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电路冲激响应

第27卷第4期

大学物理

V01.27NO.4

2008年4月

COLLEGE

PHYSICS

Apr.2008

动态电路冲激响应初始值的一种简易求法

刘正生1,刘宇清2

(1.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2.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维州基隆3216)

摘要:给出了求解动态电路冲激响应初始值和动态奇异电路响应初始值的一种简易方法。在电路换路后,其电容电压或电感电流的初始状态一般不产生跃变,但有时也可能产生跃变,当一时难于确定时,可先将电路化为其s域模型,并将0一值带进换路后的电路模型,再应用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即可在s域解决t域响应的初始状态0+值的问题.该方法广泛适用于各种电路.

关键词:冲激响应;初始值;跃变;5域模型中图分类号:TM

1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0712(2008)04—0025.03

在含有电容和电感的动态电路中,由于这两种到s域则为其拉氏变换H(s)称为“系统函数”(或储能元件的存在,当电路发生“换路”时,电路响应电“网络函数”、或“传递函数”),它为输出响应象函数容电压和电感电流的初始值在“换路”瞬间一般不产y(s)与输入激励象函数F(s)之比.而求单位冲激生跃变,这就是“换路定律”的适用范围;但有时也可响应h(t)的初始值h(0+)的问题,只要系统函数H能产生跃变,此时“换路定律”便不再适用,于是“换(s)满足拉氏变换初值定理的条件:H(s)为真分式,路”后的0+值便难于准确确定.为此,文献[1]分别即可代入h(0+)=limsH(s)而求得单位冲激响应介绍了根据单位冲激响应的性质和能量有限的原理的初始值.它无须进行较复杂的部分分式展开和拉来求动态电路中冲激响应初始值的两种方法;文献氏逆变换,直接在s域解决t域的单位冲激响应的[2]则分别介绍了利用电荷守恒规律与磁链守恒规初始值难求的问题,相当简捷.

律来求解动态奇异电路响应初始值的方法.本文则当然,如果H(s)不是真分式,说明h(t)中可能提供另一种基于拉氏变换初值定理的简易方法来求包含有冲激函数及其各阶导数.设它在t=0处的冲各类电路响应的初始值,它无须考虑电路响应在“换激函数和各阶导数分别为Ao占(t)、B087(t)、路”瞬间是否发生跃变,无须考虑电路是低阶还是高C。艿”(t)、……此时只需将H(S)分解为有理多项式阶,无须考虑电路的激励源是冲激电源还是直流电P(s)与有理真分式之和,然后再用初值定理,可求源或是其他任意电源,也无须考虑是一般电路或是得单位冲激响应的初始值,其初值定理可以表示为奇异电路.它用不着“换路定律”,也用不着电荷守恒h(0+)=liras[H(s)一Ao—Bos—C052一……][4].

规律与磁链守恒规律.本文的方法为什么能够不作应用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求解单位冲激响应“换路条件”的物理分析而直接应用,其证明方法可初始值的步骤如下:.

参考笔者的论文L3J.该法的物理意义可解释为:在s1)先将电路的t域模型转化为s域模型,求出

域,当s一(20(j山一∞)时,相当于接入信号的跃变系统函数H(s).

(高频分量),它可以给出相应的t域初始状态的0+2)再应用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h(0+)=值,而事先不用考虑电路换路时,电路的电容电压和limsH(s),即可求得单位冲激响应的初始值.

电感电流是否发生跃变.现通过以下实例介绍该方例1图1(a)所示为零状态的RLC并联电路,法,以便与同行探讨.

8(t)为激励源,求初始值U(0+),iL(0+).

求解一般电路单位冲激响应的初始值

解1)图1(a)电路的s域模型如图1(b)所示,要求U(0+)、if,(0+),即分别求响应象函数U(s)、在t域,动态电路的单位冲激响应h(t),变换

屯(s)与激励源象函数j(s)之比Hc(s)、HL(s).

收稿日期:2007-02—13;修回日期:2007—10-13

作者简介:刘正生(1949一),男,江苏仪征人,副教授,主要从事电路、信号与系统理论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万 

方数据

大学物理

第27卷

(a)时域电路(b)s域电路

图1例1的RLC并联电路

因为8(t)拉氏变换的象j(s)为J(s)=班8(t)]=1所以

Hc(沪蹦=丽而‰=HL㈤=铬=而卉‰=

函ZFR干LisRLG2+Ls+R

i百(真分式)……”

RLCs2+Ls+R

函Z≯干R云ii

(真分式)……“

2)应用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

U(0+)=hc(O+)=lim帆(s)=1/C

屯(0+)=hL(0+)=limSilL(s)=0

此种方法相当简单,且绕过了讨论令人头痛的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在0一与0+是否存在跃变的难题,其结果与文献[1]相同,却不需要物理上的分析,这就是它的优越之处.

