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天灸"疗法

  关键词 冬病夏治 三伏天 天灸疗法      现代针灸学科发展很不平衡, 特别是重针轻灸乃至只针不灸现象突出, 也已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作为针灸工作者30 余年, 为了进一步弘扬灸法, 促进针灸学科的均衡发展, 已成为每个针灸工作者当务之急。现将冬病夏治三伏“天灸”疗法点滴体会报告如下, 供同道在临床工作中参考指正。   三伏天是全年中气候最炎热、阳气最旺盛的阶段, 为温煦肺经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佳时机; 在三伏天中分为初伏、中伏、末伏三日均为庚日, 它在五行中与肺同属金, 就是说肺部疾病在庚日治疗效果最佳, 而且在这一阶段人体肌肤腠理开泄, 经络气血流通, 人体之阳气可充分得天阳之助, 使“天灸”膏(注: 浙江杭州卓安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更易透皮吸收, 通过对穴位的刺激放大效应, 经络的传导作用, 从而对肺、脾、肾等脏腑功能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 达到祛寒、逐痰、补肺、健脾、益肾平喘、增强机体免疫功能, 抑制机体过敏状态, 可预防和减少疾病在冬季发作的“冬病夏治”的治疗目的。   三伏“天灸”疗法是独具中医特色的时间医学、针灸学与特定中药外治法相结合的一种传统灸法(属非艾灸法中的热灸法), 流传至今大约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其理论依据是中医学的“天人相应”, “冬病夏治”、“春夏养阳”的针灸学及时间治疗学等范畴, 选择具有平喘、祛痰、益阳、通络等作用的药物精制成“天灸”膏, 我们在“三伏天”的炎热季节、敷贴于颈、背的督脉、膀胱经等经上的特定腧穴, 以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冬季易发的顽固性呼吸系统为主的病症。   三伏“天灸”的“三伏”是指从夏至开始, 依照干、支纪日的排列, 第三个庚日为初伏, 第四个庚日为中伏, 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如今年初伏是7 月20 日, 中伏是7 月30 日, 末伏是8 月9 日。   根据我们长期以来大量的临床实践观察证实: “天灸”疗法能有效治疗冬季易发难愈的各种鼻炎、哮喘、咳嗽、慢支、反复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以及胃痛、腰痛、关节痛等痛症, 尤其是提高呼吸系统的抗病能力, 有效率达到85%以上。另外, “天灸”疗法还可增加体质, 提高免疫力的作用, 从而起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   现代医学对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等慢性顽固性呼吸道疾病的治疗方法很有限,而祖国医学传统的三伏“天灸”疗法则从其高效、安全、经济、副作用小等为广大患者所认可, 尤其是在广东、上海、浙江、江苏等一带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与应用中。   但天灸膏的常规制作工艺须现制现用, 易挥发、易发泡、化脓, 一般年青人和小孩很难接受, 同时, 也要选择性的进行使用。   “天灸”疗法灸应注意事项:   1、禁忌症: 因“天灸”膏中加入麝香等芳香辛窜药, 因此怀孕妇女忌贴敷, 其他如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恶性肿瘤患者、强过敏体质者及急性咽喉炎、发烧、痰黄、咯血等急、热症患者也不宜用“天灸”疗法。   2、每年于初伏、中伏、末伏三天进行贴敷治疗,须连续治疗三年。如因工作繁忙等原因, 未能按时来贴敷, 可于初、中伏之间任意一天采治疗, 第二次, 第三次均相隔7~10 天, 但疗效略有下降。   3、根据病症, 每次穴位配伍略有不同, 要求患者配合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贴敷时间约在于2~8 小时之间, 具体时间可因人而异, 如果患者局部出现痒、痛、起泡等反应, 可提前去除“天灸膏”, 对反应不明显的可适当延长贴敷时间。小孩贴敷时间要缩短, 约1~4 小时。但须注意在进行敷贴治疗的当晚不可洗澡。   5、如果被贴敷穴位部位出现皮肤溃疡, 化脓, 可用皮炎平软膏外涂以减轻皮肤不适感。如自己按上述方法处理仍未能改善, 可以到正规医院针灸科作进一步处理。   6、对不愿发泡(化脓)治疗的患者可以采用生物发酵工艺制作的“天灸”膏和小温灸贴敷治疗, 治疗效果会更好。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