硕士中期报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硕士研究生

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期报告

姓 名______胡雅杰______________ 学 号____4006080150____________ 专 业_____地质工程_____________ 导 师______邓宏文______________ 所在院系_____能源学院________ ___

2012 年 11 月 6 日

目 录

一、基本情况

1、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2、研究目的任务 3、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二、工作进展与完成工作量 三、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六、参考文献

一、基本情况

1、选题背景与研究性质

本论文以中石化西南分公司、云南超越油气有限公司和北京利达泰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的《陆良盆地油气综合解释评价研究》项目为依托。项目执行时间:2010年9月-2012年05月。

课题主要研究范围为陆良盆地主要勘探区--大嘴子气田及周边地区。盆地总面积约235km2。目前三维地震满覆盖面积155.04km2,完成钻井24口。

2、研究目的任务

以钻、测井层序地层研究为基础、利用高分辨三维地震资料,结合地震地层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分析界面特征,建立目标层位的层序地层划分与对比格架;建立有利区域基准面旋回识别标志,总结基准面旋回划分方法,进行等时地层追踪与对比;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利用钻、录井和测井资料,识别研究层段的沉积微相与储层成因类型;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内,分析目的层段的沉积体系纵向演化与平面展布规律,分析其控制因素,预测可能的含油气有利区带,确定勘探目标。

3、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1)充分利用该区所有的钻井、测井、录井、测试资料,利用高分辨对比理论和方法,进行地层对比和标定,在此基础上,利用陆良盆地三维地震满覆盖面积155.04km 2的地震处理资料成果,完成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解释;编制相当于上新统茨营组四段底部、茨三段上、中、下部、茨二段中、底部和泥盆系顶(D )等八个层的构造图;并通过精细解释进一步落实构造和小断层;借助三维可视化技术,完成三维地震资料的构造精细描述。落实三维区块内主要目的层的展布特征。

(2)针对对茨三段五砂组顶(N2C3V )茨三段四砂组顶(N2C2 Ⅳ)茨三段三砂组顶(N2C3III )茨三段二砂组顶(N2C3II )茨三段一砂组顶(N2C3I )储层等主要目的层开展沉积相、地震相研究,编制地震相、沉积相分布图。利用地震属性分析、相干等特殊处理技术对断层和有利储层的空间展布进行预测,预测有利储层发育区。

(3)对已知油气藏进行归类分析,精细落实区内局部构造形态、圈闭类型及条件,在断裂系统落实的基础上,进而对圈闭进行综合评价。特别是茨二段砂岩构造及岩性圈闭;落实区内碎屑岩储层和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展布规律,预测各储层的含油气性。

(4)结合地震属性、反演等技术方法,开展地震相和沉积相研究,建立砂体的地震响应特征,落实并描述各类圈闭,总结一套适合本区的圈闭落实与评价技术方法。

二、工作进展与完成工作量 1 目前完成的主要工作

(1)收集、拷贝、加载陆良盆地三维地震高分辨资料155.04km 2。 (2)收集消化20余口完钻井完井地质总结报告、综合录井、测井、岩心,分析化验等基础资料。收集查阅了前人关于陆良盆地的地层、构造、沉积,储层,烃源岩以及综合研究和部署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报告。

(3)全区框架地层对比,井-震结合进行地层划分对比方案调整,制作15口井的合成地震记录进行层位标定,完成地层对比剖面5条。运用连井地震剖面建立全区等时地层格架网络,准确标定地质层位,利用全三维地震资料解释技术对陆良盆地8个地震反射层进行追踪对比,对比解释三维155.04km 。

(4)完成陆良盆地三维区地震T3、T4、Tg 等8个反射层的构造图,地层残余厚度图,地震T2、T3、T4、T5、Tg 反射层断裂系统图,以及多个局部构造的精细构造解释和成图。

(5)完成陆良凹陷三维区基本石油地质条件综合分析工作,进行了生储盖层空间展布规律研究

2

(6)根据单井相分析及相应分析化验资料,进行沉积模式,单井相及沉积相研究,运用地震多属性分析技术和可视化技术,寻找与储层的相关性,进行储层平面分布预测,重新厘定了各主要层系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范围,对目的层段进行了沉积亚相和微相研究。完成沉积剖面3条、沉积相平面图8张。

三、阶段性研究成果与创新认识

1、系统地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的原理,在单井层序地层分析的基础之上,通过连井层序地层分析和地震层序地层分析对工区的等时层序格架进行了研究,并建立了研究区的层序格架。

陆良盆地的茨营组地层统一划分为五个三级层序(表3-1),其中将现行地层划分方案中的茨营组一段和二段合并划为一个三级层序SQ1,茨三段分为SQ2和SQ3两个三级层序,茨四段也分为SQ4和SQ5两个三级层序。

