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材料总结

第一章 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

一、 二、

三、

四、

金属晶体特性

五、

实际金属中的晶体缺陷

确定的熔点 各向异性

晶面、晶面指数、晶面族 晶向、晶向指数、晶向族

非晶体

三条棱长:a、b、c(晶格常数)

晶格:晶格参数

晶体

晶胞

三棱边夹角:α、β、γ

BCC代表:α-Fe ; FCC代表:γ-Fe

空位

点缺陷 间隙原子

异类原子 刃型位错

线缺陷 螺型位错

晶界

面缺陷亚晶界

六、合金的晶体结构:合金、组元

固态合金 两类基本相

七、金属材料的性能特点

工艺性能

力学性能

塑性断面收缩率

疲劳强度 硬度

布氏硬度HB 洛氏硬度HR 维氏硬度HV 冲击韧性

韧性断裂韧性

1、铸造性能 流动性 收缩性 偏析倾向 2、锻压性能 3、焊接性能 4、切削加工性能

固溶体

1、按溶质原子在溶剂中的溶解度: 有限固溶体 无限固溶体

2、按溶质原子在固溶体中分布是否有规律: 有序固溶体 无序固溶体

固溶强化

1、正常价化合物

2、电子化合物 3、间隙化合物 间隙相

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金属化合物

弹性极限强度

σe

屈服极限(屈服强度)

σs/σ0.2σb

强度极限(抗拉强度)断面伸长率

第二章 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控制

一、

一次结晶: 金属:液态 固体晶态 二次结晶(重结晶): 金属:一种固体晶态

二、纯金属结晶条件 过冷现象

过冷度 △T=T0-Tn (T0理论结晶温度, Tn开始结晶温度)

(

冷却速度越大,

开始结晶温度越低,

过冷度越大

) 纯铜冷却曲线:冷却

三、

长大

树枝状长大 自发形核

形核

非自发形核 平面长大 另一种固体晶态

四、同素异构转变

五、(书上60页) 细等轴晶区 铸锭结构柱状晶区 粗等轴晶区 缩孔铸锭缺陷疏松书上61页) 气孔 偏析

六、

δγα-Fe BCC FCC BCC

晶粒度

、增大金属的过冷度

N/G(N形核速率,G长大速度) 细化铸态金属晶粒措施、变质处理 孕育剂、变质剂

、振动 三空1、2、34

、电磁搅拌四空1、2、3、4(填空题)

七、二元合金的结晶

(一)发生匀晶反应的合金的结晶

1、Cu-Ni,Fe-Cr,Au-Ag 合金都具有匀晶相图 2、匀晶结晶的特点:

1)与纯金属一样,固溶体从液相中结晶出来的过程中,也包括形核和长大两个过程,但固溶体更趋于呈树枝状长大;

2)固溶体结晶在一个温度区间内进行,即为一个变温结晶过程; 3)在两相区内,温度一定时,两相的成分是确定的; 4)在两相区内,温度一定时,两相的质量比是一定的;

只适用于相图中的两相区;

杠杆定律注意只能在平衡状态下使用;

杠杆的两个端点为给定温度时两相的成分点; 支点为合金的成分点。 5)扩散退火枝晶偏析

(二)发生共晶反应的合金的结晶

1、Pb-Sn,Al-Si,Ag-Cu合金都具有共晶相图 2、共晶相图

(三)发生包晶反应的合金的结晶

包晶相图:当两组元在液态完全互溶,在固态下有限互溶,并发生包晶反应时所构成的相图 包晶偏析:在合金结晶过程中,如果冷速过快,包晶反应时原子扩散不能充分进行,则生成的β固溶体中会发生较大的偏析,这种现象称为包晶偏析。可通过扩散退火来消除。

(四)发生共析反应的合金的结晶

共析反应:由一种固相转变成完全不同的两种相互关联的固相,此两相混合物称为共析体 (五)含有稳定化合物的合金的结晶

???

总结

(其他看书,有图有真相)

八、铁碳合金的结晶 (一)铁碳相图

1、Fe3C中的碳质量分数6.69%

2、Fe-Fe3C相图由包晶相图 三个基本相图组成共晶相图 共析相图

3、Fe-Fe3C合金的组元Fe(纯Fe冷却曲线56页 )

Fe3C(复杂结构的间隙化合物, 渗碳体) 4、铁碳合金中的相

1)液相L:Fe与C的液溶体

2)δ相高温铁素体(BCC结构)

1394-1538℃.1495℃溶碳量最大,0.09%

1148℃ 2.11% 5) Fe3C相:化合物相

5、典型铁碳合金的平衡结晶过程(书上75-82页)

注:Fe3CⅠ中Ⅰ可省略

九、如何分析典型的结晶过程

1、作出典型合金冷却曲线示意图 二元合金冷却曲线的特征是:

