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政策论文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反思及其政策完善

文献综述

以下是按照时间先后顺序的相关文献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 农机化研究2006年第6期

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农村社会保障的核心和关键。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已经实施了近20年,实施的效果却不尽人意。为此,论述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人数、基金及其使用状况;指出了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及策略。

《我国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与政策分析》 当代经济管理2007年第29卷第1期

本文从分析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必然性出发,对构建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经济可行性进行了论证,阐明了制度构想,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政策性建议。

《农村养老保险歧义问题再分析》经济问题2008年第5期

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这一课题的研究中,仍存有许多争论与分歧。"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与"社会养老"有机结合是农村养老模式理性的选择。对农民工"进城"、"回乡",还是走"第三条道路"等问题进行了再分析。同时,还明确指出政策规划的合理性、可行性与其特定的情境密切相关。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科技和产业2008年第8卷第2期

在分析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现状的基础上,剖析了农村养老保险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从扩大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率,加快基金积累的增长幅度,建立多层次的农村养老保险体系,实现城乡养老保险的衔接,加快农村养老保险的立法建设,以及提高从业人员整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若干对策建议。

《我国农村养老模式的绩效研究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年第20卷第3期

认识现有养老模式的优缺点是有效开展新农合的前提。本文将现有各种养老模式总结为三种理论模式,分别是个体时间平衡、家庭时间平衡、社会时间平衡。然后在回顾各模式的历史演变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对比了三者之间的绩效差异,绩效研究的视角有风险化解的有效性、个体福利和社会福利。

《农村养老保险问题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2011年第6期

本文通过农村保险工作的调查,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探索过程进行梳理,立足于新、老农保的对比,分析新农保的优势,对新农保试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社会,老龄化速度快,老年人口规模大,本世纪三十年代人口老龄化将达到高峰。为保障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中国政府不断完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基金筹集模式,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险体系,努力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发展。但是我国城乡差距很大,农村的养老保险比城镇保险存在更多的问题。而且近年来,我国的“三农”问题引起了政府的关注,农民的福利问题被拉到前台。随着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农村人口中素质较高、

有一定能力和经济头脑的人都已经随着城市化的进程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城市,享受城市的部分公共资源,社会流动性大大增加。农村余下的多数是经济相对较差、年龄相对较大、水平相对一般的人群,这部分人更需要关心、更需要农村养老保险、更需要社会保障。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障的核心内容。我国多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一定得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许多不可回避的现实,所以在这一板块的政策分析十分的重要。目前正在搞得新农保试点,在很大程度就在克服以前的很多弊端,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我国目前到底实行的是什么样的制度和政策,如何利用政策进行更好的改革是具有很大的理论和现实的意义的。

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改革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新中国成立——社会主义改造阶段,该时期农村养老保险主要是农民家庭自我保障针对农村老年人的社会保障还没有出现,国家基本没有承担多大的责任。第二阶段是,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上世纪80年代初,国家开始建立与农村现实相互适应的社会保障,敬老院,福利院等纷纷建起,并且首次在农村实行五保户政策。第三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1986年到1992年的试点,开始进行相关的探索,在1991年颁布的《县级农村养老保险基本方案》后,整个保险的制度才开始逐步的扩展开来。而在1998年后,农村养老保险进行停顿政治,政府减少了相关的投资,在十七大以后,也就是2007年以后,农村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开始形成,进入了全新的发展时期。中国正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观念上正从以城镇和城镇职工社会保险为重点向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险制度转变。

然而我国农村养老总的来说面临很多的突出问题,这些现实的问题与国家在财政方面的政策相关。以下三点是目前农村的一些基本的状况,我们可以了解到农村在这方面对政策的需求是极大的,这就要求政策的制定者要给出相应的供给,不然在政策的供求不平衡的长期状况之下,迟早会出现问题的。

(1)人口老龄化加快

中国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的老年人口,且大多在农村。这是因为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农村劳动力的输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人口进入城市,年龄结构出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局面。中国农村进入老龄社会的步伐日渐加快。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我国进城务工者已从改革开放之初的不到200万人增加到2003年的1.14亿人。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中国65岁以上的人中农村为5938万,占老龄总人口的67.4%.在这种严峻的现实面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徘徊显得极其不协调,现实与制度的矛盾将会日益的尖锐。

