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反机身设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单反机身设计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第1页:金属与非金属的区别

我们在提起单反相机系统的时候,一般都会把注意力放在技术指标上,比如影像传感器的像素数,连拍速度,对焦能力等等,即便是注意到作为数码单反相机本体的机身,也仅仅局限于是金属材质还是塑料材质这种程度上,然而,在庞大的单反相机家族中,机身的材质各有不同,性能上也相去甚远,仅仅从材质上来判断机身的等级却是不公平的,虽然通常金属机身比塑料机身显得档次要高,但依然会有比金属机身更加坚固的塑料顶级机身出现,你猜对了,我想说的就是EOS 1N。

尼康单反

单反相机的机身设计和制造是一个很精妙的过程,在内部,必须保证各个部件之间衔接的正常和可靠,反光镜箱必须做的坚固且精密,如此才能保证镜头的光学素质不会被焦平面位置不准所浪费掉;卡口和机身的连接必须可靠,

不过就

卡口本身来说,强度不成问题,但是机身越来越多的使用塑料之后,卡口周围的强度令人担忧,曾经出现过因为安装太重的镜头而奖机身撕裂的惨痛教训。

D3的FX画幅传感器装在一个铝合金的支架上

顶级机身和入门级机身之间的另一个重大区别在于除了更坚固之外还会采用密封防尘防滴溅设计,以使职业摄影师更好的在恶劣环境下完成工作。数码单反相机采用金属的骨架和外壳材质还可以帮助发热量巨大的影像传感器散热,尤其是在单反们纷纷开始搭载高清视频拍摄功能之后,散热的问题就越来越严重了,金属机身和框架能有效的改善这种情况。

第2页:尼康F,神话的开端

说到坚固,结实,耐用等等诸如此类的形容词,很多朋友最先想到的就是尼康相机。产生这种习惯性思维,大概是因为尼康较早进入中国市场,而之前的照相馆和摄影记者之类的职业用户,口碑也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积累下来的。

尼康从创办之日起就是重要的军用光学设备生产商,在民用光学产品中,尼康也延续了力求坚固可靠耐用的设计思想,F系列单反相机从F到F6

都是非常

出色的产品,每一代在机身设计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设计上的细微之处写下来足以成为厚厚的一本书,我们还是选择有代表性的来说起吧。

尼康F

1959年,Nikon推出它们第一部35mm单镜头反光相机nikon F。这年,距离世界第一部SLR的发明已22年,但距离发明棱镜眼平取景的设计,则只有九年,距离1955由宾得的Asahiflex率先使用的立刻回弹反光镜结构机身,只有四年。所以,1959年推出的Nikon F,基本走在了技术潮流的前列,而且具备当时最顶尖的性能。

尼康F透视图

Nikon F采取模块化的设计,围绕着机身,尼康提供了大量不同的配件,以切合不同需要,如取景器、对焦屏及马达等都可以更换。Nikon F,在推出的第一日,已成为专业SLR的设计典范,这种模块化按需搭配的设计思想一直延续到其后70年代的F2、80年代的F3及90年代的F4身上,每代尼康顶级机身都衍生出了大量的型号,以满足各种不同摄影师的需求,可以说,直到佳能EOS 1发布之前,Nikon在135单反高端专业市场上的优势都是压倒性的。

众所周知日本工厂的相机制造之路是从仿制德国产品开始起步的,所以在尼康F身上我们丝毫不意外的看到了很多德国熟人的影子,比如F的快门采用的是和徕卡相同的三轴结构,只不过使用了钛制幕帘,而安装胶卷的方式则是和徕卡M系一样的打开相机底盖从下面插进去的方法,这种设计在更换胶卷上极为不便,而且更麻烦的是无法安装电动卷片马达。F的可换顶设计给改进和使用都带来了不小的便利,但是也对于机身的密封性有着不利的影响,早期的135单反相机设计还处于摸索阶段,需要很久很久才能明白过来,原来135

单反根本不

需要可更换的棱顶……

Nikon F 这个产品持续生产了13年

总计从1959起到1972年 F2 推出为止,Nikon F 这个产品持续生产了13年,不管在产量还是生命周期上,至今罕逢与之匹敌的对手。而 Nikon F 也经历了多次小改款,并推出衍生机型,例如: 1962年 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就是我们俗称的大头F),首次采用外置的Cds(硫化镉)原件测光,就是脑门上的那个大大的F旁边的那个圆圆的白眼,测量范围为EV 2~17;1965年 Nikon F Photomic T,采用了TTL式的Cds测光组件,测光显示为指针式,测光方式为平均测光;1967年 Nikon F Photomic TN 是 T 的改量版,测光方式将原来的平均测光改成中央重点测光;1968推出的 Nikon F Photomic FTN 则是F系列的最后一款,实现了最大光圈指示,并可以在观景窗内可以看到快门速度,基本功能上当下最先进的机身已经相差无几了。

第3页:尼康F2:且行且珍惜

在早期的135

单反机身竞争中,佳能完全不是尼康的对手,最早推出的

canon Flex不太受欢迎,到了71年推出的F1也反映平平,尼康同期则推出的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的F2,该怎么形容它好呢?不朽的或者是经典的?

