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科技史之中国近代化学和化学工程

中国近代化学和化学工程

(一)中国近代化学和中国化学会

西方化学知识是在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1871年,徐寿与傅兰雅合译《化学鉴原》6卷。1872年,徐建寅译《化学分原》22卷,这是一部关于分析化学的著作。两年后,出版《化学鉴原補编》和《续编》24卷,这是我国第一部有机化学译著。这些译著风行30年,对推动化学的传播起过重要的作用。1901年,留日学生虞和钦译《化学周期律》,发表在《亚泉杂志》第6期上,介绍了化学元素周期律。

1912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其理科下设化学门。1914年,北京大学成立教科书编委会,由俞同奎教授(1876- 1962年)主编化学,并开设化学实验室和材料实验室。

1915年,国民政府工商部在北京创办工业试验所,由曾在 中国化学会欧洲支会 任临时会计的吴匡时做首任所长,所下设应用化学、分析化学和窑业三部分,这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化学研究机构。

自1912年后,设立化学系的高等学校日渐增多。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由张子高、王琎、孙鸿芬三位留美化学家执教物理化学、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等课程。1919年,北京大学率先成立化学系。

进入20年代末期,国内的化学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主要有1928年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成立,该所早期以中草药及有机化合物合成为研究重点,首任所长王琎. 1929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1930年,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成立,该所主要进行无机化学、理论化学和应用化学等方面的研究,首任所长刘为涛。同年,南京国民政府实业部成立中央工业实验所,内分化学和机械两部分,所长为徐善邦。中国西部科学院也在这一年成立,它是由实业家卢作孚创办的,旨在发展我国西部科技和实业的机构。

内设理化研究所,所长王以章。该所主要对工业原料进行分析和试验。1931年,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成立。1932年,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成立。首任所长赵承嘏。该所主要进行中草药的化学药理作用的研究。同年,中山大学化学研究所、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相继成立。到1932年为止,全国约有9所化学研究机构。

1918年1月,王祖榘、李书华、沈觐寅等法国留学生成立了 中国化学研究会 ,研究会曾多次开会研究有机化学名词的译法。一些旅日的化学工作者在日本发起组织过 中国化学研究会.1924年,留美学生庄长恭、李宝庆等组织 中华化学会 ,有60多名留美学生参加。是年4月,选举庄长恭为临时会长,程耀椿为副会长,中文书记李寿恒、英文书记唐嘉装、会计萨本铁。一年后宣告正式成立,会长为王箴,副会长为熊祖同。

进入20世纪,我国化学工作者在近代化学研究中开始取得成果。1918年,胡嗣鸿在《科学》第4卷上发表了关于有色金属冶炼的论文,题目是《以火蒸法于黄铜中取纯铜纯锌之索引》,揭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学研究的序幕。

1919年,刘树杞(1870- 1935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他的论文《从铬酸盐废液中电解再生酸的连续方法》获得美国专利,这一方法曾被一些著名学者引用。他又在美国完成了 电解制造铍铝合金 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制造铝合金的方法,成为当时国际化学界公认的一大发明。

1921年,王琎(1888- 1966年)的《中国制钱之定量分析》论文在《科学》杂志6卷11期上发表,这是我国最早用实验方法进行化学史研究。1923年,王琎在《科学》8卷8期上发表《五铢钱化学成份及古代应用铝、锡、锌、镴考》,为我国不同年代古钱的分析化验,寻找到判断五铢钱年代的实验依据。这一工作是我国化学史研究中的开创性研究成果。

在无机化学方面,高崇熙(1902- 1962年)曾试验了8种新方法,以证明Se7Cl2可在含70%水的体系中制备出来(1925年),受到无机界的赞许。

高崇熙是我国近代无机化学的开拓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北京试剂研究所所长,他为我国的化学试剂的研制和生产作了大量的工作。

1926年,赵承嘏(1885- 1966年)发表有关麻黄素的研究论文,他开创了用近代化学方法分析研究中草药的工作。他后来在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主持中草药化学及药理研究。

在胶体化学方面,傅鹰(1902- 1979年)研究了吸附作用,并在1929年完成博士论文《硅胶自溶液中吸附问题》。论文就吸附作用以及影响溶液吸附的多种因素进行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并作了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分析。