(2)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和“土地保障”功能削弱

随着农村经济改革的深入,各种传统的保障制度越来越脆弱。首先是农民的养老观念发生了重大的转变,养儿防老的观念则在逐渐减弱。养儿防老的观念在我国农村根深蒂固,家庭赡养一直是最重要的养老方式,但是随着以社会分工以及现代化进程,随着我国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空巢家庭”、“老年村”问题开始出现,父承子业自然稳定的关系也被打破了,使赡养老人的传统道德约束力日益递减。部分农村老年人养老无保障,生活无依靠,尤其是高龄老年人体弱多病,生活难以维持,农村老年人口己经成为

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因此,农村依靠养儿防老的模式遇到挑战。其次农业收入

已难以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从1978年到1998年,全国农民平均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由91.5%下降到了57.2%,其中纯农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42.9%.近年来农产品的价格日益下降,从土地上获得的收益非常微薄。另外农民的承包地被大量征用,相反,其获得的只是极少的土地补偿费。那么综上农民所述依靠土地来养老的“土地保障”在当今不再那么现实了。

(3)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太小;参保率低;参保水平低

社会保险是按照概率论的法则——大数法则建立的风险分担的机制,我国以区县的方式划分本身就有很多的缺陷,没有大覆盖面的高抗风能力。其次农村的参保率低,农村人口中未纳入社会保障的还有很多,截止2000年底,全国7400多万农村居民参加了保险,占全部农村居民的11.18%,占成年农村居民的11.59%。近年来农村参保人数不仅没有上升,反而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近年来,农村参保人数一直在5000万人左右停滞不前。相比较而言,城镇参保人数一直在平稳上升,且远远高于农村参保人数。两者的差距越拉越大。以2007年的数据为例,2007年全国总人口132129万人,城镇人口59379万人,占总人口44.9%,乡村人口72750万人,占总人口数55.1%。根据以上数据,可算出,2007年社会养老保险对城镇居民的覆盖率为33.9%,而农村居民仅为7.1%,农村养老保险在各方面都与城镇的养老保险差距很大。最后一个现状是,农村养老保险的参保水平很低,并且没有与经济发展和通货膨胀想挂钩。

总的来说,我国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是不容乐观的,这些种种方面我们都会发现其实在政策上是有迹可循的,国家的财政或者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政策导致了以上的状况。一般来讲,一个社会保险应该具备一些基本的特征:国家法律的强制性,多方共同承担,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水平。而我国在这三个方面的相关政策都有缺陷,下面按其顺序一一分析,并且给出相应的政策完善建议。

(1)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效力差。

民政部1992年制定的《基本方案》是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相关的法律。他只是部门规章,不具有法律效力,缺少国家的强制性。这一点缺陷十分明显,各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大多数都是在《基本方案》的基础上形成的,也是部门规章,普遍缺乏法律效力。因此,各级对这一政策的建立、撤消,保险金的筹集、运用以及养老金的发放都只是按照地方政府部门的意愿去操作,既有随意性,又有不稳定性。这种随意性和不稳定性导致了农民不愿去投保,这就是缺乏法律保障的结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基本方案》严重滞后,甚至存在诸多明显缺陷,譬如,物权法颁布后的农民承包地与养老保险问题,对失地农民的保障条款,对保险基金的流失和挪用等行为未规定有效的限制和惩罚措施。但是国家却没有尽快出台现行城乡统筹情况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配套政策和措施。

完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总的来说可以从四个方向出发:制定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完善现有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性规章、理顺各层次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法律法规及规章的关系。有了法律作为基础,其他的方面,如政策制定,监督实行,基金运行才有统一的规范和评判标准。

(2) 国家在经济共担上缺位

与城镇养老保险制度中的员工.企业和国家相对应,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一

般需要农民.集体和国家三方面的协调。许多地区农民相对城镇居民收入增长缓慢,子女教育、吃饭穿衣、医疗生活等有时都难以保证,更不可能缴纳养老保险金的动力了。而由于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多数乡村没有积累,集体经济根本不可能进行补助,因此“集体补助为辅”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国家这一角色,而往往国家在经济和政策双位上都是缺位的。就拿“国家政策扶持”来说,这一政策仅限于通过对乡镇企业支付集体补助予以税前列支,国家政策扶持起不到实质的效果。没有国家和集体的补贴,农民对未来希望的无法判断,对比较现实的农民来说就没有任何吸引力,加上因此,在这种资金筹集方式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际上是一种鼓励性或引导性储蓄。相对城镇职工的基本养老保险实行强制性收缴费制度,个人缴纳占工资3%~8%,企业配套1O%~15%,国家还有财政拨款等,国家并没有考虑城乡现实的差距问题,无形中扩大了城乡的差距,保险金差距自然越来越大。总的来说就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没有稳定的资金支柱,就不能让人们信任,从而也就不会有人用踊跃参加,最后也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社会保险福利。

