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山东省商务工作要点

2011年全省商务工作要点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全省商务工作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商务部决策部署,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富民强省为目标,大力实施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战略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坚持促消费与拓外需并重,“引进来”与“走出去”并重,提高质量效益与做强做大规模并重,积极作为、科学务实,巩固和扩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保持内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平稳较快发展,努力实现“十二五”良好开局。

主要预期目标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左右,进出口增长10%左右,实际到帐外资增长10%左右,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0%左右,境外投资增长20%左右,对外劳务稳定增长。

一、以“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为总抓手,大力实施“一保二建三提升”工程

1、深入持久开展“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把“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作为搞活流通扩大消费的总抓手,着力抓好放心消费、便捷消费、满意消费、多元消费四个关键环节,加快实施“一保二建三提升”工程。精心策划有效实施“满意消费惠万家”年度系列主题活动。组织好“喜迎新春惠民利民”等各类促销活动, -1-

不断把“满意消费惠万家”活动推向高潮。适时召开现场会议,加强调度考核,总结推广经验,构建长效工作机制。

2、保障市场繁荣稳定。积极组织货源,保障市场供给,完善重要敏感商品的日报监测系统,加强生活必需品和重要生产资料市场监测,及时、准确发布信息,引导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预期。编制推出“中国寿光蔬菜指数”。完善重点商品储备制度,增加重点商品储备企业数量,落实相关储备政策,推动产销衔接、跨区调运和进出口调剂,增强市场应急调控能力。扩大“农超对接”、“区超对接”范围,促进示范区农产品从田间到超市直供直销,提高居民“菜篮子”质量。深化“十百千”骨干企业创建活动,支持商贸企业兼并重组做强做优,培育自有品牌。发挥流通大企业购销调存、稳定市场的主导作用,增强渠道控制力和市场调控力。

3、建立健全城乡商贸流通网络。继续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鼓励发展直营店,拓展农家店综合服务功能,合理规划建设一批高标准配送中心,提高商品统一配送率。开展农产品现代流通综合试点。加快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及城市标准化菜市场升级改造,加强鲜活农产品预冷、冷藏设施以及冷链物流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完善农产品流通体系。健全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和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加强城乡商业网络规划,优化商业网点布局,完善流通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提升一批城市商业中心、特色商业街区和大型城市综合体,打造形成一批特色大商圈。

4、建设诚信商务信用体系。深入开展诚信商贸企业创建活-2 -

动,完善诚信评价体系,适时表彰“诚信商贸示范企业”。鼓励有条件的零售企业面向消费者开展信用销售,鼓励第三方独立机构开展电子商务信用认证。加强商务综合执法建设,完善“12312”商务举报投诉体系。加快“放心肉”、“放心菜”、“放心早餐”工程建设,推进肉类蔬菜流通追溯体系建设,加强定点屠宰企业分类监管。强化酒类、药品流通管理。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严厉查处一批情节严重、社会影响恶劣的大要案,净化市场环境。

5、提升商贸服务层次。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支持发展社区商业中心、家政服务中心、社区便利店、中小综合超市等,促进便民利民消费。有序发展餐饮业,制定行业发展规划,指导规范酒家酒店等级评定,培育一批餐饮品牌,支持老字号传承创新发展。积极发展会展业,整合展会资源,培育一批集展览、策划、咨询、广告于一体的会展龙头企业,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地方特色的品牌展会。促进拍卖、典当、融资租赁、直销等特殊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6、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加大流通信息化建设改造力度,支持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的流通技术,优化业务流程和交易方式。大力推进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子商务,推动连锁经营向更多行业延伸,逐步实现统一采购、统一管理、统一核算和统一配送。培育一批运营规范的电子商务和网络销售平台,推动传统商业企业开展网络销售,加快流通现代化步伐。

7、提升居民消费结构。继续抓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政 -3-

策落实,结合实际研究进一步鼓励消费的政策措施,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大力发展文化消费、老龄消费、信用消费、健身消费等服务消费,促进消费结构升级。鼓励开展绿色采购、绿色销售和绿色购物,倡导与国情相适应的文明、节约、绿色、低碳消费模式。

