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

作者:刘国永 主题类号:G1/教育学

【 文献号 】1-166

【原文出处】《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

【原刊期号】200105

【原刊页号】74~80

【分 类 号】G1

【分 类 名】教育学

【复印期号】200112

【 标 题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方

【英文标题】The Dialogue Between Realistic Agents and Virtual Agents——The communication methods of educational agents in cyberspaceLIU Guo-yong(School of Educational Science,Nanjing

Norm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7,China)

【 作 者 】刘国永

【作者简介】刘国永(1968-),男,南京师大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生。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7

【内容提要】网络时代的现实人和虚拟人是有其特殊内涵的,建立在对话基础上的交往关系是他们相互生成的根本。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关系与现实世界中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对话关系有着本质差异,它可以超越一定的时空限制,将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有机地结

合起来,并弥合现实和虚拟的界限。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主要是通过对网上文本的选择和解读而发生的,这种对话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

主体的人格平等与共进,进而达到教育主体的生成与发展。

【英文摘要】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way of educational agents' communication in cyberspace,different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listic agents and virtual agents are revealed;so are the character and the meaning.The dialogue between realistic agents and virtual agents is the main commnuication of the educational agents in the on-line world;what's more,it can hold subjective world,social world and objective world together and

help us know what's the real education.

【关 键 词】现实人/虚拟人/教育主体/对话/交往/生成realistic

agents/virtual agents/educational

agents/dialogue/communication/emergence

【 正 文 】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1-4608(2001)05-0074-07

网络的出现和发展,其根本是信息呈现和转换方式的革命性的变革。若将网络作为社会交往和生活的主要和重要的手段的社会历史阶段称为网络时代,我们可以说,当前我们正处在向网络时代过渡的时期。比特代替原子成为信息表征的新的方式,并能以光速传播。比特与原子相比其最大的区别是无形与有形;一种是代码,另一种是实物。因

此最终的差别就会很大。整个世界的面貌都为之一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历史和现实、文化和经济等。这一替代是根本性的、全面性的、革命性的。教育作为社会变革的重要的反应器,或强或弱,或持久或短暂,或全面或部分,都在积极地与这一潮流相呼相应。网络时代教育主体间(主要是教师与学生间,以及各自内部间的关系体)和主体自我的交往是实现教育主体生成和发展的

根本,也是网络时代教育意义生成的根本。

一、网络时代的现实人与虚拟人

人是自然和社会长期作用进化的产物,自然的多样性、社会的多变性决定了人的复杂性,决定了人与世界关系的复杂性。因此,人的复杂性才是人的实存状态,亦即海德格尔的“此在”。人与世界的关联就是人的生命的展现。“我已住下,我熟悉,我习惯,我照料。”[1](p.67)人存在于世界中,物质的、精神的,自然的、人文的、对象的、内生的,都构成人与世界的关系。在世界中,人要实践,通过实践人获得经验,获得人的精神建构。不仅如此,人的复杂性还表现为在不同的现实处境下人的呈现方式的差异。因此,我们说人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现实性和虚拟性是这一矛盾统一体展现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构成人的本质特征的重要表征,一方面反应了人在现实处境下的一种生存方式和状态;另一方面其矛盾运动是促成人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

力机制。

所谓现实人,通常我们规定在现实社会里作为实体存在的人,是一个有机的能动的生命统一体。与之相对应,虚拟人则是指作为我们思维

的对象性的存在,表现为现实人的一种思维的延伸(如梦境、剧本中的角色等)。其实,现实与虚拟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虚拟的存在依赖于现实的存在,犹如我们在照镜子,镜中的主体怎么知道它自身的虚拟性?鉴于网络已被公认为是虚拟世界,我们界定存在于网络之外的,现实存在中的主体是网络时代的现实人,而把以比特为表征的网络内的主体称为网络时代的虚拟人。显然,这一界定与我们的一般理解并不矛盾。据此,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呈现也可分为现实的和虚拟的教育主体,即进行上网操作的现实中的教师和学生,以及在

