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对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思考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近年来,以微博、微信、论坛、客户端、个人空间、社交网站、视频网站以及移动通信为代表的新兴社会化媒体发展迅速,呈现出日新月异的变革。在这个“人人都有麦克风、个个都有话语权”的“自媒体”时代,网络舆情更加复杂。随着网上炒作涉军事件特别是炒作涉军负面事件的增多,负面舆情已成为影响部队建设和军队军人形象的重要方面之一。如何提高网络涉军负面舆情引导能力,打赢网络意识形态斗争主动仗,是当前军队面临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在网上斗争这个新战场上,军队必须顶得住、打得赢,维护好军队的良好形象。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表现及危害

网议涉军话题,是网络舆论发展中的必然;出现网络涉军负面舆情,是一个无法回避的客观现实。当前,存在的网络涉军舆情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媒体正面报道的负面解读。有的是军事媒体刊发正面报道后,个别网民断章取义故意歪曲解读,有的是个别网站故意篡改新闻标题吸引眼球。二是重大军事行动的造谣炒作。此类炒作挑选在部队进行抢险救灾、联合演习等重大军事行动之际,核心是编造谣言、浑水摸鱼。三是利用假冒军人的污蔑炒作。这类炒作,当事人的目的多是为了个人出名,核心是惊世骇俗、刺激眼球。四是对军车和文工团的持续炒作。此类负面信息是网络常炒常新的持续话题,主要集中在军车违章、豪华军车、假冒军牌以及军队文艺工作制度等方面。炒作中的事例和现象极易引发网民共鸣。炒作的背后延伸到军费使用、军队的建设目标等深层次话题。五是对我军历史、领袖及英模人物的抹黑。用历史虚无主义的手法,通过否定我党我军的历史、否定历次战争成果、否定毛泽东等军队领袖、否定军队各个历史时期出现的英模人物,戏说历史、颠倒是非、恶搞英模、抹黑领袖。六是针对我军性质宗旨的炒作。大肆鼓吹“军队非党化、非政治化”和“军队国家化”,企图挑拨离间党与军队的关系,使我军脱离党的领导,进而颠覆社会主义制度。

基于以上网络涉军负面舆情表现可以看出,在涉军负面舆情中,许多网民言论缺乏理性,容易造成偏激的氛围,具有很强的煽动性和误导性,其危害不容忽视。

一是严重损害我军形象。损害我军文明之师的形象,很多网络涉军负面事件经恶意炒作,不仅使当事人形象尽毁,还使整个部队披上了霸道、粗鲁、蛮横的外衣;损害我军正义之师的形象,反复炒作我军发生的极个别恶性案件、事故,抹黑我军参战的正义性等,给我军贴上“邪恶”的标签;损害我军胜利之师的形象,炒作我军训练、演习造假等问题,给民众形成我军不能打胜仗的印象;损害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形象,故意炒作放大军队与地方的纠纷,刻意渲染我军与民争利。

二是挑拨军政军民关系。挑拨军队与政府的关系,通过炒作部队、军人军属与地方政府的矛盾、案件,渲染部队与地方的不和谐;挑拨军队与群众的关系,在军人与群众发生冲突时,小的矛盾被恶意放大,个别人的纠纷被渲染成群体性事件,军队和人民的鱼水关系、血肉联系被人为地割裂和肢解;容易引发政治问题,军政军民关系出现的不和谐因素,还很容易被国外、境外媒体和一些网民作出政治性解读。

三是影响重大军事行动。影响训练演习等作战类军事行动,在任务重、各级神经绷得最紧的时期进行恶意炒作,部队不得不抽出人力物力去应对,干扰了领导精力和部队军事任务的顺利完成;影响抢险救灾等非战争军事行动,引发群众对军队行动的质疑和不理解,甚至激发群众反感。此外,还危害军事秘密安全,影响部队内部建设,危害群众对我军的信任,等等。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成因

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兴起,推平了在传统传播方式中所建立起来的规矩、壁垒,形成了一种新的舆论力量。在网络媒体门槛降低、传播迅速、内容海量、反馈即时、方向多元等特点下,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成因复杂。

