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3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新课标地理高考倒计时冲刺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一(岩石圈与地表形态)

【命题趋向】

本专题可分为六个部分:一部分是岩石圈组成与结构;二部分是三大类岩石形成、特点和代

表性岩石;三部分是岩石圈物质循环及其意义;四部分是板块构造学说;五部分是内、外力

作用与地表形态。六部分是人类活动与地表形态。

最后冲刺的针对性:学习本专题,一要注意理解地质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要注意分析

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三要注意各种内、外力作用结果与人类活动之间的关系。

高考重点:一、从考查内容来看:侧重于内、外力作用及板块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二、

从能力要求来看:综合运用板块学说,分析地表形态的形成,能辩证地看待资源与人类活动

的关系;理解岩石圈的物质循环及影响。侧重于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能力、读图能力、分析实

际问题的能力。三、从命题形式上看,多以各种示意图、景观图、模型图等形式出现。

命题趋向:1.在选择题上,也可能出现题组形式,由常规单题的地形类型、地形区,向地

形地貌对人类活动影响的组合方向延伸。 2.在综合题上,综合性可能会更强,如向对等高

线的考查延伸;单纯描述地形特征试题的分值、要求和难度可能降低。

【回归教材】

测试要点一: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及特点

1.地球的圈层结构:从地心向地表依次为地核、地幔和地壳。

2.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1)地壳:厚度不均匀(平均厚度17Km,大陆地壳平均厚度33Km,

大洋地壳厚度5-6Km),由各类岩石组成。

(2)地幔:莫霍面到古登堡面(地下2900Km深处)之间;地幔上部

存在一个由可塑性物质组成,称软流层,是岩浆重要发源地。

岩石圈是由软流层以上的地幔与地壳构成的。

(3)地核:2900Km以下至地心。

测试要点二: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

1.岩浆岩的形成:地幔中的岩浆上升或喷出、冷凝形成侵入岩(花岗岩)或喷出岩(玄武

岩)。喷出岩的气孔构造明显(岩浆喷出后冷凝的速度快,气体溢出后形成的)。

2.沉积岩的形成:已经形成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侵蚀、搬运、堆积和固结成岩作用形成

沉积岩。沉积岩的两个特征:岩层(层理)和化石(包括生物的遗体和遗迹),分别被称

为记录地球历史的“书页”和“文字”。

3.变质岩的形成:岩石在高温高压下发生的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例:石灰岩是沉积岩,

经过变质作用形成大理岩)。

4.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三大类岩石可以相互转化,组成地壳的物质处于不断的运动和

变化之中。

①地球内部的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②各类岩石在外力作用下都能

形成沉积岩。③各类岩石在变质作用下都能形成变质岩。④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再生成

岩浆,回到地球内部。

测试要点三:内、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变化

1.褶皱:岩层受到水平挤压力,使得岩层出现一系列弯曲变形,它包括背斜和向斜。背斜

的岩层向上拱起、向斜的岩层向下弯曲;在内力作用下,背斜形成山岭、向斜形成谷地;在

外力作用下,背斜顶部因受张力,裂隙发育,易被侵蚀反而形成谷地;向斜槽部因受挤压,

岩层紧实,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2.断层:岩层受到挤压力过大或者张力作用,使得岩层发生断裂,出现断裂面,并且在断

裂面两侧的岩层有错动和位移,形成断层。下降岩层会形成谷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

上升岩层会形成断块山,通常伴有陡崖(华山、庐山和泰山)。

3.外力作用的几种情况:流水侵蚀作用常常形成沟谷(V型)、瀑布和峡谷;流水堆积作用

常常在山前形成冲积扇或洪积扇、在河流中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和河口三角洲(一般在河流的

上中游主要表现为侵蚀和搬运,在下游表现为堆积)。风力侵蚀作用形成风蚀蘑菇和风蚀洼

地;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垄(风力作用一般在干旱半干旱地区表现显著)。冰川地貌常有冰

