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文言文翻译的探索及方法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校 石半丁

【内容提要】:掌握基本语法常识、能断句是文言翻译的基本功。翻译时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应该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还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的特点。

【关 键 词】:高中 语文 文言文翻译 断句 准确规范 语言风格 探索

《语文考试大纲》和《语文教学大纲》中都明确规定,高中生要掌握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文语句的能力。自从2002年高考以来,文言文翻译语句不再采用选择题的形式,而是改用直接用文字翻译表述形式,沉寂多年的文言文翻译主观题重新出现。为此,高中语文教师对这10分的文言文翻译相当重视。尽管我们不厌其烦的告诫学生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直译求“留、删、换”,意译求“调、补、变”。还让学生接受名目繁多的翻译方法,如:加字法、替换法、拆分法、灵活法、意译法、固定法、转述法、变通法、调序法等等。还有的让学生背诵48字“文言文翻译口诀”。我认为这些要求和方法固然很好,但似乎太抽象、空洞。学生了解后很难识记,更不用说实际操作了,学生的得分率总是相当的低。文言文翻译被学生戏谑为啃不动的“硬骨头”。

我在近两年的教学教研中,对文言文翻译作了些探索和尝试。总结了些文言文翻译的方式方法。力图达到较强的可操作性,且行之有效,可加以推广。

一、首先解决古文的断句问题

古文的断句问题是学习文言文的一项基本功,如果学生不能读断句,那么翻译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古文断句非朝夕之功,平时应多朗读,培养语感,多联系上下文语境,反复推敲。

(一)准确划分句子的结构成分

1.学生要先要区分和识别词性,准确认识是实词还是虚词。如果是实词,是形容此还是动词,是名词还是代词;如果是虚词,是介词还是连词,是副词还是介词等等。

2.还要求学生比较准确的区分宾语、状语、定语、补语、谓语等句子成分,能准确把握 这些句子成分在句子中的位置。其实,这都是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文言文断句的最主要依据。

(二)弄清对话的施受和引语起止

对话、引语是文言文断句的又一重要依据。对话、引语常用“曰”“谓”“云”为标志,

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写出人名,以后就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出问者、答者,明辨句读。

(三)借助发语词、敬辞、语气助词划定句子的起始

文言文虚词在表达语气和结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夫”“盖”“凡”“故”“岂”“微”“若夫”“且”“且夫”“窃”“请”等词多用于句首;“乎”“也”“矣”“欤”“耶”“耳”“焉”“哉”等语气词常常用在句尾。

(四)依据文言文句式整齐的特点短句

互文、排比、对偶(对称)是文言文中最常见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匀称,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语言上的一大特点,这一特点又为断句提供了方便。我们可以拿《过秦论》中的语句作分析。

1.“追亡逐北”,“追”和“逐”同为动词,动词后只能跟名词作宾语,因而,“亡”和“北”为名词,可译为败北、溃败的军队。

2.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是个“正对”对偶句,根据对偶句特点可知,处于同一位置的“固”与“地”词性相同,都是名词,意思也接近,据此推知,“固”形容词活用为名词,作“坚固的地方”讲。

3.“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这是同义迭句,不能直译,可意译为:(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

二、识记掌握常见古代汉语中的固定结构

古代汉语中的固定结构大致可分为表示疑问、表示反问、表示感叹、表示揣度、表示选择五种。

(一)表示疑问

1.何以„„?(根据什么„„? 凭借什么„„?) 王曰:"何以知之?"

2.奈何„„? („„怎么办? 为什么„„?) 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

3.如„„何.奈„„何?(拿„„怎样呢?) 虞兮虞兮奈若何?

4.孰与„„? (与„„比哪个„„?) 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

5..独„„耶? (难道„„吗?) 公子纵轻胜,弃之降秦,独不怜公子之姊耶?

(二)表示反问

1.何„„为? („„干什么呢?) 何辞为?

2.何„„之有?(有什么„„呢?) 夫晋,何餍之有?

3.岂(其)„„哉(乎、耶)(哪里„„呢?„„哪里呢?)沛公不先入关,公岂敢入乎?