一是个别官兵的形象意识不强。遵纪守法不够,人为制造和引发炒作点,不少网络涉军负面炒作是因为军人本身出现了违法乱纪问题;特权意识作怪,处理问题不当授人以柄,一些军车驾驶员存在不遵守地方交通法规、开斗气车霸王车,等等。

二是部队某些制度机制的不完善。一些文体机制存在缺陷,管理机制不严,个别文艺工作者社会形象不好、负面新闻太多等易引发网民“吐槽”;某些领域的管理制度引发网民关注,比如部队医院、招待所、空余房地产租赁等对外服务,地方某些单位使用军车号牌等。

三是一些军事报道的思虑不周。一些军事媒体“反面问题正面报”的做法,在网络时代容易被别有用心之人进行负面解读;没有对报道内容在政治全局上把好关;没有做好对内宣传和对外宣传的区别,模糊了相关法规制度的界限;在遵循新闻宣传规律、把握政策原则上有欠缺,个别媒体对报什么、怎样报、什么时候报、报到什么程度,没有做到充分考虑。

四是舆情起始阶段的应对不力。工作缺乏预见性,对可能出现的舆情没有提前预判,预案设置不够;处置缺乏及时性,理性的声音不能先声夺人、占据主动;不善于和网络媒介沟通,缺乏危机应对意识和处置技巧。

五是敌对势力的故意抹黑诋毁。近年来,各种敌对势力把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主战场搬到了互联网上。在重大事件中造谣抹黑,编造谣言,挑逗群众情绪;借助负面事件扩大炒作,借机煽风点火,扩大事端,对部队造成“二次伤害”;主动设置话题引导舆论等。当然,还存在个别人的恶意报复,引发网络炒作损毁部队形象等情况。应对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措施

习主席深刻指出,互联网已经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强调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证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从与敌对势力争夺民心、争夺阵地的政治高度,应对好网络涉军负面舆情。

一是提高官兵网络意识,避免引发负面炒作的话题出现。提高官兵防范网络炒作的意识,不给别人提供制造和传播负面话题的实例和空间。树好“三观”,坚守自己的政治信仰高地。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不盲目高消费,买奢侈物品;自觉用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引领个人思想和行为,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管好自己的“生活圈”、“交往圈”和“娱乐圈”。管住自己,守住遵纪守法的人生底线。遵纪守法是革命军人的人生底线,也是确保不因自己引发网络涉军负面舆情的“保本”之策。各种规章制度只有真正在每名军人那里落地生根,网络涉军负面舆情才会无处藏身。严格纪律,规范所有军人的网上言行。近期,经习主席批准,中央军委印发《关于做好新形势下保密工作的意见》为全军和武警部队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保密工作和建设提出了遵循。部队必须加强对官兵上网纪律意识、保密意识、道德意识的教育,始终牢记自己的军人身份,不能有损坏部队声誉的言行。

二是整合部队内部机构,构建反应迅速的舆情监控系统。目前存在监控与应对分离、引导与处置脱节、组织指挥不顺、协调难度加大等问题,总部可以整合相关力量,成立实体机构,固定编制员额,与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协调对接,归口管理互联网涉军信息发布、舆情监测、舆论引导和政工网建设应用等工作,军以上单位也成立相应机构。整合网络侦察机构,提高情报收集效率。把舆情收集机构的力量相对集中起来,各有不同侧重,相互弥补不足。可以归口保卫部门具体负责,融合相关单位建立舆情信息收集网,对口地方相关部门,互通情报信息,从硬件建设、技术开发和工作机制等方面综合采取措施。汇聚各种智囊力量,制定高效应对措施。健全研判机制,平时对潜在的负面舆情进行预测,制定相关预案;完善舆情预警机制,明确指导思想、工作原则、处置程序、应对策略等,一旦发现涉军负面舆情苗头,立即制定具体应对策略。同时,运用由舆情站、舆情监测点、舆情信息员组成的舆情监测网络,实时掌握公众反应,随时调整应对措施。