表3-1陆良盆地层序划分方案

各三级层序具有以下总体特征,见图3-1-图3-5:

① SQ1为一湖盆发育初期水域逐渐扩大的沉积环境背景,低位体系域不发育,主要为湖侵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基本属于一个向上变深的湖盆充填、扩张沉积类型为特征;

图3-1 陆4井-陆9井-陆5井地层对比图

② SQ2〜SQ4层序发育于新一期基准面相对上升,湖盆逐渐扩张时期。SQ2发育于暴露面之上,是湖盆扩张初期,水域逐渐扩大,低位体系域最为发育的层序;SQ3是湖盆的进一步扩张时期,为一对称旋回,以向上变深湖盆充填,扩张背景下的沉积类型为主;SQ4是湖盆扩张的巅峰时期,旋回对称性好,是可容空间增长到最大时期的沉积,湖侵体系域最发育,该层序是最主要的湖泛期,到达巅峰之后,湖盆开始逐渐缩小。

③ SQ5层序发育于区域性水退,湖盆萎缩时期。是以下降半旋回为主的不对称旋回,低位体系域不发育,高位体系域最为发育,以向上变浅的湖盆收缩沉积类型为特点;

SQ2~SQ5层序具有低位体系域向上逐渐减小,高位体系域逐渐增大的完整旋回的特点。

图3-2 陆5井-陆14井-陆7井-陆8井地层对比图

陆6井—陆14井地层对比图

陆6井

GR 陆2井

RLLS GR 陆9井

RLLS GR 陆10井

RLLS GR 陆14井

RLLS GR RLLS 图3-3 陆6井-陆2井-陆9井-陆10-陆14井地层对比图

农2-1井

GR DEN 陆10井

GR RLLS GR 陆15井

RLLS

图3-4 陆2-1井-陆10井-陆15井地层对比图

GR 陆5井

RLLS 图3-5 陆2-1井-陆5井地层对比图

2 典型单井相分析,确定沉积亚相和微相

根据沉积体系的分布,单井相分析选择了东部陡坡带陆2井,西北部斜坡陆12井和深凹中陆9这三口代表性的井作为分析对象。主要特点是结合了层序地层学旋回和体系域的分析。

陆9井单井相分析(图3-9)

陆9井:该井处在湖盆中心,茨营组各组段地层发育最厚最全,代表了浅湖-半深湖泥岩、浊积扇砂体的沉积。

茨营组一、二段(SQ1层序):发育湖泊沉积体系,亚相为半深湖—深湖,湖泥及灰质泥岩为主要微相特征。

茨营组三段(SQ2—SQ3层序):主要发育湖泊和水下扇沉积体系,本井茨三段底部为水下扇沉积,呈前积式,由浅湖泥、中扇、外扇组合而成,中扇发育,主要为反旋回沉积。中部为大段的浅湖-半深湖泥岩和浊积扇砂体,水体较深,向上砂体较发育。上部为水下扇沉积,中扇发育,扇中水道和水道间沉积微相砂体较发育,其中水下扇和浊积砂为本区主要含气储集层。

茨四段由下到上水体逐渐变浅,下部为浅湖-半深湖,砂体不发育,为薄层席状砂。上部水体变前,为扇三角洲沉积,其下部为深湖—半深湖至滨浅湖沉积,砂体不发育,主要为湖质泥岩,滩砂和湖泥微相。其上部则水体变浅,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由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平原沼泽泥炭层及前缘河口坝。

2、陆2井单井相分析(图3-10)

陆2井位于陆良盆地东部断褶带,是大嘴子背斜构造气藏之上的典型井。 茨营组一、二段(SQ1层序):发育大套厚层湖泊沉积体系,亚相为半深湖—深湖,湖泥及灰质泥岩为主要微相特征。

茨营组三段(SQ2—SQ3层序):主要发育和水下扇湖泊沉积体系。本井茨三段底部为水下扇沉积,呈前积式,以中扇亚相的扇中水道发育为特征,主要为反 旋回沉积。中上部为大段的浅湖-半深湖亚相的湖泥发育为主,水体较深,湖泥间浊积砂较发育,是大嘴子气田主要含气储集层。茨营组四段(SQ4-SQ5层序):由下到上水体逐渐变浅,中下部滨浅湖沉积为主,砂体不发育,主要为湖质泥岩,滩砂和湖泥为微相特征。上部水体变浅,发育扇三角洲沉积,发育扇三角洲沉积,由扇三角洲平原分支河道、平原沼泽组成。

图3-10 陆2井单井相图

图3-9 陆9井单井相图

3、陆12井单井分析(图3-11)