2求解奇异电路单位冲激响应的初始值

例2图2(a)所示为零状态的分压电路,若激励源8(t)为电压源,电容.C2上的电压“2(t)为输出响应,求初始值u2(0+).

吻(f)%∽

(a)时域电路Co)s域电路

图2例2的分压电路

该例为电子技术中经常用到的补偿分压器.若用文献[1]介绍的方法2,却无能为力,因为该例中两电容与冲激电压源构成回路,为奇异电路,超出了,方法2的适用范围;若用方法1,较为麻烦,讨论冲激响应在电路中的分布情况较为复杂,要确定U2(0一)跃变为“2(0+)的值很烦琐.但若用本文提供的方

万 

方数据肌,=锵=丽击绎‰=

而C甓C2并/器R亲I/R2悱真分式)

(1+

)s+1

、”87。’、7

l+

肌)-丧2等器鬻

州、

c。瓦i一百%(击+瓦1)

,.一一蕊I可十瓦川,.s‘k上R1一百%(击+壶)]

”。(c1+C2)s+击+去

肌,=丧+最潲击

(式中口=矗舞‰)

所以

㈨够1[H(s)]_币C匹1

(£)+面R2丽C2-RICte一。㈨

“z

c。+,=。1.im。+^c

t,=j主;;黠

6以上两例均为在零状态下,用本文的方法求电路响应的初始值,即0一值为0,0+值可能为0(不产

生跃变),也可能不为0(产生跃变)的情况.本文的方法也可以求非零状态下的电路响应的初始值.

3求解奇异电路非零状态响应的初始值

在非零状态下,用本文的方法求电路响应的初始值,要注意先确定状态变量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在“换路”前0一时的值(即UC(0一)、iL(0一)),并将之带进“换路”后电路的s域模型,然后据此模型得出电路响应电压象函数U(s)或电流象函数J(s),再

第4期刘正生,等:动态电路冲激响应初始值的一种简易求法

27

据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U(0+)=limsU(S)、i(0+)

F—-∞

=limsI(s),求出电路响应的初始值.需要说明的J—-∞是,这里可以求出的电路响应的初始值,可以是状态变量乱c(0j)、iL(0+)的值,也可以是非状态变量

iLl(o+)=iL2(o+)-一liras屯2(s)2砾韵

本方法相当简单,不必像文献[2]那样讨论电路是否包含有纯电感割集或纯电容回路的奇异电路,换路定则是否可用,是否要用磁链守恒规律或电荷守恒规律,也不必解联立方程,只需作一点简单的计算,就可得出与文献[2]相同的结果.

——电路任意处响应电流、电压的0+值.

例3图3(a)所示电路,在t=0时将开关S打开,两个不同初始电流的电感Ll和L2串联,试求

垃1(0+),iLZ(0+).

结语

通过以上3例的分析可以看出,本文提供的基

于拉氏变换初值定理的简易方法,求各类电路响应的初始值,在电路上无任何限制:电源可以是冲激电源,也可以是直流电源,实际上可以是任意电源;电路可以是一阶,也可以是高阶;可以是一般电路,也

(a)时域电路

可以是奇异电路;可以是零状态,也可以是非零状态;可以直接求状态变量的初始值,也可以直接求非状态变量的初始值.它的适用范围很广,超过了文献[1]、[2].在教学上,如果能让学生掌握本方法,可以使学生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l屯1(o_)

(b)换路后的s域电路

参考文献:

[1]韩春艳.动态电路中冲激响应初始值的求解方法[J].

图3例3的奇异电路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38--44.[2]

王智忠.对动态奇异电路的初始值问题的研究[J].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27(4):27-29

[3]刘正生.应用电路的s域模型确定电路换路后的初始

状态[J].扬州师院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5(2):

47—51.

解在t=0一时,iLl(0一)=E/Rl,iL2(0一)=0将此带进“换路”后电路的s域模型如图3(b)所示,则

k㈤吐:㈥=若篙‰(真分式)

2.Australian

[4]吴大正.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

版社。1993:207--208.

