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

读费孝通《乡土中国》有感

《乡土中国》之(1)即为乡土本色

费孝通首先强调了,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们现在提及“土”,似乎是一种很蔑视的意味,有点看不起土里土气的乡下人,可是,确是这个“土字”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社会最本质的东西。

首先,中国自古以来是农业社会,是世界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既要从农,首先就要有土地,中国大部分的人口是系在泥土上的。我们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松花江流域等等不皆是以农为主吗?即使他们搬离到其他地区,首先还是从农业开始,如果不行,再行他法。例如,有的搬到了内蒙古这个适合游牧的地区,却依旧进行耕种,即便是远去西伯利亚,也首先种下种子看能否生存„„因此,我们的民族是和泥土分不开的。

其次,农业人明白泥土的可贵,因为植根于农业,所以不能像那些游牧人一样,逐水草而居,也不能像商业一样选择最佳地点,种地之人搬不动地,因此,必须扎根于土地中,从某些侧面我们可以看出,例如,在中国的农村,最受人民崇敬的神无疑是“土地”。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即使是大灾大难也很难让他们迁移,例如我们现在,2008年汶川地震,以及之前数不清的小地震、泥石流,灾难之后,他们依旧会在废墟上重建家园,却不曾想过移居他乡。

也许有的人会问了,“既然说中国人不迁移,那么,中国现在大批的农村人移居城市又该如何解释呢?”虽然我们说中国社会世代定

居是常态,可是没有说不存在流动。随着社会的发展,耕地不仅没有增多,反而越来越少,与此同时生长在土地上的人却在不停地繁衍生息,同等多的土地上,人口增多,达到饱和后,剩下的人口肯定要另辟他路。而且现在的社会已经不同于以前的社会。

在社会学中,社会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没有具体目的的,只是因为生长在一起而发生的社会;另一种是,为了完成一件任务而结合的社会。用Durkheim的话说,前者是“有机的团结”,后者是“机械地团结”,即前者是礼俗社会,后者是法理社会。乡土社会有一种信任是不假思索的,是可靠地,我们借任何东西,不用签字,不用讲证据,仅仅是信任,还要说一句“自己人”什么的。这在我们这个日益冷漠的社会史无法理解的,因此,“乡”不再是衣锦还乡的去处,而是一种贬义词,“乡下人”更是处于一种很低的位置。

有句话很让我费解,作者说“从土里长出过光荣的历史,自然也会受到土的束缚,现在有些飞不上天地样子”。于我来说,作者既然肯定了我们的泥土文化有过光荣的历史,我们封建社会的科技创新,文化进步,在世界都发挥着重要的历史作用,直至今天,都是历史长河中最沸腾的浪花。却又说,因为骨子里植根于泥土,因此,很难飞向天空,是在讽刺我们今天的抄袭,没有创新,还是他的写作有着某种特殊的背景呢?我们姑且不论这个,仅仅是这句话,也值得我们这个社会,这个民族好好思考。

乡土中国之(2)文字下乡,

乡土中国之(3)再论文字下乡

在城里人眼中,乡下人是愚的,因此,乡下人是贫和疾的。我们承认乡下人的贫和疾,可对于愚,我们却无从得知。作者举例说,乡下人去城里看到红绿灯、听到摁喇叭会惊慌失措,城里人会骂他们笨蛋。但是,乡下人没有见过城里的市面,不明白应该怎么应对这些问题,是视野问题、知识问题,却不会是智力问题,从另一个方面说,城里人到了乡下五谷不分,我们难不成也说他们愚吗?有人又说,我们说乡下人“愚”是因为他们不识字。对于这个,我不敢苟同,愚是智力问题,而不识字确是因为没有条件去识字或者没有识字的必要。关于识字的条件是国家的问题,我们暂且不论,而关于识字的必要,我们需要从另一个方面来讨论。

乡土社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在熟人里长大的,在社会学上我们称之为“face to face group”即是一种面对面的社群。归有光曾在项脊轩记里面说,因为日常接触的老是那些人,所以,可以通过脚声来判别来人。既然在乡土社会里边,不必见面就知道对方是谁,那么文字于我们来说又有什么作用呢?

文字之初是“结绳记事”,是因为我们的交流在空间和时间上发生了障碍。例如,在广西的瑶山里,部队有急事,就派人送一枚铜钱到别的部落里,对方接到了这种暗号,就立即派人去。而文字其实有其局限性,有时可能传错情、达错意,因为词不达意而引起不必要的误会。文字是一种间接地工具,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电话等得产生,文字的作用却越来越小,或许文字的将来很渺茫。这样说来,在乡土中国不用文字就不是愚了,有谁会舍弃直接的方式,而采取可能出现

误会的文字呢?

前面我们从空间上说明了文在乡土中国的阻碍,接下来我们从时间上说明,所谓时间上的阻隔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个人的今夕之隔,另一方面是社会的世代之隔。我们现在的生活必然和过去有着这样那样必然的联系,我们拥有记忆,维系这种联系,我们需要词,但是有词却不一定需要文,文是用眼睛可以看到的符号,是字,而词不一定是刻出来或写出来的符号,也可以是说出来的即语言。我们的文化中可以没有文字,但却不能没有词,我们对于以前的记忆,不一定非要用到文字,古代的人,在指头上打结是他们记忆那些超出他们所知范围的手段,而且,当他们遇到困难时,总会找到年长的人,找出解决的方法,因此,文字并不是必须得。

《乡土中国》之(4)差序格局

中国人最大的毛病是“私”,无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都抱有这样的态度,“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这样的俗语正是最真实的写照,但是对于公家的东西,大家似乎又喜欢占点小便宜,例如我们的贪污,近几年,很多高官纷纷落马。

相对于西方社会的团体格局,中国社会的格局可以说是伸缩自如,我们的结构好像是石头丢到水里后水面上的波纹,每个人都是这些圈子的中心,影响着周围的人和事物。我们在社会中最重要的关系是亲属关系,每一个人都有一个以亲属关系发布的网,没有两个网络是完全相同的,即使是亲兄弟,拥有相同的父母,却也有不同的妻子、儿女等。地缘关系也是如此,我们都有一定的街坊,街坊范围随着中

心势力厚薄而定,有势力的街坊可遍布全村,无势力的街坊只有比邻的两三家。这正是中国传统差序格局的伸缩能力。而在差序格局中,社会关系是逐渐从一个人一个人推出去的,是私人关系的增加。

《乡土中国》之(5)系维着私人的道德

由于中国乡土社会是一种“差序格局”,,每个人都可以在自己的土地上自食其力,只是在很少的情况下才需要别人的帮助,才需要和别人交流,所以不可能存在一个规范所有人行为的标准,不可能像西方社会那样,有着强烈的团体意识。中国这个差序格局中道德体系的出发点最主要的是“克己复礼”,最基本的是孝悌、忠信。即使在封建社会中谈及了“仁”这样的团体概念,也很少有人可以真正的理解它。无论是怎样的道德观念,必须先看一下和自己的关系,如果是自己人犯了错,那肯定不会说自己人错,相反,这种事情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一定会痛加指责。

《乡土中国》之(6)家族

在我们这个乡土社会,最基本的社群无疑是家,或又称为“小家族”,中国家族最基本的是生育,在向外扩展的过程中,大部分是单向的,只限于父亲这一支。中国的家又是一个事业组织,如果事业很小,夫妇两个人可以干,就等于家庭,而如果事业大,则需要叔伯兄弟全在一块,形成大家族。这也这也正体现了我们那的差序格局。

《乡土中国》之(7)男女有别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