4.独„„哉?(难道„„吗?) 相如虽驽,独畏廉将军哉?

5.„„非„„欤? („„不是„„吗?) 子非三吕大夫欤?

(三)表示感叹

1.亦„„哉! (也真是„„啊!) 呜呼,亦盛矣哉!

2. „„何如哉!(„„该是怎样的呢!) 痛定思痛。痛何如哉!

(四)表示揣度

1.其„„欤?(不是„„吗?) 其可怪也欤?

2.无乃„„?(恐怕会„„吧?) 无乃后乎?

(五)表示选择

其„„耶? 其„„也?(还是„„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邪?

三、要准确地理解原文,同时,要用规范的现代汉语译出来

准确地理解原文,是进行翻译的基础。原文理解错了,译文当然就不可能正确。下面列举三个句子:

1.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孟子·梁恵王上》)这里的“远”是使动用法,“远庖厨”是“使远庖厨”的意思,有的翻译成“君子远离庖厨”,就错了。联系上文,君子“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如果远离庖厨,就不能“见其生”“ 闻其声”,这就不合乎事实逻辑。

2.夫晋,何餍之有?(《左传·烛之武退秦师》)有的翻译成“晋国有什么满足?”就不大合乎现代汉语的规范,译作“晋国哪有满足的时候”就比较好一些。

3.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史记·汉高祖本纪》)有的译文把“毫毛不敢有所近”机械地翻译为“连秋天里野兽的毫毛也不敢接近.”,最好译为:“财物丝毫不敢据为已有”。

四、遇到古今汉语有所不同,不能逐字逐句对译的地方,要妥善处理

学生要有比较好的文言功底才掌握这种翻译方式,这还不能简单的理解为“信、达、雅”。 下面列举三个句子:

1.事智者众则法败,用力者寡则国贫。(《韩非子·五蠹》)如果翻译为“从事脑力活动

的人多,法制就要败坏;从事体力活动的人少,国家就要贫弱”这样的翻译不但过于现代化,而且不准确。因为韩非所说的“事智者”主要是指那些游说之士,而医、卜、星、相之类的人不包括在内,比今天所说的“从事脑力活动的人”范围窄。而韩非所说的“从事体力活动的人”范围要广。我认为分别把它们译为“从事智谋活动的人”和“从事耕战的人”要合乎原文些。

2.《桃花源记》中的两句话“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话并不难懂,但要翻译出来,着实让大家伤脑筋。如果逐字逐句对译就在现代汉语中不能相互搭配。“芳香的草新鲜美丽,落花繁多”,这话在现代汉语中是不通的。因为原文要表达的是视觉的感受,碰到这种情况,翻译的时候就要灵活一点,在不损害原文的前提下,调整词语的搭配关系,使它符合现代汉语的习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可译“芳草青翠可爱,落花飘洒林间”。

3.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庄子·逍遥游》)。“水之积也不厚”这一句,从句子结构看,“水之积”是主语,“不厚”是谓语。如果要保持原来的句子结构,就应该译作“水的积聚不多”。,但这样说在现代汉语中很别扭。我们可以改变其原有的结构,“水积得不深”。一般说来,在古代汉语中的这种“名词+(之)+动词+也+形容词”的句式,都可以用现代汉语的“名词+动词+得+形容词”来翻译,如“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中“其鸣也哀”就可以译“它叫得很悲哀”,如果译作“它的叫悲哀”就不合乎现代汉语逻辑了。

五、要注意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和修辞方式的特点

1.古汉语中经常会省略主语。在译成现代汉语时,有时就要把主语补出来。例如:高一语文读本中“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左传·郑伯克段于鄢》)。三个句子都没有主语,实际上是三句都换了主语。如果照原文直译,“请求京这个地方,让他居住在那里,把他叫做京城大叔”,就都变成姜氏的动作了。象这样的句子应该把主语补充出来,译为“姜氏替段叔请求京这个地方,庄公让他居住在那里,人们就称他为京城大叔”。

