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演化经济学的前沿问题

作者:Nelson 来源: 时间:2007-6-9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屏〗

亚当·斯密的《国富论》问世时,也是市场经济开始在英国出现,以及技术进步开始加速的时期。自此以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开始快速地改善,社会的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技术进步和市

场的完善共同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在他的著作中,亚当·斯密用制针业作为例子,说明了专业化劳动分工在提高生产率方面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专业化引起了一些机器的出现,这些机械又加速了专业化分工,从而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在这其中,科学家观察世界中的各种事物,并给予解释,科学对于技术进步以及机器的出现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对于当时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重要的贡献。从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社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专业化分工促进了技术的进步,技术的进步加速了专业化分工,这些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我们可以说,亚当·斯密正是用演化的动态的方法来看待经济增长。同时,由于存在很多企业相互竞争,市场似乎存在着一只看不见的手,形成了产品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达到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但是,这里的竞争不是静态的企业的竞争,是一个动态的竞争,价格也是在动态的竞争之中形成。所以,一方面,当研究价格时,你应该把别的东西看成相对稳定的事物;另一方面,在研究经济发展时,你应该用用演化的方法来看待它。

一个学科在成熟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像物理学那样,用正规的和严谨的模型来抽象表达这一学科的理论。经济学也是这样,经过了一百多年的发展,以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成为了正统的经济学。以价格理论为基础的微观经济学是一种静态的方法。而演化经济学所作的工作就是回归到亚当·斯密的古典经济学,以便更好地理解经济变迁以及经济发展。

如果你对微观经济学有所了解,你就会知道微观经济学中的竞争是大量的企业以及大量的行业之间的竞争,一个产品的价格就是这个产品的边际成本。但是如果你观察医药行业以及化工行业,你就会发现这些行业的发展是动态的,新的产品诞生以及老的产品被淘汰。微观经济学中的静态的竞争无法真实地描述这里的竞争,这里的竞争不仅仅包括各公司之间静态的竞争,还包括新老产品交替的动态竞争。在很多情形下,动态的竞争比静态的竞争更加重要,它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更加密切。此时企业的竞争手段不仅仅包括价格,还包括产品策略,这时一个产品的价格就不再是

他的边际成本。演化经济学就是要了解经济组织的内部结构,以便更好地了解技术进步以及行业和产品的变迁,理解创新发生的过程,更好地了解经济的演化过程。在这里,我并没有对微观经济学的严谨提出反对意见,相反,在我的研究过程中,我也构造了大量的模型,希望能够更加清楚地表述我的思想。我在1992年的《经济变迁的演化理论》中,构造了许多演化模型。但是,我并不只是静态地看待这些演化模型,而是把它们放在整个社会的变迁之中研究经济学问题。观察企业是如何进行竞争的,以及创新是如何发生的等等。经济学中的演化

模型与生物学的演化模型有类似之处。社会中存在着大量的企业,有的企业诞生,有的企业被淘汰,能够获得利润的企业不断壮大,获利能力小甚至亏损的企业将会逐渐地被淘汰。经济学中的演化与生物学的演化也有很大的不同。生物演化依赖的是基因的逐渐变化,而经济演化有赖于企业的创新以及相互模仿,这里牵扯到如何进行创新以及如何模仿的问题,经济演化好像要比生物演化更加复杂一些。

演化经济学有两个前沿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理解经济变迁和技术变迁问题,如何理解经济的演化过程。生物基因是朝着有利于其生存的方向演化,也就是有目的性。但是在企业中,虽然经理人员的决策有其目的性,但是职工的创新往往是无目的的。比如说在一个飞机制造企业中,里面有大量的工人与研究人员,他们大部分通晓物理的一般规律,但是只参与制造飞机的极少的一部分工作,所以他们并不知道每一个创新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新的飞机可能不是那个专门负责飞机设计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而是由别的工程师设计出来的。作为创新的直接参与者,工程师不大能够预测到这个产业将来的发展方向在哪儿,将来会产生哪些新的产业。这也是对演化经济学的最大的挑战。第二个挑战就是制度方面的挑战。在演化经济学中研究创新以及技术变迁时,不能够忽略到制度对技术变迁以及创新的影响。如果你考察半导体产业以及别的一些产业,你会发现制度对这些产业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正是大量的公共投资才导致了半导体业的快速发展。所以,演化经济学应该考虑到政府采取的政策以及制度变迁对经济演化和技术变迁造成的影响。