川U谷、刃脊、冰斗和角蜂(欧洲的地貌大多受到冰川的作用)。海蚀地貌常有海蚀崖、海蚀

穴.海蚀柱、海蚀平台和海蚀拱桥(通常分布在石质海岸)。(特别注意:黄土高原的形成是风

力堆积作用,黄土高原的地表千沟万壑的形态是流水侵蚀作用)。人类活动也是属于外力作

用的一种特殊形式。

1.岩层和化石的地质学意义:依据岩层的顺序,就可以确定其时代;依据岩层的化石来恢

复其顺序,从而确定地质年代; 研究沉积岩层和化石,还可以重塑古地理环境。根据岩层

的组成物质和化石特征,可以推知沉积时的地理环境。

2.研究地质构造的意义:①找矿、找水: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石油、天然气一般存在

于背斜构造之中;向斜构造有利于储存地下水。②工程建设:隧道工程通过断层时必须采取

相应的工程加固措施,以免发生崩塌;山地开凿隧道,通常选在背斜部位;③水库等大型工

程选址,应避开断层带,以免诱发断层活动,导致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

4.用板块构造理论解释身边的地理现象:板块构造学说是地理界目前比较盛行的解释地壳

运动机制的理论,这里要明确板块构造理论的三个基本观点及相应阐释的地理问题:①地球

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构造带分割为六大板块

(熟悉板块的分布、不同性质的边界)。

②板块处于不断运动中,其内部稳定、边缘活跃(解释地震、火山、地热、矿藏的形成、分

布)。③板块相对运动(碰撞或张裂),形成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解释山脉、海沟、海洋、岛

屿等地形的成因、分布).

5.区别地壳和岩石圈的概念:复习时要分析地壳和岩石圈范围大小。对于这一内容的掌握

要注意两个问题:①地壳和岩石圈都是由岩石组成的;②上地幔上部的“软流层”因温度高,

使岩石接近熔点,局部是熔融流动状态,是火山喷发、岩浆活动的重要发源地

【真题亮相】

1.(2007.广东)下列选项与右图中①、②最符合的是

A.风化作用、外力搬运 B.风化作用、内力塑造

C.侵蚀作用、人类活动 D.侵蚀作用、外力搬运

2.(2007.广东)

“水滴石穿”主要描述的是哪种外力作用

A.风化作用 B.搬运作用

C.沉积作用 D.侵蚀作用

(2008江苏卷)图1是”护送2008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的大本营”

图片,图2是浙江”雁荡胜境”图片。读图回答第3题。

3.形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和雁荡山陡崖峡谷的主要外力作用

分别是

A.风力侵蚀、流水堆积 B.冰川堆积、流水侵蚀

C.流水堆积、冰川侵蚀 D.冰川侵蚀、风力沉积

4.(2008年广东卷)下列地理事物中,主要由风化作用形成的是

A.植物根系撑大的岩石裂隙 B.暴雨形成的冲沟

C.干旱区的风蚀城堡 D.河流落差形成的瀑布

(2007.银川)读右图完成下面两1~2题。

1.国家首都A是

A.新德里 B.马尼拉 C.雅加达 D.堪培拉

2.B处的地形是

A.山岭 B.山谷 C.海岭 D.海沟

(2007.济宁2月)右图为某一河流的部分河段。据此回答3~6题。

3.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常形成的地貌是

A.冲积平原 B.山麓冲积扇 C.沙洲 D.三角洲

4.如果河中有沙金,淘金点产量最高的可能是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5

.该河的丰水期一般在

A.夏秋两季 B.春夏两季 C.秋冬两季 D.冬春两季

6.在b处向下钻探,发现由黏土、淤泥等物质组成的岩层,并含有大量芦苇化石,该地层

中的岩石是

A.石灰岩 B.花岗岩 C.页岩 D.变质岩

7.(2007.山东烟台)图中甲山地的地质构造属于

A.背斜构造

B.向斜构造

C.断层构造

D.板块构造

8.(2007.海口2月)下列各组地貌,分布地区符合江河上游、海滨、沙漠地区排列顺序是

A.“U”形谷、断崖或峰林、风蚀柱 B.“V”形谷、海蚀穴、沙丘

C.冲积平原、三角洲、风蚀蘑菇 D.峡湾、角峰、风蚀洼地

9.(2007.海口2月)关于地质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质作用进行得极其缓慢,不易被人觉察 B.地壳运动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表现形