这些成果已成为吸附理论的组成部分。论文还对胶体与表面化学中著名的特拉波(Trauble)规则作了补充和修正,论证了在一定条件下,特拉波规则是可以颠倒的。他的结论多次被国外有关专著引用,被认为具有普遍意义。1932年,戴安邦(1901年- )发表了博士论文《氧化铝水溶胶的本质》,以配位化学的观点,阐明了氧化铝溶胶的组成、性质、结构和生成机制,成为我国最早研究胶体化学与络合化学的学者。

1928年,李方训(1902- 1962年)开创了中国近代物理化学的研究,他探讨了葛林亚试剂在非水溶液中的作用机理,对该试剂在乙醚溶液中的电导、电解、分解电位和电解产物的分离鉴定,都作了系统的研究。同年,张克忠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完成了有关 扩散原理 的博士论文,引起了国际化工界的重视。

中国近代化学的发展使得化学名词的译法成为一个需要统一的问题。还在1885年,傅兰雅和徐寿曾编译《化学材料中西名目表》。1918年,中国化学研究会在法国开会,研究编译有机化学名词的问题,1920年,郑贞文著有《无机化学命名草案》。任鸿隽著有《无机化学命名商榷》,1932年6月,国立编译馆在南京成立,为化学名词的统一工作,特设化学译名委员会,由该馆专任编译郑贞文主持工作。郑贞文还负责起草《化学名词原则》。是年8月,来自全国18个省市的化学家聚集南京,参加当时教育部为讨论化学译名、国防化学和课程标准三大问题而召开的讨论会。人们感到应立即组织起来,为发展我国近代化学的科学研究和教育事业,为抗日救国贡献力量。遂决定发起组织全国性的化学会。8月4日在南京灵谷寺午餐时举行了发起人全体会议,通过组织大纲,宣告 中国化学会 正式成立。8月5日,选举了第一届理事会,选出首任会长为金陵大学校长、化学家陈裕光。书记吴承洛,会计王■。第一届理事为陈可忠、丁嗣贤、曾昭抡、姚万年、郑贞文、李运华。决定出版《中国化学会会志》。10月北平分会成立,12月广州分会成立。

自1933年至1937年每年举行年会。1933年上海分会、南京分会、福州分会、南宁分会成立。1934年天津分会成立,1935重庆分会、杭州分会成立。

1936年汉口分会、日本分会、德国分会成立。

1933年3月,《中国化学会会志》在北平创刊。曾昭抡任总编辑,刊登国内化学界具有创造性的论文。为了便于国际交流,论文都用英文发表。到1952年为止。共发行19卷。1933年8月,在第一届年会上,提出了发行中文化学刊物的提案,于是经全体代表通过,决定再创办一种中文刊物,定名为《化学》。1934年1月《化学》在南京创刊,总编辑是戴安邦,至1952年,共出版14卷。1936年中国化学会又创刊《化学通讯》,主要刊载会务活动情况,加强会员间的联系,初为半月刊,后为不定期,由吴承洛、袁翰青、高济宇担任主编和经理编辑。1949年出完第14卷后停刊。

中国化学会成立后,对推动我国近代化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自1933年至1938年,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庄长恭(1894- 1962年)

一直从事与甾体有关的化合物合成,有力地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

为了合成带有角甲基的多环a- 酮,曾设计了一个有普遍意义的方法,并获得满意结果。他的这个工作引起了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他本人成为我国近代有机化学的先驱。这一时期北京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在有机化学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在制备胺类、酚类化合物及合成甘油脂方面做了不少工作。1933年,合成的 对亚硝苯酚 被国际化学界采用,载入《有机化合物词典》。他还对有机化合物的元素测定方法作了一系列研究,他改变的Mulliken熔点测定仪,曾为我国大学广泛采用。1933年,袁翰青(1905年- )关于对联苯化合物立体化学的研究作出成就,特别是关于变旋作用的发现,受到化学界的重视。荷兰皇家学院特授予他范霍夫(Vanf Hoft)纪念补助金。

