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进行对话教学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让“对话”在阅读教学的星空闪亮

——《小学语文进行对话教学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对话教学的兴起。当代,随着建构主义理论、情境学习理论、教学交往理论的发展和逐步整合,一种基于上述理论的现代教学范式——对话教学正在孕育形成。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对话教学正在成为新课程倡导的课堂教学范式。

2.阅读教学中对话的普遍低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课改以来,沉寂的课堂热闹了起来,对话成了语文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对话理念的引入,的确给语文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但是仔细审视当前的语文课堂,由于观念的偏差、认识的局限,导致对话教学中出现了很多虚浮和无效现象。

3. 同一领域的研究需要深化。目前,关于对话教学的研究处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状态,有的已结题,有的正在研究,但各自研究的对象、研究的侧重点等有所不同,某些观点、做法能为己所用 。然而,阅读教学中的对话还处于探究阶段,阅读教学的对话教学的系统性论述和实践探索还不多见;这些问题不解决,阻碍了语文新课程推进的步伐,也影响着阅读教学从传统教学模式中彻底摆脱出来。

基于上述几方面认识,我们提出该课题。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对话教学进行认真的反思和纠偏,构建积极有效的阅读对话教学框架。

二、课题的界定

概念界定:

1、对话:对话教学是对话精神在教育领域的回应。克林伯格认为,在所有的教学的中,都进行着最广义的对话,不管哪一种教学方式占支配地位:相互作用的对话都是优秀教学的一种本质性标识。

2.对话式阅读教学:在阅读教学中,把对话当作教学的基本原则。对话式阅读教学既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生存状态。从理念上讲,对话式阅读教学是以人为本的教学;从方式上讲,对话式阅读教学是积极互动、多向交往的教学;从过程上讲,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创造、生成的教学;从师生关系上讲,对话式阅读教学是平等、民主的教学。真正的对话式阅读教学体现的是对话主体间视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对话主体各自向对方的“精神敞开”和“彼此接纳”。在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文本之间是一种民主、平等的双向交流关系。对话的目的不仅限于知识的获得,更在于了解和掌握知识获得的过程,形成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运用教育科学和语文科学的理论与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小学语文课堂中进行“对话式”教学实践与研究,探索和认识小学语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及本质特点,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与发展,促进学生语文素质的全面发展,进一步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2、通过研究。构建语文教对话”教学体系(目标、方法和基本模式)。

3、通过研究,在教育科研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提高教师素质。

4、为小学语文课程的实施提供“对话”小学语文教学的各种策略和优秀的教学案例及可借鉴的经验。

四、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自2011年11月成立课题组至今的三年的研究实践,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自2011年11月到2012年1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形成实践研究的课题方案,并进行课题论证,组建课题组。

第二阶段:自2012年2月到2014年7月。

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梳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践研究,探索对话式阅读教学的基本规律。

第三阶段:自2014年8月到2014年10月。

课题组成员一边继续开展课例研究,一边积极做好结题准备工作:整理、完善各项研究资料并装订好,完成课题组教师获奖论文、案例汇编,完成总课题结题报告,准备结题。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找文献资料,进行理论学习。

为了做好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成员去书店、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学习了大量的相关理论。翻阅了大量教育杂志,研读有关文章对我们所要研究的课题从理论上进行解读。此外,我们还利用互联网学习了许多同行的教研成果

2.观察分析法——对学校教育现状进行观察分析。

通过对一系列教育现状的观察与分析,发现对话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针对问题,进行有的放矢的研究,提高课题研究的实效性。

3.讨论法——进行课题研讨。

真理越辩越明,课题越议越亮。我们设立了定期、定点进行课题研讨的机制,进行研讨活动,有时是理论学习,有时是学习心得交流。 通过反复研讨,我们确定了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

4.课堂实验法——制定对策,勇于实践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与认识:

一、调查阅读教学课堂对话的现状。

著名教育家李吉林老师曾耐人寻味地告诉人们,要了解儿童,就必须“用孩子的眼睛看”“我,长大的儿童”。要想在课堂中和儿童进行深入的对话,我们要努力用“儿童的眼光”去看看大千世界充盈着的纯真情趣;用“儿童的大脑”去思考参悟生命的真谛;用“儿童的情感”去体验文本中的真、善、美„„

我们用教育的眼睛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中的对话仍然存在着言不由衷的“假对话”,脱离文本信马由缰的“空对话”,琐碎繁杂的“浅对话”。这种种误区和尴尬应引起我们的警惕,这样的“对话”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信马由缰的“空对话”

“空对话”就是盲目对话,是指在教学中不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一味地赶潮流,求热闹,为对话而对话的一种课堂互动。“空对话”淡化了语言文字的咀嚼品味,虚化了语言文字感悟积累,从而让语文课堂变了味,削弱了课堂形成发展学生语文素养的作用。

2.蜻蜓点水的“浅对话”

“浅对话”是指不能让学生产生触动和体验,无法给学生正确的引导,停留在思维表层的浅层次的对话。这样的对话缺乏思想的碰撞、思维的交锋,更缺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唤醒和自我反思。深究原因是教师缺乏组织学生进行深层对话的教学策略,缺少应对学生对话生成的教学机智。

3、言不由衷的“假对话”

“假对话”则是指只有在对话过程中有名无实,只有对话的形式而无对话的实质。在对话内容上,教师以自己的思维和语言来代替学生的思维和语言,忽略学生的体验和感受;在对话对象上,牺牲了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只关注极少数所谓的优生,造成了对话中的“热岛效应”;在对话导向上,教师是对话中的主动者,学生是消极被动者,把对话看作课堂表演的“道具”。

二、创设对话氛围,营造和谐对话氛围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在以下一些情况下,有利于学生对话:

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兴趣时;学生的身心都处于最佳状态时;当教学内容能够用多种形式呈现时;当学生遇到理智挑战时;学生发现知识的个人意义时;当学生能自由参与探索与创新时;当学生被鼓舞被信任,相信他能做重要的事情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