网络内以比特为表征进行信息交流的教师和学生。

二、网络时代教育主体的交往特征

1、现实性与虚拟性的对峙与融合

传统生活世界的概念主要指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涵容人和世界的各种实践关系,是人存在的境域和交往的依托。“进行交往行动的主体始终是在生活世界范围内相互理解的。”[2](p.10)网络的出现丰富了生活世界的概念内涵,也就是说,人们交往和理解世界的手段和途径都具有了新的历史意义。人总是在不停地理解世界的过程中获得对自身存在的证明,亦即“理解‘存在’的关键在于如何理解关注‘存在意义’的人。”[3](p.35)网络是人的新的生存方式,同样它成了人的生活世界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此,有学者认为网络社会是人的第二生存空间。[4]事实上,现实和虚拟原本都是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也都是人的实存状态。因此,网络的出现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生活世界的概念,只是拓展了生活世界的内涵。由于比特的隐

性特征,网络虚拟性也就更为彰显。现实性和虚拟性作为人的本质呈现的两个重要方面,当网络成为现实和虚拟交互的界面和场域时,这种对峙也就尤为显著。但也正由于这种对峙,现实和虚拟联系得也更紧密。虚拟社会不仅是现实世界的有益的补充,而且正成为现实世界的一种依赖。同时,网络也正成为我们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一种介质、一面镜子,现实的“我”和虚拟的“我”通过网络面对面地相互审视,进而达到一种新的融合:视界的、精神的、人格的。“虚拟人”成为“现实人”的“镜像”的同时,“现实人”也成为“虚拟人”的

“镜像”。

2、逆时态与顺时态的统一

网络信息以光速的传输,实现了量子力学意义上的时间相对性。同时也是我们理解海德格尔关于“时间”的意义界定。作为一种“共在”,一种“共同到时”,时间的意义已非局限于经典物理学意义上的标度时间。传统根据空间的变化来确定时间的尺度,距离和速度的变化成为关键性因素,“时间之箭”、时间的匀质性成为人们构建理性世界的主要依据,这也成为笛卡儿“主客二分”哲学的依据。线性的、客观的、确定的成为独立于人的外在世界。网络的出现,交往主体可以突破传统时间意义上的交往关系,网络所呈现的可以是历史上任何人或事件,也可以是对未来的种种预设,对于既发事件和将发事件,网络主体都可以进行逆时和顺时对话,进而实现网络主体的自身的跨时间意义生成。如不同纬度区的人,在同一时间研究同一种植物的生长状况,实际上就可以考察了该植物在一定地区在不同时间的生

长状况(随纬度变化的水、热条件与季节变化的水、热条件有趋同的倾向)。这种研究实现了一种“共同到时”,一种逆时与顺时的统一。特别的,网上呈现的很多事件是一种动态的、智能化的可以交互的文本,网络主体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穿越时间的“隧道”,在不同的时间共同解读相同的文本,也可以在同一时间解读不同的文本,最后通过窗口或超级链接实现网上的对话。通过对话首先实现的是虚拟主

体的沟通,继而可以实现现实主体的对话和理解。

3、空间的剪裁和整合

网络的出现对空间概念的解构和重构是我们感触最深的。其实,这是与时间意义的变革联系在一起的。“地球村”是伴随网络出现的一个使用频率十分高的词汇,反映的是随着传播速度的变化,人们可以在极短时间内实现与世界的沟通,就好像与一个村庄的人进行面对面交往一样。网络空间的变化和重组不仅仅指“地球村”这一概念,网络交往突破了传统地域的限制,在网上人们可以在同一时间与不同地域的人进行同时交往,而且这些地域是可以根据网络主体自己的意愿进行选择和重组的。事实的地域空间概念在网上已没有实在的意义。网络主体可以将其进行再编辑,根据需要创造性地对地域空间进行剪裁和整合。如在网上进行中美小麦分布和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根据资料(这些资料很多都由遥感技术测得并存储在国家资源数据库中)一方面可以将中国和美国的小麦种植地区进行统计;另一方面再将小麦分布区的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进行比较研究。这时主体的自由意愿可以成为决定性的因素。地理的、物理的空间在网上可以被网络主体自

