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和中国最优消费率的关系研究

   摘 要:先前对消费理论、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大多基于封闭经济,而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开放,对外贸易对国民经济和居民消费的影响不断加大。以进口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为核心,将进口引入最优消费率模型,计算中国最优消费率,并与中国消费率比较,从而提出进口贸易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进口贸易;居民消费;最优消费率

   中图分类号:F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09-0155-03

  

   一、背景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经济增长快速且维持稳定。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前进的三架马车——投资、消费、进出口中,投资和进出口一直保持大好走势,但作为经济发展原动力的消费却势头不足。中国消费率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在70%~80%之间[1],中国居民消费率较低且持续下降,尤其2000年以来从46%降至2007年的36%(见P157表2)。

   以往研究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时,过多重视出口对经济增长起的拉动,然而中国持续的贸易顺差却没带动中国消费的上升。一些学者经过数据分析,还发现中国的居民消费率与实际贸易余额呈负相关关系,尤其2000年以后更为明显。另外,中国长期的巨大贸易顺差也引起了与多国的贸易摩擦等问题,导致中国对外贸易越来越面临出口压力。因此,仅通过净出口(进口和出口的差额)来研究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增长和消费率的影响,是不能全面地、综合地反映事实的,应该从进口、出口两个方面来考虑。

   目前国内外学者研究的主要针对进口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对消费的研究也大多以封闭经济为前提。而对于开放经济、尤其是进口贸易对消费的作用研究极少,本文的研究可以说是填补了这一空缺,也是本文的意义和价值所在。

   二、模型建立——将进口贸易引入生产函数

   经济学家巴拉萨(1978)在传统的生产函数中加入出口额这一变量,将其扩展为适用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2]:

   Y=F(L,K,X) (1)

   其中,Y表示总产出,L、K、X表示劳动投入、资本要素投入和出口额。

   泰勒(1981)在此基础上,建立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时,直接在指数形式的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上加入了出口变量[3]:

   Y=AKαLβXγ (2)

   其中K、L和X仍为资本、劳动和出口,A为技术进步的度量,α、β、δ为常数,代表资本、劳动、出口的产出弹性。得到各个因子增长率间的关系:

   GY==++=αGK+βGL+γGX (3)

   巴拉萨之所以可以在原有的生产函数中增加出口额X这一变量,是考虑了出口扩大可产生规模经济效应和促进技术进步,从而提高了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进口是作为一个减项处理的,因此它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常常被忽略。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进口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可:(1)进口通过弥补一国要素的供给不足,维持该国投资水平进而促进经济增长;(2)进口节省研发费用、刺激高新技术的学习和模仿,从而促进进口国技术进步;(3)进口改变国内需求结构、技术进步和要素结构优化来推动产业结构演进;(4)进口替代品的竞争迫使国内企业制度创新,以提高组织运行效率;(5)进口先进设备与技术所伴随的科研和技术人员的流入,通过积累人力资本以促进经济增长[4]。因此,我们可以将进口作为与劳动和资本生产要素并列的独立变量,参考泰勒的出口扩展型总量生产函数,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模型:

   Y=AKαLβMδ (4)

   式中,K、L、M为资本、劳动、进口,A为技术进步的度量,α、β、δ为资本、劳动、进口的产出弹性。参考巴拉萨的模型中投资和资本投入之间的替换关系;另外,由于资本存量就是物化的技术,可以把资本存量归入技术进步A中,这样当期的投资和劳动就决定了当期产出。再建立新的模型公式,并化成对数形式(5)。

   lnYt=lnA+αlnIt+βlnLt+δlnMt (5)

   要分析最优消费率,即要求产出在产出最大的条件下,劳动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最优比例。由于研究需要,我们忽略政府部门和出口部门的经济行为,只考虑消费者、企业和国外进口三部门,存在Y=I+L-M,另Y=1使总产出标准化,那么I、C、M就分别代表了投资、消费、进口占总产出的比例,即分别表示投资率、消费率、进口依存度。由于任何生产都是物化资本与劳动力相结合的产物,而消费是劳动力再生产的现实形式[5],所以消费率就是劳动在总产出中所占的比例,可用L代替式子中的C,构成上面求公式(5)最大值MaxY的约束条件:Y=I+L-M。求最优消费率即要解下面方程组:

