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种茶树王国探秘·云南临沧行(云南普洱茶产区)

编者按:

云南省临沧市总是低调,它似乎一直在边缘。正因为它的沉默,激起了人们无比的好奇和探寻。

其实,云南临沧市这块土地是神秘而丰厚的,热烈而纯真的,多彩而宽广的……四月的日子里,我们踏上了这片神交已久的大地,游走于河谷与密林,茶园与山庄,城镇与边境,所到之处问山、问水、问茶,在心贴心的交流里,我们感受到了爱、纯朴、信心、执著、创新、坚韧、绿色、可持续……这些频率最高的词汇中所凝聚的向往和期盼。它让我们深深感动,久久思考。

短暂的行程,使我们的文章和镜头所及,自然难窥全豹,但春风扑面的感觉,已让我们满目清新。在此,我们向云南临沧市委宣传部和茶办遥致深深的谢意。

云南临沧市是云南普洱茶源的秘境,是世界茶树起源的重要区域。云南临沧市南起沧源县,北至凤庆县,绵延200多公里,全市8县(区)的9000多平方公里的原始森林中,都有云南普洱茶野生茶树分布。

这里有着世界上最适宜茶树生长的自然条件,茶叶品质优良,素来有“世界著名滇红之乡”、 “天下云南普洱茶第一仓”、“云南最大的云南普洱茶原料基地”,“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之一”的美誉。这里有着全省最大的茶园面积和云南最大的滇红茶出口基地,丰富的云南普洱茶古茶树资源孕育了底蕴深厚的云南普洱茶文化。全市190万农业人口中,就有160万人与茶有关。云南临沧茶产业的特点体现在:规模大、品类全、品质优、企业强、历史多。云南临沧茶产业有四个全省“之最”:种植面积最大,茶叶产量最多,生产加工技术最先进,茶叶鲜叶品质最好。一直以来,云南临沧市茶产业都坚持“科技提高品质、文化创造价值、品牌开拓市场”的三大发展战略。

2009年3月初,云南临沧市春茶开市,政府,企业,茶农都拿出了百倍的精神,直面今年春茶的挑战。国际金融危机来袭,面对变幻莫测的中国云南普洱茶市场,云南临沧市茶叶产业走势如何?是等待观望?是一蹶不振?还是勇敢挑战?自从2007年中国云南普洱茶大幅走低之后,许多企业积存了不少库存,2年过去了,如今的云南临沧市茶企业是个什么状况?茶农的生存环境又如何?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带着诸多疑问,我们前往云南临沧市,在临翔区、云县、凤庆县、双江县、沧源县的茶区,进行了走访。

云南临沧市·临翔区:为茶业注入高科技

到达云南临沧市当日,云南临沧市委宣传部的同志热情地接待了我们。当我们迫不及待的问起“茶情”时,他们给我们介绍了“企业+基地+协会+茶农”的“临沧模式”。“临沧模式”究竟有哪些好处呢?茶农是否能真的从中得到实惠呢?在接下来的走访中,我们得到了答案。

此行的第一站,我们来到了位于云南临沧市临翔区的临沧某茶厂。公司的杨总,从做高品质的云南普洱茶发家,如今开始了“健康方便云南普洱茶粉”的研究,并取得了客户的认可。怀着好奇心,我们拜访了他。

云南临沧市·速溶茶粉的诞生:

“我从1993年就开始做茶,起初做毛料,后来才有了自己的品牌”。杨总很健谈。“去年8月份开始,我在以往做饼砖沱的基础上,一意孤行的尝试做速溶茶粉,并为此经历了漫长的试验过程。今年4月,我做的云南普洱茶速溶茶粉在云南省茶博会上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成了展会上的亮点,不仅很多人争相购买,更有一位美国客商向我预订,承诺包下我的全部产品。但现在因为设备的关系,茶粉还暂时不能规模化生产。也有顾客提出,茶粉味道淡,香气不足,回来后我仔细的琢磨了加工的每个环节,终于找到了症结所在,经过改进后,现在的产品又有效的避免了这些问题”。