最后,这并不是说我对微观经济学没有兴趣。相反,我对它们很感兴趣,只是把它们放在了一个更加动态的演化经济学的框架之中,这样会更好地理解要素价格的决定过程。而且,我还认为企业采取的产品更新替代的竞争要比企业之间静态的竞争更加重要,这有助于理解经济的长期发展和经济结构的长期变迁。 附录:陈平教授与Nelson访谈录

2002年3月27日,哥伦比亚大学的Nelson教授在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作了题为“演化经济学的前沿”的报告。在报告前,陈平教授与Nelson教授讨论了若干问题,现摘要如下:

Nelson:你是学物理出身的,有没有受到正规的经济学教育?

陈平:我是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学习的物理,没有受到正规的经济学教育。我在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旁听经济学的课,读了一些经济学的经典著作。我从1984年就开始进行经济学研究,但是没有时间去拿经济学的博士学位。 Nelson:这也是你思维灵活的原因吧。

陈平:你第一次来中国是在1984年,你对中国有什么看法?

Nelson:中国经济这么多年来一直高速发展,就像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日本,

而且发展速度高于周边国家,特别是对于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

陈平:在西方人看来,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是一个迷。因为根据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中国缺乏香港那样明晰的产权制度,人力资本以及人均自然资源也不如周边别的国家,甚至印度。我在铁路行业工作了五年,印度全国的铁路要比中国的铁路长。这也就很难理解中国的高速经济增长,你有什么看法?

Nelson:我对中国并不是很了解,但是我晓得别的国家的发展历程。虽然韩国发展的很快,但是他们的产权制度也不是很健全。如果我们追溯到二百多年前亚当斯密时期,看看现在,就知道各个国家的演化过程是不一样的。 陈平:你什么时候开始对演化经济学感兴趣?为什么?

Nelson:我受到的经济学教育都是正规的经济学教育,它们都是关于新古典经济学方面的知识。但同时,我也希望理解各个国家的发展历程,这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当我在耶鲁读大学的时候,我就开始研究各个国家的发展史,希望能够很好地理解各个国家发展过程的差异性。我同时还对经济发展的源泉以及技术变化的过程进行了研究。由于我学习了关于物理、化学和数学方面的知识,我可以阅读大量的技术方面的书籍。我在麻省理工大学做博士后研究时,学习了许多工程方面的课程。虽然我无法理解里面的技术细节,但是我能够理解技术是如何一步一步地进步的。这样就会很容易从微观角度理解技术进步,从而理解整体的经济发展,这也是我所采用的自下到上的演化经济学方法。

陈平:你还做了别的哪些方面的研究?

Nelson:我还做了一些演化模型。经济学模型不像物理学中的模型,它往往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它有点类似于生物学模型。但这些模型还不能解释现实中的某些问题,我明天将做一个关于美国大学研究体系的报告,美国的大学对于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专利制度贡献不是很大。

陈平:你说专利制度对美国的技术进步贡献不大,那么什么推动了美国的技术进步?

Nelson:美国大学对于美国的软件业与生物技术做了很大的贡献。专利制度只对那些容易解密和研发成本高的技术才有促进作用,比如说制药业,如果没有专利制度,那么就很少有人进行医药开发。

陈平:你刚才提到美国研究体系对美国的技术进步贡献很大,中国和前苏联在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巨额的资金,为什么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也就是为什么中国和俄罗斯的技术没有发生巨大的发展?