三是辟谣疏导封堵并举,牢牢掌握网上舆情引导话语权。在新媒体时代,控制舆情是水平,处置舆情是能力,引导舆情是政绩。删帖禁言与公布真相同步。在“人人都有麦克风”、“围观就是力量”的时代,不能再沿用过去那种遇事封锁消息、部队无可奉告的习惯做法,而要先声夺人,在删除谣言的同时,尽早公布真相,让真相的声音大过谣言。及时辟谣与正面引导同步。在舆情应对中,不能一味防守,而应该主动出击,主导网络舆论的走向。要运用各种力量,讲究应对策略,对有把握的正面事实展开大力宣传,进行全面深入报道。调查处理与平息民愤同步。对因个别官兵违法乱纪引发的舆情,要及时依法公正处理,离开了具体问题的处理,任何空对空的舆情引导都是空中楼阁。要想方设法提高话语主导权,有效扼制负面舆论,缩小影响面,把握主动权。

四是拓展各种发声渠道,建立完善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拓展网上发声渠道,积极主动地引导网上舆论。创办各大单位的军事新闻网站。我军可以借鉴西方军队的做法,总部、军区、军兵种都创办自己的军事新闻网站和客户端。设立各层级的网络新闻发言人。目前,军委、总部、国防部、军区、军兵种等不少单位建立了新闻发言人制度,通过主动发声、与媒体互动等方式及时回应公众关切,收到了较好效果。这种制度可以向网络延伸,建立军方“网络新闻发言人”制度,开通官方微博、微信,主动发布适宜公开的军队建设状况、活动动态和重大事件,积极回应民众对涉军问题的关切,让公众及时了解网络涉军负面事件的真相,消除神秘感,压缩网络谣言的产生和传播空间。

五是建强高效网评队伍,壮大专兼结合的舆情引导力量。习近平主席指出,要建立一支强大网军,号召全体党员、全体团员都要挺身入局、主动发声,为壮大网上主流舆论作贡献。这要求我们打一场争夺网上舆论阵地的人民战争。军队可在全军范围内选拔一批既会网络技术又懂舆情引导的高端人才,组建一支网络舆情引导核心力量,与“三战”专业力量相融合,培养锻炼一批自己的“网络意见领袖”。打造一批骨干网评员队伍。在全军固定一批专兼结合、常备常用的骨干队伍,及时优化调整,适当扩大规模,通过一些具体的奖惩规定,明确网评员的责权关系,鼓舞他们的工作干劲,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动员一支庞大的群众力量。我军可发挥民兵预备役人员人数众多、亦兵亦民等优势,培养打造一支数量庞大的群众网评员队伍,形成规模宏大的“红色网民”和网络尖兵。团结、善用尽量多的主流媒体和“网络意见领袖”,最大范围取得他们的理解支持。选择一批对部队有深厚感情、立场观点和军队相近的人,与他们线上沟通、线下交流,利用他们的平台和声音消解负面炒作,树立军队正面的良好形象。

六是加强军地多方配合,形成快捷高效的联动协作机制。互联网监管和运行部门在地方,因此网络涉军舆情的引导和处置,需要建立军队与地方、官方与民间的协作关系,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建立完善高效的军地联动协作机制。完善军地职能部门联席会议制度。与地方相关部门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各地舆情监控系统将驻军网上舆情纳入监控范围,定期互通网上涉军信息、共商涉军负面舆情处置方案。搞好与政府网站、商业网站、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的通联,确保正面信息上得去,负面信息下得来、去得快。建立涉军信息发布审核把关制度。

七是推动国家监管立法,规范涉军舆情处置的程序手段。目前,国家针对网络涉军舆情监管和处置的法律法规还存在空白。提高涉军信息发布的法律门槛。防治网络涉军谣言,必须以完善的法规体系为基础。推动国家加快网络涉军信息立法的步伐,制定网络涉军谣言防治的制度规范;加大对网络涉军谣言制造和传播的惩处力度,提高对潜在造谣和传谣者的威慑力度,使涉军舆情监管处置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