二、加快外贸结构调整,提升国际竞争能力

8、加快品牌创建和出口基地建设。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引导企业强化品牌意识,鼓励企业租品牌、买品牌、创品牌,支持企业获得国际认证。深入实施科技兴贸战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研发和技术引进,努力扩大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机电、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加快培育一批机电、轻工、纺织服装、化工、医药等外贸转型升级基地,打造一批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出口创新基地,形成一批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基地。组织召开第四次出口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会,配合商务部在英国、美国举办专题推介活动,打造山东农产品区域品牌,提升国际形象。

9、优化多元市场格局。实施“境外百展市场开拓计划”,创新组展办展方式,加强与国家有关商(协)会合作,在境外组织专场推介会,提高开拓市场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认真研究新兴经济体消费特点和发达经济体消费结构变化趋势,把握用好自贸区优惠政策,巩固提升传统市场,深度拓展新兴市场。

10、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把发展服务贸易作为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培育对外贸易新的增长点。加快完善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稳定发展传统服务出口,加快发展软件、技术、文化-4 -

等重点领域服务出口,推动服务贸易与货物贸易同步发展。

11、用好政策规避风险。指导企业用足用好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试点政策,有效规避汇率风险。加大对重点行业和重点产品出口的信保支持力度,扩大信保规模和范围。鼓励开展保单融资、出口退税托管贷款、出口买方信贷业务,改善贸易融资环境。支持有条件的市和企业建设产品设计与贸易促进中心、公共检验检测平台、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等,推进电子商务和境内外展会等商务平台建设,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建立完善贸易摩擦信息预警和产业损害处理机制,指导企业积极做好应对工作。

12、积极扩大进口。引导企业适应省内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需要,扩大先进技术设备和关键零部件进口,提升我省主导产业装备水平。增加重要能源原材料进口,缓解资源约束压力。扩大紧缺物资和民生产品进口,满足扩内需促发展需求。探索在境内举办的国际贸易展会上设立进口展区。发挥港口优势,培育橡胶、矿石、大豆、成品油、化肥等大宗进口商品区域性集散中心。

三、坚持以项目为中心,提高利用外资水平

13、精心组织境外重大经贸活动。用好高层推进对外开放工作机制,办好在港台、日韩、欧美和非洲等重大经贸活动,围绕“十二五”规划实施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筛选推介一批重大合作项目,切实做好项目前期对接工作。对签约项目建立台帐,跟踪调度,提高项目投资履约率。

14、深化与跨国公司战略合作。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跨国资 -5-

本转移规律,了解世界500强和全球同行业领先企业的发展动态,掌握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布局特别是对山东的投资意向,建立完善世界500强企业信息档案。积极推动与国外大商社、大企业及央企合作,抓好跨国公司与我省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的落实,着力引进一批龙头型、基地型战略投资项目。

15、引进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项目。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高端制造研发环节,推动传统产业向高端方向发展。鼓励外资投向“四新一海”和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等重点领域,抢占新兴产业制高点。突出现代服务业利用外资,引进国际知名服务企业和品牌,带动服务业跨越发展。

16、重点发展服务外包。依托济南、青岛等重点城市,加快“双核多点”载体建设,打造有影响力的服务外包核心园区,重点发展信息技术外包、知识流程外包以及业务流程外包、呼叫中心服务外包。加快国际化实训机构建设,加大中高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完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和支撑体系。重点开拓日韩、美加、印度等国际外包市场。

17、强化项目业绩考核。把自主推动促成项目特别是引进战略投资项目作为利用外资工作考核的重点。突出考核各级商务部门自主挖掘开发的一手项目、配合推动促成的在谈项目、主动登门对接的意向项目,确保每年促成落地一批重大项目。

18、丰富利用外资方式。鼓励外商投资设立创业投资企业,积极引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支持外资在我省设立投资性公司、融资租赁公司,鼓励外资采取合资方式设立融资性担保机构。积-6 -

极推动省内符合条件的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增资扩股,支持外商投资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跨国公司在我省设立地区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财务管理中心、结算中心、利润核算中心等功能性机构,增强外资技术管理人才溢出效应。

四、拓展国际经济合作空间,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

19、加快境外资源合作开发。认真落实“163”工程年度计划,建立境外资源合作项目台帐,加强调度和跟踪服务。推动有实力企业到土地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建立农业资源开发基地。探索“内保外贷”和银团贷款等做法,帮助企业拓展融资渠道。