2.有时候,古汉语中的借代,会使一个词形成一个新的词义,这时候就更不能按字面意思来直译了,例如:高一语文读本中“我二十五年矣,又如是而嫁,则就木焉。”(《左传·重耳之亡》)。有的翻译把“则就木焉”译为“就只好找木头去了”,令人啼笑皆非。其实,在这里“木”是指棺材,这正如成语“行将就木”一样。又如,高中语文读本第二册《孟子·许行》一课中“以铁耕”的“铁”指铁制的农具,这也是一种借代。

3.文言文中出现互文时翻译更要注意.《岳阳楼记》中“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实际应是“不以物喜,也不以物悲;不以已悲,也不以己喜” 。《过秦论》中“有席卷天下,包举宇

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有人译成“有席卷天下,控制寰宇,征服各国的意图,并吞世界的雄心”。这样翻译不但失去了原作铺陈夸张、声势夺人、琅琅上口、诵读优美的意韵,而且还显得重复。可直接译为:秦国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的野心。

六、在准确表达原文意思的基础上,还应该努力保持原文的语言风格

1.在文言文翻译中,很多人对“也”的理解很片面。其实“也”的作用是帮助表判断或表示肯定,而不是表示感叹。所以“也”在多数时候就不能用“啊、呀、哇”来翻译了。例如:高二语文读本《论语·公冶长》中“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一句。译文一:腐烂的木头是雕刻不得的呀,粪土的墙是无法粉刷的呀!译文二:腐烂的木头是无法雕刻的,粪土的墙是无法粉刷的。我认为译文二比译文一好,原因很简单,联系上文,这是孔子对学生宰予的看法和评价,用的是比拟手法。

2.在古文中经常运用排比、对仗方式,使句子整齐、音调铿锵。译文尽量把这些特点保存下来。例如:《出师表》中“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译文一:只想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并不企图飞黄腾达,使名声传播到诸侯之中。译文二:只求在乱世里苟全性命,不想在诸侯中显身扬名。译文一逐字逐句翻译得很好,但我认为译文二字数整齐,对仗工整。念起来抑扬顿挫,较好地保存了原文的语言风格。

又如,语文读本第二册《谏逐客书》中有这样的排比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译文一:因此,太山不拒绝土壤,才能变成那样大;江河大海肯容纳细小的水流,才能达到那样深;做君王的不拒绝一切民众,才能使他的道德发扬光大。译文二:所以太山不放弃微小的泥土,才能形成它的巨大;河海不排斥细小的水流,才能达到它的深邃;国君不脱离广大的百姓,才能显扬他的德行。译文一比较忠实于原文,但不如译文二更能保存原文铿锵的语调。

综上阐述的是文言文翻译的方法和技巧.总体说来,学生除了领悟上述方法和技巧外,在翻译前还应该通读全文,准确把握全文内容,对所叙之事、所讲之理完全弄明白,以保证译文符合原文之意,且不可不顾全篇,而只就句子而论句子。另外,还要结合上下文语境理解翻译句意。上下文之间在内容上有密切的联系,只有了解了某句话的来龙去脉,才能准确的加以翻译。翻译时要慎重下笔,准确地写出译文,写译文要以直译为主,做到字字落实、句句畅通,充分反映出原文在谴词造句和语气、风格上的特点。

我在近两年的文言文教学教研中,还得到些教学体会。

1.文言文教学不要忽视对文化常识的讲解,学生应该具备相关的文化常识。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并且有许多内容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地演变。如姓名和称谓,官职和科举,宗法礼俗,服饰和器物,历法和刑法,地理常识,古籍注释体例,古代对书籍经、史、子、集的分类等九个方面所涉及的内容,古今有很大的差别。这些内容虽然不需要学生全部掌握,但平时学习中遇到的也应积累下来作为自己的知识储备,以便在文言文学习和翻译时随时调用。

2.教师在文言文教学中尽量做到以“今人之心,度古人之腹”。凭借你的学识和人格魅力,让学生同你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走进古人席地而坐、坐而论策、行而论道的风格,走进古人小桥流水、风移影动、朝暾夕月、濉园绿竹的意境,走进古人梅妻鹤子、菜菊东篱的处世境界,走进古人结草衔环、投桃报李的品格,走进古人忧离幽思、难酬壮志的苦闷。这样的教学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