Nelson:这需要考察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美国的大学体系与欧洲或是别的国家大学体系不一样。欧洲大学一般不进行应用性的研究,你看一看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就知道了。而美国的大学在一开始建校时,虽然得到了中央政府的赞助,但是大量的科研基金都来自于州政府,当地的农园庄主决定了州政府的立法,拥

有这些资金的使用权,如果大学未能给当地的技术进步做出贡献,那些农园庄主可能就不愿意向这个大学投资。下面具体考察一下麻省理工学院和哈佛大学的建校史。十九世纪五十年代被波士顿的几个实业家筹集资金捐给了哈佛大学。他们要求哈佛大学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对波士顿的工业发展有所贡献。然而哈佛大学很长时期没有对波士顿的工业做出贡献,于是这些实业家撤出了投入到哈佛大学的资金,将这些资金投入到了麻省理工学院。

陈平:我现在已经基本上理解你的想法了,美国技术进步的推动力是大学教育而不是专利制度,美国的大学研究成果没有专利化,而是广为传播。

Nelson:但是美国的专利制度对于某些行业的技术进步至关重要,比如说化学产品行业和制药业,因为这些产品的解密成本极低,开发成本极高。而对于计算机硬件业和半导体产业,专利制度对于这些产业的技术进步没有做出多大的贡献,正因为没有申请专利,这些行业的技术进步才得以快速的发展,英特尔的计算机硬件公开化,才有微软公司在基础上开发出软件,增加英特尔产品的销售量,也使得别的硬件厂家在此基础上,加速硬件技术的开发。

陈平:假如专利制度的作用不大,为何关于中国加入WTO 的谈判,美方对知识产权问题的新闻炒作得如此厉害呢?

Nelson:那是因为这些产业对政府的游说十分有效。

陈平:对了,除了你上面所提到的产业,知识版权对于好莱坞影视业的赢利生死相关,他们的游说更为有效。

(整理人:刘安田)

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一)产业组织理论

产业组织理论主要是为了解决所谓的“马歇尔冲突”的难题,即产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效应与企业之间的竞争活力的冲突。

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体系主要是由张伯伦、梅森、贝恩、谢勒等建立的,即著名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理论范式(又称SCP模式)。

SCP模式奠定了产业组织理论体系的基础,以后各派产业组织理论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对SCP模式的继承或批判基础之上的。

二)产业结构理论

产业结构理论主要研究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它主要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研究产业间的资源占有关系、产业结构的层次演化,从而为制定产业结构的规划与优化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产业结构理论一般包括:对影响和决定产业结构的因素的研究;对产业结构的演变规律的研究;对产业结构优化的研究;对战略产业的选择和产业结构政策的研究;产业结构规划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应用性的研究等。

三)产业关联理论

产业关联理论又称产业联系理论,侧重于研究产业之间的中间投入和中间产出之间的关系,这些主要由里昂惕夫的投入产出法解决。

能很好地反映各产业的中间投入和中间需求,这是产业关联理论区别于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一个主要特征。

产业关联理论还可以分析各相关产业的关联关系(包括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等),产业的波及效果(包括产业感应度和影响力、生产的最终依赖度以及就业和资本需求量)等。

四)产业布局理论

产业布局是一国或地区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也是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条件。

产业布局理论主要研究影响产业布局的因素、产业布局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产业布局的基本原则、产业布局的基本原理、产业布局的一般规律、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以及产业布局政策等。

五)产业发展理论

产业发展理论就是研究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发展规律、发展周期、影响因素、产业转移、资源配置、发展政策等问题。

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六)产业政策研究

从纵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政策调查(事前经济分析)、产业政策制定、产业政策实施方法、产业政策效果评估、产业政策效果反馈和产业政策修正等内容;

从横的方向来看包括产业发展政策、产业组织政策、产业结构政策、产业布局政策和产业技术政策等几个方面的内容;从其作用特征来看包括秩序型(或称制度型)产业政策以及过程型(或称行为型)产业政策。

产业经济学到底是研究什么的呢?在西方,可以说是众说纷纭。泰勒尔(1988)说,“我想避免给这一学科下一个精确的定义,因为它的边界并不明确。产业经济学的确始于厂商结构和行为的研究,……但是,产业经济学的内容比经营战略更丰富”,“研究产业组织就是研究市场运行”。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蒂格勒获诺奖的公告中则指出,“斯蒂格勒为市场运行的研究和产业结构的分析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市场和产业结构应用研究领域(产业组织)的学术带头人”。阿宁德亚·森(Anindya Sen,1996)在牛津大学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的导言中认为,“产业组织学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可见,产业经济学的学科范围没有统一的界定,事实上也难以统一定义。一般认为,这门学科是以市场(或产业)这一层次为研究对象,从同一市场中各厂商的关系这一角度来分析厂商行为及其后果的(潘振民,1996)。我觉得,简单地说,产业经济学是以“市场与企业”为研究对象的,是从市场角度研究企业行为,或者说从企业角度研究市场结构。围绕产业经济学发展的主线无非有两条:一是产业内部各企业之间的市场关系,一是单个企业内部的结构与协调。这一点,在主流经济学界意见基本上是一致的。

