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新说"教育"

写在2011新教育国际教育高峰论坛之后

无论是东方的日本,还是西方的美国,抑或我们展示的湖塘桥小学的实践,通过湖塘桥小学榜我们推开的国际高峰论坛这个窗口,我想总结四点规律性的内容:

第一点,我们需要对教育的复杂性有着更加深刻的认识。

我们整天在中国教育中摸爬滚打,我们对中国教育的问题有很多切肤之痛,我们时常伤感,彷徨,甚至与绝望,但是,教育的问题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世界的问题,即使是被被我们视为榜样和巅峰的美国教育日本教育,也同样面临着举步维艰的困境,虽然我们的问题不同,我们的困境有别,但艰难跋涉是一样的。

教育本身的复杂性,需要不同的人不同的群体从不同的角度去实验去探索。我们所有新教育人就是一群面对教育的复杂性迎难而上的人。感念亲爱的同仁,尊敬的绝大多数默默无闻的新教育人,你们没有在感伤中放弃,没有在指点江山中粪土今天的教育,你们没有在坐而论道中嘲弄我们的教育,你们起而行之,在琐碎的教育生活中,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应对教育本身的复杂。我们行动了,我们也收获了,不仅仅是湖塘桥,还有这次前来参会的张硕果、敖双英,以及有成就却没有爆得大名的普通的新教育人,他们向我们,向前来观摩的国际教育界的友人证明了新教育的方法论:行动,就有收获!

第二点,世界的教育问题在本质是相同的。

尽管教育本身具有复杂性的一面,各国教育都有国情上的差异,但是,正如佐藤学先生对我所说的那样,世界的教育问题在本质上是相同的,教师和学生面临的主要困难也是基本相同的。

正是基于这些相同点,我们才不辞劳苦地为我们的新教育人准备这场高峰论坛的盛宴,不但让大家开阔眼界,还要让大家对全球视野下的教育的本质、教育的困难有着更多的理解,从而坚定我们从事新教育实验的信心,鼓舞我们不断向前。

正因为此,牧野教授在他所做的《社会知识分配模式的转变和“新教育”的可能性:几点感想》的讲演中,充分肯定了新教育在点燃教师激情,推进学生成长方面的意义。

正因为此,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无论是理论研究者还是实践工作者,他们都开始把更加多的目光投向教室,把更加多的精力投入到课堂。

正因为此,外国教育专家们从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的角度,对新教育了提出积极建议,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

正因为此,在场的新教育人可能注意到了,出席高峰论坛的某些学者的气质,与新教育是息息相通的。

第三点,民间的自觉行动,能够让教育改革深入持久。

美国也好,日本也罢,无不如此。所以,尽管我们将新教育实验定位为中国官方教育改革的补充,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价值小,我们所做的事情意义小。

三天里,国际教育界的友人们,虽然也会认为我们还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但他们也为我们所感动,对我们充满了感佩。无论是张硕果讲述的从第一粒种子到满园花开的故事,还是敖双英讲述的寻找新教育的桃花源的故事;无论是牛心红团队精心研制仪式课程的故事,还是新阅读研究所开发中国小学生基础书目的历程;无论是海门新教育人缔造的完美教室,还是李庆明带领央校一群追梦人在南山创建新教育基地学校,这些故事无不令人动容。在聆听这些故事的时候,我们许多人泪流满面,因为我们清楚地晓得,在荣光、成就、进步、辉煌的背后,更多的是苦难、委屈、坚守和沧桑。我们非常清楚,新教育每向前迈出一步,都要付出艰辛的努力和巨大的代价,我们是用小马拉大车的方式,牵动着新教育不断向前。但,正如今年五一节给新教育同仁的信中我提出的观点那样:“正确的琐碎创造伟大的历史”。我想,只要我们方向不错,我们不在乎我们所做的事情是伟大还渺小,是恢宏,还是琐碎!

我们也为自己的自觉行动而感动。我们不怕琐碎,不拒微小,新教育,就是由一个人加一个人,一所学校加一所学校,一个实验区加一个实验区,这样慢慢成长起来的。在中国教育发生改变的历程中,我们的自觉,将如我们头顶夜晚的星星,灵动,清澈。

第四点,新教育的理念和行为方式是与国际同步的。

在中国教育界,最早提出共同体概念,最持久的田野研究的,是我们新教育人。但是,这个概念和行动不是我们新教育人所独有的,出席这次会议的佐藤学先生和牧野笃先生都是扎根田野的教育研究者。佐藤学先生非常忙碌,经常在世界各地穿梭,但每周两次到学校听课是雷打不动的。所以,在闭幕式上,我提议,所有在场的人们次用热烈的掌声,向佐藤学先生扎根田野深入课堂的精神,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亲爱的新教育同仁们,新教育国际高峰论坛,只是新教育道路上的一首歌。请相信:在路上,是新教育最美丽的风景。过去,我经常说,只要上路,就有庆典,今天,我仍然这么说,但是,相对于“在路上”这种状态,有没有庆典并不重要,只要在路上,就说明我们的心就没有死,我们的灵魂没有老。

最后,还是用新教育的孩子和老师们最经常说的那句话来结束这篇短文:向着明亮的那方! 《朱永新教育作品》序一

许嘉璐

在这套作品集中,作者从国际国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古往今来的广阔视野来考察、思索中国的教育问题;他的论述几乎遍及受教育者所经历的整个教育过程;大到教育的理念、原则,小到课程的改革、课外的活动,他都认真思考、系统调查、认真实验,随时提升到理论层面;与教育学密切关联的心理学,在研究中国教育同时展开的对国外教育的认识和分析,也是他涉及的范围。