“现在,许多糕点厂也找我联络,希望能用茶粉加工点心,给点心添加健康的元素,我很高兴,但就苦于暂时不能量产。其实当初做茶粉的想法,也是受到了我们市委书记的启发,他建议我们厂家做方便茶,所以我们临沧的企业曾经做过方便卫生健康的“煮饭茶”,而我也是从这里得到的启发。我对自己新研究的这个产品很是满意,但还需要在技术上再升华一下。我愿意不断投资来尝试新鲜的事物,因为赚的钱来源于茶,我乐意再投资在茶上,更何况我还得到了市领导的支持,领导要我大胆的干,我也希望能为云南临沧市的茶产业注入高科技含量!”

最后他还告诉我们,厂里最热闹的时候有170多个员工,一年能产生1000多万的产值,茶料每年能走300——400吨。今年的茶价居然跌到了14、15元一公斤,对企业的影响大,对茶农的影响更大。当然不包括特种茶,云南临沧当地的昔归茶和大雪山茶,价格都基本能和前几年持平。

云南临沧市·做精品茶,做特色茶:

云南临沧市临翔区某茶厂的厂长普先生,做了20年茶,2004年开始自办企业,2007年在云南临沧市投资2000万建了新厂,有20多亩,如今企业的产量能达到年2000吨。尽管企业比较新,但08年还是做了200吨茶。普先生说:“我们也受到了中国云南普洱茶风波的波及,虽然风波很大,但还算能够抗拒。而我觉得,趁着这段时间的低迷,刚好可以沉下心来,从产品结构,企业文化等方面进行调整,也趁机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

一个云南普洱茶生产厂的产品特色,主要在于对原料的精挑细选,不仅仅局限在某个区域,而是广泛的选择云南各产区的好茶,并间接的销往国外和港澳台,并且遍布全国各地。普先生说,从目前情况来看,现在企业只要能维持正常运转,在产量上加以控制,在品质上不断提高,在包装上有所创新,我相信一定能够顺利渡过这个难关,那么在大势到来的时候,也才有能力去应对。

普先生还说,之所以对云南普洱茶有信心,因为他去香港考察时,发现香港一天就能消耗10多吨云南普洱茶,而且云南普洱茶并非新生事物,更不会昙花一现,它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已经有比较成熟的市场,对这么好的东西,他非常有信心!他要做的,就是把云南普洱茶做好,正确的引导消费。树立自己的品牌。因此他从来不卖毛茶,虽然产品覆盖率不大,但是影响很好,他对此感到非常满意。他的下一步打算,是在现有产品结构基础上,开始研制开发红茶和绿茶。

走访中,我们还得知,云南临沧市临翔区的茶业显现了三个特点:一是茶园面积和茶叶产量迅速增长,产品结构不断调整优化;二是加工企业实力不断增强;三是茶树良种扩繁成效显著。区里高度重视招商引资和龙头企业培育工作,坚持走茶叶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经营之路,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积极引进外商投资,同时,强化营销和新产品研制开发,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在实施“打造名优品牌”战略上硕果累累。

云南临沧市·云县:保证茶农收入稳定

云南临沧市云县茶房乡,一路山青水秀,田里刚种上青翠的菜苗,这里除了大面积种植茶树外,许多村民还从本地自然条件出发,培植出龙胆草和油菜花。整个山野弥漫着浓浓香气,令人轻松惬意。

云南临沧市云县茶房乡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农耕的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这里种植茶叶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如今已有300多年了。茶树分布于全乡大小山箐,成为民生之本。古时是交通要道,久而久之茶叶贸易繁荣,云南临沧市云县茶房乡成为茶马古道的起始地之一。不管你到大户人家还是平常百姓家,为表达对客人的欢迎,人们总会端上一杯热茶。村民们对于茶似乎有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云南临沧市·把茶卖到欧洲去:

