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帖:给公务员讲讲心理健康

压力

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工作标准高,害怕犯错很焦虑;工作简单重复,极易产生职业倦怠;人际关系复杂,升迁的压力……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63.3%的公务员认为自己承受着中等以上程度的压力。

逃避

受传统思维影响,不少公务员认为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说了就会影响仕途,不能说,也不敢说,很难从人际交往中排解压力。于是死扛着,以致心理健康隐患越积越重,影响生活和工作。

解决

公务员在处理家庭的问题时,往往要么过于冷淡,要么过于简单粗暴。对于患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会从问题入手,运用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帮助来访者增强情绪控制力等。

如果留意一下媒体对于公务员非正常死亡的报道,就会发现,因心理因素导致的非正常死亡占比不小。

2009~2015年7年间,共有209名官员自杀、失踪或疑似自杀。而在2016年已公开报道的36名非正常死亡官员中,有12人被明确指出有抑郁症或抑郁倾向,占比33%。

国家公务员心理健康应用研究中心主任祝卓宏介绍,我国的公务员将近八千万人,都是千挑百选上来的,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困扰,甚至较之普通公民更甚。

升迁是最大压力之一

南方都市报曾报道了一位公务员的经历:“一段时间,我每天夜里都是一两点才回家,第二天带着黑眼圈继续赶材料……加班压力让我的脾气也变得不好起来,有一天我把活带回家,老公看到厨房碗筷没人收拾,衣服一大堆没洗,我又是板着脸,一副苦行僧的样子,就有些埋怨。我立即朝他大吼,气氛顿时严肃起来。”

公务员作为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是冲在国家发展最前线的人,工作和责任自然很重,心理问题却经常被忽视。

说起原因,祝卓宏将之归纳为四点:工作节奏快,加班加点、连续作战是家常便饭;工作标准高,经常在害怕犯错的焦虑心态中纠结度日;工作简单重复,职业认同感低,随着年岁增长极易产生职业倦怠和能力退化恐慌;人际关系复杂,职务晋升复杂,让很多人感到升迁无望、前途渺茫。

其中,升迁压力是公务员群体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几乎贯穿整个年龄段。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调查数据显示,30至50岁这个阶段的干部,其压力水平要大于30岁以下和50岁以上的干部。这些人看似很强势,大部分已经成家,工作也非常熟悉,在单位的地位也比较稳固,但很多人发现自己进入了职业发展的瓶颈期,工作的挑战性下降,晋升的机会越来越少,很容易感受到局限性。

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闫洪丰提到,公务员不得不把大量的精力和时间放在工作和非工作之外的事务中,无暇顾及家庭,导致家庭不和谐,出现了夫妻离婚、儿女教育等一系列问题,从而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

2012年上半年,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对20个中央部委共2500名职工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显示,有63.3%的职工认为自己承受着中等以上程度的压力,13.5%的职工选择了重度或极重的选项。

在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当下,约束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管理越来越严,以往的隐形福利也没有了,特别是一些男性公务员,即便工作很体面,但在社会中平行对比其他的同学、朋友、亲戚的经济收入,很容易产生落差,处于焦虑和紧张中。

想倾诉,自己这一关往往过不去

2008年年底,中央国家机关工会联合会、中国科学院工会及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联合成立了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并且已经开通了24小时电话咨询热线(010-64857026)和网站(http://xlzx.psych.ac.cn)。成立的初衷就是为了增强领导干部的心理健康,成立半年,居然一个来咨询的人都没有。

身为中心主任,祝卓宏发现,阻碍公务员来咨询的第一道门槛就是缺乏倾诉的动力。

在实际生活中,由于身份和地位的特殊性,当这些人出现了心理问题的时候,不能像普通人那样到处去找人倾诉,即使找专业的心理人员寻求帮助,也会让他们却步,特别是担心别人知道。受传统思维影响,很多人认为心理问题就是思想问题,说了就会影响仕途,不能说,也不敢说,于是死扛着,以致心理健康隐患越积越重。

公务员本身从人际关系中获得的心理支持和愉悦感,比一般人要少。他们因身份所限,不能建立过多、过密的人际关系。与普通人向朋友倾诉来解决心理压力不同,公务员也难以从人际交往中排解压力。由于难以纾解,这些存在心理健康问题的公务员,轻者影响家庭生活质量、降低工作效率,重者出现异常,甚至导致自杀现象的发生。

其实,公务员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的个体,应该从人的基本需求、情绪、欲望、情感的满足等方面进行疏导。

祝卓宏感叹:“权力本身就是一把双刃剑。”在普通人看来,手握权力的公务员,其实就因为权力陷入困扰之中。有权力就会有人求你,有时候还会有上级打招呼的情况,就会有诱惑,压力自然大。

压力还来源于自身的工作,很忙也很辛苦,经常加班,但并不一定得到周围人的认可,而且现在的政策是——终身追责,压力很大。焦虑失眠、情绪低落已经成为困扰公务员的首要心理困扰。事实上,增大反腐的力度实际上是保护了一批公务员。