由剪裁和整合,主体的创造性可以由此而生,主体可以超越于一定的

空间而存在和发展。人的自由和解放得到新的诠释。

4、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的网上情结

哈贝马斯将人的交往行动存在于三种世界关系体系中:(1)客观世界(作为真实论断可能涉及的所有实在的总体);(2)社会世界(作为一切合法调节的个人内部关系的总体);(3)主观世界(作为发言者特有经历的总体)。[2](p.1)面对同一张网,这三个世界恐怕也只能从前述现实和虚拟、时间和空间的矛盾和冲突中重新界定其内涵了。人处于三个世界中,以不同的方式呈现自己的多维状态。人是各种关系的产物,亦或可说关系的存在是人的存在之本质。网络的存在拓展了人的生存空间,网络中的三个虚拟世界不仅与现实中的三种世界有着一定的对应关系,同时也存在着本质的差异,一方面网络世界的表征方式的变革打通了三个世界在现实世界的隔膜,另一方面网络的存在本身应视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现实世界的三维空间加上时间也就是四个维度规定了现实人的思维的局限性,而网络的存在事实上已经突破了这一规定性,网络时间和空间的概念是有别于现实世界的时间和空间的,也就是说人的思维可以有突破现实中的四维限定。这也说明网络对人的存在方式的影响。因此,网络主体的自由意志和网络主体多维思维可以突破现实中的三个世界的壁垒,使得三个世界通过网络统合为一体。这也从另一个角度反映了人的本质是一种对自我和现实的超越。网络主体的网上对话和交往可能是实现这一统合和自我超

越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三、网络时代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方式

1、文本的选择与解读

网络是开放的,所有网络主体在一定条件下(经济的、技术的)都可以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网络时代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网络社会也是信息化的社会。教育把人类“大我”的共同经验与个人的有限的人生经验联结起来,把个体已有的经验与未知的世界联结起来,从而形成个体的经验,形成个体的人生。[3](p.71)网络将人类“大我”所有经验几乎都集中到网上,通过网络人们可以检索到所需要的任何知识。面对如此浩瀚的网络信息世界,教育的责任和价值是超过历史上任何时期的。对网络教育而言,网络交往内容的选择和确定将成为根

本。

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过程就是教育主体间的交往过程。因此,网络教育的本义也就是网络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对话的实现。现实世界中的交往是通过“主体—客体—主体”的互动实现的。网络教育也是依托于信息的共享,教育主体间不断地寻求“共识”和“共视”,进而“达到理解为目的行为”。[5](p.1)而交往客体则是从浩瀚的网络信息中选择出来的对话“文本”,这是现实人和虚拟人对话发生的根本,是决定网络教育目的、目标和方法的重要依据。选择什么样的信息作为网络主体对话发生的文本,这在一定意义上说也就涉及到我们对网络教育本质的理解和思考的问题。网络社会的巨大的信息量本身就告诉我们,以传授知识为价值取向的教育是不可能的。因此,对网络教育的要求,关键必然是教育主体的选择能力的培养。进而,对文

本内涵的需求也就成为教育的价值旨归。“教育是人与人精神的契合,文化得以传递的活动。而人与人的交往是双方(我与你)的对话

和敞亮„„所谓教育,不过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灵与肉交流活动。”[6](pp.2-3)这样,网络文本的精神性内涵势必成为文本选择的根本。通过对文本的解读,一方面帮助学生完成其知识体系的建构,另一方面在此同时实现选择能力、学习能力的提高,完成个体精神的完满建构。教育归根结底要发展的并不是生理与心理的东西,而是人的精神,通过它对精神的建构,而把心理和生理的东西“带”出来,惟有精神才整合人的一切,因为精神作为人的整体与心理和生理的东西并不分离,它是建立在这些之上“统摄”着它们。[3](p.113)这样,文本也就成为主体间精神成长的依托,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也就可

以发生,“我—你”关系也就可以确立。

2、知、情、意的多维交互

教育关涉对人的全方位关照,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联系应是全方位的。作为一种工具,网络一直被看作是没有感情的,很多有识之士也高呼长期沉湎于此,学生已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网络对伦理的挑战更是让我们忧心忡忡。这也是事实,然而,若将此全部归之于教育,恐怕也是有失偏颇的。当然,作为关注学生成长和发展的教育,面对这些问题是不能熟视无睹的。这本身也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新挑战。教育虽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但是对于出现的问题,教育如不能积极地予以

充分关注,教育本身也就出了问题。

网络作为一种社会存在,对社会和个体的影响和变革是全方位的。

“教育也许是历史和社会的产物,但它不是历史和社会的消极产物。教育是形成未来社会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目前尤其如此,因为归根到

