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转载]古代民歌之冠[木兰诗]

西晋末年,一场永嘉之乱,破坏了昌盛的太康文学,迫使绝大部分士族流迁江南,也带走了中原文学。从此,中国古代文学的天平倾向了南方,出现了文学史上南北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北方的文学几乎绝迹。

但是,在民间文学创作,尤其是作为劳动人民真挚感情流露的民歌,在北方并没有消失。

其中脍炙人口永远相传的是北朝乐府民歌。北朝民歌在题材的广泛性、内容的丰富性上,首先略胜南朝民歌一筹。它除了情歌以外,还有战歌、牧歌,以及反映人民疾苦的歌谣。歌词的内容有北国辽阔壮丽的自然风光的描述,有北方人民健康坦率爱情的抒发,还有对北方各族英雄豪迈气概的歌颂。这些民歌有的来自汉族之笔,有的出自少数民族之口,或是用汉语创作,或是翻译成汉语,北朝民歌真正体现了我国民族文化的大融合。

有中国古代民歌之魁美誉的《木兰诗》,史学家评论说:“北朝有木兰诗一篇,足以压倒南北朝的全部士族诗人。”

《木兰诗》像一股叮咚作响的清泉,在人心头缓缓流淌,展现一幅“女代父从军”的感人画面。《木兰诗》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塑造出一位可敬可赞的女英雄形象。这个女英雄源于一个民间故事——木兰从军。

相传北魏孝文帝末期,盘踞在黑山(今河北昌平县境内,现名天寿山)及燕山(蓟县逶迤到山海关的山脉)一带的库莫奚族叛变,孝文帝决心征发兵员,讨伐库莫奚族,消灭这个后患。

有一天,衙门里的差役拿着征兵的军帖,来到一个叫木兰的姑娘家里,要征木兰的父亲去当兵。正伴这“唧唧”声织布的木兰姑娘,停下手中的机抒,接过军帖,只见上面清晰地写着父亲的名字。木兰愁绪万千:父亲已年迈体衰,自己没有哥哥,弟弟又年幼,怎么办呢?

衙役一遍一遍地上门催征,木兰急中生智: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木兰把自己的决定告诉了父母,父母舍不得让女儿去受征战之苦,可又没有别的出路,只好含着泪答应了。那个年代,从军作战,战马和武器都要由士兵自行解决。于是,木兰跑遍了各种店铺集市,购置了一匹战马,配齐了马鞍、脚蹬、辔头和长鞭,又买了几件合手的武器。

这天清晨,木兰辞别父母姐弟,一身戎装,横刀跃马,英姿勃勃地扬鞭策马去征战了。

夜晚时分,队伍露宿在黄河之滨。木兰仰望满天星斗,聆听着黄河奔流的浪涛声,思念着渐渐远离的家人。

第二天一早,征战的队伍又起程了,渡过了黄河,来到了黑山头,已近黄昏。隐隐约约可听到从燕山方向随风传来的敌骑嘶鸣声,木兰再也听不到父母呼唤的声音了。

行军途中,木兰事事小心,以免伙伴们识破她是女扮男装。她跟男伙伴们一样,日行百里,翻山越岭,吃尽艰辛,从不掉队。战场上,她冲锋陷阵,挥戈沙场,勇猛无比。

征战12年,终于制服了库莫奚族人。这时已是北魏宣武帝在位。木兰身经百战,战功显赫,同伴们无不夸赞她是胸怀壮志、骁勇善战的“好男儿”

战争结束了,不少将士战死僵场。木兰与壮士们一起凯旋归来了。宣武帝特意召见了建立功勋的将士们,并论功行赏,或加官进爵,或赐予财务。轮到木兰,她却坚决不要高官厚禄,只求皇上借她一头能行千里的骆驼,她要回家乡看望亲人。皇上见眼前这位英俊潇洒的年轻壮士不慕虚荣,不图富贵,有情有义,心里十分感动,当即下令给木兰挑选了一头强壮的骆驼,并派人护送木兰回乡。

木兰载誉而归的消息一下子传遍了她的故乡。年迈的父母更是欣喜万分,相互搀扶着,赶到城外去迎接。姐姐听说妹妹回来了,忙着梳妆打扮,烧水沏茶。已长大成人的弟弟一听姐姐要回来了,高兴得磨快了刀,杀猪宰羊,准备好好慰劳浴血奋战了12年,为国立功的好姐姐。

木兰回到了阔别多年的故土,见到了日夜思念的爹娘姐弟,脸上充满了喜悦。家中的一切使她感到那样亲切。木兰走进自己的闺房,脱下了战袍,穿上了女儿装,对镜梳理好鬓发,又贴上几朵昔日喜欢的黄花。

当木兰从闺房缓缓走出来时,护送木兰回家的伙伴们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面前这位婷婷玉立的黄花女子,竟然是一起出生入死地在战火硝烟中摸爬滚打了12年的“好兄弟”!

《木兰诗》流传到南方,成为南梁军中的“横吹曲辞”。一时间,大江南北,妇孺老幼,几乎无人不晓这位巾帼英雄的英名,无人不会背几句《木兰诗》。在中国文学史上,像《木兰诗》这样深入人心,这样普及的作品还不多见。

《木兰诗》之所以能为世人所热爱,能千古流传,一方面是因为它塑造了一位集中华民族劳动妇女的优秀品质于一身的女英雄形象。木兰她淳朴忠厚、勇敢机智,即能吃苦耐劳,又富有牺牲精神,是人们心目中传统的优秀妇女的典范。她是一位可敬可颂的女中豪杰,又是人们身边一个普普通通的劳动妇女,使人们对这个艺术形象产生一种亲切感。《木兰诗》也因此深深扎根在人们心中。

以《木兰诗》为代表的民歌,使南北朝时期代表了统治阶级利益的士族诗人枯燥平淡的玄言诗、奢靡绮丽的宫体诗,更显得苍白,乏味,死气沉沉。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