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根火柴]教案
《七根火柴》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理解本文结构的特点。
2、 把握文中景物描写的作用。
3、 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 分析景物描写对烘托人物形象的作用。
2、 分析人物的外貌、神态、语言、动作以及细节描写,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红军过草地的艰难困苦,学习红军战士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崇高品质,立志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学习,建设祖国。
教学步骤:
一、 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简介作者
1935年,由于我们党内某些领导人的失误,中国工农红军被迫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长征。历经一万多里的行程,红军战士们爬雪山,过草地,巧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留下了许许多多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王愿坚的七根火柴就为我们讲述了红军过草地时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为我们谱写了一曲感人肺腑的悲壮之歌。
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聆听七十年前那个悲壮的故事,感受火柴在长征途中的巨大作用。
二、 走进课文,感知故事。
1、 问:这篇文章是围绕什么来写的呢?能用一个字来概括吗?明确:火
问:课文几处写到火,请勾画出来。
明确:课文六处写到火:“要是有堆火烤”→“要是有一堆火,有一杯热水” →“像一簇火焰在跳” →“一个通红的火堆” →“一簇簇的篝火” →“熊熊的野火”
问:哪几处写的是想象中的“火”,哪几处写的是真实的“火”呢?
明确:前四点写的是想象中的“火”,后两点写真实的“火”
由此可知本文的线索是“火”。
2、 问:围绕这个“火”字,全文可以分成几个部分?为什么那样分? 明确:全文可分成三个部分:
1—5段为第一个部分,这时无名战士还没出场; 需火 6—22段为第二部分,这部分主要写的就是无名战士; 献火 23—26段是第三部分,这部分写的是无名战士牺牲之后的事。 送火 如果我们给每个部分加一个小标题,你认为怎么加呢?
三、 走进人物,感悟品质
1、 问:故事中出场的人物主要有几个?最让你感动的人物是谁?
2、 我当导演,我为英雄拍感动镜头。
如果你是一名电影导演,要拍一部长征题材的电影,打算为无名战士拍几个镜头,你将捕捉哪几个镜头?请在文中勾画出你最想拍的几个镜头,并说说它究竟是哪一点打动了你的心灵,然后有感情地朗读出来。(可以讨论,每四个人为一个小组)指火柴、看火柴、数火柴、交火柴
略作小结:这几个镜头体现了无名战士献火柴的过程,他的一举一动,一言半语,一个眼神,一种姿势,都写得十分细腻,真实感人。这哪里是献火柴,分明是一名红军战士献出的对党的事业无限忠诚的红心啊!红红的火柴头,朱红的印章,放在
一只抖抖索索的手里,犹如一簇跳动的火焰,生起在无边的草地,划过阴沉沉的天空,横扫荒凉肃杀之气,给人以光明,温暖和力量,使我们感受到革命星火必将燎原。)
3、 你从无名战士的言行中感觉到无名战士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学生各抒己见,言之成理即加以肯定,板书:舍身为国,公私分明,对党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他的品质像牡丹一样高贵,他的心灵像莲花一样纯洁,他的意志像菊花一样坚韧。)
四、由小说三要素:情节、环境、人物简析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
1、烘托人物形象
2、暗示社会环境
3、推动情节发展
五、寻访先烈遗迹,继承先烈遗志
火光中,无名战士手指正北方向的雕塑般的身影巍然屹立,光彩照人,那是民族之英魂,华夏之脊梁。顺着他的眼神,我仿佛看到了无数红军战士怒吼着冲向敌人的堡垒,红旗飘扬,鲜艳如血,九州大地红透了半边天。在我们共和国的历史上,一定有许许多多像无名战士一样的英雄人物。那么,你能举出像无名战士一样的英雄人物及事迹吗?
示例:
大家耳熟能详的抗日英雄狼牙山五壮士、王二小、小英雄雨来、小兵张嘎等,他们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自己的贡献牺牲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解放战争中董存瑞为了夺取胜利,舍身炸碉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抗美援朝战场上黄继光为了夺取上甘岭战役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 和平时期对党忠心耿耿的焦裕禄,为人民鞠躬尽瘁,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了一生。
人民的好卫士仁长霞,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了一方平安,用信念、人格和情操实践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展现了一名共产党的崇高精神境界。 小结:是的,在漫长的革命历史中,无数先烈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新中国的建立,为了人民的幸福,他们献出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这让我们不由地想到了树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上面的八个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的,他们的精神会永远活在我们心中的,会激励我们不断奋进。
2、 作为21世纪的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实际行动来告慰、缅怀那些先烈们呢? 红军长征的精髓是敢于吃苦、不畏难、勇于牺牲奉献。祖国统一,国强民富就是革命先烈的共同心愿。我们将按照革命先烈所指引的方向,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继承先烈遗志,发扬革命精神,争做现代公民,争做时代先锋,与时俱进,求真务实,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相关文章
- 卖火柴的小女孩公开课教案
- 优质课课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
- 优质课教案--[卖火柴的小女孩]教学设计
- 卖火柴的小女孩教案
- [安徒生童话]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一
- 氧气性质的教案
- 四年级课本剧教案
- 实验课教学教案
2014-2015学年下期六年级语文公开课教案 课题:14.卖火柴的小女孩 班级:六(1)班 执教:聂小红 时间:3.25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卖火柴小女孩命运的悲惨,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14.卖火柴的小女孩儿 教材简析: <卖火柴的小女孩儿>是丹麦著名作家安徒生的一篇童话作品.课文以火柴为线索,记叙了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儿在大年夜冻死街头的悲惨遭遇,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表达了作者对穷苦儿童的深切同情. 学情分析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房县万峪中学 唐凤鸣 教学目标: 1.在预习的基础上,自学文中的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小女孩的悲惨命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3.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 ...
<卖火柴的小女孩>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大方县对江镇对江小学 彭印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逐层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关注人物的悲惨命运,结合具体的语句.段落深刻感悟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2.感受卖火柴的小女孩命运的悲惨和作者寄予的深切 ...
阅读指导课教案 二(3)班 一.指导目的: 1.向学生推荐书籍<安徒生童话全集>,调动他们阅读的兴趣. 2.让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更多有益的课外书籍,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重点:让学生认识< ...
课外阅读指导课教案 <安徒生童话> 阚各庄小学 陈艳伟 教学目标 1. 通过课外阅读的交流.推荐,提高课外阅读的兴趣,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2.带领学生走进图书馆重温安徒生的童话故事,通过阅读了解.感受童话故事的丰富多彩.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①使学生认识氧气是一种很活泼的气体 ②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与用途 过程与方法目标: ①学习对实验的观察和描述,从实验中获取化学信息 ②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 ...
四年级校本课程-----课本剧教案 牛新景 第一课时 认识课本剧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生自我介绍,师生彼此增进了解. 2. 通过了解课本剧的定义及形式,了解课本剧的特点. 3. 通过课本剧剧本的案例,了解课本剧剧本的格式. 教学过程: ...
浅谈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教学教法的改进 枣庄市第十九中学 褚玉尧 2010年8月3日 15:26 浅谈对实验室制取氧气实验教学教法的改进 在九年级化学教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内容就是气体--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收集方法以及实验的注意事项.但是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