C.内力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 D.地质作用可引起地形变化,而地壳的

内部结构与地质作用无关

10.(2007.珠海2月)右图是三大岩石关系示意图,图中数码①~⑥所代表的内容依次是

A.①喷出岩②岩浆③侵入岩④变质岩⑤岩浆岩⑥沉积岩

B.①岩浆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沉积物⑥喷出岩

C.①喷出岩②沉积物③变质岩④沉积岩⑤岩浆⑥侵入岩

D.①喷出岩②侵入岩③变质岩④岩浆⑤沉积岩⑥沉积物

【社会热点】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北纬31度,东经

103.4度)发生8级地震。重庆、湖南、湖北、山西、陕西、河北、

北京等地都有明显震感。据此回答(1)~(2)题。

(1)地震发生过后

A.新加坡正午太阳高度渐高 B.北京昼长逐渐增长

C.南极臭氧层空洞越来越大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2)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

地带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右图为某地某水平面的岩层分布图,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丁处的地质构造为

A.褶皱 B.背斜 C.向斜 D.断层

2.关于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良好的储油构造 B.甲处有利于储存地下水

C.修一条南北向隧道选址丁处 D.图中岩层为岩浆岩

3.若该地地表甲为谷地,丁为山岭,其成因是

A.地壳运动所致 B.内力作用所致 C.岩浆活动所致

D.外力作用所致

0 右图为“90经线穿越的四大板块示意图”,据图回答4~5题。

4.图中l板块为

A.太平洋板块 B.南极洲板块 C.亚欧板块 D.美洲板块

5.图中l、4板块交界处形成

A.喜马拉雅山 B.乌拉尔山 C.科迪勒拉山 D.阿尔卑斯山

右图为C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

.植物的光合作用

B

.动植物的遗体分解

C.燃烧化石燃料 D.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7.有关生物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叙述错误的是

A.改变了陆地水的化学成分 B.大气中的氮全部来自生

物的作用

C.参与了岩石的形成过程 D.现今地球大气的成分主要是生物参

与的结果

读地壳中主要化学元素的质量分数图,回答8~9题。

8.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乙约占1/4

B.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甲约占l/2

C.地壳由90多种化学元素组成

D.地壳中的各种化学元素分布不均

9.人们已经发现人体血液中60多种化学元素的含量,与地壳同种化学元素的分布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如果在某一地区地壳中的化学元素分布得不均匀,并且超出了人体所适应的正常变动范围,就可能引起