产业经济学是从微观经济学中分化发展出来的一门相对独立的经济学科,微观经济学是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基础。两相比较,微观经济学相对侧重基本经济理论,而产业经济学则侧重实际应用。不过,产业经济学虽然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经济学科,但在近年来的发展过程中,它又有了自己的理论和方法,成为一门相当理论化的学科(泰勒尔,1988)。

在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不仅使自己的理论体系日臻完善,而且还影响了其他经济学科的产生和发展(于立等,2000)。例如,规制经济学(regulation economics)就是在产业经济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些应用性微观经济学科如劳动经济学、国际贸易学、比较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学等从产业经济学的发展中受益不少;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工商管理学科还有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国际企业管理以及公司理财学等;近年来,产业经济学的发展甚至对宏观经济学的研究也产生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产业经济学的发展就分化成了两条主线:一条是代表主流学派、沿着SCP范式继[续前进的“新产业组织学”;一条是以芝加哥学派为首的其他非主流产业组织理论的崛起。前者的代表人物有考林(Cowling)、沃特森(Waterson)、鲍莫尔(Baumol)等人;后者以斯蒂格勒、德姆塞茨(Demsetz)、布罗兹恩(Y.Brozen)组成的芝加哥学派为代表。除此之外,还有重要的“后SCP”流派,引人注目的是以科斯(Coase)的交易费用理论为基础,由威廉姆森(Williamson)等人发展起来的“新制度经济学”。

这一阶段中,产业经济学在各个方面都获得了较大的发展。发展的动因主要有:一是哈佛学派的SCP范式主要来自于经验研究、缺乏理论根基的缺陷不断暴露,需要完善;二是以前对产业组织研究不屑一顾的一流经济理论家70年代以后对此问题开始发生兴趣,不断加入研究的行列,弥补了产业组织研究理论性的不足;三是现代博弈论(game theory)方法的运用,成为策略性分析的标准工具,给这一领域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方法论。

这一时期的主要代表作是1988年泰勒尔出版的《产业组织理论》,它比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更关注产业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例如企业理论、市场理论、企业间关系,以及合同与组织间关系等问题,是近十年来国外大学最权威的产业经济学教科书。1987年,《产业经济学杂志》以特刊的形式出了一期研究成果选集,汇集了80年代的主要成果。另外,1990年威廉姆森主编出版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选》,包含了产业经济学的经典文献、“新产业组织学”的代表作及芝加哥学派和“新制度经济学”的一些成果。

新产业组织理论将博弈论引入市场行为的分析,从均衡意义上理解企业的市场行为,认为在企业的市场行为中普遍存在着“纳什(J.Nash)均衡”(合作均衡)和非合作均衡,尤其是后者构成了市场行为的核心内容。该理论将市场的初始条件及以纳什均衡为主要特征的企业行为看作一种外生变量,在此基础上考察了以下问题:在一个有计划的经济中应该具有的“社会最适度”,即在全社会范围内所有的帕累托有效配置中最佳的一种;当企业数目固定不变时的市场均衡,即价格、产量、投资等内生变量的短期均衡;当企业数目变动时的市场结构和市场绩效的长期均衡;最后,将短期与长期的市场均衡状态与社会最适度比较,以后者为标准衡量市场的优劣状况。

新产业组织理论除了在理论框架和方法论上对传统的产业组织理论有所突破以外,还对一些具体的产业组织问题做了新的探索(洪银兴,1998)。例如将产品差别通过模型进一步细分为垂直产品差别和水平产品差别两种;用库诺特(A.Cournot)的双头垄断模型重新考察了进入壁垒问题,认为已有企业所拥有的优势依赖于它们满足市场需求的能力,且这种能力很大程度上与它们能承受的沉没成本密切相关;用博弈论研究不确定性问题以及不确定条件下厂商的竞争问题;提出了可竞争性理论,对传统产业组织理论强调维持市场竞争性的观点给予批评,认为具有较好市场绩效的市场结构未必是存在较多企业的市场,只要已有企业能感到潜在企业进入的压力,并且进入的沉没成本很低或不存在,则这样的市场就是一种可竞争性市场,就能产生良好的市场绩效