最开始来咨询的多是公务员家属

有了心理问题,就需要尽快解决。可是,就像刚开始在中国普通大众中推行心理咨询一般,刚开始给公务员做心理咨询的时候也是步履维艰。

“当时的情况真的很尴尬,心理咨询的设施在中科院心理所都有,专家也都配得很齐,可就是没有人来。”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闫洪丰认为,大家都不来,才正说明问题的严重程度。

既然大家不来咨询,中心就想了一招,把全国心理界的大咖们都请过来,专门到各个部委机关,给大家做心理学讲座,主题就是心理学究竟是什么,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用。张侃、杨凤池、李子勋等这些心理界的专家都是座上嘉宾,连续讲了十二讲,培训四个月,受众有十二万五千多,主要议题就是给青年公务员们讲心理科普。“《中国心理名家十二讲》这本书就是这么来的。”

然后就有人开始打电话来预约心理咨询了。只是,最开始来咨询的大多数是公务员的家属,公务员来的很少。

“每个公务员后面都有一个家庭。”祝卓宏介绍,公务员在处理家里的问题时,往往要么过于冷淡,要么过于简单粗暴,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亲子问题就会多一些。

中国青年报报道过的一位公务员曾这样描述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就是与女儿的矛盾:女儿的成绩原本不错,也能理解家长的想法进入兴趣班学习。今年,女儿喜欢上玩iPad,有时候孩子半夜还在偷偷摸摸地听音乐。为此,她与女儿发生了几次严重的冲突。换来的结果却是孩子不愿意上学。丈夫也总是埋怨自己的教育方式不当,让她压力很大。

另外祝卓宏主任还对健康时报记者介绍,刚开始做公务员心理工作,主要面对的都是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这里的公务员大多是研究生,硕士、博士,相比较从商的人来说,工资待遇不高,只是稳定一点,但现在,稳定并不是什么优势了,在找对象方面,年轻的公务员并没有那么多优势。所以婚恋情感的问题也是心理咨询中比较常见的一类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需进行综合治疗

公务员来做心理咨询,说的都是一般心理问题,祝卓宏介绍,这些问题只要及时解决,基本上都不会有太大问题。

所谓的一般心理问题,是指由于现实生活中遇到了某些问题,持续时间较短(不足1个月),情绪反应能在理智控制下,不严重破坏社会功能,情绪反应尚未泛化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比如,一位母亲见不得孩子不看书,特别是最近孩子比较贪玩,迷上了电视,成绩也越来越差,母子两人常常爆发激烈的争吵。

对于患有一般心理问题的来访者,心理咨询师会从问题入手,运用合理情绪疗法、认知行为疗法、放松疗法等,建立来访者自信,增强人际交往能力,学习如何管理情绪,帮助来访者增强自身的控制力,学习如何解决生活中的心理问题等,祝卓宏如是介绍。

可如果是严重的心理问题,也就是心理疾病,就需要找心理医生或是精神科医生来进行综合治疗。严重的心理问题,是指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是较强烈的、对个体威胁较大的现实刺激,他们体验着不同的痛苦情绪,比如悔恨、冤屈、失落、恼怒、悲哀等,而且这种痛苦情绪间断或不间断地持续两个月至半年。

实际上,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焦虑症、强迫症等,从病因学角度讲,大部分既有生物学的基础,也有心理因素存在,还受社会因素的影响,治疗上也须药物和心理治疗相结合,而非只借助心理咨询就能解决所有问题。

从人群比例上来说,更多的人常常出现的是一般心理问题,所以祝卓宏建议:出现心理问题了,要及时寻求心理工作者的帮助,以便得到最恰当的治疗和帮助,不能一味地自我调节。

“心理咨询是我们的老本行”。闫洪丰介绍,刚开始创办中央国家机关职工心理健康咨询中心的时候,那时的心理咨询热线还是“冷”的状态,且每天只服务12个小时,而后来,因为需要咨询的人越来越多,热线真正的成为了“热线”,而且还是24小时热线,30多名心理咨询专家专门为中央国家机关的职工以及职工的子女、配偶等家庭成员提供全天候心理咨询服务。心理沙龙也逐渐常态化起来,一月一次的心理沙龙,逐渐做成了半月一次。

祝卓宏介绍,目前采用的“一线、两网、三级、四个服务体系”服务模型,能更好地为公务员心理健康服务。具体来说,一条热线就是中心的电话咨询热线,两个网络包括专家团队、志愿者团队、咨询师团队、心理健康指导员团队的人员网络,以及微信、网站的互联网服务网络。三级指的是覆盖三个层级的人群,即正常人群、心理问题人群、危机干预及精神障碍人群,而四个服务体系指的是科普传播体系,热线咨询体系、心检自助体系、培训体系。

“公务员,首先是一个社会人,他们也面临着各种工作和生活的冲击,公务员的心理问题的确需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


© 2024 实用范文网 | 联系我们: webmaster# 6400.net.cn