这天,天气闷热,我们随意走进路边一家茶厂,主人杨先生热情地招呼我们坐下来喝茶。他告诉我们,茶房这一带的习惯是不做晒青毛茶,因此厂里很少做云南普洱茶。他们1997年建厂,主要特色是以出口欧洲为主的CTC红碎茶。因为出口的要求非常严,所以他们的设备也是印度进口的。但买不起新设备,只能用印度淘汰下来的旧机器。厂里一年纳税60多万,是这乡里的纳税大户。红碎茶去年产量500多吨,最高的时候是600吨,从建厂至今,都是24小时生产,然后是通过湖南茶叶公司出口到欧洲国家。

杨先生还说,因为厂里红碎茶的订单稳定,所以就算在云南普洱茶最火热的时候,他们也只代加工过一段时间毛料,没有出产过正式的云南普洱茶产品。但云南普洱茶如今的低迷,依然影响到了红茶,这主要体现在毛料的价格上。去年,厂里的产值是九百多万,2002年的时候产值最高,达到了一千多万元,总体来说比较平稳。公司的状况也比较平稳,自有产房4000平米,员工有30多人,还有季节性的雇佣临时工。

正和杨先生聊着天,只见三三两两的茶农背着鲜叶来卖。一个来送茶的大姐说,她每天能采二三十斤茶,但茶价大不如从前,如今采一天茶的收入只能吃一天饭,但还是笑着说:“采茶一点也不辛苦,政府和企业给我们提供了一部分有机肥,并限制喷洒农药,保证了茶叶的生态。同时给我们进行了技术指导,还能保证我们的收入稳定”。

另外一位刚刚卖完鲜叶,坐在工厂门前喝茶的74岁的老奶奶,则带着满意的笑容告诉我,她每天采茶能卖十二、三块钱,老伴儿每天也能采十多二十元的茶。正说着,天下起雨来,她和老伴就健步如飞的朝着家的方向跑去了。我心里突然泛起一阵酸楚,茶,能做到高价甚至暴利,但真正的利润却无法惠及茶农,而茶农这个环节,恰恰是付出最多,却酬劳最少的,而农民自己,从来都是笑对困难,永远不曾对生活失去希望和信心。

云南临沧市·云县的骄傲——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

创建于2004年2月的澜沧江茶业有限公司,拥有固定资产2.6亿元,是以茶叶、茶饮料生产销售为主体的生产企业,是云南澜沧江啤酒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更是云县的骄傲。这天,公司的杨老师,带我们参观了花园般的厂房,他介绍说,公司引进美国、德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的茶鲜叶深加工,膜分离澄清、膜冷除菌、无菌冷灌装和一次性吹瓶等先进生产设备,建成1条年产10万吨中国唯一、世界领先的原生茶饮料生产线。除此之外还建成年产5500吨原生云南普洱茶、1800吨绿茶和1000吨CTC红碎茶生产线。

沿着参观通道,我们看到从原料采收到产品检验,澜沧江都实现全封闭生产,避免了异味及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使产品最大限度地保留了茶叶固有的内含成分。真正体现了原生之“原产地、原生态、原质原味”。而在云南普洱茶熟茶车间,我们看到,原生云南普洱茶熟茶是采用不锈钢发酵池进行渥堆发酵,经过严密、科学的控制温度和湿度,令产品达到标准化生产,真正体现了卫生、安全和放心。

在参观了澜沧江茶业之后,我被它的规模和产品质量所震撼,没想到在云南、在临沧市、在云县,还有如此先进的、与国际紧密接轨的企业。听说企业的老总刘光汉,更是一位“与茶农一条心”的企业家,他一心想着如何利用当地的茶资源,让乡亲们尽早脱贫致富,为农户增收的同时,前后投资了上千万做茶园补助,至今仍在乡亲中流传着“好茶卖给刘老板”的佳话。

云南临沧市·凤庆:优势在茶,潜力在茶,希望也在茶!