   MaxlnYt=Max(lnA+αlnIt+βlnLt+δlnMt)It>0,Lt>0,Mt>0I+L-M=1

   求解得到公式(6),即为最优消费率的计算公式:

   R*C=L= (6)

   三、中国最优消费率

   根据最优消费率计算公式(6),要计算中国的最优消费率,就要先求出系数α、β、δ。假定技术进步体现为资本存量的函数[6],即A=Kα,于是将对数生产函数化成:lnYt=alnK+

  αlnIt+βlnLt+δlnMt,其中,Yt、Kt、It、Lt、Mt分别用1979—2007年的GDP、资本存量、资本形成、最终消费和进口额(见表1)来代入,得:

   lnYt=-0.4370+0.1597lnKt+0.1767lnIt+0.7603lnLt+0.0040lnMt

   t (-0.9880) (1.3870) (1.1558) ( 5.9758) (0.0577)

   R2=0.999447

   可知α=0.1767,β=0.7603,δ=0.0040,将它们代入得最优消费率计算公式(6):

   R*C=L==80.8%

   经Eviews检验结果得到:残差项E的检验值小于显著性水平5%临界值,表明LNm和LNcons之间存在协整关系,进口和消费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滞后期为1期时, LNm是LNcons的Granger原因,且通过了1%的显著性水平,即进口是消费的Granger原因。

   四、中国消费率趋势、成因及政策建议

   (一)中国消费率趋势和成因

   由以上计算得到,开放经济条件下中国最优消费率约为80%,而近年来中国居民消费率持续下降(见表2),且一直低于这个值。1978年以来,中国居民消费量持续增长,而居民消费率呈现下降趋势,尤其是1996年以来,居民消费率水平从47.7%降至2009年的35.5%。发达国家的消费率一般在70%~80%之间,中国的消费率一直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甚至低于许多发展中国家[1]。

   居民消费倾向下降的原因主要有:(1)收入差距加大,由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越高收入的阶层消费率越小,导致社会总体消费率下降;(2)人们风险防范意识增强,面临人力资源市场的竞争压力及通膨水平的持续上升,居民未来收入和消费的稳定性减弱,而社会保障制度又不健全,迫使人们减少消费、增加储蓄,为将来的不确定性因素做准备;(3)随着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大量保值、增值的投资产品涌现,同时人们投资观念变强,纷纷减少对一些非生活必须品的消费,将资金投入金融市场中。

   (二)政策建议

   适度增加进口:近年来,中国连续数年巨大的贸易顺差,拥有大量外汇储备,为增加进口提供了内部条件。人民币对美元的升值,也为中国适度增加进口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而中国长期以来的大量贸易顺差,已经引发了不少贸易摩擦,这必将阻碍中国对外贸易今后的持续健康发展。可见,为了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和缓解贸易不平衡局面,中国有必要合理增加进口,也具备了增加进口的能力。

   优化进口结构:适度进口国内相似产品,可以刺激进口国的市场竞争、促进产品质量提升、激励技术创新、提高管理水平,不能因为进口会降低需求就抑制进口,要把握好进出口的“度”。重视技术落后产业的进口,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提高产品科技含量。降低某些国内稀缺消费品的进口关税,以提供丰富的消费供给,满足多种物质需求。降低石油、木材、矿产等资源性产品的进口关税,保护本国环境和资源,以保证经济可持续增长以及国家未来发展。

   完善进口贸易相关政策:规范管理手段,建立统一规范的进口管理制度,提高管理的透明度;进一步减少进口计划的控制范围。按照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逐步缩小计划管理的比重,扩大自由进口的比重;改革进口配额管理、分配办法,减少人为的行政干预,逐步取消不规范的进口限制,按照效益、公正和公开的原则,实行配额投标、拍卖或规范化的管理。

  

  参考文献:

  [1] 郭柏春.论消费率[J].消费经济,2000,(1):49-51.

  [2] Bela Balassa, Exports and Economic Growth: Further Evidenc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78,(15):181-189.

  [3] Tyler William G. Growth and Export Expans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ome Empirical Evidence[J].Journal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1981,(19):121-130.

  [4] 汪三琴.进口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07.

  [5] 吴忠群.最优消费率的存在性及其相关问题[J].中国软科学,2009,(S1):280-289.

  [6] 吴忠群,张群群.中国的最优消费率及其政策含义[J].财经问题研究,2011,(3):9-13.

  

  [责任编辑 吴 迪]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