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的色彩运用

  画家靠精湛的着色艺术来刻画形象,而在古典诗歌中,诗人也是借色传情,赋予色彩以生命,以情感化了的色彩,揭示出诗人内心的情绪和审美旨趣。我们在解读诗歌时,加强对所运用手法的分析,有助于我们走进诗歌呈示的色彩世界。

  一、衬托性色彩运用

  所谓衬托性色彩运用,就是诗人在写景状物时,根据诗歌意境营构的需要,选取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彩,分为宾主,在统一的艺术布局下配置不同比例,使之相互映衬。产生以宾托主的美感效果。如张志和的《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白色的鹭鸶、鲜艳的桃花、清澈的流水、青色的斗笠和绿色的雨衣,几种颜色互相映衬,营构了一副优美的水乡春汛图。

  二、对比性色彩运用

  所谓对比性色彩运用,就是诗人精心选择相互对立、具有对比意义的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彼此对照、相得益彰的美感效果。如王昌龄的名篇《从军行之四》就运用了对比性色彩:“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首句的“青”、“暗”和“雪”的对比,本是皑皑的“雪”山,但是在“青海湖”的长云笼罩之下却显得光芒顿失,气氛显得抑郁,这里诗人“青”“黑”“白”三色对比,营构出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在这首诗中,色彩实际上已从形象的属性上升为独立的形象了。色彩的运用,使得诗歌艺术画面气象恢弘开阔,意境深邃高远。鲜明地体现出边塞诗歌的特点。

  色彩的对比与衬托有一定的相通之处,有时甚至难以截然分开,但是色彩对比的艺术效果毕竟不同于衬托。色彩的衬托主要是以此托彼,而色彩的对比则是相互生发,相得益彰,使双方的色彩效果在令人注目的对照中更显强烈和分明。如白居易的名作《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这是诗人在雪夜邀请友人前来饮酒的诗歌,诗歌如写家常,但情真意切,颇为动人。首句诗人开门见山点出新酒,由于酒是新近酿好的,未经过滤,酒面泛起酒渣泡沫,颜色微绿,细小如蚁,故称“绿蚁”。次句“红泥小火炉”,粗拙小巧的火炉朴素温馨,炉火正烧得通红,诗人围炉而坐,熊熊火光照亮了暮色降临的屋子,照亮了浮动着绿色泡沫的家酒。这两句诗用了“绿”与“红”两中对比鲜明的色彩,为一个傍晚即将下雪的寒冷冬夜营造了一个极富想象力的温暖环境。绿的是酒,红的是火炉,两者的地位是平等的,而结合一起则给人丰充分的想象空间。

  三、反复性色彩运用

  所谓反复性的色彩运用,就是重复运用某一种色彩描画形象,使之产生色调单一、突出强调的美感效果,创造个性鲜明、纯净清新的色彩感和优美的意境。诗人运用反复性色彩,总是要根据特定的感情需要,根据事物独特新奇的色彩特征,而对某一种色彩进行反复敷陈来展现诗歌的意境。

  在古代诗歌中,反复的手法是运用得较早也是较为成熟的。早的像《诗经》就大量运用到重章叠句的手法。通过相似词语、相似的结构来达到一种回环往复、渲染情感的效果。如《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d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诗中二、四、五节音节相似、特别是四五节内容基本相似,深刻地表现了男主人公对女子的喜爱之情和执着。

  如果只是从直观上看,色彩只能带给人视觉上的享受,而无法让读者有想象的空间。而当色彩这种绘画的因素一旦融进诗歌,就焕发出了色彩在绘画上所不具备的功能,丰富了文学的表现力,形成一种混成效果――思想、情感、意象、色彩、节奏等元素的渗透交织这种艺术的兼容性。而这些因素中,首先打动我们心灵的往往是色彩,因为它直接诉诸我们的感官。同时,色彩作为一种视觉性的形象化表达方式,会使作者抽象的观点和情感变得具体可感,使读者产生观画般的静穆悠远之感,使人在静态的色彩画面前沉思和体味,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作者单位:广东阳江市两阳中学)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