陆12井位于陆良盆地的北部斜坡带与西部斜坡带相交处三角洲沉积体系中。

茨营组一、二段(SQ1层序):发育湖泊沉积体系,亚相为半深湖—深湖,湖泥及灰质泥岩为主要微相特征,茨二段下部为灰质泥岩,中部发育一套厚层状正旋回浊积砂,上部主要为湖泥。

茨营组三段(SQ2—SQ3层序):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本井茨三段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沉积微相发育。上部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河口坝沉积微相互层为主,向上砂体较发育。

茨四段由下到上水体逐渐变浅,下部滨浅湖亚相发育,砂体不发育,发育湖

泥和砂坝互层沉积微相沉积。上部水体变浅,其下部为深湖—半深湖至滨浅湖沉积,砂体不发育,主要为湖质泥岩,滩砂和湖泥微相。其上部则水体变浅,为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缘河口坝互层发育,是西部斜坡带主要含气储集层。

4、陆7井单井分析(图3-12)

陆7井位于陆良盆地的北部斜坡带三角洲沉积体系中。

茨营组一、二段(SQ1层序):发育湖泊沉积体系,亚相为半深湖—深湖,

湖泥及灰质泥岩为主要微相特征。

茨营组三段(SQ2—SQ3层序):主要发育三角洲沉积体系的三角洲前缘亚相

沉积。本井茨三段下部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发育。上部以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为主。

茨四段由下到上水体逐渐变浅,下部为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水下分支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及前缘河口坝互层发育,是北部斜坡带主要含气储集层。上部为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和河间泥沼微相,砂体不太发育。

图3-11 陆12井单井相图

图3-12 陆7井单井相图

3 连井层序格架特征

通过选取不同方向过井剖面分析研究区的层序地层格架特征。主要选取了三条连井剖面(图3-13)进行分析:这三条剖面分别为:陆2-1井-陆9井-陆15井(图 3-14),陆14井-陆10井-陆9井-陆2井-陆3井(图 3-15)、陆5井-陆12井-陆14井-陆7井-陆8井(图 3-16),,通过层序对比剖面发现研究层段在整个研究区的厚度变化较大。

图3-13 连井剖面图(图中绿色线)

图3-14 农2-1井-陆9井-陆15井连井沉积相

图3-15 陆14井-陆10井-陆9井-陆2井-陆3井连井沉积相

图3-16 陆5井-陆12井-陆14井-陆7井-陆8井连井沉积相

结合构造解释结果,选出三个有利区域,作为下一步工作的有利目标。

(1)东部挤压构造带

位于陆良盆地东南部,构造位置处于盆地东部挤压构造带,为喜山Ⅲ幕期间

盆地东界大断裂边缘挤压背景上发育了一系列以背斜半背斜和断鼻为主的构造圈闭。已经落实有2个背斜—大嘴子背斜、马街背斜以及陆15断鼻构造圈闭。形态上背斜构造为东西两翼被断裂复杂化为一长轴背斜,长轴走向NE 向,短轴走向NW 向。背斜西翼陡,东翼缓,西翼发育有盆地边界大断层派生出的北东走向的逆断层。该构造带紧邻生烃凹陷,为盆地天然气聚集的最有利地带,盆地主要气井、探明储量位于该区的大嘴子背斜陆2块、陆3块。马街背斜完钻的陆6口,见气流但未达到工业气流标准,获低产天然气流,但由于储层泥质含量高、物性差未达到工业气流标准。经过储层改造,马街背斜有可能获得探明储量。大嘴子背斜北部的陆15块,为一个受边界断裂控制,被北北东向断层切割开的断鼻构造,完钻的陆15井,位于该断鼻的低部位,分析认为其高部位具有优越的气藏成藏条件。

(2)中部凹陷岩性油气藏

位于盆地中部,为盆地烃源岩发育区,气源较充足,保存条件较好。此区带

未发现构造圈闭,但泥岩发育,砂岩向南尖灭,具有发育一些规模小的岩性气藏的条件,本区陆9块紧邻大嘴子背斜,是一个在东部陡坡沉积背景上发育的浊积扇体控制的岩性气藏,该井南部的陆4井,也具有相似的沉积背景,这两个岩性区是中部凹陷带下部滚动勘探的重点。本区完钻3口井,其中陆9井获工业气流。

(3)西部斜坡农场构造带

剖面上西部的超覆沉积区广泛发育一系列的反向屋脊断层,但断层发育时间

较晚,大多数断裂延伸长度有限。盆地西侧缓坡物源供给充足,储集岩发育,受一条北北东向反向正断层的控制,在陆良农场一带,发育了一系列受反向正断层控制,北北西向和北北东向断层切割形成的一系列断块构造圈闭,个别反向断层的高部位存在范围很小的地震振幅异常,农场构造带南部完钻的农2-1和农2-1井经测试发现了含气水层和浅层气层,北部的陆5井曾经钻遇过高压气层,表明该区具备优越的气藏成藏条件,其高部位的有利构造圈闭应是下部勘探最有利的目标。