1934年,我国生物化学的开拓者吴宪(1893- 1959年)的《物理生物化学原理》一书在美国出版。该书首次提出了以物理生物化学为生物化学的一个分支。

在物理化学方面,黄子卿(1900- 1982年)一直从事热力学和溶液理论的研究,1935年他在麻省理工学院进行测定水的三相点研究,他得到的0。0098℃,至今仍被国际温度标准会采用为标准温度之一。这一研究也推动了当时热化学计量工作,对于热力学和物理化学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1934年,孙承谔(1911年- )在普林斯顿大学作研究助教,同美国著名化学家艾林(H?Eying)合作从事物理化学研究。1935年,他们发表了《关于3体拼撞反应3H→■+H》的论文。1976年美国化学会举行百年纪念,把该论文列为百年成就之一。《Annul  Review  ofphysical  Chemistry》称上述研究是历史上第一个相当准确的计算 ,并 由现代精确的实验论证.他的关于活化能计算结果的论文也为中、美、俄、英的一些教科书所引用。

抗日战争开始后,中国化学会总部由南京迁至重庆。1938年9月,中国化学会第6届年会在重庆召开,大会致电日内瓦反侵略总会,强烈声讨日军使用毒气及侵略暴行。在抗日战争初期,河北工业学院化学制造系主任杨十三(1889- 1939年)毅然投身抗日前线,创立华北人民抗日联军,任冀东抗日联军政治部主任,1939年不幸病逝于晋东南。他是在抗日前线牺牲的第一位化工学家。7月在重庆为他举行追悼会,毛泽东、朱德等送了挽联和祭文。

在抗日战争的艰苦环境里,我国化学工作者以顽强的意志坚持研究工作和教育工作。由于化学工作者集中在我国西部,使西部的化学研究活动趋于活跃。1938年成都分会和昆明分会成立。1940年遵义分会、北碚分会、峨嵋分会、香港分会、河南分会、沪县分会先后成立。1942年江西分会与桂林分会成立。次年,甘肃分会、西安分会和衡阳分会成立。1945年中央大学医学院在成都成立了生物化学研究所。这从一个侧面表明了化学工作者在战争时期对发展中国近代化学的努力。抗日战争胜利后,在西部的各研究机构回迁。

1946年,中国化学总部自重庆迁回南京。1947年,中国化学会派李方训、朱汝华参加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的学术会议和英国化学会成立一百周年庆祝大会。12月,沈阳分会成立,1948年3月,化学家吴宪、吴学周、庄长恭、曾昭抡、侯德榜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中国化学总会由南京迁到北京,曾昭抡当选第16届理事长。至此,学会已有机关会员150个。会员已从发起时的45人,发展到3000人,共选举16届理事会,计有陈裕光、曾昭抡、张洪源、范旭东等人担任过会长(理事长)。

抗战期间,中国的化学工作者把工作重点转到国防工作中来,积极研制防毒面具等军用物资,组织国防化学讲演等。同时纯粹的近代化学研究在一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

1938年,梁树权(1912- )将自己的博士论文《铁原子量的修订》在德国《无机与普通化学杂志》发表,文中所测得的铁原子量为国际原子量委员会采用,一直沿用至今。在无机化学方面,李庆逵(1912年- )对我国土壤中的磷、钾状况作了调查,1940年发表《华南红壤的磷酸盐固定》的论文。

1941年,赵博泉采用熔炼法炼出了我国第一块金属铋。

1941年,著名物理化学家李方训对离子水化绝对熵和水化热理论作了研究,并提出一系列计算水溶液中与离子性质有关的公式。这一研究成果至今仍然被许多著名的专著引用。

著名有机化学家黄鸣龙改进了基什纳- 沃尔夫(Kishner-Wohf)还原法,使还原率大为提高。这一方法后来被称之为 黄鸣龙还原法 ,并编入有机化学教科书中。他们的成就表明中国近代化学在不断地发展着,在个别领域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二)中国近代化工和化工社团

18世纪末,西方已经在制酸、制碱、制漂白粉,以及日用化学产品等方面形成了工业规模,1824年德国人维勒实现了人工尿素合成,使有机化学在医药工业、化肥工业等方面一展身手。在我国,自鸦片战争之后,西方的化工产品和化工原料大量输入,诱发了我国的化工加工业的发展。19世纪60至80年代上海已能制造部分西药、酸、碱、肥皂、火柴,江南制造局开设火药厂等。进入90年代已有酒精厂、炼油厂、玻璃厂、水泥厂、油漆厂等先后设立。但是这一时期的生产须依赖进口原料,国内没有生产酸、碱等化工原料的工业技术。

1911年,黄楚九(1872- 1931年)在上海创办龙虎公司,生产龙虎人丹,抵制日本仁丹,这是中国人独立开设的第一家药厂,后来该公司改名 中华制药公司.1912年方液仙(1893- 1940年)在上海创设中国化学工业社。

