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大学究竟为什么-读后感

大学是迈入社会之前的垫脚石

读《读大学,究竟读什么》有感

2012级英师六班 庄清莹

幼儿园,父母边陪我玩边引导我“要做个好好学习的孩子”;小学,父母用实际行动告诉我“考得不好是要挨打的”;初中,父母在我耳边唠叨“要考上一个好高中”;高中,父母紧张的心情表达了他们对我“考上一个好大学的期望”;现在,我大学了,父母对我说“你自由了”,可是,我迷茫了。我不知道,在大学里我应该一心埋头苦读,两耳不闻窗外事,还是应该一心玩乐,补回过去逝去的时光,再加上谈一场轰轰烈烈的恋爱,或者我应该注重各种打工兼职,为以后的工作积累经验,还或者……有很多的可能性。

懵懵懂懂的过了大一的第一学期,辅导员推荐我们假期看看覃彪喜的著作之一《读大学,究竟读什么》,书的内容是关于一名25岁的董事长给大学生的18条忠告,出版后持续畅销,在高校师生中广为传播。《读大学,究竟读什么》的以一名成功的创业者,同时也是一个大学毕业不久的过来人身份,结合自己在求学、求职和创业过程中的经历,跟大学生深入、全面地谈论了大学生在学习、生活、考研、留学、求职、创业等方面要注意的问题,观点新颖、全面、深刻、实用。 我本来一点点打开文档的兴趣都没有,可是我无意中看到了这样一句评论,来自匡澜,25岁,北大金融学硕士,汇丰银行广州分行,“如果你看腻了东拼西凑的大学生指南读物,这部绝对原创的书稿一定能够让你耳目一新。没有了枯燥乏味的理论,没有了陈词滥调的说教,作者用真实而深刻的体验让我重新反思过去、定义未来。”我就想,是什么样的书能有那么多那么深的回响?看看又何妨。 作者的观点在书的第一节基本上讲得比较清楚了。他反对只学专业技能。我认可。当我们真正地走上社会,单单扎实的专业技能并不能为我们迎来他人的认可。一个受过专业教育的大学生可以熟练的掌握运用一门外语,可是一个在大街上摆地摊的老太太也可以。并且在大学四年过后,有许多大学生连本专业的基本知识都没学好,所以我认为也必须强调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几年前,我曾在网上读过一位大学老师写给他教的那个班同学的信,他说“你们现在最严重的问题还不是不会独立思考,而是很多人连一点对于基本知识的重视之心都没有,口口声声地反对死记硬背、口口声声地要活跃氛围和自由发挥,其实连最基本的知识都没有掌握”。因此,读大学首先还是要学好专业知识,这算是陈词滥调,但它不会

过时。你可以想象,假如一个中文系的本科毕业生连写封信都被人发现那上面有文字、格式上的错误,在我看来他得多羞愧。可惜现在很多人并非如此反应。

好像从很小,就被灌输了这样的思想“大学了,你都不逃课那你还上什么大学”、“学生为什么会逃课?都是老师教的不好。如果老师传授的知识足够吸引,或者说老师的教学方法足够优秀,学生定不会逃课”。作者写道:不逃课的大学生不是好学生。还列举了原因:老师水平良莠不齐、教学方式陈旧落后、课程设置不合理。逃课现象由来已久,只是如今愈演愈烈罢了。的确,现在大学的一些课程的实际操作性实在不高。我曾看过一份报纸说:逃课更多地折射出了精英教育与大众教育之间的矛盾和冲突。近些年高校连年扩招,打乱了既有的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结构。由此带来的后果是,过去原本纳入技工学校培养的学生成为高校大学生,从而使高校师资结构失衡,课程设置及教材等与现实需求越来越脱节。在大学里,某些课,你可以发现时间一久,上课的人就越来越少。有人说课太无聊,老师没有水平;有人说要去打工赚钱;还有人说理论知识有什么用,不如去实习。其实许多人心里的“大学”,是能提前工作赚钱又能混个文凭的,不能完全脱离校园,只是因为必须通过最后一次考试才能毕业。可是我们都很清楚知道读大学并不是进剧场、听演唱会,清楚知道老师不是演员、不应讨我们这些观众的欢心。现在则有很多说辞,如互动、气氛、感染力等,这些要求老师上课必须作态多端、趣味盎然。可是学习文化知识是难以轻松、愉快的,理解、记忆、思考这3个最基本的方面都离不开艰苦的劳动。读大学在某种程度上必须是艰苦的。而且大学的目的不应该只是毕业后能够胜任一份理想的工作,因为走出校门以后将要面对的不只是一份工作,而是整个纷繁复杂的社会。大学生作为一个整体,仍然是我们这个民族的知识精英阶层,如果这个群体的人集体性地淹没在了肤浅、浮躁和低级趣味里,那谁来思考更深刻、更宏观的问题呢?

这本书也用了更多的篇幅谈专业选择、学习过程、选择职业等,对大学生也很有实际意义。但我觉得作为大学生,最最基本的东西还是求知的热情和发奋读书的精神。说句实话,经过十几年的精神压迫,和错误的思想灌输,突然由原来的被动学习转变为自主学习,现在有太多的大学生真的失去了自觉刻苦读书的精神。更多的是在考试前变身怪兽,攻占图书馆,拜考神,求重点。每到期末,都会发现网络话题上,各高校的图书馆沦陷,之前考试的题目,今年更有网络名言“不求做学霸,只求不学渣”的出现。

大学是迈入社会之前的垫脚石;大学是一个过渡阶段,帮助我们过渡到社会。读大学,读的不是恋爱;不是书籍;不是网络游戏;也不是绩点;而是对未来社会的认识,是对我们未来人生的更好规划。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