底,教育必须培养人类去适应变化,这是我们时代的显著特性。”[7](p.13)网络时代的教育不能回避自己的责任,必须超越一般工具系统的概念来重新审视网络的意义。就教育作为网络时代的一种社会存在而言,教育在适应网络社会需要的同时也可以实现网络和教育自身意义的提升。我们选择网络教育主体间的对话作为网络教育主体的交往方式,一方面这是对网络时代的教育的本质进行反思,另一方面也是借此寻找消除网络“工具理性”和“技术理性”对人的消极影响。这种对话,面对的是同一张网,共同解读文本的内涵,共同理解人类历史经验的积淀。网络虽然没有生命,但作为网上交互的主体是能动的,创造性的,每一次对话的发生都是主体间自我选择过程,也是主体间知、情、意相交互的过程。即使网络目前还不能实现全部的“面对面”(指借助于数字摄像和传动感应器)的虚拟对话,网络对话还是可以以一定的方式和形式,呈现一定的感情色彩(如进过聊天室的都知道不同的符号所表示的感情意味),特别的,选择一定意义的文本作为对话材料,文本不仅含有认知的因素,同时还涵容情感因素,因此,网络虽无情,但这并不否认网络主体和文本的情感性存在,更不会妨碍网络主体之间的情感性交流和培养。另外,网络的多维交互性本身就是极好的兴趣源,很多人乐此不疲就是很好的佐证,有了兴趣就可以磨炼意志。所以,网络问题的发生还是人自身的问题,现实的和虚拟的交互在一定程度上甚至还可以帮助我们找回失

落的自我。知、情、意相交互的网络精神家园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心与

身的统一,灵与肉的交融。

3、现实与虚拟的交互

现实与虚拟是人的两种不同的存在方式,也是人的矛盾统一体的综合体现。网络的出现使得这对矛盾更加剧烈。因此,现实与虚拟的交互也就成为网络主体对话发生的根本。现实与虚拟的交互是建立在文本选择和知、情、意多维交互的基础之上的。这种交互包括三种范式:其一,上网主体间的对话(纯现实中的,但交互的内容是在网上呈现的);其二,上网主体与网内主体间的对话(现实的与虚拟的直接交

互);其三,网内主体间的对话(纯虚拟的)。

三种不同又互有联系的交往范式是网络主体进行对话的主要方式,是促成网络主体生成的主要途径。三种范式彼此联系又互有分工,共同完成网络时代的教育任务。上网主体间的对话主要完成对上网前的准备工作及对过去网上交往内容进行讨论和评价,主要包括:决定网上对话的主题,制定网上对话的方式,如何进行对话文本的采集和制作,如何获取和分享网上资源,以及对网上交流的内容进行面对面的对话。上网主体与网内主体间的对话是网络主体对话的主要途径和手段,是现实人与虚拟人的直接对话,是建立在上网主体间对话的基础之上的网外与网内的对话。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是上网主体与网内主体以网络文本为对象进行意义建构的活动,是网络教学的核心环节。现实人与虚拟人的交互,很多是建立在对方互不了解的基础之上的,主体间的交流也就是通过文本的解读而实现相互的意义生成和视

界的融合。这种教育可以克服现实教育中的刻板效应和晕轮效应,有利于实现普遍化的交往,网络交往可成为人的自由和自觉的活动。因此,网络教育不仅是现实教育的有益补充,而且还是人的主体实现的重要途径。纯虚拟的网内主体间的对话,这是隐含意义上的主体符号意义的判断和对文本的意义的理解。纯虚拟的网内主体的对话的运行机制受制于网络内部的原有的且上网主体在外部又无法控制的一种程序或规则,这种对话反应了网络内生文化的特点,这也是网络教育

生发和教育主体生成的根基。

四、网络时代现实人与虚拟人对话的意义

1、有利于调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与主观世界之间的矛盾 原本定位于现实世界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共同构成并维系人的现实处境的关系世界,人的现实处境也正是这三个世界的矛盾运动的结果。现实世界三者之间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一种处于殖民化的边缘和被异化的危险总是让现实处境中的人有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作为虚拟世界的网络具备某些现实世界特征的同时,又与现实世界有着本质的差异,是现实世界的一种延伸和拓展。现实世界

的困惑和困境在虚拟世界可以得以解决。

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不仅是一种对话途径的延伸,更是一种生存方式的变革(包括前文所述的思维的“维”变化)。“高扬对话意识的社会将呈现出以往任何社会截然不同的风貌,为人和自然提供一种最有利的生活和生长环境。”[8](p.21)网络时代的现实人和虚拟人的对话关系还不仅仅是在现实世界中倡导主体际的平等对话问题,而