中国化学工业社生产三星牌牙粉、雪花膏等化妆品以及肥皂、调味品等产品,成为我国最大的日用化学工业厂家。同年胡国光在上海创设我国首家国华电池厂。1915年,国民政府农商部总长周自齐在北京创办工业试验所,首任所长吴匡时。1916年,久大盐业公司在天津销售精盐,这是我国首家制盐厂。

1919年,中华橡胶厂在上海建立,开创了中国自己的橡胶业。1922年上海五洲固本药皂厂在上海创办。山东博益糖厂附设酒精厂,成为我国酒精工业的开端。

五四运动后,全国抵制外货声浪日高。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帝国主义无瑕东顾,给我国幼弱的民族工业提供了发展的机遇,在这种形势下,一批有作为有才华的化工专家、化工实业家经过顽强奋斗,开创了中国近代化学工业的基础。

旧中国的化学工业界,有 北范南吴 之称的两大化工系统。 北范 即范旭东的天津水利化工系统。 南吴 即吴蕴初的上海天原化工系统。

范旭东(1883- 1945年)原名源让,字明俊,又名锐,湖南湘阴人。1914年在天津用重结晶法制精盐成功。1919年又创办了永利碱厂,打响了我国重化学工业的第一炮。1921年他邀请侯德榜(1890- 1974年)到永利碱厂从事制碱技术研究,从1922至1926年,经过许多艰难与危机之后,终于在1926年6月生产了 红三角 牌纯碱,其碳酸钠含量达到99%以上。同年8月,该产品在美国费城万国博览会上获金质奖章,被誉为 中国工业进步的象征.1922年,范旭东有感于苏尔维法制碱技术的困难,决定在原有实验室的基础上创办黄海化学工业研究所,聘请孙学悟为社长。这是我国第一个民办的化工研究机构,该社在盐卤工业、轻金属工业、肥料、发酵、菌类等方面做了许多有价值的工作。

30年代初,由于合成氨的新型催化剂问世,合成氨在欧美迅速形成工业,硫酸氨作为化肥在农业上得到广泛使用。1934年,范旭东与侯德榜在江苏六合卸甲甸创办了永利硫酸铔(氨)厂,设计中包括合成氨厂、接触法硫酸厂、硫酸氨厂、硝酸氨厂、硝酸钠厂、硝酸钙厂共7个分厂。1937年3月初,这座东亚第一流大型化工联合企业基本建成并投产,它标志着中国近代重化学工业技术走向成熟。正如范旭东所说: 中国基本化工的两翼——酸与碱已经长成.然而开工不到半年,连遭日机轰炸,使生产陷于瘫痪。

吴蕴初(1891- 1953年)名葆元,江苏嘉定人。在30年代创办了天源化工企业。

1922年,吴蕴初掌握了味精成批生产的方法,在上海研制味精获得成功。为抵制日本 味■素 在中国的倾销,1923年,他和上海酱园商人张逸云合作创办天厨味精厂,到1926年已具有年产25500千克的能力。1927年每日产量高达1600磅,盈利数十万元。当时生产味精的原料盐酸全赖进口,而他决定自建盐酸厂。1929年,天源电化厂建成,1930年10月投产,不仅生产烧碱、盐酸,而且生产漂白粉和其他氯化品,开创了我国的电化工业。

1934年又建立了天盛陶器厂。1936年,他建造天利氮气厂,生产合成氨和硝酸。抗日战争爆发后,天原化工厂撤至四川重庆,生产氯碱产品供应抗战后方需要。

1929年,吴蕴初在上海创办中华工业化学研究所,自任董事长,聘潘履洁为所长,从事防腐剂、芳香油、饮食品等方面的研究。1934年,由高崇熙、金开英、曾昭抡在北平设立 中国化学材料实验室 ,专门制备各种特殊有机药品及分析样品,以满足各大学及研究机关的需要。

随着化学工业的发展和化工研究机构相继设立,从事化工研究和生产的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要求组织学会、交流研究成果。1922年4月22日,由陈聘丞、俞同奎教授在北京邀集化学、化工专家十余人,决定成立 中华化学工业会.团体的宗旨在促进化学界与实业界的联络,以振兴我国的化学工业。选举张新吾为会长,陈聘丞为副会长。确定出版《中华化学工业会志》,以俞同奎为总编纂。会章规定会员分正式会员、仲会员(化学、化工系高年级学生)和团体会员三种。

