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

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及对策建议----关于XX县非公经济发展之小微企业专题调研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涉及服务体系、科技创新、投资环境、知识产权等诸多问题,特别是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对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尤其是县市基层至关重要。为了了解我县中小微企业发展现状,通过深入调研全县48家中小企业,走访座谈广大中小企业主,现将调研情况梳理如下:一、蕲春县中小微企业发展基本情况近几年来,我县围绕实施“三大战略”、实现“四城目标”的总体思路,坚持“药旅联动”、“工业强县”发展战略,把加快中小微企业发展作为改善工业结构、壮大经济总量、提升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小微企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好势头。截止去年底,全县非公企业3950个,当年新增589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32个,规模以下的小微企业3818家,占企业总数的97%,个体工商户6726户,年末从业人员14.26万人,全县形成了医药化工、农产品加工、陶瓷建材、机械电子四大主导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96个,蕲艾加工企业110家,蕲艾制品网店260家。民营经济税收占全县税收的70%,民营经济在县域经济的主导地位不断强化,成为增加税收和解决就业主渠道。发展中小微企业,动力来自创新,出路在于创新。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创新又必须是有优势、有潜力、有特色的创新。近年来,我们高扬李时珍旗帜,

实施“药旅联动”战略,重点做好“五个创新”文章,收到了较好效果。一是观念创新。一方面我们把引导企业家转变思想观念、提升经营理念,增强发展战略思维作为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吸引“回归人才”回乡投资兴业,加强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培训学习,开阔了企业家视野和思维,转变了经营理念,提升了创新发展能力。如李时珍东方药业有限公司张睿老板,原来从事绿毛龟买卖,了解了蕲春,决定发展李时珍医药产业,去年签约建设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的中成药生产与养生研究院,实现了由单一产品经营到多种产业发展的转型升级。另一方面,为了提升科技含量,促进产业聚集,我们注重中药材种植、中成药加工、医药物流、医药文化、医药旅游、医药养生等“六位”一体的医药产业链条的延伸,突出产业集群建设,把医药养生产业建设为我县特色主导产业。二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的企业注定无法立足,没有文化的产业注定无法久远。核心竞争力的比拼,归根到底是文化的缔造、沉淀和弘扬,对于蕲春而言,李时珍是金字招牌,蕲春四宝(蕲蛇、蕲龟、蕲艾、蕲竹)更是蕲春独有的文化资源。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把文化植于产业,就必须找准突破点,找准引爆口。近年来围绕李时珍医药文化,引来了省联投、北京天佑星投资集团、亚太传媒集团、九洲通等一批投资者,发展了李时珍医道文化旅游区、现代中药

产业园、蕲艾产业园、《本草纲目》科技园等一批产业。特别是蕲艾的开发利用,通过开发艾阴康、艾阴洁、艾条、艾精油、艾枕、泡足粉、艾化妆品等蕲艾系列产品,全县催生出了蕲艾生产加工30多家小微生产企业。在此基础上引进北京投资公司打造集种植、加工、销售、体验、培训为一体的蕲艾产业园,引起了国内90多家媒体的关注。三是科技创新。我们始终把技术开发与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通过实施“校企”合作等模式,引导企业与高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合作创新,支持产学研相结合,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提高产品含金量和市场竞争力。目前,全县100多家中小企业与全国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合作关系。中健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了袁隆平院士工作站,李时珍医药集团成立博士后流动站,从湖北工业大学引进代俊博士为公司驻企服务,开发了蕲艾制品、李时珍家坊酒、“花粉舒肝口服液”、本草纲目中药饮品等系列新产品,实现了酒类生产从200吨到2000吨的几何式增长,仅此一项年增销售收入12亿元。湖北宏中药业公司与武汉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南民族大学合作,研发新型抗肿瘤原料药—埃博霉素,并通过欧州CET质量认证,成为亚洲仅有的2家生产企业之一。此外,神风汽车板簧、晨宇电子科技等企业也都与武汉理工大学建立了长期的校企合作关系。凭借高新科技的注入,全县每年就可催生出一个亿元医药项目、培植出一批精品名牌。

