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心理实验和心理规律

3 个有趣的心理实验 1、“感觉剥夺”实验 1954 年,加拿大麦克吉尔大学的心理学家首先进行了“感觉剥夺”实验:实验中给被试 者戴上半透明的护目镜,使其难以产生视觉;用空气调节器发出的单调声 音限制其听觉; 手臂戴上纸筒套袖和手套,腿脚用夹板固定,限制其触觉。被试单独呆在实验室里,几小时 后开始感到恐慌,进而产生幻觉……在实验室连续呆了三 四天后,被试者会产生许多病理 心理现象:出现错觉幻觉;注意力涣散,思维迟钝;紧张、焦虑、恐惧等,实验后需数日方 能恢复正常。这个实验表明:大脑的发 育,人的成长成熟是建立在与外界环境广泛接触基 础之上的。 只有通过社会化的接触, 更多地感受到和外界的联系, 人才可能更多地拥有力量, 更好地发展。 2、“迟延满足”实验 发展心理学研究中有一个经典的实验,称为“迟延满足”实验。实验者发给 4 岁被试儿童 每人一颗好吃的软糖, 同时 告诉孩子们: 如果马上吃, 只能吃一颗; 如果等 20 分钟后再吃, 就给吃两颗。有的孩子急不可待,把糖马上吃掉了;而另一些孩子则耐住性子、闭上眼睛或 头枕双 臂做睡觉状, 也有的孩子用自言自语或唱歌来转移注意消磨时光以克制自己的欲望, 从而获得了更丰厚的报酬。研究人员进行了跟踪观察,发现那些以坚韧的毅力获 得两颗软 糖的孩子,长到上中学时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自信心和独立自主精神;而那些经不住软糖 诱惑的孩子则往往屈服于压力而逃避挑战。在后来几十年的跟踪 观察中,也证明那些有耐 心等待吃两块糖果的孩子,事业上更容易获得成功。实验证明:自我控制能力是个体在没有 外界监督的情况下,适当地控制、调节自己的行 为,抑制冲动,抵制诱惑,延迟满足,坚 持不懈地保证目标实现的一种综合能力。 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 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重 要心理素质。 3、情绪实验 古代阿拉伯学者阿维森纳, 曾把一胎所生的两只羊羔置于不同的外界环境中生活: 一只 小羊羔随羊群在水草地快乐地生活;而 在另一只羊羔旁拴了一只狼,它总是看到自己面前 那只野兽的威胁,在极度惊恐的状态下,根本吃不下东西,不久就因恐慌而死去。医学心理 学家还用狗作嫉妒情绪 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另一只狗当 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性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 态反 应。实验告诉我们: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 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一个人

在生活中 对自己的 认识与评价和本人的实际情况越符合,他的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越能把压力变成动力。 5 个有趣的心理规律 罗森塔尔效应 有一位名叫罗森塔尔(RobertRosenthal)的人,在 1966 年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研究变 态心理学的人,可能为研究者自身存在的一些 问题,把研究结果“污染”了。他设计了一些 实验,试图证明实验者的偏见会影响研究结果。其中有一项实验是这样按排的,他让大学生 用两组大白鼠做实验,主持 实验的人告诉大学生们说,这两种大白鼠品种不一样,一组是 十分聪明的,另一组特别笨。事实上这两组大白鼠没有什麽差别,而大学生们都相信,实验 结果肯定是 不一样的。学生们让这两组大白鼠学习走迷宫,看看哪一组学得快。结果他们 发现,“聪明”的那一组大白鼠比“笨”的那一组学得快。 罗森塔尔对这种果怎样解释呢?他推测说,这有能是由于实验者对“聪明”的动物和蔼友好, 对待“笨”的动物粗暴而造成的。 在另一项 引人注目的研究中,罗森塔尔及其同事,要求教师们对他们所教的小学生进

行智力测验。他们告诉教师们说,班上有些学生属于大器晚成 (lateblooming)者,并把这 些学生的名字念给老师听。罗森塔尔认为,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可望得到改善。自从罗森塔 尔宣布大器晚成者的名单之 后,罗森塔尔就再也没有和这些学生接触过,老师们也再没有 提起过这件事。事实上所有大器晚成者的名单,是从一个班级的学生中随机挑选出来的,他 们与班上其 他学生没有显著不同。可是当学期之末,再次对这些学生进行智力测验时,他 们的成绩显著优于第一次测得的结果。这种结局是怎样造成的呢?罗森塔尔认为,这可 能 是因为老师们认为这些晚器大成的学生,开始崭露头角,予以特别照顾和关怀,以致使他们 的成绩得以改善。 上述情况为什么会发生呢?用心理学的术语来说就是因为人们的头脑中事先就存在着 一种定势,定势又作何解释呢?这需要从头说起。定势也可以说是一 种心向,是指在对某 一刺激发生反应以前, 就已经存在的某种意向。 比如你听别人说过, 张某近来对你很不满意, 那么你在遇到他时,即使他没有说一句对你不满的 话,你也会体验到一种不自然的感觉。 如果你听别人说这个人专会挑别人说话的毛病, 那么你在同他讲话时, 就不如平时讲话那样 流利。这就是因为事先你的脑子里 存在着一种趋势,由于这种趋势的存在,使你的反应同 平时大不一样。 超限效应 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有一次在教堂听牧师演讲。最初,他觉得牧师讲得很好, 使