再应用拉氏变换的初值定理,可得

,Asimplesolutiontoinitialvalueofimpulseresponseindynamiccircuit

LIUZheng—shen91,LIUYu—qin92

(1.PhysicsScienceandTechnologyInstitute。YangzhouUniversity,Yangzhou225002,China;

CommonwealthScientificandResearchOrganization,BelmontVIC3216,Australia)

Abstract:Thesolutiondynamiccircuitimpulseresponseinitialvalueanddynamiccircuit

ue

response

or

initialval—circuitin-

for

anothersimplemethod

are

given.Afterswitching,theoriginal

state

ofcircuitcapacityvoltage

ductancecurrenthasn’tthejumpnormally,butsometimesthere

can

bethe

jump.When

ithard

to

determine

while,thecircuitmaybechangedintoitss-domainmodelfirstly,thenthe0~valuehasbeentakenintothe

switchedcircuitmodel,lastlytheLaplacedomainresponseoriginalextensively.

state

transform’S

initialvaluetheoremwasapplied,whichsolvedthe

to

t—

0。valueprobleminthes—domain.Thismethodisapplicable

variouscircuits

Keywords:impulseresponse;initialvalue;jump;s—domainmodel

万方数据 

动态电路冲激响应初始值的一种简易求法

作者:作者单位:刊名:英文刊名:年,卷(期):被引用次数:

刘正生, 刘宇清, LIU Zheng-sheng, LIU Yu-qing

刘正生,LIU Zheng-sheng(扬州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002), 刘宇清,LIU Yu-qing(澳大利亚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维州,基隆,3216)大学物理

COLLEGE PHYSICS2008,27(4)0次

参考文献(4条)

1. 韩春艳 动态电路中冲激响应初始值的求解方法[期刊论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6(01)2. 王智忠 对动态奇异电路的初始值问题的研究[期刊论文]-电气电子教学学报 2005(04)3. 刘正生 应用电路的s域模型确定电路换路后的初始状态 1995(02)4. 吴大正 信号与线性系统分析 1993

相似文献(7条)

1.期刊论文 韩春艳. HAN Chun-yan 动态电路中冲激响应初始值的求解方法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6,28(1)

从冲激函数定义出发,剖析了冲激响应的实质,介绍两种求解冲激响应初始值的方法,通过比较,根据不同结构的电路,可以采取不同的分析方法,但是,根据能量有限的原理所得出的方法2,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只需将冲激源作用期间,电容看成短路,电感看成开路,就可得出冲激函数作用下的等效电路,从而可以很方便地分析出冲激函数在电路各个元件上的分布情况.这样就轻松地解决了冲激响应初始值求解难的问题.

2.期刊论文 王松林. 王辉. WANG Song-lin. WANG Hui "信号与系统"课程时域分析中的几个问题 -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8,30(3)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本文讨论在该课程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几个问题.给出了冲激响应求解的一种新方法.该方法避免了求解初始值h(0+),提出了与卷积有关的一些性质成立的条件.

3.学位论文 杨杰 OFDM通信系统容量与信道估计研究 2009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根本目标是追求尽可能小的差错概率(可靠性)和尽可能大的信道容量(有效性)。正交频分复用(OFDM,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xing)技术具备频谱利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和带宽扩展性好等一系列特点,是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最具竞争力的关键技术。本论文围绕OFDM技术展开,力图节省系统开销,从整体上优化系统性能,降低计算复杂度,提高系统容量。主要针对OFDM系统的信道估计及系统容量的提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论文首先回顾了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介绍了OFDM系统容量和信道估计技术的发展现状,为接下来的论叙提供了研究背景。
  

通过对无线衰落信道的特性进行分析,详细讨论了移动无线信道的各种传播特性,其中移动无线信道小尺度衰落是讨论的重点,同时讨论了多普勒频移对传输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对OFDM系统以及MIMO-OFDM系统模型和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与仿真,并就相应系统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
  

提出一种改进的基于特定QoS的WF算法,其优点在于更符合实际应用中的要求,而且在实现上并没有增加多少复杂度。
  

WF算法中最优值的实现需要满足许多条件,如自适应的信道编码,自适应的调制以及适当的功率控制等。同时需要调制阶数连续可变,且功率分配也要连续而不能量化,这在实际应用中是很难做到。基于特定QoS的WF算法将分配给各子信道的功率量化,使调制阶数离散化,同时将量化后的剩余功率加到下一个子信道中,在系统保证一定QoS水平的情况下,该算法性能更加接近WF的理想情况。
  