3 / 7

目前已累计创建湖北名牌产品16项,其中蕲春“森诺韦尔”中密度纤维板、“鄂簧”汽车钢板弹簧、“金浪”珍米、“蕲珍”雾云山茶、“驹龙园”绿茶、“李时珍酒坊酒”等企业产品荣获“湖北名牌”,“斯多赛尚”、“本草纲目”先后创国家驰名商标。四是要素创新。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多途径提供人才培训、培养等服务,选送了一大批企业家赴北大、上海浦东干部学院、招商局集团等地培训学习,组织企业参加光博会、“广交会”等高新技术交流活动,考察取经。积极为企业引进人才牵线搭桥,通过组织企业到大专院校举办面对面招聘活动、推行大学生实习实训创业就业计划、建立企业科技人才库和人才服务招聘网站等多种形式,为企业提供常态性人才服务。湖北孺子牛鞋业有限公司投资3亿元建设鞋业产业园,引进德国先进制鞋设备和国家制鞋设计专家,成功实现了从鞋底生产到成品鞋生产销售的转型升级。五是服务创新。通过开展服务企业大行动,环境建设年、作风建设年等活动,切实为企业解决融资、用工、用地、用电等困难和问题。成立了中小企业、宏旺融资等2家担保公司,推进企业上柜上市;组织开展银企融投资服务对接活动,去年8家银行机构对44家企业授信20亿元,新增放贷11亿元;通过镇村定点、校园招聘、现场招工、电视宣传等形式,为企业解决用工难问题,去年为香江电器等企业解决用工3532人;通过集约用地、

迁村腾地、低坡缓岗用地等六法并举,解决企业用地4000多亩;通过开展面对面协调会、电视问政、企业民主评议科股长等活动,协调处理用地用电纠纷23起,为企业维权10余场次。二、当前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县市(区)基层中小微企业大多数起步于家庭工业,脱胎于个体私营经济,大部分以传统产业为主,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企业发展过程中,除了区域位置、体制机制、外部环境等因素外,在技术创新方面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因素,面临不少的困难,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缺乏发展意识。很多中小微企业主仅仅满足于“小富即安、小进即止”,安于现状,因循守旧,缺乏科技带动企业发展的意识,没有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主动力,导致企业难以发展壮大,甚至于被市场所淘汰。二是缺乏资金支持。融资环境较差。据我们调研了解,70%以上的中小企业认为目前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瓶颈是资金缺乏,既包括市场融资困难,也包括政府的支持力度不够。一方面,由于中小企业普遍规模偏小、抗风险能力较低,银行部门从降低贷款风险角度出发,大多只愿“火上加油”“锦上添花”而不愿“雪中送炭”,导致中小企业贷款难。另一方面,受传统体制制约,政府资助政策及项目主要偏重于大型国有及规模以上企业,导致中小微企业普遍把有限资金用于扩大企业规模上,而无力投资于产品的研究开发,也就很难进行深入的技术创新和市场开拓。三是缺乏

5 / 7

人才支撑。当前大部分中小微企业仍然以家族式管理为主,不注重企业人才的培训培养与发现储备,没有形成一个“奖优罚劣”、“优胜劣汰”的激励竞争机制,影响了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导致了一些核心技术人员流失,技术支撑后劲不足,产品开发能力弱、升级换代慢,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四是缺乏政策扶持。当前,中小微企业的发展与国有大中型企业比,在政策和制度建设方面仍然处于劣势,在技术开发与创新方面的资金扶持、税收优惠等政策措施方面,还不同程度存在着待遇不公现象,导致中小微企业缺乏一个完整支持其技术创新的服务体系,在科研与生产、技术成果的转化、风险资本的运作等方面,缺乏服务与帮助,而且,市场准入门槛高,审批环节多,收费高,生存环境不优。

三、关于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的几点建议激发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活力应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国家对民营资本要“放活”。比如医药行业生产周期长、市场准入门槛高,一般情况下从研发到新药上市约需8至10年时间,这就容易造成产业链延伸的脱节,给民营企业的发展带来压力。拿我县来说,目前国家一、二类药品还是空白。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对民营企业“高看一眼、厚爱一分”,制定出台灵活的政策措施,因地制宜扶持民营经济发展。二是注重品牌打造,鼓励中小企业走精品名牌、特色化发展之路。湖北与全国其它省、市比,经济发展水平属中等偏下,因此,要想抢占高

新技术产业前沿阵地,就必须整合优势资源,聚集各种要素,做好品牌创建文章。比如打造李时珍国际品牌,挖掘开发李时珍医药产业,应该不仅举蕲春全县之力,黄冈之力,要上升为省级发展战略,对全省医药资源进行整合,才有可能打造出李时珍国际品牌。三是切实帮助中小微企业解决技术创新资金不足、人才匮乏的问题。缺钱少人是当前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设立中小微企业发展专项基金和政策性融资担保机构,对技术创新的中小微企业申请贷款提供担保、专项贷款、贴息贷款等服务;组织开展银企对接,增强银行对中小微企业融资的信心和力度;健全信用担保体系,完善信用评审制度,成立中小微企业互助担保基金,鼓励经营状况佳、发展前景好的中小微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型企业上柜上市,进入市场融资进行资本运作;加强技术人才培养与引进,建立健全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各种公共服务平台,为其信息交流、产品研发、市场推广、技术培训等提供支持。四是搭建企业与院校合作“桥梁”。建立研发机构,明确企业技术创新工作牵头抓总部门及服务主体,创优发展环境;引导扶持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与县市基层对接合作,共同组建专业研发团队,推进产学研一体化,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7 / 7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