实际上试图通过现实人与虚拟人的对话的发生,将现实的三个世界与虚拟的三个世界有机的融合起来,在解决三者冲突的同时,实现人的主体性的生成和回归。现实世界中人的现实性和虚拟性往往以一种对峙的状态存在,虚拟往往作为现实的避难所而存在,现实中不能实现的转到虚拟中以获得一种补偿。网络作为虚拟世界的出现,事实上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现实和虚拟的对抗,为解决人的苦恼和痛苦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一方面现实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都以新的面孔和方式在网上重新呈现,模糊了三者之间的界限;另一方面可以采取虚拟的方法来解决现实世界的冲突和矛盾。这样,三者在网上与主体的互动,可以转移现实中的问题,有利于调和三者之间的矛盾,

改善人的现实处境,进而达到谋求三个世界的和谐统一。 网络消除了现实三个世界的藩篱,不仅改善了人的生存处境,还为人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新的发展水平和境界。事实上在网络上也正在以不同的标准创造着各种共同意识,由这些共同意识出发,通过理性的自觉,而逐步发展起世界公民所共有的全球正义、全球伦理、全球秩

序,这也是当代人努力的方向。[4]

2、有利于促进网络教育主体人格的平等与共进

现实的虚拟化为原本现实世界中一直处于紧张状态的师生关系提供了新的重建方式。网络的虚拟性避免了现实社会中师生之间因为年龄、学识、地位和职能的差异而导致其间的不平等现象,进而造成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过程中处于下位、被教育的处境,导致学生主体地位失落。面对同一张网,师生之间的显性差异在一定程度上被遮蔽,

特别是虚拟人与虚拟人之间的对话,任何外在的附值都是没有意义的。网络的开放性、虚拟性为师生之间的对话提供真正的对话环境,可以保证师生之间对话的真正发生。像这样建立在师生间平等的对话,才能保证双方都具有完整的个性,才能保证互为主体的师生关系的真正建立。也只有这样,在对话关系中,教师和学生双方都能自由地思考、想象和创造,双方并没有固定和僵化的学习模式和交流模式。

[3](p.133)正如雅斯贝尔斯所说,“对话是探索真理与自我认识的途径”。[6](p.71)通过对话,教育主体间一方面相互交流知识,另一方面获得自我的认识。在对话的过程中,精神成为在追求真理的对话过程中展示为现实的东西,成为一种不断展开的可能性。网络社会多重的现实与虚拟间的对话关系吸引着师生全身心的、多角度地投入,在自由中,相互展开、理解、相互接纳、融合;在平等中,双方的精神都接受对话的洗礼与启悟。现实人和虚拟人的对话是一种“主—客—主”的交往模式,在这种对话产生的人是个人主体和主体间性的统一,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这样的主体不是片面的、分裂的人,而是具有完整人格的主体。对话促进师生的平等,使得双方人

格趋于完善。

3、促进教育主体的生成与发展

网络社会教育主体间的交往关系主要是通过对话得以展开和实现的。对话不仅仅是指二者之间的狭隘的语言的谈话,而且是指双方的:“敞开”和“接纳”,是对“双方”的倾听,是指双方共同在场、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共同参与的关系,这种对话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纳

和共同分享,指双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领。[3](p.130)通过对话,“人逐渐成为一个新人,他的精神存在进入一种不断再造(reformation)的运动,这种运动一开始就包含着交往,并且通过更好地理解新的变易而唤醒一种新式的个人生存。这种生存正处在与自己的生命活动密切相关的循环之中。在这一运动中(甚至在它之外),首先有一种特殊类型的人性在扩展,它生存在有限之中却趋向无限的极点。”[9](p.144)这样,教育中的主体(包括教师和学生),以网络为背景,以网络为手段,以网络为一种生存方式,在相互对话中相互生成着自己和对方。通过与文本、它们的创造者和我们自己的对话,我们开始更深入地、更充分地理解问题,而且理解作为个人及文化存在的自我。[10](p.194)同时,现实主体和虚拟主体得以完美结合,人的自由得以展现和实现。[11]现实的和虚拟的,彼此矛盾着、运动着,相互交织、相互促进,共同促成教育主体的生成,推动教育发展。

收稿日期:2001-03-15

【参考文献】

[1]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

[2]哈贝马斯.交往行动理解(第一卷)[M].重庆出版社,1994.

[3]金生hóng@①.理解与教育[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4]鲁洁.网络社会·人·教育[J].江苏高教,2000,(1).

