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研究

DOI:10.15907/j.cnki.23-1450.2009.10.031

第18卷 第10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18 No.10 2009年10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Oct. 2009

文章编号:1008-8717(2009)10-0101-02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研究

韩 海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甘肃 兰州 730070)

摘 要:西北少数民族大都属于游牧民族和游耕民族,他们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所居住和生活的自然生态环境密切相关。如何处理好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实现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前提。本文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区域性特征,通过对该地区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及成因的分析,揭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中较为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力求为促进该地区平衡协调发展提供支持。

关键词:西北少数民族;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2 文献标识码:A

本文所论及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主要是指甘肃、宁夏、青海和新疆的民族地区。作为多民族聚居区,少数民族传统的物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密切关系。可以说,生态环境对这些地区经济、社会及人民物质精神生活发展起着基础性的支撑作用。虽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地域广袤,资源底蕴丰富,战略地位重要,发展潜力巨大,但是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发展仍然相对滞后。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几乎都属于我国生态环境形势较为严峻的地区,许多地方的社会经济用水挤占了生态用水,使天然河湖萎缩以至消失,形成严重的生态危机。江河、湖泊水生态平衡失调、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林草植被覆盖率低等问题尤为严重。在多年的随意开发中,许多地区已成为不毛之地,从而失去生产、生活的基本条件。总体来看,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面临的问题主要有: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总量丰富,但分布极不平衡,时空不均、存在结构性短缺。

占全国总量的55.66%,西部水资源总量15000亿m ,

同时分布不均,南多北少,大部分的水资源都集中于西南民族地区,占年西部总水量的82%。在总人口9000多万的西北地区,少数民族占五分之一左右,目前尚有

[1]

3

1226万人饮用水困难,不仅年平均降雨量很低,而且地面蒸发量高达1000~2600mm。此外,水资源的结构性短缺成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瓶颈,在甘肃自东向西依次分布于河西走廊西南部的天祝藏族自治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和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等4县(俗称甘肃河西少数民族地区)居祁连山生态敏感区,从社会、经济、生态和全流域发展考虑,水资源短缺已成为是制约城镇发展的首要因子。[2]不仅如此,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仅有的水资源还遇到难以利用的问题,如水量较丰富的长江上游山区及澜沧江源头区共计710亿m 3,绝大部分难以利用。可见,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成为制约该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原因。

(二)在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的双重作用下,全国水土流失面积80%在西北地区,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近年来,我国在水土流失防治上取得了一定成绩,西部地区水土流失蔓延的趋势有所缓减,但水土流失问题并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在中国广阔的西北地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生态环境恶化的现象和趋势。而其中尤其以林草植被减少所导致的水土流失较为典型。“据统计,仅宁夏的水土流失面积就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75%,其中约占宁夏全区2/3的南部山区年均流失土壤约1

收稿日期:2009-04-29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中的法律保障研究”(07XMZ035) 作者简介:韩海(1977—),女,甘肃兰州人,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民族法制、

农业法。

101

亿吨,相当于冲走土层深23厘米的耕地45万亩,流失有机质120万吨,流失全氮9万吨,全磷25万吨;青海、甘肃等省的水土流失也相当严重。”对于环境恶劣,植被稀少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而言,一方面植被资源是当地居民生产和生活的基础,另一方面,每一种植物都维系着当地以及相临地区的生态环境。我国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区多为水土流失严重区。例如青海省因水蚀、风蚀和冻融等原因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达4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6%,非但如此,水土流失面积仍以每年21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大。而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8个民族县,也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

(三)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属于我国荒漠化最严重地区,沙化耕地和沙化草地的面积呈持续增长的趋势,并且面积大、分布广,治理难度大。

荒漠化问题最集中的表现在牧区,我国西北牧区绝大多数属于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草地退化率大大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宁夏草地退化高达97.37%,甘肃为45.17%,而新疆、宁夏、甘肃的荒漠化率分别达到86.07%、75.98%和50.62%,青海省沙漠面积已达到1.88亿亩。该省中度以上退化草地面积达1.1亿亩,占省内草地总面积的20%;严重退化草地面积为6600万亩,占草地总面积的12.2%。长期以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樵采、过度放牧和不合理耕作使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和强度都比以往有所增加,也使得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民生存环境更为恶劣。

(四)森林植被锐减,森林生态系统失衡,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破坏。

西北民族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新疆、青海、宁夏和甘肃四省区的森林总面积仅有420万公顷,只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覆盖率为1.75%,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造成森林急剧减少的原因之一主要是人们为了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大规模刀耕火种活动。森林一旦遭到破坏后,自身的恢复能力已经丧失,通常由森林变为灌木,由灌木变为草地,由草地变为荒地。森林破坏导致生态系统受损,给原有的生物种类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生物多样性随着森林的减少而锐减,有的生物消失了,有的生物濒临灭绝。

(五)随着经济的发展,原始落后的粗放式经济开发方式导致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异常严重。

西北地区的污染情况可分为严重污染、中度污染和尚未明显污染3种类型。严重污染地区和中度污染地区的人口已占总人口的79.1%,其中渭河流域已成为全国污染最严重区域之一。而由于工业程度较低,工业结构和治污设施都较为落后,因粗放式的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和生活消费所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质造成生态环境的102

[5]

[4]

[3]

污染破坏程度较为严重,治理的速度远远跟不上破坏的速度。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环境污染还一直伴随着其经济的增长呈上升趋势。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危机的成因分析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存在和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该地区人民的生存。随着人口数量急剧增加、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进一步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需求与生态环境的日益崩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总结起来,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西北少数民族地区自然环境先天不足,基础设施条件差,缺乏生态环境资源保护和利用技术。

