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德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为今后提高德育课堂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德育;实效性;经济政治与社会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前言   2008年,新的《中职学校德育教学大纲》意味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始。新的课程改革要求“经济政治与社会”课能够体现新时代要求,突出职业教育特点。由此,有效探索德育课堂教学方法,切实提高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是势在必行。鉴于此,本文在分析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德育教学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有效德育课堂教学的几种方法,为今后提高德育课堂质量提供参考和借鉴。   2.当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德育教学的特点分析   2.1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理论性强   从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教学的目标设置来看,主要是针对中职学生进行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常识教育。课程涉及到的内容囊括了国家的大略方针、发展策略等等,具有理论性强的特点。这与中职生年纪小、阅历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造成学生在知识接受上的障碍。   2.2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还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这样在实际地课堂教学中,教师就不得不纠结与现实生活现象与道德规范之间统一性的矛盾。比如说:现实社会贫富差距逐渐加大、腐败现象频发、拜金享乐主义横行,这样道德规范的要求相差甚远。这样如何将学生从现实中的困惑引导出来,指引学生明辨是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就显得尤为重要。   2.3 “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实践性较差   知识目标是基础,服从并服务于运用目标及情感、态度目标;情感、态度目标是主体,是弘扬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价值观;运用目标是主导,是认知能力和行为养成的关键。从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安排来看,社会调查、实践都无从下手,这样就导致学生要想将学习到得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只能靠抄写书本,难以实现真知的目的。   3.“经济政治与社会”中有效德育课堂教学方法探索   3.1 有效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   针对《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理论性强的特点,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各专业特点,有针对性的进行德育教学,这样可避免过往教学中空洞说教问题地出现。比如说在“企业生产与经营”相关内容的教学中,如果单纯依靠课本中提供的事例进行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尚存在较大的差距,难以触动学生内心,使说服教育性大大折扣,也形不成有效地情感体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可收集不同专业往届毕业生在求学工作中的艰辛历程作为教学实例,用于课堂教学,这样一方面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为学生肃立了良好的榜样形象,为中职生今后的求学和工作指明了努力和奋斗的方向。   3.2 结合热点话题,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新课程标准要求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内容更具职业特点,更加切合社会实际。这样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就要改变过去“重理论教学,轻学生实践”的教学方式,通过情境教学、案例教学、社会调查、现场教学等方法,更加注重课堂教学与社会热点话题的结合。使学生可以从德育课中感受到快乐,获得知识,得到提升。比如在“坚持科学发展观”相关内容的教学中,课前教师可安排播放一组11年有关朝鲜女主播频换发型的图片,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为什么朝鲜主播频换发型这样的“不起眼”的小事可引起国际社会的热议。通过思考学生会发现,主播发型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朝鲜国家的脸面,频换发型是否就意味着其政府想改变形象的端倪。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朝鲜政府改变形象的意图是什么”,诱导学生认识到“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性。   3.3 以生为本,营造融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悦的教学氛围中进行学习   以生为本是中职学校德育课改革的根本理念,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需要教师去引导、开发。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本着“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学会思考,敢于发表不同的观点和意见。对于奇异之声,不可立马否决,更不要否决其问题提出的不可取之处,而应该诚恳地接受其提出的问题,并利用一切教学手段,巧妙处理不和谐声音和突发事件。比如,在民主政治的教学中,中职学生可能会由于认识上的偏差、阅历上的浅显,部分学生会窃窃私语道:“家里人说了民主政治就是一坨狗屎!”。这个时候,教师要克制住自己的怒气,可就势以“民主政治就是一坨狗屎”这个问题分组展开讨论,这样可有效缓解尴尬气氛,也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4 有效利用课内外资源,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课内外资源包含了“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在范围上涵盖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一切有效资源,其大力开发和合理利用,可有效实现突破课本局限,丰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的效果。在教学资源的开发中,教师要利用好课内外一切可用资源,做到恰到有效的为课堂教学服务。比如:在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中,要涉及到“人大代表”教学名词的使用。教师可根据注解进行简单的讲解,同时结合本地区人大代表选举事例进行人大代表选举现场模拟教学,将选举条件、选举方式等等融入场景教学中,使学生切实明白“人大代表”一词来源及含义。   4.结论   总之,“经济政治与社会”课有着理论性强、涉及到的社会热点问题较多、实践性较差等课程特点。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一定要认识课程特点,有针对性地创新课堂教学方法,提高中职德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侯胜华.中职德育热点问题的冷思考――《经济政治与社会》教学现状分析与对策[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0(15)   [2]张伟.主题学习在职高德育课的实践及有效性探究――以经济政治与社会中“个人的收入与理财”为例[J].西安社会科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02)   [3]陈建莹.浅谈中职德育课堂实施有效教学的策略――《职业生涯规划》课为例[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6)   [4]黄桃红.中职《经济政治与社会》教材中“依法纳税”内容存在的偏失及矫正[J].消费导刊.2008(12)   [5]张志俊.浅谈如何培养中职生学习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的兴趣[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4)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