[5]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

[6]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7]UNESCO.学会生存[M].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8]滕守尧.文化的边缘“导言”[M].作家出版社,1997.

[9]胡塞尔.现象学与哲学的危机[M].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8.

[10]小威廉姆E·多尔.后现代课程观[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11]杨跃.网络时代教师教育意识的转换[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

科学版),2001,(1).

字库未存字注释:

@①原字钅加肱右 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交往成为一种高效的交往方式。网络交往不仅呈现出虚拟化、符码化、平等化、超越化、全球化等新特征,同时带来了主体性退化和人文精神丧失等一系列新的异化现象。所以,现代交往需要借鉴各种交往关系理论,尤其是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为建设理性的网络交往以及文明的和谐社会提供指导意义。 关键词:网络交往;交往理性;历史唯物主义

当代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网络交往成为社会交往的新方式。网络交往不仅对经济、文化全球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赋予了人类交往划时代的意义。本文首先分析网络时代交往关系的新特点,接着评述主要的交往关系理论与交往理性论,最后对交往理性论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审视。

一、网络时代的交往关系

交往是人类、社会和文化产生的动力之一。人类形成之后,交往所发挥的作用异常明显,它不仅推动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更加快了人类走向文明的步伐。随着信息网络等通讯技术和传播媒介的普及与发展,网络交往的不断发展不仅标志着人类的交往开始趋向全球化,更展示了社会生产和交往发展新时代的到来。

(一)网络时代交往关系的特质研究

与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网络时代的交往呈现出全新的特质: 第一,虚拟化。网络交往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交往双方不在场。网络交往中的交往双方都是虚拟的,不需要像现实中那样面对面的进行交流。

第二,符码化。在网络交往中,交往双方是通过符号、数字、文字或者图形来进行交流,人的主体性消解在数字化的符号中,网络交往的主体也成为虚拟的人。

第三,平等化。网络具有开放性和隐匿性的特征,交往双方可以随意发布言论、交流观点,不必受到文化、身份、年龄、性别、职业和地位等因素的限制和约束。

第四,超越化(超时空)。网络交往的实现可以突破地域、时间的限制,所能达到的社会活动空间和交往的领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宽度。

第五,全球化。网络的发展使人们社会生活从国内走向了国

际,交往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同的民族和国家借助信息技术等手段,在全球范围内实现沟通和流,促进全球一体化的形成与发展。

(二)网络时代交往关系的价值研究

与传统的交往方式相比,网络交往所带来的一系列新的异化现象需要我们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第一,网络交往主体的自我异化。网络自我异化指自我沉浸、陶醉于网络空间中的信息采集,专注或痴迷于通过网络电子化所拥有的虚拟生活,但结果并不能使自我获得稳定的满足感,甚至还增加了心理焦虑,导致了自我控制能力的减退或丧失。

第二,网络交往的主体性退化。网络环境下,很多人对网络的虚拟性和自由性产生了很深的依赖感,很难摆脱网瘾的控制,进而失去了自主性,一旦无法上网就会有一种缺失感。大量的软件导致人们使用上的方便,但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被削弱,人的主体能力不断退化。

第三,网络交往主体的人文精神丧失。由于在网络环境下交往的双方是抽象的人和符号,当面对现实实体的时候,人们便不再关心人性的真情实感。道德规范、价值标准也开始遭受巨大的冲击。存在大量道德失范现象,表现为思想、文化上的冲突或攻击,人性冷漠甚至心理健康问题,严重的可能导致网络犯罪行为。

(三)网络时代交往关系的语义研究

与传统交往关系不同的是,网络时代的交往本质是以计算机

网络为中介的符号互动,它的兴起为我们进一步认识网络交往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文化冲突和交汇。网络空间是一个开放的环境,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性别都可以在互联网中遨游。由于受到空间和时间等因素的限制,文化交流因此受到制约,也就不可能实现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体化发展。可见,网络的深度、广度和速度是任何传统交往形式所不能比拟的。

第二,强势文化与弱势文化。网络文化逐渐实现了从“精英文化”向“大众文化”的转变,在这个过程中符号内容(所指)和符号形式(能指)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网络语言的丰富性也日益突出,从过去的音译到现在的图像符号,人们的创造力在网络上得以显现。而网络空间的无约束性和隐匿性,使得网络语言的创造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在现实交往的过程中是需要社会环境、法律道德等约束和规范的。