1923年4月在北京召开第一次年会。同年9月,上海分会成立。大体上每年召开一次年会。1929年元旦召开第4次年会,改选理事,决议会址迁到上海;改选曹梁厦为会长,吴蕴初为副会长;《中华化学工业会志》改名为《化学工业》。1931年,吴蕴初出资5万元作为基金,在上海成立 清寒教育基金委员会 ,同时在沪江大学设立 清寒学生奖学金 ,以奖励化学系优秀学生。

1932年的第7届年会上决定创设天厨奖金征文委员会,制定论文奖励办法。1945年11月会员陆续东返,在上海召开临时大会,筹备总会东迁。12月选举理监事揭晓,选举吴蕴初为理事长,陈聘丞为总干事,吴承洛为总编辑。吴蕴初等21人当选理事,徐佩璜、林继庸、戴济为常务监事。

1946年1月,理监会议决定成立募捐委员会。并成立财务、征审、出版、会所、图书等5个委员会,决定了各委员会任务及人选。2月开常务理事会决定出版《化学世界》半月刊,由曹梁厦主编。1949年1月举行联席会议,当即选陈聘丞、徐名材、吴蕴初、侯德榜、曹梁厦、杨公庶等为常务理事,推选陈聘丞为理事长,张泽垚为总干事、王箴为总编纂。《化学工业》出版21卷,《化学世界》出版4卷。

在30年代还有一个化工社团与中华化学工业会并存,那就是 中国化学工程学会.1929年5月10日,顾毓珍、杜长明、张洪沅、区嘉伟、吴鲁强、陈梓庆、庄前鼎、杨伟和陆贯一共9人,在美国倡议组织中国化学工程学会,1930年2月,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成立。选举程耀椿为会长,顾毓珍为书记,杜长明为会计,何玉昆为干事。决定出会刊《化工》,由张洪沅担任会刊委员会主任。学会的目的是:研究化工学术,提倡化工事业,以求我国在化工生产方面能于最短时间达到自给自足。

1930年9月,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举行第一次年会,选举张洪沅、杜长明、顾毓珍、吴鲁强、丁绪淮5人为理事,张洪沅为会长,顾毓珍为书记。

会议讨论了学会迁回祖国以及出版工作迁回国内的问题,还成立了化工名词(译名)审定会,议定了四项审译简则。1930年冬,已集稿4000余条,这一工作为我国化工名词的正式审定奠定了基础。

1931年,北京大学教授刘树杞、中央大学工学院院长顾毓珍,中央大学化学系主任曾昭抡,中央大学教授丁嗣贤、中央工业实验所所长吴承洛共同倡议以中国化工界名义,团结全国力量,成立中国化学工程杂志社。学会同意这一倡议,并决定《化工》改名为《化学工程》,由中央大学和中国化学工程学会作为赞助单位。经选举由吴承洛任总编纂,张洪沅等26人为编辑。

后因日本大举入侵,出版工作一再延搁,直到1934年6月《化学工程》才以中国化学工程杂志社名义在天津创刊。

1936年《化学工程》改为季刊,一直坚持出版到1942年,1948年杂志在天津复刊。抗战期间学会没有组织活动。

1950年中国化学会与上海分会联合举行年会,决定将《化学工业》与《化学工程》合并,定名《化学工业与工程》,由张克忠主编。是年出版了第一卷第1期。

民国时期的化学工业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基础还很薄弱,据统计,最高产量为:硫酸18万吨,硫酸铵22。6万吨,纯碱10。3万吨,烧碱1。2万吨,轮胎4万条,这表明我国当时化学工业的实际水平还是比较低的。

(三)中国近代杰出的化学和化工学家

刘树杞(1890- 1935年)字楚清,湖北圻县人。1919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0年发表了题为《从铬酸盐废液中电解再生铬酸的连续方法》的很有价值的博士论文,并申请了美国专利。这一成果被一些著名学者引用。

1929年,他在美国完成了《电解制造铍铝合金》的著名论文,被当时的化学界公认为 卓越的发明.回国后,历任厦门大学、武汉大学、中央大学和北京大学教授、系主任、理学院院长等职。1935年10月,中国化学工程学会决定设立《楚清纪念奖》,以纪念他在化学工程方面作出的卓越贡献。