云南临沧市凤庆县可谓大名鼎鼎——世界著名的“滇红”诞生地、大叶茶发源地、世界茶树的原生地之一、全国十大产茶县、全国无公害茶叶生产示范基地县、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云南最大的滇红茶和云南普洱茶原料基地……。这里群山连绵,山川相间,从北至南形成四大峡谷,西部地势较缓,呈波浪式向西延伸,形成以营盘为中心的中山丘陵盆地,素来有“山有多高、水有多高、四季如春”的美誉,而立体的气候状况,最终赋予了凤庆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植被种类和生物景观。凤庆的经济发展优势在茶,潜力在茶,希望也在茶!

现在,云南临沧市凤庆县主要有滇红集团的“凤牌”和“王子冠”两大茶叶品牌,茶叶产品主要有功夫红条茶、CTC红碎茶、绿茶、花茶、速溶茶、云南普洱茶等,形成了系列化产品。主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外销欧美、东南亚和港、澳、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云南临沧市·滇红集团:坚持“临沧模式”,在完善好企业自身的同时,拉动全市茶产业的发展。

到了云南临沧市凤庆,我们首先就拜访了滇红集团的苏先生,他告诉我们,集团现在每年产茶4000多吨,从今年开始,云南普洱茶都是根据客户的需求来订制,红茶大多出口到东欧。厂里还有职工400多人,自有的3万亩基地,只能满足我们生产30%的需要,我们在凤庆县的各个乡镇,遍布着集团的80多个初制所,向茶农收取剩余部分的鲜叶。但茶农本身也非常辛苦,因此集团坚持“企业、基地、协会、茶农”的模式,给当地茶农提供最大的实惠。

苏先生还说,红茶的优势在于可以调饮,而绿茶和云南普洱茶只能品饮,我们一直在和“娃哈哈”这样的企业合作,为他们提供制作茶饮品的原料。企业的战略目标已经计划到了2015年,在完善好企业自身的同时,拉动整个临沧市茶产业的发展。

云南临沧市·从普洱市到凤庆县:

云南临沧市凤庆县某茶叶公司的聂先生,老家在云南普洱市,因为中意凤庆的茶叶品质,于2002年从家乡普洱市来到临沧凤庆县投资建厂,他说“一直以来我们都以出口英国、美国、德国、俄罗斯、土耳其等地的红碎茶为主要产品,厂里CTC红碎茶和红条茶的年产量,加起来可以达到2000吨。每年的产值变化不大,几乎都保持在1000多万——2000万的水平。安石村的三个特色是水果、干果和茶叶。其中茶叶本身占了一半的经济收入”。

云南临沧市·香竹箐茶农的担忧:

在云南临沧市离凤庆县七十多公里的香竹菁,有一株年纪起码有3200年的祖宗级茶树王。在70多公里的尽头、香竹菁的最高处,便可以看到号称有3200年历史的茶王之母——锦绣茶王,它是凤庆栽培型古茶树的代表,也是世界上发现的最粗大的古茶树,它的胸围——树干直径足有1.84米,8个人才勉强围得起来。

把车停在山脚,再步行一公里,就可以来到大茶王跟前,沿途尽是翠绿的茶园。天空开始飘雨,我们在沿途的村庄逗留,一位茶农大姐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里歇息,她家里正堆放着刚采来的鲜叶,她给我们泡上香气四溢的茶之后,就忙着整理鲜叶去了。

她告诉我,2007年,最好的原生茶鲜叶卖到300元/市斤,而如今,台地茶基本只能卖到0.5——0.6元/市斤,品质最好的能卖到30元/市斤,和茶价最高的时候相比,跌了10倍,连请工人的钱都付不起了,好在家里养了羊和鸡,能解燃眉之急。她担忧的是,茶叶是村里的主要经济收入,再这样下去,如何是好?