第三,集团化与区域化。网络交往可以选择交往对象相似的社会背景来进行交流,形成自己的小集团,使人们得到在现实中无法体会的归属感、认同感等。传统意义上的区域化,是指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于种族、语言、文化等社会背景,选择在某一空间聚居从而形成的“社区”。这样很多“社区”之间如果缺乏交流,就会产生一定的心理距离,从而可能导致疏远、排斥甚至敌对的状态。

第四,转译困难与转译损失。在网络交往中,信息通过计算

机中介被数字化、符号化,“0”和“1”的二进制语言的转换才能被我们所接受。而传统的交往互动中,我们可以用语言进行交流,也可以用表情、行为、动作和神态等进行沟通,网络中的互动变成单调的文本符号,这使得很多信息得不到想到的传递,导致网络对信息转译上的损失。

二、交往关系理论与交往理性论

随着历史的发展,交往在人类发展的进程中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交往理论也成为极具代表性的哲学主题。

(一)马克思主义的交往(interaction)理论

作为历史发展的动力,交往问题的研究是马克思一直关注的重要课题之一,无论是在马克思早年、中年还是晚年的研究里面,“交往”在马克思的理论框架中始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和地位。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交往理论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在他们共同撰写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提出了交往理论的思想,这也是马克思交往理论正式形成的标志。“交往”(Verkehr)这个术语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含义很广。它包括单个人、社会团体以及国家之间的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物质交往,而首先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交往,这是任何其他交往的基础。交往是为满足人们物质生产和生活中的物质及精神等需要而进行的交互活动和作用,交往联结着社会的生产和再生产过程,

联结着社会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形成并体现一定的社会关系,标示着一定范围内和一定条件下人们的生存状况和社会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在创立历史唯物主义时把社会交往作为一个重要的基本范畴,并进而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交往实践理论。按照唯物史观,交往关系是人与人之间直接或间接的接触、交际、交换或交流物品、劳动及其他活动,亦即信息、观念和情感等活动,实践主体借此生产和再生产着社会关系。社会发展的深层原因,就是通过人类自身交往实践改变生产方式和交往方式加以实现的。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客观尺度。把生产实践、交往与人的发展紧密联系起来,揭示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价值意义。马克思指出,人的存

在和发展史一切历史,当然也是生产和交往发展史的首要前提,而生产、交往对人的生存发展起决定性作用。从马克思的思想中可以看出,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是以相互交往为前提的,交往是人类发展的基础,从而进一步揭示了交往对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二)存在主义的交往(communication)理论

从基尔凯郭尔、雅斯贝尔斯到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哲学家都论述了自己的交往理论,其共同之处是把交往看成是作为个体的自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

基尔凯郭尔认为,真正的存在就是个人的存在,人的存在就

是人基于主观性而生成的自我参与、自我选择和自我实现。他反对他人,认为大众是一种使个人死不悔悟和不负责任的力量,就是使人无法成为自己的消极物。所以,对于基尔凯郭尔来说,存在的真理意味着成为你自己、选择你自己。萨特认为,人的存在论本质是自为存在,而自为存在的根基即在于纯粹意识,纯粹意识指向自身时,便是自我意识。所以,自我意识的本质是为我的存在方式与为他的存在方式的统一。

在雅斯贝尔斯看来,个人向世界的敞开就是人的真正的自由。因而自由意味着与他人建立真正的生存交往关系。而在传统的道德原则支配下进行的交往并不是真正的生存交往。所以,他提出了自己的交往哲学。认为哲学就是基于交往而产生的,交往哲学的使命也正在于提供超越实存交往,达到生存交往的道路。雅斯贝尔斯之所以把交往作为自己哲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因为他认为交往是衡量每种哲学思想的尺度,哲学还有助于促进人的交往,没有交往,人的发展就不可能真正的实现。

(三)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

哈贝马斯认为,交往行为是以达成理解和一致为目的的行为,它以主体之间通过符号的协调进行沟通,以社会一致性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形成共识。哈贝马斯不仅提出了著名的交往理性的理论,而且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