在中国,产业经济学的出现和发展完全是另一番景象,从研究对象、概念范畴、研究方法到理论体系,与西方有很大的差异,需要进行认真的回顾和反思。

我国的学科体系是50年代从前苏联引进的,那时,产业的概念主要是指计划经济中的“行业”、“部门”,例如农业、工业、商业等,学科专业也相应设立了农业经济学、工业经济学、商业经济学等门类,没有明确的“产业经济学”名称。由于长期的闭关锁国,这种模式一直延续了好多年。回头来看,这种学科体系无论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被证明是极不科学的。

改革开放以后,这种状况逐渐有所改变。但是,对中国较早产生影响的却是日本的产业组织理论。产业经济这一名称首先来源于日本某些学者的著作,与西方不同,他们的研究范围比较宽泛,将产业之间的结构与关联问题(如投入产出关系)等也纳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现在来看,这种做法并不是国际公认的产业经济学。

80年代末期,西方的产业组织理论开始传入中国,翻译和介绍了一批西方主流的产业组织理论,纯正的产业经济学开始在中国出现并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国内一些学者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一些大学也尝试开设了产业经济学课程。1996年,国务院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产业经济学位列其中,标志着这一国际公认的经济学科正式被官方确认。

产业经济学(Industria1 Economics),又称产业组织理论或产业组织学(Industrial Organization),是国际上公认的相对独立的应用经济学学科。在国际公认的经济学学科分类中,不存在我国过去的“工业经济学”或“商业经济学”,的对应学科。我国在50年代从苏联引进的按工业、农业、商业等产业(或行业)分门别类设立学科的做法,无论是在学术上还是在实践上,都已经被充分证明是极不科学的。1996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布了新的研究生专业学科目录,虽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与过去相比的确有了很大进步。产业经济学就是一例,它是“经济学”大类中“应用经济学”,这个一级学科之下的二级学科。但应注意,产业经济学中所指的“产业”,不仅仅单指“工业”或“商业”或其他某个行业,而是泛指国民经济中的

各行各业。而且在一般情况下,产业经济学中的“产业”与“市场”是同义语。西方国家的产业经济学主要研究的是产业内部、企业之间的产业组织问题,在这个意义上,产业经济学又称产业组织学。中国较早使用产业经济这一名称的学者主要是参考日本某些学者的著作,将产业之间的结构与关联问题(如投入产出关系)也纳入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但这种做法

并不是国际上公认的产业经济学。按国际上的惯例,产业组织学与产业经济学是同义词。

产业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存在紧密联系。微观经济学侧重基本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侧重实际应用。关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范围,在主流经济学界基本意见一致的。1996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部由阿宁德亚•森(Anindya Sen 1996)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集》,汇集了19篇产业经济学领域的名作。他在导言中指出,“产业组织学(IO))的定义可以较宽,包括企业理论、规制、反垄断政策、合同理论以及组织理论的某些内容。

产业经济学从产生到现在,约70年的历史。以1970年为界,大体上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0-1970年)与贝恩(Z. bain)和梅森(E. Mason)的名字相联系,形成了著名的“结构-行为-绩效”(S-C-P)范式。主要代表作是哈佛大学贝恩教授于1959年发表的《产业组织论》。它是第一本系统论述产业经济学的著作,标志着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该书出版后的20年中,几乎所有大学的经济学专业都以其作为教科书或参考书。 产业经济学的第二阶段大约是从1970年至今,这一阶段中,产业经济学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较大进展。主要代表作是1998年出版的由泰勒尔所著的《产业组织理论》。该书是近10年国外大学经济学和工商管理专业最权威的教科书。它比传统的产业经济学更关注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发展,例如企业理论、市场理论、企业间关系,以及合同与组织间关系等问题。 与上述两本代表性的教科书类似,两个发展阶段也各有一本产业经济学的论文选集。一是1958年由海弗里鲍尔(R.Heflebower)和斯托金(G.Stocking)主编的《产业组织与公共政策论文选》;另一本是1990年由威廉姆森主编的《产业组织学论文选》。比较这两本论文选集可以看出,前者主要利用的是结构-行为-绩效范式,更具有反垄断导向。后者所编入的23篇论文,分为三篇。第一篇的7篇论文是关于产业经济学经典文献的,包括科斯的《企业的性质》;第二篇的8篇论文是关于“新产业组织学”的,包括威廉姆森的《交易成本经济学:合同关系的治理》;第三篇的8篇论文是关于策略性行为与竞争的,包括鲍莫尔的《论进退完全无障碍市场理论》。从第一阶段起,产业经济学就已逐步成为一门相对独立

