科州南面、图拉以南的西方面军;同时德国第4军团直接从正西面向莫斯科前进。此外,德军另有一个独立的计划,代号为当弗坦行动,它被包括在德军最后阶段的攻势计划中。 最初,苏联红军在莫斯科州通过构筑了三层防御地带,以及部署了新近编成的战略预备队和从西伯利亚与远东军区抽调而来的部队。之后由于德军的攻势被阻,苏联实施战略性反攻及小规模攻势把德军逐回奥廖尔、维亚济马及维捷布斯克,同时在过程中包围了三个德国军团。 在苏联的军事历史中,莫斯科战役被认为是红军首次成功的战略性攻势,虽然付出了巨大的伤亡代价,但却达到了真正及标志性的目标,即解除了德军对己方首都莫斯科的威胁。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一个重要的时刻,最终导致了希特勒及纳粹德国的战败。

1941年9月30日到1942年1月7日,莫斯科会战如火如荼地进行了将近半年。这是人类战争史最大规模的城市保卫战之一,战役代号为“台风” 。此战役德国妄图在冬季到来之前攻占莫斯科。以此向全世界显示其“闪击战”的威力和德国武装力量的“不可战胜”。苏联因准备不足,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德军直趋莫斯科城下。此次战役之后,德国法西斯军队的情势急转而下,而苏军逐渐夺取了战争局势的上风。本次战役给予了德军以不可磨灭的打击。 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的头几年,德军一直认为消灭苏军,占领莫斯科,关系到战争的前途和命运。因为当时苏联的斯大林采用高度集中的独裁的政治体系,经济体系从农业着重发展到重工业。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苏联共产党对苏联的经济生产方式进行了大改造,并成功地把苏联改造成了一个重工业和军事上的强国,是世界上第二军事大国,使苏联跻身于工业化国家的行列。德国认为攻占这座城市,标志着德国在政治上和军事上的决定性胜利。而在莫斯科保卫战上,德国战败。

我认为德国爆发战争是由于自己国家的利益受到了侵害,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在文化方面德国的军阀主义色彩浓厚;在政治方面,德国实行的君主专制制度;在经济方面,一战结束后, 德国签署的《凡尔赛条约》过多的只考虑战胜国的利益分配,条约的空前苛刻性和掠夺本质,加上德国国内普遍不承认军事上战败。使得德国国民对《凡尔赛条约》有极强的抵触和反感情绪,引发了德国普通民众强烈的民族复仇主义情绪。在经历了短暂的平稳期后,外不能排除外侮,内不能解决内患的192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这个脆弱的共和国面临著严重的经济问题,濒临破产的边缘。这些为德国极端右翼势力的兴起提供了良机,德国才走上了法西斯的不归道路。德国在外交策略上选择了冲突的最高形式——国际战争。德国与苏联的国际关系是冲突,苏联的存在对于德国是与德国的利益是冲突的,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因此莫斯科战争是必然发生的。 在德国进攻其他国家的时候,苏联选择袖手旁观。但是德国打破原先的条约攻打苏联时,在巨大的危机面前,苏联军民在莫斯科近郊同德军浴血鏖战。这说明,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苏联战胜德国我分析了几点原因。 朱可夫元帅曾说了一句话:“不是雨和雪在莫斯科附近阻止了法西斯军队,而是受到苏联人民、首都和祖国支撑的苏军的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精神和英雄主义打败了德军百万以上的精锐部队。”他说到了人和,这与苏联的政治分不开。当时苏联的斯大林采用高度集中的独裁的政治体系,权力高度集中于党中央的最高领导机构,而最高决策权往往集团于斯大林个

人,党政不分,共产党管理一切,直接发布命令;管理一切国家事务,形成个人权力的高度集中,而且人民对于斯大林及其崇拜,对于抵抗德国起到团结群众的作用。苏联是世界军事强国,与德国可谓是势均力敌,实力相当,具有对抗性。两国的国家力量相当,但是天时和地利也是不可或缺的因素。这些因素都导致了德国的战败。 莫斯科保卫战打破了希特勒吹嘘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是德国东线走向灭亡的开始。莫斯科保卫战也彻底打击了法西斯德国的嚣张气焰,使德军再也无力在全线发动进攻。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根本转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德军在莫斯科战役中的失败,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这是德军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苏军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苏联人民和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信心。此战的胜利改变了国际关系的外部环境,各国出于维护本国利益,在国际安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领域进行合作,达到现有资源的最优化配置,共同反法西斯。这些国家建立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国际合作,形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国际关系体系同时产生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动力。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