四、存在问题与解决方案

(1)初步研究发现:失利井多分布在西背部斜坡,通过构造和沉积研究,认为北部斜坡不但上倾方向没有断层阻挡,而且盖层不发育,因此下步应该加强区域盖层的研究。

(2)西部斜坡由于砂体纵向叠置,单砂体分布范围不清,下一步应该开展储层反演工作,搞清该区单砂体发育状况。

五、下一步工作安排

(1)盖层研究

(2)储层反演

参考文献

[1] 叶良苗, 裘亦楠. 河流相古土壤及其在河流地层对比中的应用. 沉积学报,1991,9(2):63~69

[2] 邓宏文,Cross T A.等. 高分辨率层序学—原理及应用. 北京:地质出版社,2002

[3] 肖传桃, 刘莉, 陈志勇. 层序地层学的研究现状及有关理论问题探讨. 石油天然气学报(江汉 石油学院学报),2006,28(6):1~7

[4] Vail P R. Seismic stratigraphy interpretation using sequence stratigrapy.Part 1:Seismic

stratigrahphy interpretation procedure.American Association of Petrolem Geologists, Studies in Geology,1987,27:1~101

[5] Galloway W E. Genetic stratigraphy sequence in basin analysis I: Archetecture and genesis of flooding surface bounded depostional units. AAPG Bulletin,1989,73:125~142

[6] Johnson J H, G.Klaper.North American midcontinent Devonian T-R cycles. Olkahom a

Geological Bulletin,1992,145:127~135

[7] Embry A F. Global sequence boundaries of the Triassic and their indentification in the

Western Canada sedimentary basin.Bulletin of Canadian Petroleum Geology, 1997,45:

415~433

[8] 张昌民, 张尚锋, 李少华等. 中国河流沉积学研究 20 年. 沉积学报,2004,22(2):183~192

[9] 邓宏文, 王洪亮.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在河流相中的应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97,18(2): 90~114

[10] 邓宏文, 王洪亮等. 河流相层序地层构成模式探讨. 沉积学报,2004,22(3):373~379

[11] 彭立才, 杨慧珠. 柴达木盆地大煤沟侏罗系剖面高分辨率含煤层序分析. 西安石油学院学 报,2002,17(1):6~10

[12] 国景星, 戴启德, 吴丽艳等. 冲积-河流相层序地层研究.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

版),2003,27(4):15~19

[13] 云南曲靖―陆良盆地浅层气地质综合评价与勘探目标优选,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 2006(内部资料)

[14] 徐怀大,王世凤,陈开远. 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1.

[15] M.Turhan,James S.Schuelke,et al.seismic attributes reviseted〔J 〕.SEG Expanded

Abstracts,1994,13,1104-1106.

[16] 马正. 油气测井地质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4.

[17] 马正. 应用自然电位测井曲线解释沉积环境,石油与天然气地质,1982,3(1):26~38

[18] Posamentier H. W, Jervey M.T, Vail P.R. Eustatic controls on clastic deposition I-conceptual framework. In: Wilgus C.K, Hastings B.S, Kendall CGSC, Posamentier H.W, Ross CA,Van Wagoner JC (eds)Sealevel research: an integrated approach. Soc Econ Paleontol Mineral

Spec Publ,1988,42:109~124

[19] Shanlley K.W, McCabe P J. Alluvial architecture in a sequence stratigraphic framework: a case history from the Upper Cretaceous of southern Utah, USA. In: Flint SS, Bryant

ID(eds)The geological modeling of hydrocarbon reservoirs and outcrop analogues. Int. Assoc Sedimental Spec Publ,1993,15:21~56

[20] 张周良. 河流相地层的层序地层学与河流类型. 地质论评,1996,42(增刊):188-193

[21 方石, 刘招君, 董清水等. 河流相层序地层学研究. 世界地质,2000,19(2):132~137

[22] 罗立民, 王英民, 李晓慈等. 运用层序地层学模式预测河流相砂岩储层. 石油地球物理勘 探,1997,32(1):130~136

[23] 张哨楠. 河流沉积对于气候和海平面变化响应的讨论. 矿物岩石,2001,21(3):23~26

[24] 张柏桥, 胡涛. 河湖沉积体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2,24(4):30~32

[25] Shanlley K.W, River response to base-level changes: Implication for sequence stratigraphy. Journal of Geology, 1993, 101(3): 279~294

[26] Cross T A. Stratigraphic contrals on reservoir attributes in continental strata, Earth Science Frontiers. 2000, 7(4): 322-350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