所以说当下最重要的是改变“个人缴纳为主、集体缴纳为辅、政府给与政策扶持”的原则,政府应该给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一定的财政投入,由政府和个人共同负担。实行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政府投入一部分纳入到社会统筹基金,农民个人缴费和部分政府投入一部分纳入划入个人账户,国家投入要偏重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时鼓励建立由集体补助的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式的商业养老保险。只有这样农民才能在实质上享受到国家的政策,并逐步建立对养老保障的热情和意识。

(3) 国家在政策扶持上的缺位

① 农村社会保障系统软硬件建设落后

政府在农村社保网络的建设上有所欠缺,没有相应的咨询处以及更多的宣传措施,没有相应的收集乡村现实信息的机构和专业人员和畅通的反馈系统在物质和文化上是双重的缺陷。

所以在体制上建立起对农村养老保险的意识才是最为重要的,政府的工作人员应该建立一个完善的的体系,让“上情下达,下情上晓”,让农村有相应的物质设施进行养老保险推广。

② 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不健全,效率低,难以实现保值增值

农村养老保险由县级管理,这样资金分散,营运层次较低,难以形成规模经济,存在着基金被挤占挪用的风险,我们应该根据我国实际,结合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尽快制定并健全我国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法律法规,对资金来源、运用方向、增值渠道、保障标准、收支程序、执行政策监督等都要有明确的法律规定,规范操作行为。另外由于没有法律上的强制性效力,注定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效性,农村养老基金的管理模式其关键作用。《基本方案》规定,“基金以县为单位统一管理,主要以购买国家财政发行的高利率债券和存入银行实现保值增值”。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一方面,由于缺乏合适的投资渠道和人才,有关部门一般都采取存入银行的方式;另一方面,由于银行利率和债券利息的不断变化,加上物价的上涨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投保人实际收益明显低于按过去高利率计算出的养老金,使人们失去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信心。在此基础之上,我们要多渠道提高基金的保值增值,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水平。

我们应该把城市里发达的金融体制与金融信息向农村引进 ,政府也应

该注意投入一定的专业人才。按照市场的运工作规律,强力监督,相信农村的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会逐渐健全,效率才会逐步提上去。只有保值增值的实惠摆在农民的眼前,农民才有信心,整个政策才有进一步发展的内在动力。 ③ 养老保险与其他制度的衔接问题颇多,主要是三大衔接问题

首先是城乡统筹的一项就是要把城乡养老保险进行制度上的衔接,而现实中的操作是限制很多。城市的养老保险国家投入颇多,而且整个机制相对发达,风险的分担范围广,这些都没有与农村的制度进行衔接,而是任其相差越来越远。这样的现实与心理差距不符合社保制度扶持弱小的精神内涵。

其次是在改革的过程中新老养老保险的制度衔接不力,法律与制度革新的脚步十分不一致,而且在无形中造成了农民的损失。政府应该处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目的增大政府的支出,减少农民在转化中的损失,只有维护了农民的利益转化才会顺利进行。

最后是政府应该把新老农保与传统的家庭养老保险和“土地保障”相互结合,要考虑到传统思维还是对和广大农民有潜移默化的影响。政府应该有对独生子女或者孤寡老人实行政策减免,实际的考察到农民的难处和特殊情况;维持农村土地的承包制长期不变,稳定农产品收入对农民生活的保障作用,不以任何商业开发或者牟利的目的去掠夺农民的土地,如果真的有项目一定要给与公平的补偿。

农村的剩余人口是我们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政府政策最应该关注的地方,以上的分析还没有包罗农村全部的实际状况,然而总的来说现在的制度却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些不足之处,国家的意识开始抬头,今年开始试点实施的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正试图在以上各方面进行突破,相信经过慢慢摸索,在不久的将来在法律、财政共担、设施建设、基金运行以及各种制度衔接等方面会有一定的改善。

标题:我国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现状反思及其政策完善

姓名:万秋兰

班级:国贸三班

学号:20090105

指导教师姓名: 杨代福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