朱永新教授并不是一位“纯”学者,虽然教育理论研究永远是他进行多头工作时在脑子里盘旋的核心。他集教师、官员和研究者三种角色于一身,随着孩子的降生和成长,他又多了一个家长的身份。这就使他不可能只观察研究教育体系中的某一段或某一方面,必须做全方位、多角度、分层次的研究。他现在是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作为同事,我见过他极度疲劳时的状况,心里曾经想过,这是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考验,还是他“命”当如此,不得不然?其实,这正是给他提供了他人很难得到的绝好的研究环境和条件:时时转换角色,就需要时时转换思维的角度和方法,宏观与微观自然而然地结合,积以时日,于是造就了他独特的研究方法和风格。

我们对任何事物的研究,如果只有理性的驱动,而没有基于对事物深刻认识所生发出来的极大热情,换言之,没有最博大的挚爱,是难以创造性地把事情做得出色的。朱永新教授对教育进行研究的特点之一就是全身心地投入。身,有那三种角色和一种身份,自然占据了他所有的时间和精力;心,是不可见的,但贯穿在他所有工作、表现在他所有论著中的鲜明爱心,则是最好的证明。

他说“教育是一首诗”。他常用诗一般的语言讴歌教育,表达他的教育思想: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热爱

在每个孩子的瞳孔里

有一颗母亲的心

教育是一首诗

诗的名字叫未来

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

有一条破浪的船

如果是纯理性的,没有充沛的、不可抑制的感情,怎么能迸发出诗的情思?但他不是浪漫派。他本来已经够忙的了,却又率先自费开通了教育在线网站,开通了教育博客和微博,成了四面八方奋斗在教育改革前沿的众多网民的朋友。每天,当他拖着疲乏的脚步回到家后,还要逐篇浏览网站上的帖子和来信,并且要一一回应。有人说,这是自找苦吃。但他认为,这是“诗性伴理想同行”,是“享受与幸福”。他曾经工作生活在被颂为“人间天堂”的苏州,那里早已普及了十二年义务教育,现在正朝着普及大学教育的目标前进,但这位曾经主持全市文教工作的副市长,却心系西部,为如何缩小东西部教育的差距苦苦思索,不断地呼吁……他何以能够长期如此?我想,最大的动力就是那伟大的爱。

情与理的无缝衔接,正是和把从事教育工作及理论研究单纯当做职业的最大区别,而且是成功的要素。

教育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其他动物,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因为通过不同渠道,接受了不同程度和内容的教育的结果。就一个国家而言,教育则是保障发展、壮大的基础性工程。这些,都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但是,教育又是极其复杂庞大的体系,需要大批教育理论专家、管理专家。身在其中者固然自得其乐,但是,在局外人看来,教育理论的研究是枯燥的、艰难的,有过多的教育学著作也确实强化了人们的这种感觉;管理工作给人的印象则是繁杂的、细碎的。这种感觉和印象往往是理论工作者、管理工作者和广大的教育参与者(包括家长、学生和旁观者)之间产生隔膜的原因之一。社会需要集理论研究和管理于一身,而且能把自己对教育的挚爱传达给社会的学者,与人们一起共享徜徉在教育海洋里的愉快和幸福;但是,现在这样的著作和学者太少了。是我们对像教育理论这样的人文社会科学的所谓“学问”产生了误解,以为只有用特定的行业语言,包括成堆成堆的术语和需要读者反复琢磨才能弄清楚的句子才是学术?还是善于用最明了的语言表达复杂事物的人还不多?抑或是教育理论的确深奥难测,必须用“超越”社会习惯的语言才能说得清楚?而我是坚信真理总是十分朴实、十分简单这样一个道理的。真正的“大家”应该有能力把深刻的思考、复杂的规律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述出来,历史上不乏其例。

作为一名教育理论家,朱永新教授正在朝这一目标努力着,而且开始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论述、抒情、问答并举,逻辑严密的理性语言、老百姓习惯于说和听的大白话、思维跳跃富于激情的诗句兼有,依思之所至、情之所在、文之所需而施之。有的文章读时需正襟危坐,有的则不禁击节称赏,有的还需反复品味。可贵的是,这些并非他刻意为之,而是本性如此,自然流露。这本性,就是他对教育事业的爱,归根结底是对人民的爱。

在某一种风格已经弥漫于社会,许多人已经习惯甚至渗透到潜意识里的时候,有另外一种风格出现,开始总是要被视为“异类”(我姑且不用“异端”一词)。我不知道朱永新教授是不是也有过这样的经验。我倒是极为希望他能坚持下去,即使被认为“这不是论文”也不为所动,因为学术生命的强弱最后是要由人民来判断,而不是仅仅由小小的学术圈子认定的。我还希望他在这方面不断提高锤炼,让这股教育理论界的清风持续地吹下去。

教育,和一切与人民生活紧密相连的事物一样,都要敏感地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贴人民的需求,依时而变,因地制宜。朱永新教授的作品集主要收录了他从踏入教育学领域直至2010年的论著。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领域理论研究与实践的过程。“战斗正未有穷期”。在从基本小康走向全面小康的二十年里,还有层出不穷的教育问题涌现,需要解决,因而需要不停顿地观察、思考、研究。我们的教育学,就将在这个过程中发展成长,有中国特色的教育学也许就将在这一时期内形成。朱永新教授正富于春秋,“永新”自当永远常新,一定会抓住这百年难逢的机遇,深化、拓展自己的研究,为中国教育事业、为中国的教育理论多奉献自己的才干和智慧,再写出更多更好的篇章。

我们期待着。

兹忝为序。

朱永新 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zhuyongxin1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