1) 在单相区和两相区冷却曲线为一斜线

2) 由一个相区进入另一个相区时,冷却曲线出现拐点:

a) 由相数少的相区进入相数多的相区曲线斜率变小 b) 由相数多的相区进入相数少的相区曲线斜率变大 3)发生等温转变时,冷却曲线呈一水平台阶

十、金属的塑性变形

产生塑性变形的驱动力是切应力

(一)单晶体的塑性变形 1、

单晶体的塑性变形方式滑移:切应力作用下,晶体一部分沿一定晶面(滑移面)上的一

定方向(滑移方向)相对于另一部分发生滑移的过程

孪生:切应力作用下,晶体一部分相对于另一部分沿一定晶面(孪

生面)和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切变的变形过程

2、滑移的特点

1)只能在切应力作用下才会发生,不同金属产生滑移的最小切应力(滑移临界切应力)大 小不同

2)滑移是晶体内部位错在切应力作用下运动的结果。滑移并非是晶体两部分沿滑移面做整 体的相对运动,而是通过位错的运动来实现的

3)晶体发生的总变形量一定是这个方向的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4)a) 滑移一般是在晶体的密排面(滑移面)上并沿其上的密排方向(滑移方向)进行;

b) 一个滑移面与其上的一个滑移方向组成一个滑移系;

c) 滑移系越多,金属发生滑移的可能性越大,塑性就越好; d) 滑移方向对滑移所起的作用比滑移面大,所以面心立方晶格金属比体心立方晶格金属

的塑性好 5)滑移时晶体伴随有转动 3、孪生

发生切变而位向改变的这一部分晶体称为孪晶 孪生变形量小于原子间距的整数倍 (二)多晶体的塑性变形

1、多晶体塑性变形的影响因素(简答题)

1)晶界的影响

当位错运动到晶界附近时,受到境界的作用而堆积起来,称位错的塞积。 要使变形继续进行,则必须增加外力从而使金属的变形抗力提高。

2)晶粒位向的影响

由于各相邻晶粒位向不同,当一个晶粒发生塑性变形时,为了保持金属的连续性,周围 的金属若不发生塑性变形,则必以弹性变形来与之协调。这种弹性变形便成为塑像变形 晶粒的变形阻力。由于晶粒间的这种相互约束,使得多晶体金属的塑性变形抗力提高。 2、晶粒大小对金属力学性能的影响(简答题) 1)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强度和硬度越高

因为金属晶粒越细,晶界总面积越大,位错障碍越多;需要协调的具有不同位向的晶粒

越多,使金属塑性变形的抗力越高。 2)金属的晶粒越细,其塑性和韧性越高

因为晶粒越细,单位体积内晶粒数目越多,参与变形的晶粒数目也越多,变形越均匀,

使在断裂前发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强度和塑性同时增加,金属在断裂前消耗的功也大,因而韧性也比较好。 3、塑性变形(冷加工)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结构的影响 a)晶粒变形,形成纤维组织

b)亚结构形成,细化晶粒

c)形成形变织构丝织构:各晶粒的一定晶向平行于拉拔方向 板织构:各晶粒的一定晶面和晶向平行于轧制方向

形变织构:金属塑性变形很大(变形量达到70%以上)时,由于晶粒发生转动,使各晶粒

位向趋于一致的结构 4、加工硬化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随变形度增大,

金属强度硬度显著提高,塑性韧性明显下降 )产生加工硬化原因:

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位错密度增加,位错间

交互作用增强,交互缠结,造成位错运动阻力的增大,引起塑性变形抗力的提高

塑性变形对金属性能的影响晶粒破碎细化(亚晶界增多),使强度得以提高 产生各向异性

原因:纤维组织、形变织构的形成

沿纤维方向的强度和塑性明显高于垂直方向的,“制耳” 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能变化(了解)

产生残余内应力

原因:金属发生塑性变形时,金属内部变形不均匀,

位错、空位等晶体缺陷增多,金属内部会产生

残余内应力

十一、金属的再结晶 (一) 回复

1、变形后的金属在较低温度下进行加热,会发生回复过程. 2、产生回复的温度T

回复

=(0.25∽0.3)T熔点

T熔点表示该金属的熔点,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

3、残余应力大大降低 (二)再结晶

1、变形后金属,在较高温度加热时,由于原子扩散能力增大,被拉长(或压扁)、破碎的晶

粒通过重新形核和长大,变成新的均匀、细小的等轴晶的过程 2、加工硬化被消除,内应力全部消失

3、再结晶温度是一个温度范围,并非某一恒定温度,一般所说再结晶温度指最低再结晶温

度T

T再=(0.35∽0.4)T熔点

再与下列因素有关:

单位为热力学温度(K)

4、最低再结晶温度T

1)预先变形度:金属再结晶前,塑性变形的相对变形量

预先变形度↑,T

再↓

当预先变形度达到一定大小后,金属的最低再结晶温度趋于某一稳定值

2) 金属的熔点

金属的熔点↑,T

再↑

3) 杂质和合金元素(金属纯度)

杂质和合金元素特别是高熔点元素,T4) 加热速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速度↑,T保温时间↑,T

