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的设计与应用

2015年7月 第21卷 No.3

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

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研究

通讯作者)

夏红霞 张春芳( 

1(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公共卫生科 湖北咸宁 437100)

(湖北省咸宁市中心医院产科 湖北咸宁 437100)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7-0343-01

【摘要】 目的探究早期活动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作用。方法制定实验方案,选取脑外科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患有脑出血病状的病人100

例,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早期活动进行系统性的护理和干预,实验组除了进行脑出血术后的基础护理外,还要进行术后的运动。对照组的患者均是只做了脑出血术后的常规护理。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和发生深静脉血栓的数量。结果对照组的股静脉血流速度大大低于实验组,而术后发生深静脉血栓的例数却明显高于实验组。结论早期系统化的活动方案能提高护理干预的效果,预防和减少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关键词】 早期活动;预防性护理;脑出血;下肢深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脑出血术后较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它只要是由于脑出血术后长期的躺在床上,下肢得不到活动或者肢体活动较之前减少,导致血液不能在深静脉里正常流动,使血流出现凝结现象,阻塞了管腔,致使静脉血液产生回流或者淤滞,阻碍血液

1]。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只要表现为患有血栓的下肢会有明显的肿胀和强烈的循环[

疼痛感、皮肤的温度也会升高以及腓肠肌压痛等。下肢深静脉血栓一般发生在脑手术后的2至5d.。以往研究的资料显示,由于患者术后要平卧6小时,很容易产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安全隐患很大。因此,要用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在进行护理干预时,,合理适度的应用抗凝型药物作为预防的方法,促进下

[2]肢深静脉的血液流通。所以,对早期运动的方案进行探究和设计是很有必要的,并就

促进下肢静脉血液的流速进行观察,分析它对预防脑出血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影响。现在将预防的措施和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我科将2014年1月~2015年1月间收治的100例脑出血患者纳入试验研究,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将患者分成两组,两组分别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试验组患者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40岁至75岁,其中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30例,重型颅脑损伤致脑出血的患者20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5例。对照组患脑出血患者的病例资料,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龄37岁至73岁,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25例,重型颅脑损伤致脑出血的患者25例,有糖尿病史的患者有4例。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经统计分析,P>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治疗和护理方法

干预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医生的嘱咐,术后给予脱水、降压和止血处理,运用抗感染、吸氧以及营养脑细胞等常规综合治疗措施。

1.2.1试验组脑出血患者在术后要采取去枕平躺,头要偏向一侧,对患者的心电图进行监护,手术后2小时帮助患者给予下肢运动。下面介绍下具体的活动方法:(1)用

0度至30枕头将患者的脚后跟垫高,让患者的小腿呈现悬空状态,需和床面形成一个2

度的角。(2)帮助患者对双侧的足踝进行运动,就是给予踝关节被动的伸展和收缩、屈膝及内外翻动的环转运动,每分钟15~20次为宜,每一个动作要重复二十次。(3)对患者的每侧肢体进行按摩,如,腓肠肌、股四头肌和股二头肌等,按摩的方式为有肢体的远处向近端移动,每侧需按摩5分钟。(4)帮助患者做膝关节伸屈运动,每分钟15到20次,每个动作重复20~30次。(5)在患者手术后,待麻药作用彻底消失,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进行术后的第一次翻身,这之后每隔两小时翻一次身。(6)等患者清醒后,要积极主动地鼓舞患者主动运动,如,进行足踝主动翻转运动、关节主动背屈运动、采用股二头肌、腓肠肌、股四头肌以及臀大肌等深呼吸的训练方式和长收缩运动。引导患者进

行术后深呼吸,之后再对各类肢体运动由远端向近端依次锻炼的方式进行规范化的讲

解,严格制定锻炼的计划,对锻炼的时长、部位、方法和间歇时间认真部署,给予患者具

3]。体指导[1.2.2对照组术后让患者去枕平躺侧头6小时,监护心电图,每2小时给患者翻身和拍背各一次,术后运动不做具体规划,活动时间和方式随意愿进行,并且术后只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1.3统计学分析

2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对此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用S