临行前,大姐问我们,是否愿意向她购买些茶叶,说着就从厨房里抬出一大盆她自己做的晒青毛茶,价格倒是很便宜,最贵的2006年的大树毛茶才60元一公斤。

云南临沧市·凤庆茶叶节:

在云南临沧市凤庆县的日子,刚好赶上县里的一年一度的茶叶节,从1989年首次举办至今,已经延续了20年共19届,这倒是令我颇感意外。

茶叶节是一个借茶叶贸易交流为主的经济文化交流会,每年都会吸引周边各县市许多客商前来贸易交流,同时也吸引一些边境上的外国客商,例如缅甸、越南等。茶叶节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宣传凤庆的茶文化,开发旅游资源,促进经济交流互助。

鲁史乃是凤庆通往巍山、下关、昆明直至中原的重要交通枢纽和驿站。凤庆县城和鲁史镇都坐落在茶马古道向东南亚延伸的要冲上,是蜚声中外的“茶叶之乡”。鲁史至今仍保留着三米多宽的青石古道,把古镇从东到西一分为二。

明清以来,鲁史人就以茶为生。骆家大院的主人骆英才,是鲁史第一个人工种茶的人,并开设了“俊昌号”茶庄,长期从事茶叶贸易。还有出自段逸甫茶园的“凤山春尖”,是民国时期云南茶叶的极品之一。可惜的是时至今日,“俊昌号”和“凤山春尖”都失传了。保存完好的骆家大院,是典型的走马转角四合院,沿街一侧楼阁随地势逐层升高,气势壮观。屋顶两面出厦,墙体与柱梁相衔接的地方用青石板封起来,以防火灾,大房头正面的二楼位置,还出一厦,在厦的左右两边与墙体相接的地方各建一堵码头墙,墙体的正面和侧面都画有精美图案,码头墙不仅起到美化的作用,而且方便上下房头。就是这样堪称古董的宅院,却被广告画包了个严丝合缝,令人心痛。

鲁史是伴随着茶的生产、运输、销售而兴盛的,这是一条因茶而存在,因茶而繁荣的真正意义的“茶马古道”。鲁史古镇座南朝北,依山而建,风貌可用“绿树、粉墙、青瓦、古道、小巷、人家”来概括。这里四合院的营造很有特色。四合院的装修、雕饰、彩绘、处处体现着民俗民风和传统文化。房屋大多坐南朝北,院落基本上是一正两厢一照壁的格局。四合院是封闭式的住宅,对外只有一个街门,关此门就自成天地,很适合独家居住。

古镇四周都有百年古树环绕形似城墙,看上去既是集市,又是农家山村。古老集镇的古朴、闲适、幽雅。“半为山村半为市,可作人家可作商”,这是对鲁史古镇过往的真实写照。

古镇至今仍保存完好的戏楼,是当年茶马古道繁华热闹、商贾云集的象征,但如今却成了小镇上烧烤摊和麻将桌的依傍,早已繁华不再。

一位从鲁史走出来,如今在县里工作的先生告诉我,鲁史的百姓因为受儒家影响深远,就算家里再贫困,也要把孩子们送进学堂接受教育。但他也不无担忧的对我说,鲁史常年缺水,镇上只有一口水井,遇上干旱的年份,村民们要到别处挑水来喝,干旱不仅对农业生产影响大,而且直接影响经济发展,恶化了生存条件,所以鲁史日趋衰落是有其内在原因的。

云南临沧市·双江县:联合国粮农组织“有机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

云南临沧市双江县勐库大叶茶条索肥硕、牙尖丰腴多茸毛、滋味浓郁、可口回甜,纯度高、产量高、内含物质高,它在外型、汤色、结构、口感等方面都集茶类之长而名扬海内外。

双江,拥有迄今为止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种群密度最高的野生古茶树群落,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之一;双江,是驰名中外的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双江,有着悠久的种茶历史,16万多人口中有12.3万人靠茶叶生活;说起双江勐库大叶种茶,在云南、中国乃至全球,都有一席之地!