A.公害病 B.地方病 C.传染病 D.遗传病

10.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九曲黄河如一条奔腾的巨龙,穿行在

黄土高原秦晋大峡谷。流至壶口时,激流翻滚,惊

涛怒吼,其声方圆十里可闻,其形恰如巨壶倒悬,

场面极为壮观,有“全国第二大瀑布”之称,也是

世界上著名的瀑布之一。

材料二 黄河水系图(图甲)和壶口瀑布地质剖

面示意图(图乙)。

(1)图中A河流的名称是 ,B地

形区的名称是 。

(2)依据材料一,描述黄河壶口瀑布的水质特征、水质特征的季节变化及原因。

(3)依据图中信息,分析黄河壶口瀑布形成的原因。

专题三 参考答案与解析

【答案】1.A 【解析】图中可以看出坚硬的岩石经过风化作用变为碎屑物质,因此①为风化作用;碎屑物质经过②作用离开地到其他地方成为残积物。因此②为外力搬运作用。

【答案】

2.D 【解析】水滴石穿属于水蚀作用。

【答案】3.B 【解析】珠峰大本营附近碎屑堆积物主要是冰川堆积产生的,而雁荡山陡崖峡谷则是由流水侵蚀作用造成的。

【答案】4.A【解析】解析:B、C、D三个选项都重要是侵蚀作用形成的。

【答案】1.B 【解析】解析:由经纬度知该区域位于亚洲东南部,西太平洋海域。A为菲律宾的首都马尼拉。

【答案】2.D【解析】解析:该处等深线密集,应为海沟。

【答案】3~6.B B A C【解析】由图中经纬度可知,该河流位于中国的南方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雨季在夏秋两季,所以丰水期也主要为夏秋季节,河流流出口形成山麓冲积扇。河水在北半球右偏,且该河段为曲流,因此,b处堆积作用强,便于淘金,而对岸侵蚀作用强。沉积岩中的页岩组成颗粒较细,往往在河边形成,且含有古生物化石。

【答案】7.B【解析】图中甲处的地层向下弯曲,为典型的向斜构造。

【答案】8.B【解析】 “V”形谷由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形成,海蚀穴是海浪侵蚀产生的、沙丘因沙漠地区风力沉积而形成。

【答案】9.C【解析】地质作用按其能量来源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地壳运动是内力作用的重要表现形式,其造成岩石的变形、变位,即地壳运动的遗迹,称为地质构造。

【答案】10.B【解析】地幔上部存在着软流层,从软流层喷出的岩浆(如图①)一部分直接喷出地表,冷凝成喷出岩(如图⑥);另一部分未上升到地面,便冷凝成侵入岩(如图②)。先形成的喷出岩经过风化、侵蚀、搬运作用在较低的地方堆积起来,形成沉积物(如图⑤),这些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如图④)。喷出岩、侵人岩和沉积岩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作用下发生变质作用,形成变质岩(如图③)。各类岩石在地壳深处或地壳以下发生重熔再生作用,又成为新的岩浆。故B正确。

【社会热点】

【答案】(1)B (2)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繁,震级高;山体中断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干湿季明显,暴雨集中。

【实战演练】

【答案】1.C【解析】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丁处岩层最新,而两翼岩层由新到老,故为向斜。

【答案】2.A【解析】图中甲处为背斜,它是良好的储油构造,丁处为向斜构造,在此修一南北向隧道,隧道易积水。

【答案】3.D【解析】褶皱构造的背斜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常被侵蚀成为谷地,而向斜由于轴部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反而形成山岭。

0【答案】4.B 【解析】联系90经线的位置,根据图中的板块的经过此条经线圈的距离,

可以判断1为南极洲板块,2为印度洋板块,3为亚欧板块,4为美洲板块。

【答案】5.C【解析】利用上题的判断结论,确定南极洲板块与美洲板块在南美洲以西的太平洋中有一段碰撞,美洲板块受挤压抬升而成的科迪勒拉山。

【答案】6.C【解析】从图中可知CO2增加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是使用化石燃料,二是动植物遗体的分解,而近百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主要是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答案】7.B【解析】大气中的氮一部分来自生物的作用,还有一部分氮是从原始大气的氨中分离出来的。

【答案】8.A【解析】地壳中金属元素含量最高的是铝,并不是硅。

【答案】9.B【解析】公害病一般是由环境污染所致;地方病是地壳中某种化学元素含量过高或过低所致;传染病与细菌、病毒和环境有关;遗传病与遗传基因有关。

【答案】10.(1)渭河河套平原(2)河流含沙量大;含沙量夏季大,其他季度较小;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夏季降水强度大,冲刷作用明显。(3)由于岩性差异,造成流水的差异侵蚀。较坚硬的砾岩侵蚀弱,较松软的砂岩易被侵蚀,形成断面和水潭,发育成瀑布。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