交往理性(communicative rationality)是哈贝马斯提出的哲学概念,也是他后现代主义哲学思想的一个核心范畴。他认为,交

一种在原理上是合理的解释”。如果一个人能够通过语言相互交流,相互沟通协调,最后相互理解,那么就可以看做是一个理性的交往过程。(3)传统理性是静观化的,是对对象世界的描述;交往理性则是生活化(实践化)的,是通过主体的语言和行为实现的主体间的(intersu bieetive)有效性,是生活世界(life-world)的理性。 哈贝马斯提出的交往行动与生活世界的互动,就是从文化合理化走向社会合理化的过程。他认为,“生活世界”是一个以语言为中介,通过主体间性的交互而成的领域。“生活世界”中的主体是生活化的,是实践性的。交往主体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沟通,从而达到非强迫性的共识。所以,哈贝马斯要试图实现主体间有效性,实现主体和理性的统一,或者说是实现生活世界的理性。哈贝马斯说:“这种交往理性使更早的逻各斯观念复活。之所以这样,乃是因为这种理性具有一种非强迫地统一化和促成共识的言谈力量,在其中参与者们克服他们一开始带有主观偏见的视角,从而朝向一种由理性推动着的谐调一致。”

三、对交往理性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审视

审视哈贝马斯的交往理性论,将交往范畴引入历史唯物主义,重新分析和整合其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地位与作用,丰富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有助于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

(一)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论与后现代语境的契合与悖离

哈贝马斯要求辩证地对待现代性。这意味着,现代性话语的历史重构,应当建立在当代哲学能够为现代性反思和理性重建提供新的规范基础上。哈贝马斯提出,应当从意识哲学范式向交往哲学范式转换,为克服和解决现代性难题提供新的立足点。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倡导,以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和社会一致性及语言为基础,致力于达成理解,最终形成非强迫性的共识。人们通过交流沟通达到相互理解和宽容达成一致的共识,从而造就具有统一性和普遍性的交往理性。

在后现代语境下,网络空间更多体现了自由个性的后现代主义精神,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论则对建立网络交往中的公共空间起到了一定了引导和示范作用。在网络社会中,人们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交往自由。随着网络社会的兴起,网络交往过程中所蕴涵的自由精神对建构网络公共领域将发挥更加明显的作用。与此同时,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理论也将对网络社会交往中公共空间的建立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二)哈贝马斯交往理性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倾向

“交往行动理论”是哈贝马斯社会批判理论的核心部分,也是他试图“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依据。基于对社会劳动这一概念批判性的考察,哈贝马斯提出了借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框架,即劳动和相互作用,并以此来取代马克思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范畴。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也强调交往活动对社会演化的创新作用,并试图以交往理论为基础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然而,

他是以语言性交往行动为基础的一般交往理论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只是保留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名称,而完全消解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内容。这种“重建”不是修复和创新,而是背离和抛弃。

为了达到构筑其交往行动理论体系的目标,哈贝马斯注重建立在主体间性基础上话语共识的作用,希望通过交往理性,形成一种全球化的世界公民意识,他试图建立一个没有强权、能保持民族和国家主权的理想“世界共同体”。显然,按照哈贝马斯的观点,在现代社会,一种新的社会同一性必须在交往理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这和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评是一致的。但是一定要把交往行为同在社会中的工具性行为区别开。社会同一性就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某种社会共识。关键是,这种社会同一性 的发展图式不能归结为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具有自己独立的逻辑线索。这就是哈贝马斯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所在了。

(三)建构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的设想

马克思、恩格斯从现实的人及其实践活动出发来理解交往。唯物史观强调人类社会是一个辩证有机的整体,交往则是通过各种社会关系发展而来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又通过交往形成了不同的有机体,社会中各种有机体的联系和统一,就形成了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

交往理性归根到底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和谐,即达成和谐一致的交往目标。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出发,交往理性就是要加强和

谐文化建设和观念建设,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马克思主义理论认为,人的社会交往包括物质交往和精神交往。人们要通过文化观念等方式来实现精神交往,因为交往关系会形成一定的社会文化,社会文化也影响甚至改变了交往方式。重视建设和谐文化,打造和谐社会,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交往理性具有重要的价值。 网络交往向我们展示了马克思主义交往理论关于人类交往实践的发展历程,我们要立足于全球化的网络特点,深刻分析网络交往,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只有发展马克思主义交往理性论,增进人与人之间的宽容和理解,才能对建设理性的网络交往以及构建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www.qkfb.com论文发表

[1]李百玲,晚年马克思恩格斯交往观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9

[2]黄华新,徐慈华,符号学视野中的网络互动[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

[3]何捷一,交往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建构——兼评哈贝马斯对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建”[J],武汉大学学报,2005,(9)

[4]李佃来,哈贝马斯与交往理性[J],哲学研究,2002,(5)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