再↑

再↑

再↓

5、再结晶后晶粒度影响因素: 1)加热温度

加热温度↑,晶粒度↑ 3) 预先变形度

预先变形度很小时,晶粒不变化 达到2%-10%,得到极粗大晶粒

临界变形度:再结晶时使晶粒发生异常长大的预先变形度 (二) 晶粒长大

再结晶完成后的晶粒是细小的,但加热温度过高或保温时间过长,晶粒会明显长大(自发过程),最后得到粗大的晶粒 十一、

金属的热加工

1)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塑性变形加工

2)铅、锡等低熔点金属,再结晶温度低于室温,它们在室温下进行塑性变形已属于热加工 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的工程应用 3)热加工不会带来加工硬化效果 金属的冷加工

在金属的再结晶温度以下的塑性变形加工 喷丸强化 (了解)

十二、钢的热处理

热处理:固态金属或合金,在一定介质中,加热、保温和冷却,以改变材料整体或表面组织,

从而获得所需要的性能的工艺.

(一)钢在加热时的转变

1、 奥氏体晶核的形成

共析钢奥氏体化奥氏体晶核的长大 四个基本过程剩余渗碳体的溶解 奥氏体成分的均匀化

亚共析钢、过共析钢 奥氏体化 与共析钢比 特殊处 2、 影响奥氏体转变速度的因素

1) 加热温度↑,奥氏体化速度↑ 2) 加热速度↑,奥氏体化速度↑

3) 钢中碳质量分数↑,奥氏体化速度↑

4) 合金元素:不同合金,影响不同,可能快、慢、不变

5) 原始组织:原始组织中渗碳体为片状时,奥氏体化速度↑; 渗碳体间距越小,奥氏体化速度↑

3、 奥氏体晶粒度及其影响因素

起始晶粒度 实际晶粒度 本质晶粒度

影响奥氏体晶粒度的因素: 1) 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

加热温度↑,晶粒度↑ 保温时间↑,晶粒度↑

2) 钢的化学成分

奥氏体中碳含量↑,晶粒度↑

碳以未溶碳化物的形式存在,晶粒度↓

钢中加入能形成稳定碳化物的元素、能生成氧化物和氮化物的元素,晶粒度↓ (二)钢在冷却时的转变

1、 钢在奥氏体化后冷却方式:等温处理、连续冷却 2、 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1) 高温转变(扩散型转变)

A1-550℃ 珠光体型组织 珠光体转变区

珠光体(P) A1-650℃珠光体型组织索氏体(S) 650-600℃无本质区别,只是层片粗细不同 屈氏体(T) 600-550℃ 2) 中温转变(半扩散型转变)

550℃-Ms 贝氏体型组织 贝氏体转变区 贝氏体型组织上贝氏体(上B)550-350℃

下贝氏体(下B)350℃-Ms

# 亚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 过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等温转变 3、 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1)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的连续冷却转变

CCT曲线

1) 低温转变(非扩散型转变)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在连续冷却转变时得不到贝氏体组织, 在连续转变曲线中没有奥氏体转变为贝氏体的部分)

马氏体(M)Ms- Mf

a)过冷A转变为马氏体是非扩散型转变

马氏体是碳在α-Fe中的过饱和固溶体 b)马氏体的形成速度很快 是一个连续冷却的转变过程

c)转变不彻底,有残余奥氏体奥氏体

d)马氏体形成时体积膨胀,在钢中造成很大内应力 3)马氏体形态 4)马氏体的性能特点 书103页

(2)亚、过共析钢过冷奥氏体转变 书104页

(三)钢的普通热处理

2、正火

钢材或钢件加热到Ac3(对于亚共析钢)、Ac1(对于共析钢)、Accm(对于过共析钢)以上30-50℃

正火的目的:

1、作为最终热处理; 2、作为预先热处理;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3、淬火

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快速冷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的工艺.

常用的淬火方法:

单介质淬火、双介质淬火、分级淬火; 等温淬火:适用于中碳以上的钢

表征钢淬火后的特性:淬透性:钢接受淬火后形成马氏体的能力,取决于临界冷却速度 淬硬性:钢淬火后能够达到的最高硬度,取决于马氏体的碳质量分数

4、回火

钢件淬火后,为了消除内应力并获得所要求的组织和性能,将其加热到Ac1以下某一温度,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冷却到室温的热处理工艺.

淬火+高温回火=调质处理 综合机械性能良好:下B,回火S 合金元素溶于Fe中形成固溶体

常用碳化物形成元素:Mn、Cr、Mo、W、V、Nb、Ti、Zr 猛哥木屋烦你太高 除Co以外,几乎所有合金元素都增大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 除Co、Al外,多数合金元素都使MS和MF线下降

合金元素对回火转变的影响 1、提高回火稳定性

2、产生二次硬化 3、增大回火脆性

250-400℃,第一类回火脆性,无法消除、只能避开

450-600℃,第二类回火脆性,是一种可逆回火脆性,防止办法:回火后快冷、加入适当的

Mo、W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