的学科。但与其他相关学科又存在或多或少、这样那样的联系。大体上可以概括说,它以微观经济学为基础,反过来它所提出并得以解决的问题又丰富了微观经济理论。产业经济学

本身是一门应用经济学,但它又有自己的理论和方法。特别是在其第二个发展阶段中,大量吸收了企业理论、交易成本经济学、法律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等有关学科的研究成果,不

仅自身日趋完善,而且也带动和影响了不少其他学科的发展。例如规制经济学,可以说就是在产业经济学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受益于产业经济学的应用性微观经济学科有劳动经济

学、国际贸易、比较经济体制、发展经济学等。与产业经济学联系较多的工商管理学科有公司治理结构、市场营销学、企业战略、国际企业管理以及公司理财学等。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09-05-26 15:25

回复: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产业政策的基础理论

(一)市场失灵理论

市场失灵也称市场失败或市场失效,它是和市场效率相对应的概念。市场缺陷是指市场机制派生出来的经济问题,收入分配不公平和经济

波动是市场缺陷的典型形式。产业政策主要是政府针对市场失灵而采取的一种补救措施。日本经济学家小宫隆太郎一针见血地指出:“产业政

策的中心课题,就是针对在资源分配方面出现的„市场失灵‟采取对策。”

市场失灵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垄断会导致“市场失灵”

垄断的典型形式是产品的生产垄断,当某种消费品的绝大部分产量由一个生产者提供时,就会导致垄断。根据效率法则,效率价格是边际

成本等于边际收益时的价格,但由于垄断,生产者可以把价格定得高于边际成本,以期获得更大的利润。这样,该产品的生产就是没有效率的,

因而从社会角度看,资源配置就不会达到效率状态,市场机制失灵了。

2、公共物品的提供中存在“市场失灵”问题

公共物品是指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物品,典型的公共物品是私人所不能提供的,因为提供者得不到应有的收益。仅仅依靠市场机制的作

用,公共物品的提供将低于正常的与资源最优配置状态相适应的供给点。所以,典型的公共物品供给不能离开政府的作用和产业政策的有效引

导。

3、经济活动的外部性的存在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的行为所引起的成本和收益没有全部由经济行为主体承担。由于这种外部性是在市场交易活动之外发生的,外部性不

一定能以市场方式解决,为了使外部性问题不至于影响到资源优化配置,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干预来予以调整。

4、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导致“市场失灵”

通过市场竞争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需要有完善和充分的市场信息,而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信息总是不完全、不充分的,买卖双方所拥有

的信息往往也是不对称的,交易双方的信息占有都不完全,这就可能出现互相欺骗、损人利己的现象。所以,在信息不完全、不充分和不对称

的情况下,市场机制并不能最优地配置社会资源,需要政府政策的引导和调节。

二)赶超战略理论

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政府在市场机制基础上更有效地实施“赶超战略”的需要。

它是总结后发国家实现赶超目标的成功经验所得出的理论认识,因而较好地结实了“为什么后发国家在实现赶超过程中比发达国家更多地运用产业政策”的奥秘。

事实证明,由于“后发优势”的存在,发展中国家完全可能通过制定和推行合理的产业政策,来实现经济的超常规发展,缩短追赶先进国家所需的时间。

(三)国际竞争理论

该理论强调产业政策是当今世界各国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其基本共识是支持产业政策存续和适度强化。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出现,国际经济关系和国际分工体系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变化,各国经济都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各国(无论是发达

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政府都迫切需要以产业政策为基本工具,审时度势,充分发挥政府的经济职能,增强本国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从而维持或争取本国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的