为了在恶劣的信道环境下获得精确的信道估计,对基于极大似然(MLE)的OFDM系统半盲信道估计算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做出了改进,采用非均匀间隔导频的排列方式提出一种基于线性最小均方误差(LMMSE)的OFDM系统半盲信道估计算法。以LMMSE算法求信道冲激响应作为迭代的初始值,经数步迭代获得精确的信道冲激响应。为了进一步简化算法的复杂度,本文还提出了基于奇异值分解(SVD)的半盲信道估计算法。本文提出的算法能够以较低的复杂度实现精确的信道估计,仿真验证了该算法的优越性和有效性。
  

论文对两种低复杂度的OFDM自适应盲信道估计算法LMS-Bussgang和ZF-Bussgang算法进行了改进。采用了低复杂度的Bussgang自适应算法,依据均方误差准则和峰值失真准则对OFDM系统子信道进行盲估计;另一方面通过引入差分检测技术,加快了算法收敛速度,克服了Bussgang算法带来的误差传播问题。
  

提出了星型QAM调制星座图的优化方法。以平均能量最小以及最小欧氏距离最大为原则,确定了在衰落信道下OFDM系统中采用准相干解调时,星型QAM调制星座图优化的方法。将OFDM和星型QAM调制解调技术的抗多径衰落能力融合在一起,为进一步挖掘高阶调制解调抗衰落的潜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4.期刊论文 李文鑫. 冯战申 《电路分析》中复杂电感电路跃变初值的研究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5(9)

本文从一个复杂电感电路入手,给出了解决复杂电感电路换路瞬间各电感电流突变情况下的初始值的方法:微分法和拉普拉斯变换法;找到了解决动态元件冲激响应的新钥匙,为解决同类问题开辟了一条新路径.

5.期刊论文 胡健. 张廷华. 周作成. HU Jian. ZHANG Yan-hua. ZHOU Zuo-cheng 一种改进的稀疏信道估计算法 -通信技术2009,42(7)

文中在匹配跟踪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一种稀疏信道估计的改进算法.该算法首先通过正交匹配跟踪得到信道非零抽头的粗略估计,并依此来设置自适应均衡器的权重系数的初始值,进行自适应的调整和校正,最终实现对实际信道冲激响应的精确逼近.这样不仅避免了对无谓零抽头的估计,而且提高了信道估计的性能.

6.期刊论文 赵黎. 柯熙政. 王惠琴. ZHAO Li. KE Xi-zheng. WANG Hui-qin 偏振FSO-OFDM系统中的LMS信道估计 -光电工程2009,36(8)

本文首先设计了一种基于光偏振的基带FSO-OFDM系统模型,阐述了其发射和接收部分光偏振调制和解调工作原理,介绍了大气散射信道模型.由于大气

散射信道为频域选择性衰落信道,在此信道中,每个子载波的信道冲激响应在相干时间内的值保持相关性,因此本文利用同一子载波中距离小于相干时间的连续若干个OFDM符号信道特性之间的相关性,采用LMS算法对未来符号位置迭代的初始值进行预测,再进行迭代得到信道冲击响应值.在本系统中,水平和垂直线偏振光经过的光路相同,因此信道特性基本一致,最后再通过对两路信道估计值进行加权,得到更加准确的信道预测值.通过仿真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散射信道中( 最小均方)LMS算法可以很好的对信道进行跟踪,同时系统误码率可得到大约2 dB的改善.

7.学位论文 徐小红 二维FIR滤波器窗函数的设计与应用和地震资料中单频干扰波的识别与压制 2004

改善地震资料处理效果,提高地震数据的分辨率和信噪比贯穿于地震资料处理的整个过程.本论文主要研究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二维FIR滤波器窗函数的设计与应用;另一个是地震资料中单频干扰波的识别与压制.传统的二维滤波为了改善滤波效果,都是在变换域内加一个过渡带.根据在时间-空间域对冲激响应加时窗的方法,本文对比了三种二维窗函数的构造方法,提出用双谱窗函数改善二维FIR滤波.在野外地震数据采集过程中,地震测线上方如果有高压输电线通过,在地震记录中就存在一个50Hz左右的强单频干扰波.本文首次提出用改进后的振幅谱均值包络识别单频干扰波及其频率初始值,然后在时间域内利用正弦波逼近单频干扰波,通过无约束最优化方法识别出单频干扰波的振幅、频率和相位,然后从地震记录中减去它,以实现压制这种干扰波的目的.最后首次提出在单频干扰频率处通过多项式拟合插值进行信号补偿.

本文链接:http://d.wanfangdata.com.cn/Periodical_dxwl200804008.aspx

授权使用:admin(superuser),授权号:b0c8986f-1f2e-4bc7-bd15-9eca00961881

下载时间:2011年4月19日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