双江是驰名中外的勐库大叶种茶的故乡。这里的人民,世世代代种茶、喝茶,因为有了许多好茶、名茶,而蜚声海内外,然而,为何普洱茶大跌之后,双江的茶叶竟也卖不到好价钱?这已成为政府关注、茶叶企业关心、老百姓着急的现实问题。

云南临沧市·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农民做农民的事

业界曾盛传云南“勐库戎氏”濒临破产边缘,但经过我们的走访发现,戎氏不但没有破产,现在不仅企业本身生存得很好,还惠及了一方茶农,谣言不攻自破。董事长戎加升集结了广大茶农的力量,组织大家从扶贫基金中无息贷款,参与公司运作,并可以得到分红,这一方式,得到了当地茶农的认可和拥护。

戎氏企业也是经过了漫长的奋斗史,才发展成如今固定资产3000万元、年生产量700——900吨、厂房2万平方米、占地63亩的茶叶精加工企业。主要的茶区有以野樟香气为主、苦涩味轻、生津回甘快、层次丰富、耐冲泡的勐库大雪山,和口感厚重,别具风味的栽培型半坡冰岛山“母树茶”。

长期和茶树打交道的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戎加升认为“技术是关键,原料是根本。如果没有好的原料,再好的技术也难做出好茶”。为做好茶,他把目光瞄准了绿色、无公害、有机。曾先后3次组织人员到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等单位考察学习有关有机茶生产加工过程中的各项技术要求,并在农村成立茶叶管理协会,通过运作“临沧模式”,进一步巩固了茶农种植有机茶的长效性。经过国标的10次检测认证,有机茶发展让勐库茶名声鹊起,使公司在各类评比中屡获金奖,发展成为双江自治县最大的民营企业。

2005年11月,公司550亩有机茶园通过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测试中心专家验收,获得国家有机茶认证。公司亥公村有机茶园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国4个“有机茶生产与贸易”示范基地之一,为云南省唯一。公司建立有机茶示范基地6个,通过国家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认证的有机茶园面积达到1.09万亩。

当2008年中国云南普洱茶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的老板戎加升,带领着100多名茶农,赴昆明、长沙、西安、郑州、北京、太原等城市,开展以“茶园茶杯零距离,正本正源勐库茶”为主题的大型茶叶推广促销活动。2009年4月,戎加升又组织了“云南双江勐库茶乡行”活动是中共双江自治县委、县人民政府和云南双江勐库茶叶有限责任公司为应对市场挑战,实施“走出去、请进来”的重要举措,以“追本溯源勐库茶、品古赏今茶乡行”为主题,为饮茶、喜爱茶的人们营造一个更好地了解勐库茶文化的窗口,同时也搭建双江与内地文化交流的桥梁,更好地促进茶叶与经济的良性互动,推动双江茶叶产业发展,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戎加升说:“茶叶市场低迷,同时还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多加工茶叶对企业是会形成一些营销压力,但是双江的茶叶产业涉及10多万茶农,我们勐库茶叶公司的兴盛是和双江茶农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企业生产发展时,公司感恩茶农,现在茶叶市场不好,公司就更要体现出我们的社会责任。公司善抓市场机遇,就能赢得十万茶农的心。这季春茶刚开始,我们已经付给了茶农近300万元鲜叶收购款。平均收购价格是5.8元一公斤,最高的20元一公斤。为了茶农的长远利益,公司愿意承担多加工给企业造成的困难”。

云南临沧市·来访多次的香港茶痴:

等待戎加升的间隙,邻桌的几位客人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力。他们说着纯正的粤语,一打听才知道,他们是几位香港警察,因为对茶的狂热兴趣,加入了“香港警察茶艺会”,这次是由茶艺会主席冯伟建先生率领,第二次来到戎氏的基地,准备按自己的喜好做茶带回香港。冯主席说,他们很喜欢勐库的茶,也信得过戎氏给他们提供的原料,如果这次的茶拿回去反映好,他们明年还会再来。