优势地位。

发短消息 用户资料 树型 回复 引用

2009-05-26 15:39

回复:产业经济学,是应用经济学领域的重要分支

1. 产业经济学的基本范畴研究

产业经济学一些基本的界定和实证检验一直缺乏深入研究。以传统的自然垄断为例,人们都在广泛使用自然垄断概念,可究竟何谓自然垄断,自然垄断在质上和量上如何界定,

自然垄断的产业范围是什么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在国内外学术界始终是模糊不清的,以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定义自然垄断,不仅自身难以逻辑一致,而且也难以解释活生生的自然

垄断产业以引入竞争为主题的改革实践。另外,产业组织学基本范式的基本逻辑关系,特别是制度范畴在其中的作用机制,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2. 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进程深化对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演变规律的研究

目前我国对产业结构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基本上是还是“舶来品”,没有形成自己的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理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被称为“中

国奇迹”。“中国奇迹”背后一定会隐含着中国产业结构和产业组织的演变动力和演变规律,对此问题的研究将会有重大理论创新的空间和可能。

3. 深化垄断行业改革和反垄断问题

国外垄断行业改革已经有了30年的历史,中国垄断行业改革也已经有了10余年的历史。如何总结国内外垄断行业改革的经验教训,如何确立中国垄断行业改革的模式和路径,

这些命题自200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政治报告就已经提出,***政治报告再次提出,但总的来看,中国产业经济学界对垄断行业改革的研究还比较薄弱。2008年8月1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即将实施,如何有针对性地禁止和反对形形色色的垄断行为,对企业集中的审查标准如何确定等这些问题都有待于产业经济学家提供理论依据。

一级学科:经济学

二级学科: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三级学科多了

比如理论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 应用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等

大体上分为:微观经济学,主要揭示公司和消费者层面的生产消费行为和规律;宏观经济学,国家,地区或城市的主体特征和宏观规律,这里面往往都是规律性的总结和归纳,需要大量精确数据分析。产业经济学:从国家,地区角度研究竞争力和竞争优势,产业组织和发展。政治经济学:国家控制的经济行为和理论,包括战争经济学等等特殊手段。

再往下就分很多课程了,大致有产业组织,国际经济学,消费者行为,银行货币,大概就这么几个方面,而且经济和金融有重叠的地方。现在经济学的鼻祖是亚当斯密,写的《国富论〉

理论经济学就是政治经济学。政治经济学是一门以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即经济关系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它阐明人类社会各个发展阶段上支配物质资料的生产和分配的规律。 而应用经济学主要指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或对非经济活动领域进行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分析而建立的各个经济学科。 在经济学领域,分为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两大领域。理论经济学是现在大多数人所学的经济学,如西方经济学、经济学说史、宏微观经济学等,这样的经济学和数学有很大的关联。而在前面所谈到的是应用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和理论经济学是两种不同的概念。

理论经济学

020101 政治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0102 经济思想史 经济学院

020103 经济史 经济学院

020104 西方经济学 经济学院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020105 世界经济 经济学院 南洋研究院

020106 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公共事务学院 经济学院

0202 应用经济学

020201 国民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0202 区域经济学 经济学院 台湾研究院

020203 财政学(含:税收学) 经济学院

020204 金融学(含:保险学) 经济学院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020205 产业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0206 国际贸易学 经济学院

020207 劳动经济学 经济学院

020208 统计学 经济学院

020209 数量经济学 经济学院 王亚南经济研究院

020210 国防经济 经济学院

当前经济区域学重大理论前沿问题

作者:魏后凯 来源: 时间:2007-6-9 【字体:大 中 小】〖双击滚屏〗

魏后凯 白玫

当前,各国所面临的各种区域经济问题较多,区域经济学的研究领域也十分广泛。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研究的最新动向,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当前区域经济学所面临的重大理论前沿问题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区域的边界与区域生命周期。长期以来,区域的边界和形成机制、区域发展的生命周期、区域的衰退与反衰退策略等问题一直困扰着经济学家。这些问题既是区域经济学的古典理论问题,也是近年来各国学者一直在努力探索但仍没有得到普遍认同的问题。除了上述基础理论外,从我国的实际情况看,当前还迫切需要重视以下现实理论问题的探讨:一是从区域调控和区域政策的角度,如何划分不同类型的经济功能区域以及作为国家援助依据的各种类型问题区域;二是以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为代表,探讨区域衰退的动力机制以及反衰退的保障机制和援助政策措施;三是大都市区和都市圈的合理边界以及其形成演化的规律性和内在机制。