庄长恭(1894- 1962年)字丕可,福建泉州人。1921年毕业于美国芝加哥大学,1924年获博士学位。历任中央大学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所长。抗日战争初期曾在上海药物研究所作研究工作,后转移至昆明。

1948年任台湾大学校长。是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所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并被任命为数理化学部副主任。

1931年在德国戈丁根大学和慕尼黑大学研究有机化学,从事麦角甾醇结构的研究,作出了杰出贡献。1934- 1938年,主要从事与甾体有关的化合物合成,有力地推动了多环化合物化学的发展。在合成带角甲基的多环α- 酮的研究中,曾设计了一种有普遍意义的方法,他的研究成果引起了国际有机化学界的重视。此外,他在我国建立了有机微量分析技术,进行了生物碱结构的研究。他从事有机化学研究40多年,是我国有机化学的先驱者。

侯德榜(1890- 1974年),字致本,福建省闽侯县坡尾乡人。1913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化工专业。1921年获哥伦比亚大学博士学位。1921年10月回国,应聘塘沽碱厂总工程师。1934年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南京铵厂厂长。1945年任永利化学工业公司总经理。1950年任中央财经委员会委员、重工业部顾问。1951年任中国化学会理事长。1958年任化学工业部副部长,9月当选中国科协副主席。1963年当选中国化工学会理事长。

侯德榜是中国近代化学工业奠基人之一,世界制碱工业的权威。在他的技术指导下,中国在20年代建成亚洲第一大碱厂,30年代又主持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亚洲最大的硫酸氨厂。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进步的象征。50年代,因发明炭化法合成氨流程制碳酸氢氨,获国家科委创造发明奖。

1943年,首先在实验室完成连续生产纯碱和氯化氨的联合制碱工艺,而后实现了大工业化生产。此法称为 侯氏制碱法.主要著作有1934年出版的《制碱》。该书被誉为中国化学家对世界文明的重大贡献,为中外化工学者所共仰。1959年中文版《制碱工学》出版,是制碱的另一部权威著作。

1943年获英国皇家化工学会名誉会员称号。1944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称号。1948年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委员。

赵承嘏(1885- 1966年)字石民,江苏省江阴人。1910年毕业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1914年在瑞士日内瓦大学获博士学位。1916年在法国从事教育及研究工作,曾在罗克药厂任主任。1922年回国,先后任东南大学化学系教授、协和医学院药学系研究员兼所长。1932年创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任所长。1949年后,任中国科学院评议员,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他长期从事植物化学,特别是生物碱的分离结晶的研究,创造了独到的分离方法。他曾系统地研究了麻黄、雷公藤、细幸、三七、贝母、常山、防己、钩吻、延胡索等30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份,从中发现了许多生物碱。例如从延胡索植物中分离出13种生物碱结晶,从常山植物中分离出3种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异构体常山碱等等。他从许多种中草药的化学成份中发现了许多具有重要生理作用的新生物碱。例如常山碱的抗疟作用、延胡索乙素的镇痛效果。他还在青霉素的钾盐结晶工艺、镇痛药普鲁卡因和降压药的生产方面为我国医药工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我国中草药化学研究的先驱,由他建立的一套系统研究整理祖国医药的科学方法,是对我国近代有机化学的卓越贡献。

黄鸣龙(1898- 1979年),江苏扬州人。1919年赴瑞士留学,1924年获德国柏林大学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上海同德医学专科学校、浙江省医药专科学校、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西南联合大学教授、研究所长。

曾三次出国,在德国维地堡大学、先灵药厂研究院、英国密得塞斯医院生物化学所、美国哈佛大学、默克药厂等单位任教授和研究员。1952年回国,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医学科学院研究院化学系主任、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国际《四面体》杂志名誉编辑、中国化学会理事、中国药学会副理事长等。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早期研究植物化学,主要是关于生物碱,尤其是延胡索、细幸的有效成份的研究。后来研究甾体化学,1938年,他与Inhof-fen发现双烯酮酚的移位反应。1940年,他在应用这一移位反应研究山道年及其一类物的立体化学时,发现变质山道年的四个立体异构体在酸碱作用下可以 成圈 地转变。