云南临沧市·双江茶农:“临沧模式”中受益最多

云南临沧市勐库镇马鹿林村茶叶协会的负责人、佤族老乡金赛中告诉我,茶叶收入占他们总收入比利的70%,除此之外他们也有一部分来自水稻、核桃、养殖的收入。村上有固定的收购点和茶叶协会,协会有11个人,5个女人和6个男人,因为村里种茶采茶很大部分都要靠女人,所以女人在协会中的比例也非常高。他们在和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得到的实惠相当多,主要体现在公司保证收购和付款,因此减轻了他们的负担;二是保证了收购价格不会太低,保障他们的最低生活标准;三是群众之间不再相互为难。有了保障茶农的措施,如今他们不仅有信心继续种植茶叶,而且信心还相当高!2007年云南普洱茶价格最高的时候,他们村里有收入最高的茶农卖了12万元,而其中利润不低于8万元,尽管现在茶价起伏不定,茶农的情绪普遍还比较稳定。

在和金赛中说话间,已经来到一户佤族大姐家中,大姐家也种茶,她告诉我,今年春茶的收入是2005年以来最低的,但仍然达到了12000元,对未来,她依然充满了信心。

云南临沧市·亥公村:实行有机茶管理后,过去买农药的钱可以省下来买粮食了

云南临沧市双江县勐库镇亥公村有机茶协会副会长兼秘书何成耀老先生说,种植基地是农户的,管理是按照公司要求,具体的实施由协会负责,这就是企业和茶农联合的优越性。协会主要负责业务技术方面的指导,制定了不用农药不用化肥的规定,除草除虫都靠天然生态的植物。毫无疑问,这样天然的管理方法,增加了20%的种茶成本。云南普洱茶的大起大落给我们带来过不小的影响,云南普洱茶好卖的时候,却是给我们带来过可观的收入,如今,协会也说服群众认清形式,找准自己的位置,200多户都比较能够理解,在我们村里的反映也很好。

每季,亥公村都组织茶农割草三到四次,这样可以有效的防治病虫害和草害;要求茶农必须10天才能采摘一次,而茶最多的时候,是3——5天就采摘一次,他们常把老茶树叫作“母树茶”,台地茶有50年代和60年代开垦的,甚至有200年前的栽培茶树。

鲜叶的价格最高到18元/公斤,如今是4元/公斤,但影响不算大,可观来说,茶价和最高时相比,有所下降。我们农户经历了一段心理不平衡的阶段,但总体来说,应该是不适应,如今大家也渐渐的能够面对和接受现实,不仅仅把眼光局限在茶上,每家都开始“立体农业”、“种养结合”,大家对云南普洱茶的前途依然信心十足!“采好茶,卖好价”, 市场最好的时候,茶叶占年收入的80%,如今仍占到年收入的50%以上,

2003年,我们的茶价是几角钱到一元多,“临沧模式”以后,可以上涨到4元多。云南普洱茶大跌以后,茶农的生活水平也紧跟着下降,其中40%的人生活水平跌落明显。

何大爷身旁一位茶农大妈也忍不住插嘴说道,自从种植有机茶以来,老百姓都非常高兴,因为买化肥农药的开销大大缩减,可以省下来买粮食了。而且采茶的时候,也不用担心农药会伤害到自己。

云南临沧市·沧源县:生物多样性是茶品质保证的关键

云南临沧市沧源县是我们临沧之行的最后一站,也是最偏远的一个县城。这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农业县,西面和西南面与缅甸接壤,域内动植物资源丰富,自然风光绮丽,是云南典型的“动物王国”和“物种基因库”。这里除了有丰富的金、银、铜、铅、锌等矿物资源,还有司岗里溶洞群、世界最大的原始懂棕林、大峡谷、闻名于世的沧源崖画,更有神秘多姿的佤族文化和司岗里狂欢节“摸你黑”。