2.开放条件下的区域增长理论。开放经济条件的区域经济增长是一个永恒的区域发展理论和现实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国内区域增长的不平衡并由此引起的区域差距问题,以及如何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这不仅是各级政府关心的重要问题,也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学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各国学者长期争论的焦点。近年来,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问题:一是探讨FDI、出口、人口流动、技术溢出和扩散、企业迁移和产业转移等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二是研究基础设施、规模报酬递增、集聚经济、产业集聚和产业集群等与区域增长之间关系,尤其是衡量它们对区域增长的影响;三是考察和衡量人力资本、教育、技术创新和制度变迁等因素对区域增长的影响,并试图把教育、技术和制度等因素引入区域增长模型;四是研究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波动以及区际增长的传递机制。

3.区域一体化的利益协调机制。从全球范围看,当今世界经济出现了全球化与区域化并行发展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全球共有19个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70年代增至28个,80年代再增至32个,90年代达100多个。进入21世纪,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脚步更快。从国家层面看,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推进,近年来各国区域一体化进程也在加快。在推进一体化的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作用如何分工,中央与地方之间以及区域间、城市间如何分工协作,基础设施、产业和空间结构一体化以及政府间政策的协调问题,都是现实经济中亟待研究的重大前沿问题。其中,大都市圈或经济圈城市间的分工协作和利益协调机制问题,在中国显得尤其突出。

4.新型区域产业分工理论。经济全球化推动了国际分工程度的广化和深化,区域经济一体化推动了区域分工的深度与广度。当代国际和区际分工展现出一个引人瞩目特征,就是分工从部门间分工逐步发展到产品间分工,并且开始向产业链分工发展。也就是很多产品生产过程包含的不同工序和区段,被拆散分布到不同国家或区域进行,形成以工序、区段、环节为对象的产业链分工体系。产业链分工是一种更为细致和发达的国际和区际分工形态。当今世界出现了经济模块化的趋势,这种模块化趋势是否意味着一种更新型的产业分工格局的出现?诸如此类的问题需要理论界进行深入的探讨。

5.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经济全球化增加了经济活动的弹性。一方面,对特定区域而言,要素的可获得性在增加,而基于要素的比较优势在减小。另一方面,极大增加经济主体在进行空间决策时的选择区位的自由度,增加了经济主体的讨价还价能力,企业可以用脚投票。为了留住企业,各地区努力创造优势,从而加剧了区域间的竞争。经济全球化在区域间竞争加剧的同时,使区域间的相互依存关系更为明显,区域间利益共享、经济互相依赖、互相渗透,从而使区域所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于是,区域竞争力的形成机理及评价指标体系,区域竞争优势、区域比较优势及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结合方式,产业柔性集聚体与区域竞争力之间的关系,以及集群竞争力的形成机理等问题,成为当今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大前沿课题。

6.企业迁移与产业转移理论。企业迁移是企业区位调整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改变企业在市场中的位置、消费者偏好、环境规则、技术进步的可行途径,是企业的价值链活动在空间上的变化。近年来,虽然我国学术界对产业转移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从微观角度对企业迁移研究的较少,这恰好与国外形成鲜明的对照。因此,建立中国企业迁移的数据库,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企业迁移的基本特征、决定因素和动力机制,企业迁移与区域就业的关系,区域补贴对企业迁移的影响,地方政府之间对企业资源的竞争问题,以及企业迁移对迁入区和迁出区的影响,将具有重要的意义。

7.中央区域政策及效应评价。中央区域政策一直是各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重点。长期以来,我国对区域政策进行了比较多的研究。但至今为止,学术界对中央区域政策的目标和政府援助方向并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如何采取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效区域政策手段,也是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问题。特别是,在当前的情况下,统筹区域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基础,中央区域政策的效应评价,宏观政策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投资政策的区域效应,以及基于集群的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等,也是我国区域经济研究的重要前沿问题。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