这在立体化学中是一个有理论意义的发现,因而引起了国际著名化学家的重视。山道年C11甲基的绝对构型,经黄道年等人及日本学者分别用Prelog不对称法得到解决,他的这一研究为世界各国解决山道年及其一类物的绝对构型和全合成提供了理论依据。1946年,黄鸣龙对Kishner-Wolff还原法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进,这一改进后的方法已在国际上广泛应用,并写入有机化学教科书中,被称之为 黄鸣龙还原法.50年代,他注意研究有疗效的甾体化合物工业生产。1958年利用国产原料七步合成了可的松,从而填补了我国甾体工业空白。他又是我国甾体激素药物工业的奠基人,在甾体的合成中,十分重视合成方法和反应的研究。60年代,他领导研制了我国首创口服避孕药甲地孕酮,并指导研究其他几种主要甾体计划生育药物。1982年,他因甾体激素的合成和甾体反应的研究,获得自然科学二等奖。

傅鹰(1902- 1979年),福建省福州市人。1922年赴美留学,1928年获密执安大学科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北京协和医学院、东北大学、山东大学、重庆大学教授、厦门大学教务长和理学院院长。1945年在密执安大学研究院工作。1950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石油学院任教。1954年在北京大学化学系建立我国第一个胶体化学教研室。1962年任北京大学副校长。

早在20年代,傅鹰就在巴尔太(Bartell)指导下研究吸附作用,对吸附作用以及影响溶液吸附作用的各因素作了广泛的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这一成果已成为吸附理论的组成部分,为美国化学家凯雪台《吸附与色谱》一书多次引用。他还对胶体与表面化学中著名的特拉波(Trauble)规则作了补充和修正。开展了液体对固体的润湿热研究,首次系统地测定了二元液体混合物对固体的润湿热,指出润湿热是总表面能变化而不是自由表面能变化的度量。他首创利用润湿热测定固体粉末表面的热化学方法。这一方法比著名的B?E?T气体吸附法早8年。国外的有关专著对这一方法作了介绍。

1955年,他被选为中国科学院数理化学部委员。

李方训(1902- 1962年),江苏仪征县人。1925年毕业于金陵大学,1928年赴美留学,1930年获美国西北大学博士学位。历任金陵大学教授,理学院院长,南京大学副校长等职。

早年研究葛林亚试剂在非水溶液中的作用机理,对该试剂在乙醚溶液中的电导、电解、分解电位和电解产物的分离鉴定,作了系统的研究。这是一项开创性的研究,他对物理化学和电化学的基本原理都作出了很大的成绩。

他对水溶液中的离子也作了系统研究。抗战期间,金陵大学内迁成都,他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工作着,连续发表了有关离子的水合热、水化熵、表观体积、等张比容、极化和半径、抗磁性、磁化极化率等方面的论文,表现了很深的学术造诣。他的有关离子水化绝对熵和水化热理论以及他所提出的一系列计算水溶液中与离子性质有关的公式,是国际化学界公认的成就,至今仍然被不少著名的专著引用。由于他对溶液理论的卓越贡献,1947年,英国剑桥大学、美国化学会邀请他去讲学。1948年,美国西北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并赠他象征已打开智慧之门的金钥匙。这表明他已成为有世界声誉的学者。1959年,他又发表了有关葛林亚试剂电池电动势的论文,受到国际上有关研究者的重视。

1940年以来,历任中国化学会常务理事及《中国化学会会志》和《化学学报》的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曾昭抡(1899- 1967年),湖南湘乡人。1920年秋赴美留学。1924年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回国后历任中央大学化学系教授、化工学系主任、北京大学化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1年在南京创建中国化工学会,长期担任《中国化学会会志》总编辑,并多次担任中国化学会会长和常务理事。1949年以后先后担任北京大学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高教部副部长、全国科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所长。

他在化学的许多领域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成绩卓著。在元素有机化学方面特别是对有机氟及金属有机化合物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取得了重要成果。在制备胺类、酚类化合物以及合成甘油酯方面,也做了大量工作。在分析化学方面,曾就有机化合物元素的测定方法的研究和改良,发表过不少有价值的论文。他改良的马利肯(Mulliken)溶点测定仪,曾为我国各大学普遍采用。在有机理论方面,和孙承谔等提出了一个计算化合物沸点及计算二元酸和脂肪酸熔点的公式。他曾担任中国化学会名词委员会第一届常务委员。1953年,在他主持下,名词委员会通过了15000条汉语化学名词。

1948年,他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1955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委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