尼康F2

尼康的F2和前代的F区别不大,最高快门速度提高到了1/2000s,另外把开底盖装胶卷的方式改成了现在我们熟知的开后盖装胶卷,以方便新闻记者使用,其他地方比如全金属机身,可更换棱顶等等特性依旧不变,尼康主推的是F2的一个衍生型号F2 photomic,与基本型号的区别就是F2 photomic是有测光系统的(F和F2都没有,需要用外置测光表),配备DP-1测光取景器,测光模式为中央重点加权平均,观景窗内可显示快门速度、光圈,测光范围为EV 1~17。不过F2的运气真的不能算是太好,主要面向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F2推出之后结果碰上了慕尼黑惨案,而到了1978年,尼康又推出了特别版的F2H准备竞争莫斯科奥运会的体育记者用机市场的时候,发生了苏联入侵阿富汗,美洲国家一致抵制80年莫斯科奥运会,尼康无奈之下把F2H面向社会出售。F2H只有501台,除了全钛机身之外,还配备了MD100马达和MD100电池包,

实在是

F2全系列之中最具收藏价值的产品。

尼康F2

早年间材料科技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发达的时候,很多厂家都选择了钛来作为顶级相机的机身材料,选择钛的主要目的是坚固,其次减轻重量,实际上钛的密度为4.5克/立方厘米而常见的用作机身材质的铝镁合金仅为2.7克/立方厘米,当然,比起黄铜的8.5克/立方厘米还是要轻太多了。钛合金在加工上极为困难,合金本身的特性导致使用铣床加工的时候对刀具磨损速度特别快,所以通常会采用比较浪费原料的化学铣来制作,这也导致了相机本身成本居高不下,同样型号的相机,钛版价格至少是普通版的2倍以上,尼康比较痴迷于推出钛制的特别版,F2,F3,FM2,F5甚至是旁轴的35Ti都有相应的钛版出现,不过进入数码时代之后似乎不怎么来这一套了,而反观佳能,在单反上几乎没有沾过钛,倒是在IXUS系列里面推出了钛外壳的版本,有时候对比就是这么的有意思。

F2的特制版本,右上就是Titan版

在1979年,尼康出了两款F2的特制版就是传说中的F2 TITANIUM,鬼子舌头短,所以叫F2 TITAN。1979年生产时分两个版本。第一个是国际版,大体上跟量产普通型号的F2一样;不过面板、底板和机顶采用钛合金制造。机身编号从F2T9200001开始,生产了4800多台。另一型是F2 TITANIUM即F2 TITAN,这个版本专门在前脸上刻了Titan的标记仅供给日本本土而不在其他市场发售。F2日本版比国际版要少一点,机身编号由790001开始,共出产了4700多台,两者相加还不到1万台的生产总量。所以当时出现了不少人买很多台回家收藏的事情,时至今日依然能找到全新的F2钛版,不过价格方面就不太好说了,总而言之无论如何人民领袖都得出走个一两百张就是了。

第4页:尼康F3:直上九重天

F2生产了9年之后,1980年,尼康F系列第三代掌门机F3问世了,这台相机由著名的保时捷家族设计,性能十分强劲而且衍生型号和附件之多之复杂到现在也无人能超越,单单可更换对焦屏就有15中型号,中央裂像的,微棱镜的,高倍放大的,高亮的,网格的,等等,取景器也可以更换,其中有一种是类似于120相机所用的腰平取景器,使用起来极为方便,有了它,还要个鸟的直角取景器。F3的测光系统也是非常精巧的,它的反光镜经过特殊的工艺处理,18%

光线可以透过主反光镜射到辅助反光镜上,再被反射到反光镜箱底部的光敏电阻上实现测光,所以F3更换机顶不影响测光系统

尼康F3

F3的钛快门标称使用寿命15万次,实际寿命应该超过此数的至少两倍以上,尼康在前两代机身上积累了足够多的设计和制造经验,因此F3远比你所想象的更加坚固且耐用,F3的不足之处在于采用的硫化镉Cds测光元件容易老化,而增加的LCD在当时的条件下可靠性和耐用性都相当差,纯属画蛇添足的设计,而且因为沿用了F系列一直以来的可换顶设计,除了F3P(下下图)之外,其他的F3都没有热靴,那想用闪光灯怎么办?找尼康买个转接附件吧。