20、有序推进优势产业境外转移。制定重点国别(地区)投资合作产业导向,引导氧化铝、橡胶轮胎、石油化工、纸浆造纸和木材加工等产业向资源所在国转移前端加工环节,推动服装、棉花加工、纺织印染、日用轻工和建筑材料等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东盟、非洲及拉美地区转移,鼓励农用机械、家用电器、计算机、太阳能和石油机械等产业到非洲、拉美地区开展境外加工装配。加大境外经贸合作区招商力度,引导“走出去”企业集聚发展。

21、推动境外研发和跨国并购。支持省内具有自主品牌和自主研发能力的大型企业采取合资合作、收购兼并、境外上市等方式进行海外战略布局,建立全球供应链和销售服务网络。推动省内企业、科研机构在境外建立研发机构、研发中心。

22、拓展对外承包工程领域。重点支持企业承揽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项目和BOT带资承包项目,带动成套设备出口和劳务 -7-

输出。培育电力、路桥、港湾、冶金、石化、资源勘探等工程承包增长点,稳步扩大传统工程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支持企业参与周边国家通道建设。

23、提升对外劳务层次水平。积极有序发展外派劳务,建立外派劳务招选公共服务平台,加强劳务培训机构建设。以开拓日韩、新加坡、欧美等国家劳务市场为重点,拓展高技术含量和高收入的工种行业,提升外派劳务层次。健全对外劳务预警和纠纷处置等工作机制,促进对外劳务合作规范发展。

24、高质量承建对外援助项目。加强援外企业队伍建设,引导符合条件企业申报援外企业资质。加强援外业务培训,提升承揽项目水平。支持企业承揽援外成套项目、援外物资、援外培训和援外优惠贷款等项目。建立健全援外项目巡查制度,指导企业做到安全、质量、功能、工期、成本“五统一”,打造援外精品工程。

五、全面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发挥重要节点平台作用

25、增创产业发展优势。进一步明确产业定位,凸显产业特色,坚持以提高吸引外资质量为主,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为主,优化进出口结构为主,致力于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致力于发展现代服务业,做大做强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精细化工、船舶、新材料、新能源、服务外包、保税物流八大产业集群,推动开发区成为高端高质高效产业集聚区。

26、增创机制新优势。建立完善激励约束机制,对发展好发展快的进档升级,对发展慢的通报警示,对长期不见起色的兼并-8 -

整合。创新开发区选人用人机制,强化组织人才保障。创新开发区开发机制,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资本参与开发区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经济开发区设立担保公司、金融租赁公司、产业发展基金等。

27、增创开放竞争优势。支持符合条件的省级开发区升级,支持国家级、省级开发区按照法定程序扩区和调整区位。支持符合条件的地方设立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中心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积极推进青岛前湾保税港区二期建设,尽快封关运作;推动烟台保税港区整合资源、提升功能,加快发展步伐。围绕建设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加快布局建设海洋产业特色园区。完善经济开发区涉外医疗、教育、文化、娱乐等设施建设,创造与国际接轨的工作生活环境。

六、努力加强自身建设,切实提高执行能力

28、加强能力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学习,自觉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头脑。认真学习经济、金融、科技和法律知识,深入开展学写作、学外语“双学”活动,不断汲取新知识,开阔新视野,树立新观念,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务实创新本领。

29、自觉服务大局。坚决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自觉把商务工作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来思考,把握协调拉动经济增长的新要求,把握在实施重大区域带动战略中的新定位,科学谋划商务发展新路子、新举措。

30、深入调查研究。切实转变作风,把调查研究作为转变职 -9-

能、改进工作方式的重要手段,提高决策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强对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焦点问题的调研,认真履行职责,努力为基层企业办实事,牢牢把握商务工作话语权。

31、勇于开拓创新。不断创新发展理念,树立世界眼光,强化战略思维,善于把上级精神与本地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认真学习借鉴外地行之有效的经验做法,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32、提高管理水平。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减少审批事项,优化审批流程。加快推进商务立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完善商务运行监测和统计分析体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商务运行态势。大力推动电子政务建设,继续办好山东国际商务网,积极推行网上办公,提高信息化水平。充分运用经济法律手段管理和促进商贸流通、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对外经济合作、开发区建设等工作。

33、强化廉政建设。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落实“一岗双责”,把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落实。遵守廉政建设各项规定,强化对商务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管理和监督,加强教育强化自律,完善制度强化他律,做到为民务实清廉。

- -10

附件2011

年商务工作要点量化指标

-11-

-12

-13-

-14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