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的小插曲谢怀颖

上课铃响过,我步入教室,发现教室后排的两盏电灯都黑着。我忙问缘由。正在这时,总务老师来了,学生的目光都停留在总务老师的身上。我大声点了几个学生的名字,但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学生转回了头。是大声呵斥,还是听之任之?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们哪能不出一点差错?不是主张师生民主平等吗?如果我真心诚意地实实在在地容忍、善待他们这次差错,或许这堂课就会变得轻松和谐。再者,他们总说写日记没材料,既然他们这么专注观看,相信他们肯定把总务老师的每一个动作都看清楚了,我何不就引导他们把这件事作为日记材料呢?想到这,我就将错就错,任由他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总务老师。只见总务老师站在桌上,拧下开关盖,把灯绳从盖底的小孔穿过,系了一个扣儿,轻轻一拉,灯亮了。只短短几分钟,就解决了难题。

总务老师走后,我轻轻地问:“总务老师刚才在干什么?”学生们都呆住了,不明白我的用意。我又问了一遍。这时有个小女孩胆怯地站起来,小声说:“他在安灯绳。”“对!很好!”我冲她伸出了大拇指,“谁还能说得详细些?他先干了什么?再干了什么?”在我的鼓励下,学生们纷纷举手,越说越具体,有的还加上了自己的想法。“那你们就把刚才观察到的,以及想说的话,写在日记本上吧!”我赶忙接下去说道。很多学生恍然大悟地说:“噢,写日记并不难。日记的内容就是我们日常中经理过的或看到的小事。”

(作文效果有什么与以往有什么众不同之处)

课堂教学是教师的双边活动。灯管不亮,总务老师的到来,这些意想不到的事情,打乱了原有的教学计划,令教师心中不快。但教师调查了学生的心理状态和学习情绪,认真分析,审时度势,把握应变时机,随时调整了教学内容,丰富了日记素材,渗透了抓素材的途径,取得较好的效果。这也是教师随机应变能力的体现。

叶圣陶先生说:“作文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所以论到根本,除了不间断地向着求充实的路走去,再没有更可靠的预备方法……”充实的生活积累是学生日记活动的起点和源泉。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不可否认现在学生的生活显得非常单调。他们几乎每天循环着从家到学校“两点一线”式的生活方式,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过高的父母期望,使学生们很少有自己的业余爱好和较宽裕的自由支配时间。因此,学生知识面的狭窄,日记源头的枯竭,使他们面对日记本而无话可说。

美国著名作文教学专家唐纳德指出:“学生最好在一种有组织的,且能起到激励和支持作用的专业气氛中进行写作。”因此,这次课堂上的小插曲,就成了教师让学生进行集体日记的尝试。学生和教师在这个环境中既是作者,又是读者;既是表演者,又是听众。学生在交流合作中实现了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学习,从而创设了一个轻松愉快的心理环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写日记的兴趣,提高了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

课堂上的小插曲

新华南路小学

谢怀颖

2010-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