尼康F3

F3也是尼康生产跨度最长的专业机,从1980年开始生产,一直到2002年初才停产,其间F4,F5的推出都没有能替代它的地位,真可以称为是“传奇般的F3”。按照惯例,老八卦一个,尼康F3是最早开始使用现在堪称尼康标志的那个红色橡胶装饰条的,当然同时也有防滑作用,这个设计始于F3,现在已经扩展到了F和D系列在产的全体机身上了,当然后来又逐渐的演变出了快门按钮下面那个红色的三角内裤形状的橡胶饰皮,差不多就纯粹是装饰性作用了,也成为尼康的标志之一。

尼康F3

尼康F3

在自动对焦单反相机已经成为绝对主流的1994年,尼康应爱好者强烈要求推出了限量版的F3 Limited,到了1996又推出了过片速度可达13Fps的限量高速版F3H。

尼康F3H

F3H也采用了固定反光镜,配合专门设计的MD4H高速卷片马达之后,可以达到13Fps的极高连拍速度,当然,相对于1984年的佳能New F1 HS版,尼康F3H也仅仅是个慰情之作,弥补一下F系统中缺乏极高速机身的缺憾,毕竟在1996年推出这样一个MF相机,占领市场是别想了。F3H非常少见,比限量版的F3 Limtied还要少见。前面我们说过佳能给New F1 HS做过一个百张底片的大容量后背,其实在变态这个艺术上,尼康走的更远,MF4后背就是一个明证,它是配合使用MD4卷片马达的尼康F3P的,容量为250张,模样也酷似一个大号弹鼓,和F3H这个花瓶不同,MF4大容量后背是赶上了84年奥运会的,虽然配合MD4马达的F3P过片速度只有6Fps,远低于佳能的14Fps,不过也能凑合着用了。

尼康F3H

第5页:佳能 new F1

1981年,佳能在不太受欢迎的F1的基础上推出了New F1,就我个人观点来说,这是佳能推出的第一台,可以真正称作是专业机的产品,这款以结实耐用从不出故障著称的相机,能适合在-30℃和60℃的环境下使用,而这款照相机的快门经受了十万次无故障的考验,并采用先进的超薄型钛金属横走式帘幕快门。这架设计精良的专业照相机一上市,轰动了整个摄影界。和尼康F的设计思想类似,New F1也采用了可更换的取景器,这一点在日后将被证明其实不是特别必要的。

佳能 new F1

New F1刚出世就技惊四座,它将坚固这一点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机上盖和底板都是黄铜制造,机身厚度1mm,激光焊接工艺生产(就是大众天天吹的那个激光焊接),内部电路全部经过防潮防氧化处理,接口都有橡胶密封条,达到军用标准,电子机械混合式钛快门可以保用10万次,工作温度-30至60度,95%湿度下仍然可以正常工作,New F1是如此的坚固,过了十来年,在圈子里留下了“永不损坏的New F1”的传说。而且佳能New F1还曾经被美国海军批量订购(US navy版),成为军用相机,坚固性和可靠性可见一斑,有消息称同期日本自卫队也曾经订购作为军用装备,不过未见特制版本,有意思的是,Nasa却特别偏爱尼康的相机。

佳能 new F1

New F1的机身在坚固之余也有一些小小的不足:它的漆面特别容易磨损和脱落,以至于略加使用就会露出下面的黄铜色,这点很令人疑惑,佳能同期生产的其它相机都绝无这个问题,有谣言称这是佳能故意为之,好让大家能明白New F1是用黄铜打造的。说起黄铜,New F1的顶盖和底盖都是黄铜材质,相对比较软,磕磕碰碰很容易留下伤痕和凹坑在上面,但神奇的是,一点也不影响相机的使用……。New F1没有MLU反光镜锁,这个功能在当时的中低端相机上都能找到,所以唯一的解释是设计师阶段性脑残了;最后,New F1没有AE-L就是曝光锁,这有点令人匪夷所思,唯一的解释是设计师再次脑残了…… 第6页:尼康F5:有怪兽啊有怪兽

1996年尼康铸剑8年,弄出来一个大怪胎,叫F5,这是F系列SLR的第五代专业机,各项指标十分惊人,体积重量十分惊人,耗电量也十分惊人,还有,对焦马达的噪声也十分惊人,亮点是世界首创的3D-RGB

测光,从此结束了相

机测光系统是色盲的历史,佳能同时期的反应是不痛不痒的推出了眼控45点对焦的EOS 3,悄无声息的砍了尼康一刀,AF时代以来,在高端新闻用机市场中,尼康的占有率节节下降,而佳能EOS系统凭借先进的电子技术,迅捷准确的对焦能力,坚固的机身等等,外加上连买带送,试用与借用相结合的推销方式,基本占领了大半市场,这从94年之后历届奥运会赛场边的白炮阵列就可见一斑。