人感动,准备捐款。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他有些不耐 烦了,决定只捐一些零 钱。又过了 10 分钟,牧师还没有讲完,于是他决定,1 分钱也不捐。到牧师终于结束了冗 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由于气愤,不 仅未捐钱,还从盘子里偷了 2 元钱。 这种刺激过多、过强和作用时间过久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称之为“超限 效应”。 超限效应在家庭教育中时常发生。如:当孩子不用心而没考好时,父母会一次、两次、 三次,甚至四次、五次重复对一件事作同样的批评,使孩子从内疚不安到不耐烦最后反感讨 厌。被“逼急”了,就会出现“我偏要这样”的反抗心理和行为。 因为孩子一旦受到批评,总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恢复心理平衡,受到重复批评时,他心里会嘀 咕:“怎么老这样对我?”孩子挨批评的心情就无法复归平静,反抗心理就高亢起来。 可见,家长对孩子的批评不能超过限度,应对孩子“犯一次错,只批评一次”。如果非要再次 批评,那也不应简单地重复,要换个角度,换种说法。这样,孩子才不会觉得同样的错误被 “揪住不放”,厌烦心理、逆反心理也会随之减低。 3 对 1 规律 说服别人或提出令人为难的要求时,最好的办法是由几个人同时给对方施加压力。 那么为了引发对方的求同行为, 至少需要几个人才能奏效呢?前面的实验结果表明, 能够引 发同步行为的人数至少为 3~4 名。 当两个人统一口径诱使某人采取求同行为时, 几乎没有人会作出错误选择。 如果人数增加到 3 人,求同率就迅速上升。效果最好的是 5 个人中有 4 人意见一致。人数增至 8 名或 15 名, 求同率也几乎保持不变。 但是, 这种劝说方法受环境的制约较大, 在一对一的谈判中或对方人多时就很难发挥作 用。当对方是一个人时,你可以事先请两个支持者参加谈判,并在谈 判桌上以分别交换意 见的方式诱使对方作出求同行为。在纸牌游戏中,经常能看到这种现象。纸牌游戏一般由 4 个人参加,在游戏过程中如果时机成熟,有人会建议 提高赌金或导入新规则,同时也会有 人提出异议,这时如果能拉拢其他两人,三个人合力对付一个人,那么剩下的那个人会因寡 不敌众而改变自己的主张,被多数的 力量说服。

克莱乌杰比茨的手下败将拿破仑也曾说过:“胜利在于兵力充足。”由此看来,“以多胜 少”的道理应该是在克莱乌杰比茨之前就有的一个规律。 贝勃规律 第一次刺激能缓解第二次的小刺激──“贝勃规律” 有一个关于“诱敌深入法”的有趣实验。人们对报纸售价涨了 50 元或汽车票由 200 元涨 到 250 元会

十分敏感,但如果房价涨了 100 甚至 200 万元,人们都不会觉得涨幅很大。人们 一开始受到的刺激越强,对以后的刺激也就越迟钝。 下面的例子说明了这种“贝勃规律”。一个人右手举着 300 克重的法码,这时在其左手上 放 305 克的法码,他并不会觉得有多少差别,直到左手法码的 重量加至 306 克时才会觉得 有些重。如果右手举着 600 克,这时左手上的重量要达到 612 克才能感受到差异。即比前一 种情况要多给一倍以上的刺激才会有所 反应。所以要想辨别出刺激间的差异,刺激总量越 大,其差额也必须越大。 “贝勃规律”经常应用于经营中的人事变动或机构改组等。 一家公司要想赶走被视为眼中 钉的人,应该先对与这些人无关的部门进行大规模的人事变动或 裁员,使其他职员习惯于 这种冲击。 然后在第三或第四次的人事变动和裁员时再把矛头指向原定目标。 很多人受到第 一次冲击后,对后来的冲击已经麻木了。 从一开始就提出令人难以拒绝的优厚条件, 等谈判基本结束后再指出一些不好的细节并使对 方接受的“诱敌深入法”基本上也是以“贝勃规律”为基础的。对方被一开始的优厚条件所诱 惑,对后来才知道的不好的部分也就会较轻易地接受了。 皮革马利翁效应 传说古希腊塞浦路斯岛有一位年轻的王子, 名叫皮革马利翁, 他酷爱艺术, 通过自己的努力, 终于雕塑了一尊女神像。对于自己的得意之作,他爱不释手, 整天含情脉脉的注视着他。 天长日久,女神终于神奇般地复活了,并乐意做他的妻子。这个故事蕴含了一个非常深刻的 哲理:期待是一种力量,这种期待的力量就被 心理学家称为皮革马利翁效应。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