云南临沧市沧源县有大量古茶树群落,位于糯良乡、单甲乡海拔2000多米的大黑山原始森林中,野生茶树群分布面积达30000多亩,集中分布的就有10000多亩,树龄都在千年以上。最大的一株茶树位于海拔2380米处,树高45米,树幅4米,树围直径63厘米。大黑山还有几百年前种植的百亩连片的半栽培型古茶园。而最吸引我们的,是香港碧丽源公司投资开垦的15000亩新茶园。

云南临沧市·碧丽源公司:大家都喝得起的清洁化有机茶

香港碧丽源公司副总田源先生告诉我:“这片一望无际的茶山开辟于2006年,我们早就看好这片群山,不论山势还是土壤都非常出色,我们公司有多年的国际贸易基础,团宁是我们在中国的经销商。开辟这片茶园,我们是打造‘大家都喝得起的清洁化有机茶’”。

“公司从如下三方面保证了茶农利益:与“忙摆山”的租赁契约,给老百姓带来240万的收入;不一味追求产量,在验收合格的基础上,按时给村民发放管理费;只要按照公司的科学化管理和种植,我们保证鲜叶的收购。这三个方面对茶农的保障非常突出,让老百姓真正体会到企业的责任感,建立了良好的信任关系,如今有311户农户为我们公司工作,就算以后迎来高产期,也可以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

在茶园的管理上,碧丽源公司的要求非常严格,包括保护生物多样性、茶农生活污水的处理、周边环境的保护和维持等方面,都作了大量工作。生物的多样性,可以互补,比如樟树、万寿菊、豆类等可以有效驱虫,蕨菜可以保持土壤水分,让它们和茶园混生,可以带来非常好的保护茶树的效果。另外在肥料的选择上,都是用农家肥和菜花的“油枯”,保证纯天然的品质。

田总还说:“我们的理念是要保证品质,内部的管理原则非常强。现在依然在投入阶段,收益还非常小,这和我们并不急于求成不谋而合,让社会感到我们是真正做实事的企业。

下一步,公司准备投资建立一个包括会议室、办公室、图书室等等的‘茶农之家’,回馈茶农。出色做茶,本色做人。

我们的产品价格,除了跟随市场变动,更和茶农的利益挂钩,所以公司和农户签订了正式的合同,保证茶农没有后顾之忧,真正给茶农们带来实惠。除此以外,公司在基地聘请的季节性临时工,除了让当地百姓受惠,还时不时请到邻邦缅甸的边民做临时工,甚至惠及了外国的百姓”。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的老板清一色的是女性,因此公司的自身形象和产品形态或多或少都带有女性特有的想法特征,又走的是国际化路线,堪称“女人做女人的茶”,这与双江戎氏“农民做农民的事”相映成趣,成了临沧的佳话。

这趟在临沧的走访,我们一共用了10天时间,不仅见识了“天下云南普洱茶第一仓”的魅力,也和当地百姓建立了深厚的友谊。我觉得“天下云南茶普洱第一仓”的称谓,云南临沧市是当之无愧的——面积最大、产量最高、茶叶品质最优、茶文化的底蕴最深厚,还有谁能比得过呢?

长久以来,云南临沧市、普洱市和版纳州,形成了云南普洱茶界的三足鼎立之势。云南临沧市虽然拥有最出色的茶,但却往往得不到最好的关注,茶价常常低于版纳州和普洱市,直到2007年,有茶商开出了每公斤70元的价钱,才让临沧的茶价基本赶上了版纳州、普洱市的春茶价,茶农收入也才有显著提高。然而紧接着的云南普洱茶大跌,让价格又成为昙花一现。这次走访后,我发现,在云南临沧市老百姓心目中,早已把茶产业当成了自己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所以大家都在憧憬着,期望着,期望着辉煌能够再现,期望着他们培育的好茶能够走得更远……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