尼康F5

F5依然使用了可更换取景器,这一点体现出尼康顽固无比的性格,F5采用铝合金模铸机身,钛外壳的取景器,橡胶材质的握把贴皮使得握持更加可靠舒适(不过这个贴皮容易脱落,分辨某人是否资深F5用户的最简单办法就是看他会不会粘这块皮)。F5机身不含电池大约1.2Kg,装满8节电池之后重达1.4Kg,用起来还真得一把好力气,内置了强力卷片马达,最高过片速度8Fps,不过也因此耗电量巨大,因为是内置马达,所以无法像佳能EOS1V或者前代的F4

那样

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来选择合适的卷片手柄,这对于喜欢轻巧的专业用户来说颇有些尴尬。

尼康F5

尼康F5还装备了快门监察装置,可以保证快门的准确运行,话说佳能EOS1V发布之后,有记者问佳能的设计师:“那个快门监察装置的干活,F5的有,为什么EOS1V的没有?”回答说:“EOS1V快门很准,用不着的干活。” F5

的设计有很多独到的地方,但也有很多莫名其妙的细节上的小问题,在

搜集了大量的用户反映之后,这些改进就被直接用在了F100身上,所以,如果问尼康系最好用的相机,当推F100莫属,至于前两年的F6,我宁愿当它是D系列数码单反的机身了。

第7页:EOS1V:我们要打败F5

话说F5推出之后,佳能还在研发EOS1V的时候,设计室里面的墙上挂了一个条幅,上书几个大字“我们要打败F5”,然后,在2000年2月2日,EOS1V出现了。EOS1V是Canon公司于2000年2月2日推出的最后一代EOS胶片顶级机身,是Canon EOS系统的第三代旗舰。EOS1V采用了镁合金铸造机身外壳,铸铝骨架,防水防尘全密闭设计,镀金冗余双触点,还搭载了出色的45点对焦模块和15万次无故障的快门,经过了5年的用户考验之后,EOS1V给大家留下了坚固可靠的印象,即使称之为最坚固的135自动对焦相机恐怕也不算是过誉,相比之下同时代的其他顶级机身在EOS1V灿烂的光芒下似乎都略显暗淡了,这是一款完美的相机。EOS1V采用了模块化的设计,标准版配备卷片马达PB-E1,而在更换了PB-E2高速马达和电压更高的镍氢电池包NP-E2之后就成为具备10Fps连拍能力的EOS1VHs了。

EOS1V

在EOS1V之前的T90时代,佳能就开始不走寻常路,生产了像T90,EOS1N这样的拥有流线型外观的不可更换机顶的相机,虽然像EOS1N之流是使用塑料制造的,但这并不影响它的可靠性和坚固性,可能防弹能力略差,但对于消费者,尤其是顶级机身的消费者来说,花了那么大一笔钱最后得到的是一大坨塑料,这终归有些心情不爽,面对广大群众的如此心态,佳能在开发了一种新的成型工艺之后,生产出了EOS1V这种具备着全流线型外观而且由镁合金铸造而成的机身。

EOS1V

EOS1V的机身大体上由分开的三大块组合在一起构成的,顶盖前盖和后盖,圆滑的外观对于加工来说是个噩梦,尤其是像镁合金这种只能铸而没法冲压的材质,不知道佳能是如何解决这个工程上的难题的,但它为后来的EOS系列顶级数码单反相机准备好了一个完美的机身。

EOS1V几乎没有缺点,硬要找一个出来,也许就是后背的转盘轴那里不太防水,曾经有耳闻说下雨天在室外用的时候那里进水了。这样一体铸造的机身有可能会存在一些隐患,尤其是在非正常状况下使用EOS镜头的时候,千万记得要握持镜头的本身,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EOS1V

第8页:尼康F6及其他

F6的匆忙发布,只是为了解决尼康在数码时代缺乏一个通用机身的窘境,F6是到目前位置最优秀的胶片机身,几项重要的特色,包括:快门单元可使用15万次以上,而且快门系统在每次使用时还会自动地检查快门速度,并且自动补偿。11个对焦点、尼康独有的的3DRGB测光、低振动、完美的操作声响,还有高达每秒 8 张的连拍速度 (当然,需要加上MB40电池手柄);还有,通过更严格标准的环境测试,彻底检验各部的设计,达到 DSLR 所难以做到之防水、防尘甚至是温度变化影响的极限(F6 可从 -20 ℃~+ 50 ℃的范围内可靠的工作)。

尼康F6

F6作为单独的胶片机已经在2006年11月停产了,但是作为尼康新一代数码单反相机的机身,我们在D2/D 2Xs乃至D300和D3身上都看到了F6的影子,Old soldiers never die. They just fade away。

尼康F6的骨架

尼康D2H(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

)

尼康D2X(资料 评价 图片 样张)s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