检验,用t表示计量资料。

2.结果

试验组与对比组比较,对比组的患者患有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大于试验组,存在的危险因素多,死亡率较高。对照组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对应的P值为0.03,死亡率对应的P值为0.02。经对比,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就脑血栓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而言,对患者术后情况进行观察,并给予合理的科学的护理干预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影响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很多,患者的活动受到阻碍,有时还会伴随着昏迷,因此,患者术后的前期是需要卧床休息的,这就使患者的下肢不能自由主动的活动,从而致使患者下肢深静脉的血液流速缓慢,血液的流动速度异常,血流易凝结,使静脉血液产生回流或者淤滞的现象,这就非常容易使偏瘫患者产生深静脉血栓的症状。此外,一些刺激性的抗生素的使用会损坏患者的血管壁,增加了血管内活性物质的释放量,易使血小板聚集,加大了血栓出现的

[4]风险。

根据此次试验分析出结果:在脑出血患者术后要对卧床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制定一套完整的活动体系,并对患者术后的治疗初期加强护理干预,这不仅能降低术后患者患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风险,还对临床防预下肢深静脉血栓产生巨大意义。参考文献[1] 黄淑君.3种方法预防外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0,

35(1):154-156.[2] 吴学君,金星,郭培明,等.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预防措施的临床研究.中国普

通外科杂志,2006(5):338-342.[3] 段志泉,张强.实用血管外科[M].沈阳:辽宁科学出版社,1999:546-548.[4] 唐泓源,张黎明,皮红英,等.系统早期活动方案降低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

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1):965-968.成风险的研究[

新型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的设计与应用

乐飞霞1 金志恒1 罗 青2 

1(湖北省荆州市妇幼保健院 湖北荆州 434020)2(湖北省荆州市职业技术学院 湖北荆州 434020)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6586(2015)07-0343-01

专利号:ZL201320575838.4

最经济、最方便的措施,一方面只有妥善的储  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传染病最有效、

存和保管疫苗,并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保证机体接种疫苗后产生良好的免疫应答,达到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目的。另一方面预防接种过程中接种安全是最关键的事情,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台是保证预防接种安全的重要措施。目前各个医院的预防接种台千差万别,参差不齐,给预防接种带来诸多不便,影响预防接种后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鉴于此,笔者设计了此款预防接种操作台。此设计台集冷藏、接种、接种副反应急救、废物分类回收、医用器具分类等多功能于一体,确保预防接种操作更方便,更安全。

材料与制作该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由接种操作台面、透明隔离挡板、疫苗冷藏柜、废物分类回收桶、旋转架和连接板构成,其特征在于:接种操作台面的左侧装有接种器具分类屉,接种器具分类屉的上面固装有疫苗冷藏柜;接种操作台面的下面装有反应急救器具分类屉和消毒处置物品分类屉,反应急救器具分类屉的下方通过旋转架放置有两个废物分类回收桶;接种操作台面的后面装有透明隔离挡板;所述的反应急救器具分类屉和消毒处置物品分类屉里面通过隔板分隔成四分格。操作台为实木板制品,见

1.接种操作台面2.透明隔离挡板3.疫苗冷藏柜4.反应急救器具分类屉

5.消毒处置物品分类屉6.接种器具分类屉7.废物分类回收桶8.旋转架9.连接板图1新型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的结构示意图使用方法该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接种操作时,将被接种的小孩放置于接种操作台面1上,按照接种操作过程分别从消毒处置物品分类屉5、接种器具分类屉6和疫苗冷藏柜3中取出需要的物品即可,接种操作过程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现有接种操作台功能单一,接种的医护人员要多处拿取物品费时费力,且易出现被检查儿童安全事故的问题。接种过程中如出现反应现象,则从反应急救器具分类屉4取出急救器具进行处置,能在第一时间对反应患儿进行处置。接种过程中的废弃物可以分类放入废物分类回收桶7内,便于废弃物的回收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该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连接板9将多个操作台连接后对儿童进行集中预防接种操作。

优点该多功能预防接种操作台集冷藏、接种、接种副反应急救、废物分类回收、医用器具分类等多功能于一体。(1)接种时操作方便,各种器具分类管理规范化,预防接种过程安全可靠。(2)解决了现有接种操作台功能单一,接种的医护人员要多处拿取器械和医用物品费时费力,且易出现被接种儿童安全事故的问题。(3)废物回收桶放置更加合理,便于废弃物的回收和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图1

3 43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