西北民族地区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生态恶化,多属于干旱半干旱农牧区,而且受恶劣气候影响,干旱和风沙威胁很大,自然条件先天不足;与此同时,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通讯设施、水利设施、城市公共设施尤其是社会性基础设施落后,基础设施技术等级较低。例如天祝县护林防火基础设施极为薄弱,不具备扑救森林大火和应对突发性事件的能力。具体表现为设施总量严重不足,现有装备非常落后,地域分布很不平衡,队伍实战能力较差。目前全县尚无一支专业森林消防队,也无一个有固定设施的瞭望塔,通讯联络不畅,扑火设备捉襟见肘,工作强度大,效率低。基础设施的落后进一步恶化了这些地区的能源消耗结构,加速了生态破坏速度。而目前该地区生态环境利用和保护方面研究替代技术很少,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用的技术开发研究不足,改善生态环境的技术手段也相当落后。

(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超载,贫困问题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很大压力。

建国以来,西北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人口不仅超载而且平均素质较低,文盲半文盲率较高,西藏、甘肃、青海都是土地人口承载力超载区,新疆为土地人口承载力临界区。人口超载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根据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名单,西北民族贫困县分布大致为新疆27个,甘肃14个,青海12个,宁夏8个。贫困和生态脆弱互为因果关系,贫困导致生态压力增大。人们无度地对生态环境资源进行原始掠夺以维持生活生产,致使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经济发展缺乏动力最后导致更大的贫困,这种恶性循环在经济和生态中不断徘徊。[7]

(三)西北少数民族传统物质生产方式中存在对自然生态环境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式开发的传统和习惯导致当地生态环境恶化。

西北少数民族几乎都以单一的畜牧生产活动为主要生活来源,这种生产生活方式对自然资源具有极为严重的依赖性。不可否认少数民族传统生态文(下转105页)

[6]

f (x ) ≤M (∀x ∈[−δ, δ])。因此,f (x ) =∑{f (k δ+x 0) −f [(k −1) δ+x 0]}+f (x 0) ,从而可得

k =1

n

f (x)≤∑f (kδ+x 0) −f[(k−1) δ+x 0]+f (x0) ≤n ⋅ε+M 。由x

k =1

n

=n δ+x 0知

x -x 0

δ

f (x ) ≤

=n

,代入上式得:

εεεε

x −x 0+M ≤x +(M +x 0) ≤x +(M +ε) 。

δδδδ

ε

。证毕 =a ,M +ε=b ,则a >0, b >0,且f (x ) ≤a x +b (∀x ∈(−∞, +∞) )

δ

点评:由例4可得:若f (x ) 在(−∞, +∞) 上一致连续,则x →±∞时,f (x ) =Ο(x ) 。

参考文献:

[1]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 数学分析(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裴礼文. 数学分析中的典型问题与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

(上接102页)化从总体上来说是一种能够自我调适特征的生态文化,但是也存在对自然生态环境采取竭泽而渔式的掠夺式开发的传统和习惯,这种情况以流动性较强的游牧民族和游耕民族表现最为突出。[8]许多牧民至今仍将存栏牲畜的多少看作是财富储藏的手段,把饲养更多的牲畜而不是出售更多的牲畜作为拥有更多财富的象征。例如西北许多少数民族都有“自然资源没价”论和“牲畜越多越富”的认识。

(四)西北民族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存在制度性缺失,民族地区自身的环境保护立法意识不够。由于相关政策和法律的缺位导致环境违法行为大量存在。被污染的环境无法得到有效补偿。最终导致经济发展无以为继。而没有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法律保护,是导致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无法协调好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与利益配置的深层原因。

综上所述,在这些成因当中,既有客观的自然因素,又有人为的主观因素,我们必须认识到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矛盾就是发展和保护的矛盾。实际上,对环境的最大威胁来自于“人类社会发展”本身,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技术性手段固然不可或缺,但是制度性手段无疑是目前保护生态环境最可靠和作用最直接的方法。必须依靠制度建设及创新促进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总之,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大发展的过程当中,如何处理好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关系,搞好科学发展,是我们工作中的一个重点问题。科学发展给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但同时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其中最大的风险就是生态安全保障。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是向所有人提供一个更平等

105

的富有人性关怀的生存机会。因此,科学发展观也要求民族地区的发展应该是社会安全、生活殷实、生态良好的全面、和谐与可持续的发展。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发展过程中应当始终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要尽可能地追求人们对于自然的成功的适应。当保卫大自然与消灭贫困成为同样紧迫的任务时,就必须在保护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保护,把发展和保护统一到可持续的道路上来。 参考文献:

[1]王莉芳, 侯普育. 西部地区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2). [2]段焕娥, 李志刚. 生态环境建设中河西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发展研究.http://www. LUNWENTIAN 2007-11-23 XIA.COM.

[3]娄海玲. 西北民族地区环境保护的法律探析. 青海民族研究(社会科学版) ,2001,(7):25.

[4]吴文恒, 牛叔文, 曲玮, 王志锋. 甘肃省生态建设、农业结构调整与粮食安全的关系剖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6,(9):140.

[5]钱正英. 关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N].人民日报,2003,2(27):6. [6]资料来源于课题组2008年在天祝地区的调查数据. [7]杨明洪, 王永莉. 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的现状及其形成原因[A].见:韦苇.中国西部经济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8]袁国友. 中国少数民族生态文化的创新、转换与发展[J].云南社会科学,2001,(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